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星期三

罗修云:中国人喜欢存钱?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精英",会借助某个媒体突如其来地冒出一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雷人话语,如若不信,鄙人信手拈来一例:

  2009年11月9日,英国经济学大师、伦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波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消费不足,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人的工资。这话本来不错,但央视新闻频道在播完这则消息后,主持人邱启明却直接作出以下评论:"其实工资一直都在涨啊,关键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你发得再多,人家都存起来,不用。"

  邱主持此语一出,立马便引来一片骂声。这也莫怪人家"口毒",实在是你这个邱主持说话太离谱。在邱主持看来,中国人不是没有钱,而是不喜欢花钱;或是中国人个个都像《儒林外史》中的那个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的严监生,小气得不愿意多花一分钱!邱主持这话简直像是对饥肠辘辘、食不果腹的人说 "何不食肉糜"?不把人家问得啼笑皆非,无以作答才怪呢!

  我想,邱主持说出与实际状况相隔万里之遥的话来,原因无非有三:一是邱主持嘴勤腿不勤。作为主持人,他能说会道,舌绽莲花,口吐珠玑,口才出众,乃毋庸置疑,但他身居闹市,养尊处优,难免双腿很少涉足那些偏远贫穷的地方,故而眼中所观,尽是达官贵人、款爷大腕;耳中所闻,皆为荣华富贵,流金淌银,哪见什么缺米少油、家徒四壁、债台高筑乡下穷人?哪闻吃了上顿没下顿、患病无钱医治、孩子无钱辍学的特困家庭的呻吟呢?缺少调查研究,便看不清"浮云遮望眼"的"庐山真面目";便无法了解许多中国人真实的经济状况。二是邱主持家境宽裕,衣食具足,顺风顺雨,小日子过得挺滋润挺惬意,也就无法体验到捉襟见肘的老百姓存钱的无奈心境;三是邱主持虽然对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心知肚明,也知道许多中国人囊中空
空,将鸡屁股里面"吐"出的几个小钱存起来是为了应付太多的后顾之忧和不时之需,但骨髓里的"代表"情节迫使他为了"保持一致"、"弘扬主旋律",而说几句言不由衷的话。究竟邱主持属于哪种情况和哪种心态,当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不过,依鄙人的善良之心,我愿邱主持是属于第一种情况。

  鄙人虽也早早加入了城市人的行列,但我是从田埂上走来,至今我的双脚丫子仍带着泥土的芬芳。农家人出身的我,深知农家人的实际生活状况,明了农家人为什么要存钱的道理。上周末,一位我醴陵老家的村支书来我家做客,闲聊中,我问他那个有3215户农家的大村,究竟有多少家农户说得上真正脱贫、衣食无忧,有楼房有小车有存款并且经得起一点"风浪"?他说:真正能从容应对"风浪",或者说盖房子、生大病、两个以上孩子上学什么的不需要借钱的富裕农户,也就10户的样子;能做到四季不缺柴米油盐、一般性的红白喜事不需借债的农户,大概占20%的比例。醴陵市乃全国著名的"瓷城"、"烟花鞭炮之乡"、"防水材料之乡",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湘北湘东,也算是富庶之地。但从这位支书透露的情况来看,醴陵的"中国人
",除了那10家"大户",其余3205户人家都不能不存钱哦!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纵是存了几个钱,只要一人"金榜题名",便会让其债台高筑;只要一人动个大手术,便会让其家徒四壁;只要盖栋像样的楼房,便会让其掏空几代人的血汗积蓄……为何农村的男劳力都强忍"空巢家庭"之痛,抛家离舍独自在外艰苦打拼挥洒汗水?为何农村那么多女孩都编造着一个个美丽的谎言,掩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出卖身子的实情?这难道不是导源于生活的压力?

  再回过头来看城市吧,吾辈在省城长沙的主流媒体做了20余年的记者,说句不怕朋友笑话的大实话,连我这个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也没有真正脱贫,一个稍大的"风浪"袭来,便会导致我的家庭摇摇欲坠,四壁透风。为让自己和没有工作的夫人安享晚年,我用自己多年绞脑汁的积蓄买了一个铺面,结果因开发商不讲诚信,导致拥有包括我在内的260余位业主的商场全面瘫痪,颗粒无收。我现在亟需存钱,可是无钱可存,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很大部分需用来供养两位重病在床的老人,想买一套面积稍大的住房也成了遥不可期的事儿。邱主持所谓的"工资一直都在涨",也太过缺乏现实语境。"金融风暴"袭来,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不少企业减薪裁员,很多地方都暂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明明没有涨工资,你邱主持却言之凿凿称"工资一直在�
��",叫人听了嗤之以鼻算便宜了你,向你扔块砖头你也只能自认倒霉了!君不见,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有多少无家可归的上访户、流浪汉?城市的菜市场还有多少人在检菜叶充饥?

