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

Fwd: 刘晓波被判重刑了,怎么办?




刘晓波被判重刑了,怎么办?

 

 

张三一言

 

 

【刘晓波被重判11年重刑,中国民间反抗力量可能因此改组:改良力量保留,革命力量中再兴。】

 

共产党这次审刘晓波突显了前所未有,或虽有但不显著的标志。

 

在说明标志之前先说一下我对刘晓波的定位:现实给定代表了全异议群的自由主义右派。

 

“现实给定”的意思自由主义的中左派、非自由主义派如民主社会派、民主革命派…并没有任何程序授予刘代表权,被代表了之后也没有表示追认;而是现实政治中,刘晓波已经成了中国异议和反抗力量的唯一符号,不管其他人或派都无法避免被代表了,这是目前政治现实给定的。“自由主义右派”是基于刘晓波及其支持骨干所持的理念和他们对中国中下层民众的关注和关系判定的。

 

 

[]、审刘晓波案显现的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国人不怕共产党。

 

抓刘是不是胡锦涛还是部门地方的主意,我不能判定,但是,我肯定审刘按照胡锦涛意旨行事。不管是部门地方胡还是锦涛惩治刘的目的就是想杀一儆百;河蟹掉异议声音,维谁共产党抓权的稳定第一。但是,效果正好相反:突现了中国人开始不怕共产党了。

 

 

这个不怕不是在安全条件下的不怕,而是在冒险现实中的不怕。你发表或签名 “和刘晓波共同承担责任”,当然有些只是口头表表态而已,但是不能否认有些在国内的这种签名表态者是有可能真是要“和刘晓波共同承担责任”,真的可能得到与刘晓波同的遭遇的;你系黄丝带到法院去支持或抗议,这黄丝带当然具有象征意义,但它并不仅仅是象征意义,它还有对共产党产生威胁的实际意义,所以对共产党可会动真刀枪的:你分分钟都有与刘共处一室的危险。但是支持抗议者敢于“视死如归”、“打真军”。这个公开的表明不怕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或者有,那也没有这一次这么突显。

 

共产党的统治之所以能维稳,所用的是谎言与暴力;就是靠人民信和怕来维持其极权统治的。现在谎言虽则还是中国舆论的主流,但那是只在权钱集团中得利者及御用文人、五毛那里有市场,并靠独霸市场的喉舌支撑形成的假象。在民众中共产党的言论信用基本上等于零。暴力则与前没有甚么不同,且暴力对异议者的镇压力度也加大了,但是镇压效果大减,因为人们不怕了。这次审刘中民众公开支持抗议就是明证。在人们不信又不怕形势下,共产党要持继其统治是极困难的。所以,可以说,人们不怕是共产政权行将结束的标志。

 

人们为甚么不怕共产党了?(这是个大问题这里讨论不了,留待有机会时再谈论)

 

第二个标志是不合法而存在的反对派

 

在中国,人民结社游行示威在法律上是自由合法的,但在党大于法的执法现实中是非法的,现在审刘案民众初具型态的集会示威是法律合法现实非法事实存在。现在的反对派,即自由主义右派事实上是处于半组织状态。这个“半组织”的意思是它没有组织架构,但能有组织的一些力能,例如动员和集体行动;它有国外的合法社团,这些社团能通过互联网把动员和组织力量延伸到国内。这种组织状态在审刘中被支持抗议者突显出来,这一突显标志着反对派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个反对派就是以刘晓波为标志的自由主义右派;虽则这个事实是不合法的,但是它毕竟是存在了。我相信刘晓波被判11年重刑不会很大地改变这种形势。

 

把这个标志视为体制内外互动的新起点,或者是一种新的政治抗争形势的出现,大概不会有甚么大错。

 

[]、从政治角度看刘晓波案

 

我界定刘晓波一方为自由主义右派,几年前,中国反对阵营中原本有实力相当的两派:以高智晟为代表的一派和以刘晓波为代表的一派。比较激进的高智晟派在刘晓波为代表的一派与共产党作魔鬼交易下被共产党镇压河蟹了。现在只剩下唯一的刘晓波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右派。

 

凡是参与政治权力活动的人,不管你是甚么人甚么派;也不管你是魔鬼还是天使圣人哲王都有独占多占政治资源的欲望。这不是自由主义右派的专利,任何一派都是如此,任何一派都想独占多占政治资源。刘晓波消除高智晟就是这种欲望的表现。但是有政治智慧的政治家会做得比较克制一些,能高瞻远瞩的民主政治家在争取更多资源时不会置对方于死地。刘晓波这一派中的一些人,在与共产党这个魔鬼作交易的默契中对高智晟作出超越人伦地线的落井下石行为做得太绝了,对中国民主进程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和打击。所以,我对这些人的政治道德品持极之保留和质疑的态度。可以坦白对大家说,对于这些人对高智晟一派的超越人伦地线的落井下石行为,只要有机会,只要有可能我就会不断提出来,以便让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我这个态度不会可能受到孤立或打击而退缩。

 

