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评 黎阳先生的大作: 评新疆7.5惨案――自作聪明与适得其反。


From: JeanFrancois <jean0126888@hotmail.com>


看了黎阳先生的大作: 评新疆7.5惨案——自作聪明与适得其反。 对于其中所表露的爱国之情,非常佩服。 本以为他对于当前的局势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会有什么高见,然而,却只见其巍巍然祭起了暴君毛的灵幡。

 

黎文批评现政府“自己做尽坏事,惟恐老百姓算帐,当然要拆散老百姓的一切组织,让老百姓重新变成一盘散沙才放心。结果便是思想混乱面对宗教分裂主义;一盘散沙面对极端恐怖组织,怎么能不处处被动挨打?” 就这点而言, 相信许多人都会有同感。 然而,黎先生所向往的工人阶级有自己的组织的时代, 却是亿万人民被当作奴隶的毛时代, 说什么 “在毛泽东时代,象广东韶关旭日玩具厂这样的工人集中的地方都会建立相应党、政、学、工、青、妇组织,使工人处于有组织状态,生活有人管,思想有人抓,娱乐有人安排,出了问题有人负责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他所赞美的那个”GOOD OLD TIME”,的确是生活有人管,而那种所谓的管,更多的是一种控制;让所有的人,被剥夺了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 被迫依附于国家的各级机构,成为事实上的农奴! 而思想也的确有人抓,谈个恋爱也要做思想汇报,没有任何的个人隐私, 没有任何私人的领域, 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娱乐也的确有人安排,革命样板戏,大唱革命歌曲。 如果你想看一部爱情小说,比如“青春之歌”, 虽然也是描写知识青年走向革命道路的主旋律作品(在当时,连这也算不上主旋律,因为还不够纯),都被当作黄色书刊, 看这样的书就是思想不健康, 就应该受到批判乃至批斗!

 

由于我们无法接触所有当年民族关系的档案资料,因而无法知道, 到底,当初毛的全面高压全面奴役政策是否真正的维护了所谓民族团结,然而, 无论什么民族都被奴役化, 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的时代,即便民族真的团结了,那样的生活就真的值得去向往和追求吗? 难道民族团结就真的那么重要,以致于我们所有人要拿我们的灵魂和自由去交换? 如果黎阳先生真是那么向往那样的时代, 你就移民去北朝鲜好了。 你的毛太阳不在了, 但是现在有金太阳。 你去了北朝鲜, 就应该能感受到在毛太阳的同类金太阳的光芒照耀下的“民族大团结”了。 在那里,“党、政、学、工、青、妇组织” 一应俱全, 你和“工人处于有组织状态,生活有人管,思想有人抓,娱乐有人安排,出了问题有人负责解决”了 然而, 我断定,黎先生是假的爱国, 也是假的爱“毛”, 如果真的热爱那样一个“美好时代”,就应该决然地去北朝鲜,而不应该留在国内。 (我估计黎先生也并没有留在国内,而是正在某个被毛所痛恨和反对的西方发达国家,享受着那里的民主政府提供的一切自由和保障。 如果真是如此, 那么黎先生忽悠那些在国内同胞,回到毛的时代去, 就是太不厚道了! 更达不到小沈阳小品中的“善良的标准。 虽然现在的生活缺少许多重要的东西,也远谈不上幸福,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比毛时代要好许多了。(当然, 也有许多人的生活,过的不如毛的时代,毕竟当时, 还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毛的时代并非一无是处)。

 

我相信, 黎阳先生如果真的生活在那个他所向往的美好时代,写了这样一篇不是赞美而是批评政府的文章,他的敬爱的伟大领袖,就会毫不犹豫地动用无孔不入的专政力量,把他投进监狱。当然, 他不大可能像张志新那样被同狱犯强奸,被狱卒割去舌头, 但是或许会像黎九莲那样,被活体取肾,用他的肾去挽救某高官的公子。。。。。。当然, 也更有可能像林昭一样, 被直接枪杀了事。。。。。。

 

黎文说到 :如果当真想做点什么,那就好好看看毛泽东的书,动员起来宣传毛泽东的有关主张——如今能够凝聚中华各民族、有效对抗民族分裂的力量,只有毛泽东。

 

K, 黎先生, 你既然那么地留恋毛时代, 就赶紧去北朝鲜吧, 如果不去, 就是WBD了! 我只能说,你要么是愚蠢, 要么是恶毒。 今天,我们多少人都在庆幸, 当年美国不知道哪个英雄飞行员的炸弹,给我们今天虽然不太幸福但是却不用像北朝鲜人那样忍饥挨饿的生活,炸开了一条血路, 你却要我们再回到过去,那个整个国家都是一座巨大监狱的时代,那个每个人不是人而只是一个符号的时代! 我不用更恶毒的语言去反击,已经是考虑到, 我是“一个儒雅的人”了。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