  其实,不管是农村的"中国人"还是城市的"中国人",都有着太多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不要以为中国人都达到了你邱主持这样的生活水准,真正称得上有钱的人只占"中国人"总数的20%,大多数的人都不得紧手紧脚地过日子,都不得不为应对家庭不期而遇的"大事"而存钱。据我个人之见,"中国人"中,至少有五个群体属于穷人:一大批下岗工人、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一大批小门店老板、一大批在职的打工者(月光族)及绝大大多数的农民。况且,"中国人"中的中产阶级队伍,也因股市及房市不断下套使其财富缩水而日渐式微。一言以蔽之,眼下80%的"中国人",都面临入托、升学、就业、住房、养老、看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随便动一动梛一挪就得花钱,而相应的社会保障并没有跟上来。处在金字塔中层以下的草民阶层,
每天要唱的歌就是"活着不容易"!

  邱主持身在有影响力的大媒体央视,面对亿万观众说话时,总还得转动一下肩膀上的那个"机器",让自己的话语和实际生活有个八九不离十,诸如"中国人喜欢存钱"之类的阙词,因其大谬不然,从此可以休矣!

  来源:http://bbs.voc.com.cn/topic-2129234-1-1.html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china-week.com/html/5364.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牛刀:中国一半白领可能在未来两年的通胀中破产

  过度负债而收入下降,是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白领家庭的基本趋势。近日,本人走访了上海、北京两大白领集中的城市10多户今年开始有房贷的家庭,七成家庭月供比例超过家庭收入的五成;生活成本本来只占三成,但最近水电油气全面调价增大了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每月积蓄不到一成,旅游、购物等消费大为减少。

  按发达国家的白领收入月供比例,房贷月供占家庭总收入的30%比较合适。中国城市白领家庭超出合理月供比例的40%,风险系数正在加大。

  从今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增加幅度来看,中国住房按揭贷款从2003年的3329亿元,至2009年9月末,加上行公积金贷款已经突破4万亿,贷款增加数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从总量来看,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发展50多年,其住房贷款余额也不过在3万亿左右,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不到十年,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就达到3.3万多亿元,加以公积金住房贷款700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4万亿元。

  现在来看,假如CPI上涨3%,住房贷款月供比例超过50%的家庭,每月就开始发生入不敷出,不仅积蓄没有了,还将开始负债。对他们来讲,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生活质量,要么继续啃老。但是,在生活成本处于上升通道时,是没有办法降低的。如果银行再加息2%,那么,今年买房的年轻白领,断供将成为常态。这对中国社会来说,是首次发生的经济现象,其后果不亚于美国的次债危机。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理。有的认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至少收入会增加吧。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这种情况放在美国,那是没问题,美国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一发生通货膨胀足以让资本家加薪。但是,在中国不行。加薪这条路实际行不通。因为在这个时期,正是政府在加税的通道运行。中国的企业税赋很重,如果再给员工加薪,那很多企业会关门大吉。

  还有一种心理也是盲目乐观,那就是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掉。可是,你的房子是在房价泡沫最严重的时候购买的,只要央行宣布加息,许多房子房价要跌去30%至50%,首付款都跌没了,你还怎么卖?当回收流动性的时候,大量的囤积在炒家手上的住宅会爆发性的投向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很快形成。还怎么买房子呢?

  中国住宅市场是严重畸形的市场,已经埋下了足以颠覆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巨大隐患,导致资源错配,资产价格猛涨,产业结构型矛盾加剧,社会购买力被高房价吞噬殆尽,再印钞票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认为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明年加薪无望的家庭,应该采取措施,将大房子换成小房子,小房子改为租房,手上留一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史记:80后本纪

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

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本硕相继,寒窗数载,二十六乃成,

负债十万。觅生计,背井离乡,东渡苏浙,南下湖广,西上志愿,

北漂京都,披星戴月,秉烛达旦,十年无休,蓄十万。楼市暴涨,

无栖处,购房金不足首付,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随抑郁成疾,

入院一周,倾其所有,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寻医保,

不合大病之规,拒付,带病还。服鼠药自尽,遇赝品未果.

友怜之,送三鹿奶粉,饮之,卒

陈志武:经济转型需改变“收入比”

  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但四分之三的生产性财富都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只要这些财富升值,四分之三继续留在国家手里,必然的结果就是不断往工业一投再投、往基础设施一投再投。

  中国的经济转型为什么难?在我看来,与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收入比过大有关。

  国家收入的"大饼"是如何分的

  如果把中国整个社会分成三个不同的群体:第一个群体是政府,从中央政府到省政府再到地方政府,城镇居民是第二个群体,农民作为第三个群体。在过去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哪一个群体得到的好处最多?哪一个群体得到的好处相对来说最少?