我认为如果要作为一个有志于推动中国民主进程者,如果要作为一个公正的评论者,应该维护所有促进中国自由民主的个人、派别(或团体)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对内斗,对消除异派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应加鞭挞。我多次表明,我支持所有派别,抱括王炳章的暴力革命到纯党内改良(当然抱括其中的自由主义右派);我认为应该抗议对刘晓波被抓被判11人重刑,应该支持刘晓波的权利。但是,同时,对要消除异派的言行不管它是历史还是现行都鞭挞不留情。

 

根据历史经验,大多数革命(左)派都是死在前立功在前,改良(右)派摘桃在后。革命(左)派大多数都愿充当这一角色,或者说不得不充当这一角色。问题是,应该让革命(左)派完成它的付代价和植树任务后,改良派(自由主义右派)才去摘果。可惜,现今中国的改良派(自由主义右派)在左派一冒头时就把它消除了。现在,在中国异议阵营已经从两派演变成为一派。这是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致命悲剧。

 

改良派(自由主义右派)独领异议资源;因为有资源就有人气,因为独占了代表位置所以也就独占了话语权。现在这种只有一派独领风骚的局面,是一种极不正常也极危险的现状。即使这一派中人都是天使圣人哲王等圣类派,但是,一旦权力到手,都会变成如假包换的魔鬼。任何只有一派政治势力当权,很难不走向专制──人类史似乎还没有提供独一政治势力不走向专制的例外。

 

因为现在中国异议阵营中,只有自由主义右派,所以,看来中国从专制到专制的前景比走向民主大多──我很失望、很悲观。

 

[]、审判刘晓波后怎么办?

 

我说我很失望、很悲观,但是物极必反;也许在极度悲观失望中会出现希望。改良派不会因为刘晓波被判11年重刑只可能会受到挫折,但是不会因而消失。倒是,刘的被判11年可能让自由主义右派对革命派多些容忍,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改良派转变成为革命派。从这个角度看,共产党又做了一件大蠢事,又做了一件为自己加速死亡的大事。

 

这个希望请大家细读一下王光泽:和解破裂,革命将起——中共重判刘晓波博士将引发时局动荡》一文。(链接: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pubvp/2009/12/200912251234.shtml

 

写于2009-12-25日──刘晓波被共产党极权政府判11年徒刑的日子。(匆写就)



�新的 Windows 7:找出�合您的��。 深入了解。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鬼文子:不怕网络黑社会,只怕现实社会黑

  近年来,传统广告公关业务正在迅速走向网络,一些以"公关公司"或"营销公司"名义注册的公司,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维护等服务,也能按客户指令密集发帖,人为制造热帖来诋毁、诽谤竞争对手,甚至能左右法院判决。这些公司被称作网络打手公司,有人将其形容为"网络黑社会"。(12月2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鬼文子我被雷到了。网络跟黑社会有啥关系?网络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网络就像一面墙,可以用来宣传党的伟大政策,当然也可以被红卫兵用来贴大字报。

  网络就像一个镜头,可以用来曝光社会的阴暗面,当然也可以用来显影艳照门。

  说来说去,一句话,请把"网络黑社会"的"网络"两个字去掉,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网络黑社会,无非是几个已经通过工商正式注册的公关公司和营销公司,无非是他们在操作网络这个工具而已。

  有人说,叫"网络黑社会"是因为那些"黑社会分子"一直在用网络这个工具作恶,照这样说的话,那么是不是用拳头的黑社会要叫拳头黑社会,用菜刀的黑社会叫菜刀黑社会,用斧头的叫斧头黑社会,带大盖帽的叫大盖帽黑社会呢?

  网络无罪!网络上再黑也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按客户指令密集发帖,人为制造热帖来诋毁、诽谤竞争对手",罪魁祸首是谁?是心怀鬼胎的商家。

  "通过网络左右法院判决"又能说明什么?如果有黑社会能左右法院判决,那法院是哪门子法院?法律又还能叫法律吗?法律成了黑社会手上的屠龙刀。

  当然了,现实社会中,不少人就是喜欢搞些"右腿骨折,左腿手术"的事情。借口高喊"打黑"实际上矛头对准的是网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脑子黑心也黑,需要的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需要的时候,群众就全都"不明真相"了;另一方面,是他们害怕了,想转移大众的注意力,所有人都注意网络黑社会,都来参与网络打黑,现实社会中的黑社会就高兴了,"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了,这下没有人敢搞"网友曝"了,没有人再玩"人肉搜索"了。坐牢的贪官可以异地升迁了,有钱人开车的时候可以继续"七十码"了,监狱里"躲猫猫"游戏可以照常天天开展了,三鹿可以从坟堆里爬起来继续卖三聚氰胺了……全国形式从此一片大好了。

  如果硬是要说网络黑社会存在,那么首先要打工商局的板子,因为那些所谓的"公关公司"或"营销公司"是在工商局注册的,受工商局管理。小弟出事了,大哥难脱干系。

  如果硬是要说网络黑社会存在,那么四川等地区常见的龙门阵也是黑社会,因为有不少带攻击的谣言就是从这些街谈巷议中出来的。

  如果硬是要说网络黑社会存在,那么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等媒体也是黑社会,为了银子,他们在舆论上做的文章还少吗?给大众洗脑,拿自己内部的员工带领观众玩"心神不宁",宣传假医生,宣传一些假药,严重损害了观众的利益。一个个带着记者证的人就是他们的打手,有点话语权他们就把自己当成无冕之王了,出门在外,谁都不敢惹。参加一些产品推介会啥的,伸手就要钱,稿子还拿别人现成的。

