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杜义龙:刘胡兰,是悲剧而不是英雄

  一个不满15周岁的女孩子,被一伙人用铡刀铡死,这是一出人间少有的悲剧。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始终都在用这样的案例来映衬民国政府的残忍和无情,煽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对那个已经成为历史的政府的仇恨,刘胡兰的故事被写成书、编为话剧、电影、进入学生的课本,在中国大陆广为流传,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是谁让一个无辜的少女被她的政府处死,她究竟做了什么罪恶滔天的坏事? 另外,她当时能不能不死? 她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悲剧人物?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查阅许多关于刘胡兰的文字资料,对把她认定为英雄的说法越来越不敢苟同。

  就刘胡兰的遭遇来看,她的罹难的过程是不是我们今天所听说的那样令人感动和振奋,有没有被人英雄化,这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再去证伪。 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英雄的意义。 一个仅仅15岁的女孩子能坚强不屈,从容就死,确实是值得人敬佩的,可是一个人仅仅能够坚强不屈,从容就死,并不能说明她就是英雄。 能够说明她是英雄的,是要看她为了什么才坚强不屈并从容就死的。

  英雄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具有较为恒定的内涵和普适的价值的。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可这些人物并不一定就是英雄,有些人当时是英雄,可是他所控制的那个时代一旦成为历史,他就不再是英雄,有可能是人类的罪人,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还有一些人,他一时被人们认为是英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逐渐证明他所代表的理念是有问题的,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甚至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向违悖,所以,他也就会从英雄的神坛上滚落下来。

  我之所以说刘胡兰不是英雄,并非想否定她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的坚强不屈,即使她是被死亡吓得痛哭流涕而不是传说中的以大义凛然,已经都无关紧要。 我是要说明,她的死,是两种她个人无法抵御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对她的利用、欺骗和无情的侵犯造成的。 她并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她所坚信并为之献出生命的理念,事业,并没有她所看到或是听到那样伟大。

  直接导致她死亡原因是她配合中共武工队处死了本村村长石佩怀。 据一些资料记载,这个村长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所以就要杀死他。 我们知道,那时阎锡山是国民政府山西省主席,也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长,只是当时他把持着山西的军政大权。 1949年后的几十年中,村长或是村支书、乡长等,也都是要派公粮、派民工、派税的,这是地方政府的职责,特别是在大跃进和文革中,因为派公粮、派民工而大批逼死农民、逼迫农民背井离乡的村长、乡长,应该并不比1949年前少,也并不比1949年前更善良,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难道农民或是某个其他的党派就可以私下处死村长吗?

  此外,刘胡兰死难时,已经不是抗日战争之时,而是内战之中,中国的内战,无论是从当时还是从现在来看,都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它不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战争,比如民国与大清朝之间的战争,就是一场进步与落后之间不得不进行的战争,也不是抵御外辱的战争,而是一场纯粹是夺取权力的战争,这已经为战争之后的事实所证实。 战争之前的政府,是有非常多的必须要改变的缺点,但是并非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政府,因为这个政府还具有基本的民主素质,至少它拥有在中国全部历史中,更彻底的选举制和宪法制度,中国人唯有在这个阶段拥有过言论、结社和游行的自由,中共就是在这个自由制度下才得以产生的,中共的报纸、电台等也就是在这个制度下才得以发行运转的,据一本《历史的先声》的书披露,在中共1949年获得政权前ï
��曾经许诺要在中国实现比中华民国更加民主的政治制度,而广大民众之所有能够拥护并跟随中共浴血奋战而推翻中华民国,就是因为热切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民主权力,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更加进步的政府。

  刘胡兰就是这样的一个受到蛊惑的少女。 在一种思想的蛊惑下,她替反政府的武装力量效力,并最终走上了杀人害命之路。 从这一点来说,她不仅不是英雄,还是一个有罪的人。 作为政府,需要追究杀人者的罪过和有关人的责任,本来是天经地义的,刘胡兰等人参与了杀害村长的犯罪行为,自然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是,我们看到的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想到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一个方面利用法律的保护,钻法律的空子,实行暴力推翻政府的行为,另外一个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不经过合法的审判,就大肆屠杀相关人员,甚至对一个少女也没有起码的同情和人道,虽然双方很难认定谁为因谁为果,可是这样的残酷现实是我们不愿意再看到的。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刘胡兰的可悲之处,即她并不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像那些宣传那样冠冕堂皇,她受到蛊惑后,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珍视,也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浸润着暴力的毒素,浸润着无视他人权力的狂妄,浸润着为了自己或是自己一群人的利益和权力而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和生命的偏激。 她的英勇和坚强,不是为了一个崇高的人类普适的目的,也不能体现人类本质的价值,而是为了自己一群人的私利的执着;她的从容就死,不是为了更加崇高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而是因为她受到蛊惑后的执迷不悟。 所以,这个少女的死是可悲的,而不是英雄式的。 希望人们能够记取这个惨痛的悲剧,让象刘胡兰这样的少女,过属于她们的自由和充满爱,而不是充满仇恨的生活,让她们不必为了像她们那个年
龄还不了解和无法认识的东西去献出生命! 作为我个人,我希望,如果历史能够再来一次的话,刘胡兰不用再坚强和英勇,她可以向暴力低头和屈服,然后好好地去过属于少女的生活,去恋爱,去结婚,享受生活的美好,去把她已经拥有,却因早逝而中断的爱情生活过到最后。 我也希望,现在的少年们,不要被片面的宣传所蒙蔽,误以为刘胡兰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其实,她只是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被牺牲掉的可悲的,同时也负有罪责的小女孩子。