  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总体上是翻了5.7倍,如果1995年的基数是100,到2007年的时候上升到670左右,国家作为一个群体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时,占的份额是最多的。城镇居民总体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2年里翻了1.6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总体上翻了1.2倍。如果我们把整个国家的收入看成一个大的"饼"然后分给这三个群体,政府从这个饼里面得到的份额是最多的,农民得到的份额越来越少。

  国家收入相当于多少"居民收入"?1978年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2007年,全国的国家财政税收是5.1万亿人民币,相当于3.7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比较一下,我们发现现在政府的规模重新超过改革开放初期,同时也比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大。用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作为参照系数,1978年的时候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8.5亿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去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2.3亿农民的纯收入。

  消费难是因为财富升值效益没办法流到老百姓家中

  我们再看一下资产性财富在政府和社会之间是怎么分配的。据统计,差不多有76%的资产性财富还是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资产性财富掌握在民间。到2006年年底,把国有土地的财富和国有企业资产的财富加起来,国有资产的价值差不多是79万亿人民币。而到2005年年底,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是21万亿左右。

  中国的社会财富在政府和社会之间这样的配置结构,带来的后果到底是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的GDP如果只按照8%、9%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老百姓能够感受到增长的好处会非常少。重要的原因是财富在民间的配置结构,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每年可以花的收入应该包括两部分: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资产性财富升值收入。但是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享受的只有劳动收入,工资的上涨是最主要分享经济增长的渠道。很多经济学家讲我们必须改变中国导向型的出口方式,必须通过内需的增长来带动增长,但是,财富升值的效益没办法流到老百姓的家庭,老百姓如何消费。

  "收入比"决定国家喜欢在重工业"一投再投"

  政府代替老百姓拥有资产、获取更多的国民收入,其他的结果还有哪些?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不管是前苏联还是过去计划经济的中国、今天的中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重视重工业、制造工业,而轻视第三产业、轻视轻工业。因为政府代替老百姓拥有这些资源、控制财富的重新配置,最后的结果肯定会重视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而由老百姓掌握财富的支配权和消费权的时候,最后会转变成为对服务业、对消费者工业有更多的需求,而不会转变成对大工业项目的投资需求。原因是花别人的钱,不仅仅不心疼,还需要追求效果。作为官员,一般都会把这些财富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上,这些往往是基础设施和大的工业设施所具备的特征。

  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但是,四分之三的生产性财富都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只要这些财富升值,四分之三继续留在国家手里,同时又有这么多财政税收掌握在国家手里,必然的结果就是不断往工业一投再投、往这些基础设施一投再投。这样下去,一个国家还要靠出口市场,才能使那些投资多少有一些汇报,否则这个增长模式很难持续下去。长期靠投资怎么能维持下去?现在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

  (作者为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

  来源:南方日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

尹鸿伟:香港迪士尼困境

  星条旗飘扬在"美国大街"上空,打扮成卡通形象的男男女女在游客中间开心地表演和游戏,在包括米老鼠、白雪公主等迪士尼形象演员前面,永远有许多人在排队等候合影。

  香港迪士尼乐园自2005年9月开业以来,这样的场景天天都在上演。尽管地处中国的香港,这个不折不扣的美国文化乐园一直令许多人如痴如醉,但是该乐园开业第一年吸引560万游客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与很多人的期盼不太一样,香港迪士尼乐园并没有给香港带来多大的好处,或者说当初它不来对香港也不会有坏处。对比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地的迪士尼主题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是全球规模最小的一个。令人不解的是,它从未透露过游客年度人数及变化情况。"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陈允中在2009年10月表示,该乐园的游客人数一直低于预期,而游客们也抱怨其服务欠佳,游乐设施太少,且乐园规模过小。

  事实上,持有香港迪士尼乐园57%的股份的香港政府一直承受着来自立法会和社会舆论的沉重压力,后者抱怨政府在一个业绩低于预期的商业项目上投资过大。

  "不平等条约"

  2005年,占地126公顷、耗资35亿美元的香港迪士尼帮助美国娱乐业集团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中国顺利登陆。此前,"迪士尼"已在美国、法国和日本开了多家乐园,并且已经形成众所周知的投资战略:利用主题公园建立品牌知名度,然后销售其他产品:电影、电视剧、玩具和服装等。由于香港的特殊历史及特别政治待遇等因素的存在,开始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个主题公园会慢慢变成一个投资泥潭。

  "因为'非典'的袭击,那时候香港经济非常萧条,大家都被这个项目感动了,觉得迪士尼这样的国际大公司都还能够看得起香港这样地少人少的小地方,香港肯定还有希望,同时大家对迪士尼公司的经营能力和道德标准几乎没有怀疑。"陈允中说。

  相关资料显示,在此前所有相关项目中,迪士尼方面只投资了24.5亿港元,还得到23亿港元商业贷款;而香港政府除了一块在大屿山岛填海所得价值40亿港元的土地和一系列配套基础设施,还为该园的建设投入了32.5亿港元股份和61亿港元债务。