  如果硬是要说网络黑社会存在,那么一些领导和教授更是黑社会,因为有身份有点话语权的你们一直在用侮辱攻击老百姓的智商。一个个好头脑健全、有尊严却没有地位的老百姓在你们的眼里都成"屁民"、"精神病患者"了,这比那些网上的帖子更诋毁人。有的时候你们甚至举起"人大"的牌子或者某某局长的证件,打人、嫖宿幼女、强行拆迁,这些做法跟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一句话――草民鬼文子有脑子,能辩得清是非黑白,俺不怕网络黑社会,只怕现实社会黑啊!

  欢迎访问鬼文子博客:www.guiwenzi.cn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何仁勇:比甲流感更恐怖的是多数人暴政

  近日,两位四川农民工在返乡途中,因为身患感冒被同车人怀疑为患了甲流感。后来,全车近30个乘客都在激烈讨论,迫于乘客压力的司机听取大多数乘客意见后,打开车门将他们撵下车……于是,这两位农民工不得不摸黑顺高速公路往家赶。

  后来,这两位农民工到医院一检查,他们得的不过是普通感冒。那么,如果他俩患的真是甲流感,其余乘客就有权通过投票的方式把他俩赶下车呢?非也。

  这事儿让我想起了两年是不是前在论坛上做的一个实验。我在帖子里讲了一个故事:一只载满乘客的木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即将倾覆。如果推一个人下海,木船就会转危为安。那么,你是赞同放弃某一个人的生命,保住整船人的生命;还是一个也不推,大伙儿一起完蛋呢?

  这个帖子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参与者众。经过统计发现,大部分的跟帖都赞成"推一个人下海"。我想,如果这些网友在大巴车上,是会很容易做出让这两位农民工撵下车的选择。

  民主当然是一个好东西,而且在我们的印象中,民主就是投票,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在农民工被驱赶下车的案例里,有民主投票(我相信他们的投票也出于他们真实无碍的想法),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大巴里绝大部分乘客都同意驱赶),甚至还有独立的仲裁机构(司机),简直就像一场完美的民主实验――唯一的瑕疵是这两位农民工的个人权利遭到了侵犯。对于这种用多数人权利侵犯少数人权利的行为,我们通常称为"多数人暴政"。

  在我们的教科书和传统意识里面,总是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集体权利优先于个人权利。这种观念的理论前提就是:多数人总是对的。其实不然。法国著名群体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道,"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他据此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群体的道德在大部分情况下比个人要低。"

  在集体主义滥觞的土地上,我们很容易看到如下情景:当一个小偷被当场捉拿到的时候,许多路人都会冲上去施以暴力。当有人为了讨要工程欠款,不得不爬上高桥上演"跳桥秀"时,下面围观的民众会异口同声叫他跳下来。当唐福珍的笑容永远从这个世界消逝之后,还有不少网友认为,她损害了其他拆迁户的利益……

  比感冒更恐怖的是甲流感,比甲流感更恐怖的是"多数人暴政"。甲流感危害的只是人的生理功能,而"多数人暴政"危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多数人暴政"与专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一个群体的利益,牺牲另外一个群体的权利。有时候,前者比后者的危害性更大,因为他可以假借"民意"这个金字招牌,更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那么,如何防范多数人暴政呢?首先要确保个人的权利大于群体权利,使之不受来自"众议"的侵犯和剥夺。其次,要在多数人和个体之间建立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像防护堤一样,屏障来自多数人的冲撞。最重要一点,一定要建立起一个公正、权威、独立的司法制度――众所周知,司法才是一个社会良心最后的救济,是正义的底线。没有这个,一切都免谈。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

杨恒均:看《蜗居》有感, 我们都是绝对权力的二奶

  看完电视剧《蜗居》,心中好像也窝了一块东西,不吐不快。这部描写中国城市居民围绕房子生出的悲欢离合,看在我眼里,别有一番滋味。因为我心中无房,眼中也自然无房。那我心中有啥?有四十岁的成功男人,有爱情,有童话,还有青春80后美少女二奶,嘿嘿,所以啊,《蜗居》在我看来,首先是一部爱情童话。

  说《蜗居》是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童话,一个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爱情童话。一位市长大人的秘书,一位开市委常委会时坐在市长和书记身后的"两人之后,千万人之上"的秘书,爱上了一位要身材没身材("前平后板"――剧中台词),要地位没地位的蜗居在这个大城市的普通女孩子,并展开浪漫的爱情追求,就在爱情珠联璧合的时候,那女孩子也登堂入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奶……

  各位,即便你再不了解中国,即便你的道德底线高得你自己跳起来都抓不住,你也不会认为这种权倾一时的秘书爱上一个小平民女子的事只是一个老男人生出邪念包二奶的龌龊故事吧?从中国已披露的资料看,目前已经倒台的贪官们的"爱情故事"显示:向这个级别投怀送抱的都是是明星或者电视台主播,什么时候轮得上这种小姑娘?再说,一位大权在握的秘书想要这种小姑娘陪陪睡,还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需要使用那么多手段?还需要动真情?