  "从当时的情况看,香港政府其实投入了约90%的资金,却只拥有57%股权,合约非常不平等,而且随后亏损越大,其损失也越大。"陈允中说,"其实整个谈判香港政府是有意作了巨大让步,甚至甘心一直吃大亏的,我们甚至称此次合作为'不平等条约'或'卖国条约'。"

  陈允中还表示,按照有关的约定,香港政府只能在门票收入中分成,而相关产品销售收益全部归迪士尼,目前游客数量少,门票收入也少,香港政府肯定要亏大头,但是相关产品销售却不一定会亏,但那却与香港政府无关了。

  香港的一名资深新闻记者说:"很难想象以前香港政府是怎么样与美国迪士尼谈判的,这样明显吃亏的合同他们都敢签,之前那些每天在媒体上标榜自己水平高的香港经济学者们好像也没有及时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来;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当初相关谈判官员有腐败行为的线索,但是至少我们认为香港政府官员的谈判水平太低了,中了美国人的圈套,这个项目被人家吃定了。"

  "换一个角度说,在香港投资的国际企业很多,值钱的大品牌也很多,但香港政府偏偏对迪士尼做出了大量的照顾和让步。"陈允中说,"这里面实际上透露出香港政府好大喜功,急于出政绩的心态。与有着多年赢利经验的国际大企业谈判,香港政府显然力不从心,所以合约上虽然是大股东,但其在迪士尼的经营、人事和财政权方面都插手不了,全部被公司方面掌控。"

  他同时表示,迪士尼方面肯定也不愿意看到游客少,门票收入低的情况,因为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其聪明之处在于把更大的风险以合约的方式甩给了香港政府,无论是以前的建设还是将来的继续投资,香港政府实际上已经被香港迪士尼"绑架"了。"香港许多立法委员对此非常不满,一再指责政府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有失误,甚至要求停止与迪士尼的合作。但是香港政府一再强调'合约精神',认为必须重合同、守信用,然而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合约本身就是不理智下形成的。"

  在各种各样的争议之下,香港迪士尼乐园在2005年9月热热闹闹地开张了,香港本地、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摩肩接踵而来,大有挤爆之态势。人们都以为在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让游客开心之后,它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渐渐对香港迪士尼乐园"地方小、项目少"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些不满,这样的负面口碑不断传开,尤其许多曾经也到过日本、美国和法国的游客,更容易对此进行比较,结论都是对香港迪士尼表示失望,这样的情绪一度"传染"了许多人,使他们改变了本欲前往香港的计划而改飞别处。

  "在开业之初,我们曾经对香港迪士尼乐园里的'血汗工厂产品'等一系列环保问题和劳工权利保障问题提出过质疑和抗议,并且促进了它的让步和改变。"陈允中说,"但是当时很少有人会料到,'迪士尼'在其他地区早已经轻车熟路的运行方式竟然会在香港遭遇了'滑铁卢'。"各种不利的情况不断在产生负面影响,不过,香港迪士尼开业以来的具体经营情况外界一直无从知晓,甚至包括大股东香港政府及肩负责任的立法会议员。

  "主题公园回本期较长,一般需要10年以上;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开幕至今只有4年,近年业务增长稳定。"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公共事务副总裁卢炳松则说,"展望前景,港珠澳大桥将于2015年通车,这将有助吸引更多内地人流及车流访港,对我们的业务发展也有利。"

  除此以外,香港迪士尼乐园在早期还被政府允许拥有"治外法权",即其内部出现治安、消防等情况,香港警察都不得擅自入内处理,而是由其保安人员自行解决,只有经过乐园方面同意,香港警察才能进入执法。

  "这样的情况好像香港有个'迪士尼租界',大家对政府当初愚蠢的合约签署都感到很气愤。"陈允中说,"还好,在香港各界的批评、监督下,这样的情况已经明显转变,至少迪士尼区域的管理方式不再像旧中国的上海租界了,香港的法律在那里也得到了公平执行。"

  "美国文化"不火热

  香港迪士尼一直坚信自己仅仅是初期在营销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没有直接面对因面积太小和缺乏具有重大吸引力的景点和服务而遭受的诟病。在遭遇了第一年业绩令人失望的情况后,香港迪士尼乐园才在其主题公园开设背景介绍课程,以便向内地的游客更好地介绍米老鼠和唐老鸭。其高层人士对媒体公开宣称:中国人对迪士尼卡通人物不够熟悉,这是乐园在首年运营中未能实现吸引560万游客目标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不是与这个品牌、这些卡通人物、故事或主题一起长大,你就不太清楚自己正走进什么地方。"香港迪士尼乐园行政总裁安明智曾经如此表示。2006年,为帮助中国内地游客了解迪士尼卡通人物的背景故事,香港迪士尼乐园拍摄了些"游览前"的图片和影片,在游客游览前展示。

  来自广州一家旅行社的年轻导游陈小姐则认为:"就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局不利的情况来看,除了'地方小、项目少'的主观原因,还有美国人高估了中国人、亚洲人甚至香港本地人对美国文化迷恋的程度,美国人必须清楚其他地方的人不可能完全和他们一样。"

  为了赢得中国内地游客的欢心,除了把汉字"福"倒挂,香港迪士尼甚至从2008年春节期间让米奇和米妮老鼠换上了特别的红色服装,还前所未有地塑造了一位穿着吉祥的丝袍,围着一条超大腰带的"财神爷"卡通形象,再加上"寿星"和"福星",然后让演员们不断在乐园里活动,轮流与惊喜的游客合影。显然,如此修订营销策略,目的是要让这个典型的美国主题公园显得更具中国特色。

  但是,迪士尼的受欢迎程度一再落后于香港本土的竞争对手海洋公园,一直没有成为香港的旅游尖兵,其文化形式及活动内容甚至遭遇了香港学者的质疑和批评。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助理教授司徒薇说:"首先是香港在迪士尼开幕前就有的批判运动,市民有所认知,尤其政府跟迪士尼签了不平等的合约有损香港人的利益,所以对迪士尼反感;其次香港好玩的选择太多,而迪士尼门票那么贵,一般家庭不可能常常负担得起,不是求婚与重大庆祝是不会去的。"

  她表示,根据法国、美国与欧洲方面的一些研究,迪士尼真正赚钱的不是主题公园,而是文化与消费产品,还有外围旅游与旅馆的服务,迪士尼乐园在世界所有地点都赔钱,香港也不例外,唯一赚钱的是东京迪士尼,因为它是日本方面独立拥有与经营,已脱离了迪士尼管理层的控制。

  陈允中则说:"财政失败和文化不认同使香港迪士尼的旅游项目不能成功,甚至变成烂摊子,说到底还是它的吸引力不行。如果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相信香港不会选择与迪士尼合作了。"

  扩建计划艰难出笼

  香港迪士尼乐园面临着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的困境,美国华特公司不得不在2007年同意豁免其两年的管理费用,并推迟收取期间的特许权费用。

  "没有人愿意看到香港迪士尼遭遇困境,无论美国华特公司还是香港特区政府,还包括迪士尼的游客。"陈允中说,"所以大家都在思考,都在想办法,都希望乐园能够走出泥潭,目前都把希望寄托在乐园的扩建上。"

  "全球的迪士尼乐园都是透过扩建以发展业务,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亦不例外。"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公共事务副总裁卢炳松说,"香港特区政府与华特迪士尼公司双方股东均认为,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需要扩建以取得长远成功。"

  2001年,美国华特公司在东京迪士尼开设了第二个公园迪士尼海洋乐园;2002年,在巴黎迪士尼建设第一个主题公园10年后,巴黎迪士尼影城开业。由于在其它地方有过成功的战略实验,无论是出于事业扩张,还是出于救急,扩建似乎都成为香港迪士尼的不二选择。

  但是扩建计划的谈判并不顺利,甚至一度被搁置。作为拥有该乐园57%股权的香港政府初期并不同意香港迪士尼方面提出的计划,并声称不会继续投资这座难以盈利的游乐园,而后者也丝毫不相让,于是这项计划就一直拖延下来。

  2009年初,香港迪士尼突然宣布将裁减30名帮助规划和设计新公园的"幻想工程师",理由是"扩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与此同时,迪士尼总部还不断放出有意在上海再建造一家主题公园的风声,而上海方面也始终认为迪士尼项目对上海服务业发展甚至带动GDP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自然让香港政府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事实上,自从与迪士尼合作以来,双方不断发生争执的消息就被好事的香港媒体不断传播、放大。

  "由于香港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所以大家后来都已经清楚这里面涉及香港特首的水平和责任问题。"陈允中说,"以前投资建设乐园是董建华在任,而现在是否继续投资则是曾荫权的难题了,尽管香港政府做事情需要立法会批准,但是特首本身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

  陈允中说:"现在面临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香港政府不愿意继续投入,那么以前的所有投资都将成为泡沫,其将背上巨大的财政债务,还要面对大量失业人员等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如果继续投入资金,谁又能保证一定会让香港迪斯尼免除厄运,或者说谁知道多长时间能够改变目前的窘境呢?"

  在对扩建工程的融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之后,香港立法会在2009年7月通过了美国华特公司和香港政府针对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扩建计划的财务安排。华特公司愿意在5年内分期为此项扩建计划融资35亿港元,但香港政府表示不会向扩建计划投入新资本,而计划将相当一部分现有贷款转换为股份,以维持大股东的地位。该计划完成后香港政府的持股比例可能将从57%降至52%,其涉及资金规模约62.5亿港元。

  作为对新项目的回报,迪士尼公司前所未有地同意从2008~2009年度起,每年披露乐园营运及财政表现的主要资料,当中包括乐园的入场人次及财务表现的主要数据,提高乐园营运透明度。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官员表示,扩建后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将增设3个新主题区,分别为"野矿山谷"、"迷离庄园"和"反斗奇兵历奇地带(暂定名称)",占地约为现有主题公园面积的23%,扩建计划的成本为36.3亿港元,新主题园区将提供超过30项游乐设施,令乐园游乐设施总数增加至超过100项。这些项目将在未来5年内即2014年底前分阶段完成,如此园区总数将达到7个。