  而且,只要对中国官场有些许了解的中国人,几乎都无法对这部电视剧中塑造的市长秘书宋思明生出反感。从这个级别的官员来看,我们甚至可以称剧中的贪官为好官:他的孩子上学竟然没有车接送;他的弟弟竟然还没有找上好工作,靠一个三流的开发商帮忙赚点小钱;他的老婆没有在市里最有油水的行业经商赚大钱,只能偷偷摸摸拿几万块钱到处去放高利贷赚点小钱;他屡次告诫负责拆迁的商人不要搞出事,要多花钱摆平钉子户;在开放商搞出事后他要求立即给人家补偿一套价值上百万的公寓楼,作为封口费――即便不给你补偿,让你自焚,你又能怎么样?

  更让人惊讶的是,从全剧来看,这位大权在握的生理机能昂奋的秘书竟然没有一个情妇和二奶――天啊,你们不是生活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吧?这种级别的市政府市委秘书,竟然那么纯洁?他完全可以评选为2009年中国公仆之先进代表啊。至于说到和商人勾结,划地投标改图纸……各位,我从来不对读者使用"脑残"一词,但如果你不认为这种事在权力集中的任何政体中不但是正常的,而且不这样做就绝对不正常的话,那你真是"脑残"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位秘书大人竟然像一个普通老男人一样追求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姑娘,那么有爱心,那么有耐心,那么有包容心。最后竟然是使用半推半就的方式上了海藻(剧中的小二奶的名字),还会脸红、照镜子和自言自语――这种事会发生在中国吗?这种事会发生在一位国际大都市市长秘书的身上?

  这种事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海藻这个25岁的女孩子身上,就绝对是一个爱情童话。按照目前中国GDP排名世界各国100位左右,而那个城市的房价都快要升到世界前几位的水平,这位海藻姑娘一辈子能够买得起房吗?千万别告诉我"人要奋斗",如果人都能够靠你说的那种奋斗而实现理想,中国的人均GDP早就是前50位了。

  当这位海藻被一位四十多岁大权在握行为优雅的男人爱上后,时来运转,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再也没有金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做一个娇柔的媚态,就要什么有什么了。正如包养她的宋秘书所说,"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很显然,和赵本山是一个水平了:"不差钱"。但这位秘书可比本山大叔更上一层楼,他不但不差钱,也不差权力。而只有权力,才能够让海藻的老板见了自己竟然低三下四起来,只有权力才能让海藻因为商业泄密而被捕的姐夫轻松走出监狱并一下子炙手可热起来,只有权力让海藻赢得了金钱买不来的精神快乐……

  而当这位25岁的小姑娘,几个月前还一无所有,现在竟然住进了豪宅,开上了我老杨头人到中年了还舍不得买的宝马敞篷车的时候,这个爱情童话故事达到了高潮,老杨头也终于情不自禁达到了高潮似地大喊一声:谁让我是不幸生在中国的男人啊!

  也许有些正人君子会指责我没有道德观念,也许有人甚至跳出来指责我"这种人还大谈人权和民主自由",但这个时候,我想告诉你中国的人权观:生存权是第一重要的。海藻虽然还不至于无法生存,但从剧中刻画的人物来看,那位宋秘书有哪一点配不上她?海藻充其量让我想到更多在广州等地奋斗着的女孩们,她们的命运你真的了解吗?我真想抛开自己的道德观念,从悲天悯人的角度对许许多多的"宋思明"这样的贪官们说一声:你们能不能多"爱上"几个身无分文的普通女孩?多包养几个二奶――不,干脆把所有的中国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干什么事都不顺的女孩包养起来?二奶、三奶、五百奶、和一亿奶、N亿奶……

  我没有时间看多少《蜗居》评论,但我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下自己最初的感想。这感想是大逆不道的,但却是如假包换的。我相信同我有相同感觉的不在少数。所以我认为,大概是作者和编辑也被残酷的现实弄得有些不安吧,加上他们内心也有道德底线。而且他们也知道,在中国编电视剧一定要"寓教于乐" …… 于是,就在市长秘书包二奶的童话爱情故事达到高潮的时候,他们开始弘扬正义,开始让童话破灭――于是秘书被代表正义的高层"孙书记"调查,于是贪官就出车祸而应验了"不得好死",于是二奶都自作自受、走投无路,甚至编剧残忍地把二奶的子宫都摘除了,让贪官污吏和二奶在中国和谐的大地上都"断子绝孙",何其畅快啊!但,有几个人畅快得起来?

  现实中有几个贪污腐败的官员是这个下场?现实中有一个二奶是终日以泪洗面的?现实中的高档别墅都住着什么人?现实中的香港、美国和澳洲藏污纳垢了多少大陆贪官污吏的大奶、二奶三奶和N奶?现实中哪一个官员不是把二奶安排得舒舒服服,让她们不但后半辈子无忧无虑,甚至子孙后代都"不差钱"?