  "扩建后公园生意会略为好一点,但不会好很多,法国的经验也是这样,财政上香港政府是输定的了,签了不平等合约还能怎样办?"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助理教授司徒薇说,"但是其对环境破坏会更大,也会对土地使用规划带来负面的影响。"

  迪士尼将在上海再建一家主题公园的消息在2009年1月初得到了认可:计划投资240多亿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即将兴建,中美股份分别为57%和43%,其规模可达香港迪士尼的3倍,最早2014年对外开放。

  无论香港还是上海,都把2014年当作一个工作时间表。当然,对于大量的中国内地游客而言,目前进入香港的手续仍然很麻烦,旅行成本也非常高,比不得随时可以自由出入的上海。不过陈允中说:"上海政府不能过分乐观,因为迪士尼纯粹是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项目,而且游乐项目更新速度缓慢。应该注意到香港迪士尼的前车之鉴,否则上海将成为下一场投资灾难的主角。"

  来源:南风窗杂志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china-week.com/html/5361.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郑渊洁:一百年后中国人口可能是1亿

  在如今中国的13亿人口中,少年儿童只占3亿。成年人占10亿。

  现今正值生育高峰的80后,随着经济生活的大幅提升,生育率大幅下降。据说,光是北京现在就有50万单身80后。祸不单行,2009年11月9日《北京晚报》第15版发布该报调查结果,80后不育不孕率高达20%,就是说,每5个80后,就有一个患有不孕不育症。笔者揣测这和手机辐射的关系最大。一般人的手机都放在身上,距离睾丸和卵巢最近。

  如此看来,指望正值生育高峰的80后承担起为民族繁衍的重任,是不可能的。笔者预测,10年后,中国应试教育将被出生率大幅下降终结,到那时,教育将成为买方市场。

  今天的3亿少年儿童,在20年后将承担繁衍民族的责任,但是依据经济越发达出生率越低的规律,3亿少年儿童成人后能繁衍出1.5亿后代就是伟大的胜利,而且那时中国肯定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生活极其优越的民族,出生率肯定下降。再加上3亿少年儿童中男女比率严重失调,只怕届时推出一妻多夫制,也难以缓解人口下降,因为一夫多妻可以增加人口出生率,一妻多夫起不到这个作用。还有,80后的不孕不育率达五分之一,90后00后的这个比例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100年后,中国人口可能只有1亿。也可能等不到100年。

  对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后边,接踵而来的将是人口危机。

  从长远角度看,中国房地产价格只会降不会升,只剩下1亿人口了,房价能不降?

  我在《皮皮鲁总动员》里有一句话:任何事情都是由好坏拼插而成的。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china-week.com/html/5360.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王怡:四海之外皆弟兄——苏维埃的故事

  视觉上最震撼的,有两个,一是纳粹阅兵和红场阅兵,在步伐、神态与审美观上,如出一辙。二是影片特别将几幅纳粹宣传画,和斯大林时代的宣传画放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抄袭。

  二战后,苏维埃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地区,大量驱逐原住民,为改变人口结构,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半个世纪后,这位拉脱维亚导演利用大量解密档案,拍了这部纪录片。末尾说,苏维埃政权杀死了2千万男人和女人,这片子是为他们拍的。尽管关于苏维埃不堪回首之往事的倾诉与披露,已汗牛充栋;最近也看了王康先生在阳光卫视的系列节目"苏维埃的兴亡"。王先生的面容越发像列宁了,从他口中述说专制苦难,历历在目,又恍如隔世。就想,什么时候唐国强在电视上批判个人崇拜,必有振聋发聩之效。

  相比卡廷森林事件,1932年冬天的乌克兰大饥荒,我以往了解较少。1932年9月11日,斯大林写信给卡冈洛维奇,说"乌克兰的局势严峻,我们若不赶紧采取行为,我们就将失去乌克兰"。几周后,他作出决定,开始停止乌克兰的粮食供应。有两位大饥荒幸存者的描述,说到当年连咸菜、菠菜和种子,都被没收,无数人在家里缓慢饿死。在车站,过于消瘦的人,被赶下了火车。内务部的纠察队,挨家搜集尸体,一具尸体可换200克面包。他们将奄奄一息的人抬走,因为不想明天又来。

  1932年,乌克兰的死亡人数是66万,1933年飙升到700万人。次年恢复到48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说,现代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影片列出了数据,1929年,苏维埃的小麦出口是2.6万吨,到1932年大饥荒时,达到51.8万吨。这是一场不开枪、不用毒气的,针对一个民族的政治屠杀。

  1940年后,陈独秀发表了被称为"最后见解"的几篇文章中,对苏维埃政权持彻底否定的立场。他说,"是独裁制度产生了史大林,而不是有了史大林才产生独裁"。所以,"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史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史大林倒了,会有无数史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

  导演采访了好些欧洲的学者和历史学家。一位索邦大学的教授说,他在很多地方演讲,列出现代政治屠杀的源头,总让很多人惊诧。他列出的就是1849年1月《新莱茵报》上,恩格斯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暴力的阶级革命,是历史变迁的主要方式。但那些资本主义不发达的落后地区,是不可能成为革命者的。恩格斯提到了塞尔维亚等地,称这些地方是"种族的垃圾"。他们只可能被消灭在革命中。

  1851年5月16日,马克思在一篇文章中也说,太脆弱的民族没有存在的理由,他特别提到了波兰。近代以来,最可怕的一种政治思想,就是一部分人被公开地标识为需要被消灭的敌人。在之前的欧洲思想家中,尚未出现这种鼓吹现代政治屠杀的社会思想。

  这片子引人争议的,就是勾勒纳粹与苏维埃的相似与勾结。1939年的苏德协议倒是是众所周知的,但内务部与党卫军的各种密切合作,尤其是在消灭犹太人方面,还是叫人触目惊心。早期,纳粹主义很喜欢标榜和苏维埃的相似性。戈培尔曾在一篇评论中赞美苏维埃,说"列宁是世界上仅次于希特勒的最伟大的人"。而在德国进攻苏联前,苏维埃的报纸上,也常出现赞扬纳粹主义的文章。

  左派思想的可怕,就是抹杀了人的灵魂的平等与尊贵。因为他们否定了足以让人的灵魂平等和尊贵的支点。作家萧伯纳很典型,他的言论我读过,但从片子里亲眼见到他大放厥词的演讲,还是直掉眼镜。这位外形和大脑一样睿智的人物,就像说出一个真理一样,说,"每个人认识的人里面都有十二分之一的人是毫无用处的人,他们的存在是社会的负担,我们应该直接要求他们,请证明你存在的价值,你所创造的大过你所消耗的。如果他不能,就不能再让他们活在这个社会了"。1934年,他在伦敦一家报纸撰文,主张科学家们发明一种"人道主义煤气",可以让这些人毫无痛苦的死去。

  10年后,纳粹集中营中采用了萧伯纳的建议。直到艾希曼受审时,他都是这样为自己辩护,集中营使用的毒气是"人道主义"的。

  不过萧伯纳还是反对纳粹。作为一个左派,他认为社会进步需要杀人是必要的。作为一个启蒙知识分子,他认为按"种族"杀人是荒谬的,只有按着"阶级"或"智商"来杀人才可以被接受。当列宁写下这样的文字,"抓住至少100名富农,杀死这些人质,让方圆100公里的人都知道并因此吓得发抖"。左派知识分子有一种本事,似乎很容易把这里的豪情壮志,和纳粹区分出来。可能因为纳粹的根基是一种错误的生物学理论,苏维埃的根基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学理论。而左派知识分子们生物学都不太好,对社会学却比较自负。

  一位法国女学者说,20世纪的这两种制度,都有一种相同的创造"新人类"的野心。纳粹和苏维埃,都不能接受人类卑微和罪恶本性的存在。他们希望以政治的方式,就是暴力的方式,来与人性作斗争。这就是极权制度的本质。这和阿伦特对纳粹与苏维埃的解读,有相似之处。只是阿伦特更多分析的,是民众对极权制度的接受心理。她说这是人的内在孤独决定的。按圣经的表达,可从两方面说,一是人的灵魂在罪性中有无法被填满的孤独;二是人的灵魂中有天然的敬拜和交托的渴望,也就是宗教的渴望,永远都在寻求被填满。所以极权制度都具有伪宗教的性质,独裁者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在人类精神的熊市上,低价收购世上一切丧失信仰的灵魂。

  以民族、国家或阶级,将人类区分,几乎是世上所有文明的特征。但现代极权主义,是对这种区分的一次残暴而冷酷的宗教化尝试。换言之,就是关于阶级、国家和民族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偶像崇拜运动。孔子说,儒家的理想是"四海之内皆弟兄"。所谓四海,就是"九夷,八狄,七戎,六蛮"。四海之内,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汉族区域。说白了,其实这也是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梦想。

  杀人固然是错,但错得最离谱的,是连梦都作错了。亲爱的小书亚,从你开始,和爸爸妈妈另作一个梦好吗。这次的梦想,是四海之外皆弟兄。你的肤色,是一种款式,不是一种诅咒。

  2009-10-12

  来源:王怡的麦克风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china-week.com/html/5359.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狄马:歧视的理由