  如果说贪官包二奶让普通女孩子过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是童话故事,那么,反贪局在行动,最终都把贪官污都绳之以法则一定是神话故事――一个不大可能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神话故事啊。

  这个神话故事并没有戳破我对童话故事的"向往",所以在我看到最后的时候,我甚至有点为二奶海藻和贪官宋思明抱不平。更糟糕的是,一向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我,竟然对于电视剧中安排的那个整天夸夸其谈,在背后派人调查贪官秘书的孙书记生出厌恶:难道他真不知道,正是他这种自以为自己品格高尚,真正懂得如何做官,如何把"人民放在第一"的官员才是《蜗居》中童话和神话故事的真正原因和大导演?他如果真想谱写人间正义之歌,完全可以从制度上入手,公布自己的财产,接受民众监督,不关闭我老杨头的博客,何至于用这些童话和神话继续忽悠民众?何至于用克格勃的手段对付自己的部下宋秘书?难道他真不知道他周围其实根本就没有几个比宋思明更清廉、更"正直"?

  还有海藻的姐姐海萍和姐夫,编剧通过塑造他们通过奋斗而成功的故事给人一点向上的鼓励,可是,如果没有童话中小公主海藻的肉体奉献,海萍能够找到外国人来请她讲课?姐夫能够走出监狱?并在宋思明的介绍下开设了网络书店?

  我认为,《蜗居》中的一个童话故事和一个神话故事都被剧中出场不多的一个人物的一句话给戳破了。那个人物就是二奶海藻的母亲――一位朴素的退休小学教师。知道女儿被一位官员包养后,她义愤填膺,但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只有当她看到女儿原来住进了那么好的豪宅里,看到家里很多事情都被包养女儿的贪官顺手给解决了,她的愤怒变成了悲痛,她激动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她说:他(贪官)给你的那点方便,本来就属于你的。

  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为剧中的这句话而感谢作者和编剧,因为没有这一句话,我可能永远无法原谅作者和编剧编出了这样一部教育效果适得其反的电视剧。这一句话说的太好了,二奶用尽青春和撒娇换来的那点方便和金钱,原来本来就是应该属于她的啊――她难道就该没有房子住?就该受到雇佣自己的老板的欺负?姐姐再怎么辛苦都供不起房子?姐夫就该成为富人们斗争的牺牲品而无处申诉?……这些难道不都应该属于一个正常的人?难道海藻不正常吗?还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正常了?

  二奶海藻的母亲并没有把这句经典台词展开来说,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贪官宋思明送给海藻的"方便"也许并不都是属于海藻的(她毕竟还年轻),可是,那绝对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你、我和他!

  正是在一个权力如此集中的地方,在一个权力被私有化,不受限制的地方,我们大家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被和谐了,被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在一个财产被"公有化",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地方,代表官府而拥有"共有财产和权力"的人才可以为所欲为。他们就利用大家赋予的权力,以及他们巧取豪夺从大众手里剥夺去的权利,来供养一个一个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二奶,来导演中国大地上一曲又一曲"爱情童话故事" ……

  然而,我们有那个底气、资格和勇气去指责、鄙视二奶吗?她们只不过用自己的身体做本钱,换回那些本来应该属于她们的"方便"、"财富"和"权利"。扪心自问,在这种国进民退的国度,在这种你的财产和劳动被他们"公有",公众的权力却被权贵"私有化"的国度,你我这些没有身体本钱的人,要想得到本来应该属于我们的,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在付出?

  千万别告诉我,你一辈子都正气凌然,你从来不会去对权力媚笑以换取"方便",你从来不为了你的亲人去乞求有权有势的人开恩,你从来没有期盼"宋思明"们能够主持正义让这个社会更"和谐"一点,你从来没有像一个小媳妇一样对财大气粗的利益集团忍气吞声,你从来没有对"人民的公仆"点头哈腰以便让自己更好的生存……

  也许,你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那么我要对你深深鞠躬,表达我的敬意,至于我,我就远远达不到你那种境界了。就在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为什么会同情《蜗居》中的二奶,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精神上的"二奶"。

  虽然没有肉体和青春奉献给"宋思明"和"孙书记"们,但我仍然像一个怨妇一样,每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喋喋不休,希望权贵们能够改弦易辙不再折腾民众,能够关注民生,同情弱势,把本来属于民众的财富和权力还给大家,限制自己不受制约的权利,良心发现从而至少能够做到:不要用用老百姓的钱包养供他们淫乐的二奶们……

  杨恒均 2009/12/20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周克成:中国物价为何暴涨?