  2003年3月17日,中国公民孙志刚在广州的大街上行走被突然收容。理由是他身上没有带任何有效证件。随后他由派出所被送往一家精神病院,两天后,被救治人员活活打死。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孙志刚收容案。它凸现了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在当前体制内的真实处境,将一种赤裸裸的制度性歧视以血腥的方式推到了人们 的面前。虽然这部臭名昭著的以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为基本动机的"恶法"最终在法学专家联名上书,网络媒体的同声讨伐下废除,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沉重而久 远的。

  长期以来,我们按照一个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性别、出生年月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并依此来决定他占有社会资源的份额。在种种不公正的划分方式中,我觉 得最不得人心的莫过于依地域,也就是出生地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而盘踞中国四十余年的户籍制度无疑是这种方式制度化的最严厉文件。也许它在 战争、瘟疫、军事屯田等非正常年月有过合理的贡献,但它在现代民主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种由生殖器决定人的前途和命运的方法,愈来 愈显得迂腐和可笑。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使一个社会中的群体——比如农民——产生整体自卑感。当这种自卑淤积着的屈辱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化为仇恨,烧向正在或曾经歧视他们的人。因为说到底,歧视这种心理产生的依据其实很脆�
�,也很简单。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废奴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伐木者家庭,年轻时候目睹一排排戴铁镣的黑奴,面无表情地从门前走过,对他们充满同情。在读完一本逻辑学的书后,曾写下这么一段切中肯綮的推论:

  "不管甲怎样确认他有权奴役乙,难道乙就不能抓住同一论据证明他也可以奴役甲吗?你说因为甲是白人而乙是黑人,那么就是以肤色为依据喽。难道肤色浅的 人就有权去奴役肤色深的人吗?那你可要当心。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你就要成为你所碰到的第一个肤色比你更白的人的奴隶。你说你的意思不完全是指肤色吗?那 么,你指的是白人在智力上比黑人优异,所以有权去奴役他们吗?这你可又要当心。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你就要成为你所碰到的第一个智力上比你更优异的人的奴 隶。你说这是个利益问题,只要你能谋取你的利益,你就有权去奴役他人。那么好吧,如果别人也能谋取他的利益,他也就有权奴役你了"。

  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不仅显示了他对奴隶命运的深切同情,而且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人类不平等现状的由衷厌恶和悲悯。回顾东西方的历史,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惨绝人寰的反抗、战争、起义和流血斗争?我觉得部分原因可能就隐藏在林肯的推论中。

  就中国而言,住在洋房里,抽着雪茄,数着美钞的高等华人当然可以喊叫"告别革命",但对身处绝境的"劳改犯"陈胜、吴广来说,"革命"是一种别无选择 的选择;怀揣政府津贴,到处赶场子、收红包的现代学者当然有权嘲笑农民起义的"暴力"和"破坏性",但对李自成以及众多追随者来说,"革命"只是为了免于 成为无数饿殍中的"一殍"。中国历史为什么会长时间地陷入一种一治一乱的循环中?可能就与这种人吃人,人压迫人,人歧视人的极权制度有关。治人者说,被治 者"贫穷,落后,愚昧",因而不配享有自由,于是横征暴敛,无恶不作。直到弄得有一天被治者忍无可忍、揭杆而起时,他们才想到"治于人者"有一天也会依照 同一种逻辑对付他们。你说我"贫穷",可我一旦巧取豪夺,先富起来,就可以恃强凌弱,�
�富不仁;你说我"落后",可我一旦东西厂环绕,锦衣卫林立,就可以 欺上瞒下,妄称"先进";你说我"愚昧",可我一旦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就可以为所欲为,自作聪明。就这样,这些昔日的"治于人者",今日的"治人者"" 荣登大宝"后不久,便会像先前的"治人者"一样治起人来,连身手捏法、扮相科白都酷似毕肖。历史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新的治理模式和人伦规则。

  林肯在表达他的民主思想时,有一句名言:"因为我不愿当奴隶,所以我也不愿做奴隶主"。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可对于大多数具有专制 思想的中国人看来,林肯的话是应该倒过来理解的,即"因为我想做奴隶主,所以我不愿当奴隶"。他不满自身奴隶的处境,不是他认为世界上不该有奴隶,而是觉 得自己不该是奴隶。因而摆脱的方法也不是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人奴役人的制度,而是赶快成为奴隶主,以便奴役他人。于是,每一轮的王朝更替过后,老百姓都会惊 奇地发现,屁股变了,龙椅没变。历史的周期性震荡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新的转机。

  我读中国史,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么多的圣贤鸿儒、文人雅士都忙着喝酒、注经、调戏女人、发牢骚、讲怪话、抒写帮忙不得的愤懑,可有谁想过在纲常名 教之外寻找别一种政治模式,让中国历史跳出这主奴循环的怪圈?那怕是头脑中闪过一丝这样的念头也好,即承认每个人都平等地受惠于上帝,别的任何人都没有资 格支配和奴役。政府和人民、人民和人民,只有权责之界,没有贵贱之别。

  这难道是上帝有意留给东方这块古老文明的遗恨吗?悲哉!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