  物价为何上涨?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相对于物品来说增加了。这可能是货物的急剧减少造成的,也可能是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如果市场中的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话,我们不可能再找到其他原因了。

  很不幸,中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汇率管制政策,恰恰同时造成了如上两个结果。一方面,货物供应量相对减少了;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了。在两方夹攻的情况下,物价普遍大幅上涨就是必然的结果。

  首先,多年来的汇率管制政策,导致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被严重低估。而汇率低估,就是贱卖国货。本来随着质量的提高,中国货在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伴随着这一点的,应该是价格的上涨。但政府说不,它要通过汇率管制压低中国货的价格。这让中国货在国际市场上愈加受欢迎了,更多的货物通过集装箱一船船运到国外去了。而只要这样的情况继续,那能留在国内的物品自然就得相应减少。

  其次,人民币低估的同义词,就是外币价值高估。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要购买外国货变得更贵了!我们的货物是运了许多出去,钱也赚了不少,但在汇率管制下,我们要去花这笔钱可不值得。本来那美国货卖10美元,只值得我们花40块人民币去买的,但政府一定要我们掏70块钱,除了昏官花百姓的钱,还有多少人觉得那样干会划算?

  更糟糕的是,"稳住了汇率,引入了通胀"。在中国目前的发钞制度下,当有一块美元进入中国,就会有近7块钱人民币被放出来,流通到市场当中去。就是说,人民币被低估得越厉害,进入中国的外汇越多,被投放到市场的人民币也就越多。而只要货币发行量增加了,通货膨胀就是必然的结果。

  算一下2003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量,我们就知道政府因为"外汇管制"而增发了多少钞票。2003年左右,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只有3000亿美元,而在2009年突破了2万亿美元。6年间增加了1.7万亿,以1比7 的粗略比值算,这6年间中国政府因外汇管制而增发的货币多达11.9万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54万亿看,这个增幅绝对不算小。货币增发了这么多,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不切身入肉才怪呢。

  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这并非中国政府发钞的唯一依据。中国政府还可以很多别的借口增发货币,比如为了刺激经济、为了四万亿投资等等。就是说,有了一美元,你就得多印7块人民币,但你如果要多印的话,也不一定要有这一美元才行。

  但不管怎样,错误的汇率管制政策就是中国通货膨胀最重要导火索之一。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只要不对当前的货币政策作出根本性的变革,那通胀就必将继续。而中国人也就必然离不开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生活。只怕通货膨胀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中国政府就得像1991年的苏联、像过去一个月的朝鲜一样搞所谓的货币改革,实行一种更加明目张胆的抢劫行为。但是,苏联的教训,某些人真的没看到吗?朝鲜也许即将到来的教训,你们真的以为可以躲得过吗?

  来源:http://zhoukecheng.blog.sohu.com/139640690.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09年12月20日星期日

萨苏:中国房子怎么办

  说到中国房子的"解"在哪里,恐怕很多人会认为是通货膨胀。

  我承认这是一解,而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发生。今天世界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直很高,通货膨胀恰好可以部分减轻国际压力,一举两得。

  中国一直不大规模通货膨胀最重要理由是担心出口会遭到重创,而重创出口,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不过,如果中国经济采取以房地产为盐政的方式,也可能真的把对出口的依赖降低到第二位。于是,采用通货膨胀解决房子问题,就不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政策。

  在当今金融环境,这样做风险够大。

  如何够大,不是需要我分析的,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朋友都明白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对货币进行战略性贬值,会在全球带来怎样的动荡,尚勿论这在国内会带来怎样的动荡。

  尽管如此,这并不是中国不会采用大规模通货膨胀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

  利益面前,肉食者的智商很难预料。

  不过,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却让我们可以推测,中国会把通胀作为一个对付房价的调节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萨这个棒槌不认为中国面临大规模通胀的危险。

  道理很简单 � 所谓利益集团并不愿意这样做。

  大规模的通胀,让小民痛苦,同样会让通过房地产业在几年中获得了大量人民币的集团痛苦,会造成他们财产的巨大缩水。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并未发现大规模人民 币套取外汇或对外投资的迹象。这说明利益集团获得的利益,还停留在自己手中。如果大规模通货膨胀即将发生,耳目灵通人士不会在自己手中保留如此众多的人民 币或人民币金融产品,而他们是有办法影响通胀是否实施的。

  有一个现象值得思索 ―― 目前房地产商有大量囤积土地的迹象。这一点,萨就不再举例了,反正最近这方面的报道很多,看一看北京等地政府这两年提供的土地数量和开发工程数量就可以。

  以大规模通货膨胀解决房子问题,意味着其它东西涨价,但房子和土地不能涨。这种情况下,以目前币值购下的土地,必然产生实际的贬值。房地产商如何可以这样疯狂地囤积土地呢?

  囤积土地,是因为相信可以获利。

  由于利益集团自己的利益所在,使他们不会支持大规模通货膨胀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政策。

  小民或许因此受惠。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解决的方案到底在哪里?

  萨曾经提到,或许看看东京会有帮助。有朋友说这是胡说八道啊,日本目前经济凋敝,自顾不暇,我们学他们什么呢?

  帝国主义一直在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直在一天天好起来,这是常态,并不妨碍我们学习他们做得好的一面啊

  日本,曾经是世界房价最高的国家(如今是不是我也不知道,恐怕中国有超越的可能),东京大阪天价的房屋,曾经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问题。十年前到日本,面对 一套公寓三千万的价格,我这个中国人曾经十分肝儿颤。到日本的中国人,有时会发现若干颇有成就的日本同事住的地方貌似狗窝 � 没办法,中国人会买不起房,日本人一样会有这样的问题。

  由于日本工资高,它的问题倒没有中国那样严重。可是,在一个成熟的社会,让一个白领把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工资还房贷,还是一个疯狂的想法,这足以让他的家庭生活进入不安定状态,并用选票跟容忍如此现象存在的政府叫板。

  日本政府当年一定曾经绞尽脑汁思考怎样在这样的局面下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当时日本的高房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及,这种解决方案必然不能是一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东西。

  现在,日本房价高涨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而日本社会反而益发稳定,说明他们的招数很有效果,那,我们怎么不可以借鉴呢?

  事实是,当我到日本以后,发现了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

  那就是,第一,房价高昂,即便是金领白领也不乏住狗窝的;第二,很多低收入者却住着宽敞的大房子,而且到处可以看到空空无人的公寓。

  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日本政府解决高房价引发社会动荡问题的答案。

  当1980年代-199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房价飞涨现象之后,日本也曾陷入我们目前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不能涨,不能降,也不能不涨不降的上帝难题,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大建公用住宅。

  在日本,各县(即省)建有大批"县营住宅",各市建有大批"市营住宅",专门提供低收入者居住。所用均为国有土地,建筑多为高层单元住宅,除了交通多不甚方便外,其居住质量并不低于普通公寓。

  正是由于这种做法,日本底层买不起房的民众,可以住进市营,县营住宅,而无需在商品房的天价面前变成社会动荡的基础……

  话说到这里,估计有性急的朋友要跟老萨叫板了 ―― 萨棒槌啊,你太不了解国情了。咱们中国早就开始建经适两用房啦,不过效果可不象你琢磨的那样好。第一数量不够,第二抽选可以抽出五联号来,这根本就是一个不成功的方案么。

  然也。虽然棒槌,这件事儿,萨还是知道的。

  我也没有办法让抽选抽不出五联号来(按中国目前的做法,日本也没有办法抽不出五联号来)。

  然而,日本的公共住宅和我国目前的经适两用房,有一个致命的不同(当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天下乌鸦那个啥),正是这个致命的不同,让我们预感到中国政府可能"抄袭"这一方案来解决中国房子的问题。

  这个预感,还在于中国政府正是用一个类似的思路,解决过别的问题。

  这个致命之处在哪儿呢?

  其实很简单。

  致命的东西,往往很简单。比如医疗这座大山,搬开的最简单方案无非四个字 � "医药分开"(日本医院原则上不卖药,开了方子上外头抓药去,和过去中医一样,您看,别看社会制度不同,中医是封建主义,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这么做的时候都不多医疗腐败现象)。

  房子问题的关键,一样简单,也是四个字 ――只租不卖 .

  日本公共住房最大的特色就是 � 只租不卖。

  在早期,还有一个租公房者定期搬家的制度。也就是说租了公房只能住两年,过了以后你就得重新参加抽签,公家帮你搬家换到新的地方。房子固然是有,但是不允许你连续居住,这就让弄到公房然后偷偷转手高价出租者成本骤增。

  窃以为,正是这一点,让制度性腐败对此无从下手。

  据说,乾隆年间河南大灾,周围各省不是大量涌进灾民造成社会问题,就是地方官拒绝灾民入境遭到舆论攻击。只有江南总督李卫那里处理的最好。理由很简单,李 卫舍粥,里面必加苇杆,稻草,灰土这些稀奇古怪的添加物。于是,到江南的河南灾民,吃是吃得饱,但是吃不好,有灾时不得不来,灾过后谁也不愿意赖在他这里 不走。

  日本方面,因为制度已经比较成熟,还有几条对租公房者的限制 � 第一,定期的收入审核,超出收入的不允许驻在,或者收取高额房租;第二,公房分级,白领也可以住公房,但房费较高,等等。

  我们在大变革中未必能做到,不过,即便没有也并不重要。真到执政党感到面对陈胜吴广的恐惧时,有"只租不卖"的公房,就可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日本政府当年就是在全民居住恐慌之中大造公用住宅,现在看来,是造多了。再加上日本人口递减趋势的发展,现在日本稍微偏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公用住宅 的信箱上糊着牛皮纸 � 这表示空房没人住的意思。今天日本的穷人还是要去抽取公用住宅的,但并不是他们没地方住,而是希望尽量住到比较好的地方。

  从日本的经验看,技术层面上中国并不存在房子危机 � 日本的人口密度和房屋建造成本远高于中国,而日本的房子供应达到了过剩,中国也可以做到。中国的房子是相对不足,和移民五百万到摩纳哥公国造成的绝对不足不是一回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中国的房子恐慌是房地产商和他们的联盟制造的,非如此,不能把各位钱包里的银子拿走。

  中国人比日本多,是否可以如日本那样解决问题?

  窃以为可以。理由有二。第一,中国政府手中控制的土地数量远远胜过当年日本政府手中控制的土地数量,具备开发公用住宅的更好条件;第二,人虽然多,总是数 得过来的,全国人民到底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房子,可以计数,而有利益者对钱袋子的贪婪,是无法计数的。一个是有底的深渊,一个是无底的深渊,还是第一个好填 些。

  这个制度的关键之处,在于公房产权不允许出卖,于是把真正的居民住房,和金融衍生品的房子区分开来。

  如果你真的没有钱买房,为刚性需求所逼,不定会干出抢银行还是往火车站扔手榴弹这类事情,那么,政府给你提供可以居住的廉租房,结婚,生孩子都没有问题。 但是房子地点会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学校也不太好。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接受没有属于自己的房这一现实。也要接受对女朋友说明自己住址的时候承受撇嘴的待 遇。

  而购买商品房的,和购买股票没有什么区别,也不需要降价,也不需要涨价,也不需要保持原价,因为你买的不是房子,而是金融产品(兼有住房功能),是涨是 落,那就按照金融市场的规律吧。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赚了,大家分中国发展的红利,赔了,大家生死文书,愿赌服输 � 反正,金融产品这类东西,有跌,就有涨的时候。当然,你花大价钱在好地方买了自己的房子,可以有更多选择和利益,比如你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天然处于有利地 位。

  别人不要嫉妒,这就是现实。调整,只有当你挣到人家同样多的钱,或者社会进步到可以更加平等才可以,都不是振臂一呼可以解决的。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拥有的天然权力!

  这话对,但这是理想,而我们不是生活在理想社会,也从来不是生活在理想社会。把理想和现实弄混,那是智力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

  假如萨作一个到印度的线路不能按期完工,而我的解决方案是消灭国大党,建立更加高效廉洁的印度政府,俺老板不会开我,直接就把我送安定医院去了。

  刚性需求不是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而是能有居住的地方,结婚的地方,生孩子的地方。

  靠拿下廉租房再转租赚钱的,和买下廉租房转手倒卖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成本高,利润低,我们所说的利益集团,如果主流都去做这个,对社会的危害要小得多呢。

  解决刚性需求,通过政府大量建造和提供廉租房是可以解决的。

  其实,房子的真实成本,如果不算地的话,一点儿也不高。中国的情况,普通公寓计算一下在北京一千块一平米算高的。说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把今年计划投资的两 万亿全部投入,政府大量建造廉租房至少可以在北京造二十亿平米,换到全国其他地方还要多得多。什么东西都是多了就贱,那还会有房子问题吗?这当然是极端的 做法,但如果花十年的时间逐步用廉租公房解决中国房子问题,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并不是很昂贵的Solution.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大约还是政府觉得问题 没有严重到需要全力解决的程度。

  这三十年,您见过真正执政党想干而干不成的事儿吗?无论它多么看起来不可思议。

  而更重要的,恐怕是因为如果这样去做,房地产商的利润必然受到灭顶之灾,而依靠房地产达到资产积累与保持经济繁荣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尽管不断推出廉租房和两适房,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政策问题很大而且落到百姓手里的数量永远逼近大熊猫。

  根本原因,大概在于谁也不会拆自己的台。

  能挣,就要挣到极致,这才是最出色的商人。

  中国的政府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是颇有想法的,比如,我曾注意到其怎样试图缓解北京市的交通问题。

  有人又要打人了 � 现在北京的地铁都快挤死人了,这交通问题还叫缓解吗 � 那没办法,设计容量远远跟不上实际流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不过,想想地铁的票价,还有公交车的票价,就会发现在我们的房价达到二十一世纪中期 的标准时,公交票价却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日本相比,是其十分之一甚至不足十分之一。

  其实,北京的交通可以一点儿也不便宜。你要是买车,价钱和日本差不多,汽油,达到日本的70%(别让中石油的听见,不然人家又有理由涨价了)

  这个"不平等"的待遇,给了你愿意舒适地堵在自己车里,还是不舒适地堵在地铁公交里的选择,也没见谁倒卖公交车票……

  这里面,隐约可以看到大量廉租房出现后,房地产业的情景。

  既然政府可以想到在交通上用这一手,没理由在房子上想不到这一手。

  也有心理阴暗的人会想,大量的廉租房建设,也会给某些官员留下需要的空间,使其乐见其成,或者认为廉租房出租一段时间后,政府可以因为房产问题缓解而把部 分廉租房改为商品房投入市场,从而连地带房照样获得所需利润。但也有心理不阴暗的人会想,大量建造廉租房,本身就是增加就业,促进消费的手段……

  这些,都不是我能想到的,姑妄听之吧。

  我关心的是,有人会问 � 现在廉租房这样少,开工的也不多,一旦中国的社会矛盾达到极为激烈的程度,还来得及用这个方案解决问题吗?

  悲哀地说 �

  恐怕是来得及的。

  如果,在你最愤怒,乃至要去砸市政府的时候,有人告诉你,你可以去抽签,获得一到五年后建成的廉租房,只要再等一等,坚持一下,你会等吗?

  一座楼,一年建成,是没问题的,即便是拖一年,你会等吗?

  甚至,只要有个念想……

  中国老百姓啊,永远是最善良和最能忍耐的。

  分不清这是我们的骄傲,还是我们的痛。

  来源:萨苏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asu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