  来源:博讯2005年6月03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顾猷:美国怎样对待“思想偏激”学生

  美国也有"思想偏激"的学生,而且"偏"得厉害,"激"得重大。对于学生"偏激"的思想,美国实行"司法最终解决"。一些涉及学生"思想偏激"的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以宪法第一修正案定谳,通过这样具体案件的审判,不断地为社会制定言论自由的规范。

  什么要件构成"思想偏激"?在北大,对于学校伙食涨价提出批评就是"思想偏激"。不过,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学生"思想偏激"案,一般都涉及重大的主题,比如焚烧国旗、拒绝遵守向国旗敬礼的法令、在越战期间佩戴黑色袖章到校上课表示反对战争等待。

  在北大,对于"思想偏激"采取"会商"制度。"会商"成功,毫无疑问显示了组织的力量:"会商"不成,组织也有的是解决办法。但是对于受害的学生呢,有什么救济途径?中国有宪法,也有各级法院。制裁异见维稳和谐的法院,顾某常见;依照宪法保护言论自由的法院,顾某不常见。这也是中美法院在政治、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的重大不同之处。

  1943年,西维吉尼亚州发生一起小学生拒绝向美国国旗敬礼案。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爱国主义高涨,加上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恐惧,美国若干州和地方制定了法律法规,要求学生们想国旗敬礼并背诵效忠誓言。西维吉尼亚也制度来类似的法令。当地小学生巴尼特拒绝向国旗敬礼,学校当局就"会商"。巴尼特的父亲就站出来挑战向国旗敬礼的法律的合宪性。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法官在判决中写道:如果说在我们的宪法星系中有一颗恒星的话,那就是没有任何官员――不论官阶高低――有权规定什么是正统的政治、民族、宗教等观点,也没有任何官员有权强迫公民以言行承认自己的信仰。如果有例外,那么例外现在还没有出现。

  法官在判决中继续写道:我们认为地方当局强迫学生向国旗敬礼和宣誓的行为超越了它们的宪法权限,构成了对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公民精神和智力的侵犯。

  和纯粹的"言论"相比,拒绝向国旗敬礼、焚烧国旗、倒悬国旗、佩戴黑袖章反战等都属于所谓的"象征性言论",静坐、游行、示威等属于"言论加行为",都属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言论自由"的范畴。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哈兰(Justice Harlan)说:本院从来没有把言论的权利限定为只是口头表达。

  学生批评学校食堂伙食涨价在北大就被划为"思想偏激",那么联邦最高法院保护的那些"象征性言论"如果发生在北大,中国人都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在1965年,在爱荷华州也发生了一起学生"思想激进"案。爱荷华州Des Moines地方的一群学生举行集会,决定在假期佩戴黑色臂章,表达他们反对政府卷入越南战争。Des Moines当地的校长们闻讯后,迅速采取措施,制止学生们在学校佩戴黑色臂章,违者将遭停学。

  15岁的高中生约翰廷克(John Tinker)和他13岁的初中生妹妹玛丽拜慈(Mary Beth)拒绝了学校的规定,坚持佩戴黑色臂章到校,结果被立即遣送回家,在他们同意学校不得佩戴黑色臂章的规章之前不得上学。

  廷克和妹妹及其父母把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以7:2作出判决,认为:学生佩戴黑色臂章以表达某种观点属于象征性言论,这种言论在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条款的保护范围之内。学生的这种静默的、消极的表达思想的行为,没有证据显示干扰了教学秩序,学校当局对学生佩戴黑色袖章到校的禁止,是宪法不能允许的。

  在美国,学生包括中学生集会示威,批评政府是日常的社会生活实践和民主实践。在中国,大学生批评食堂涨价就荣膺"思想偏激"的称号,到社会上批评物价上涨,校方会不会追授一个"思想偏激+"?如果有一日,中国社会满眼和谐盛景,到处赞美飞扬,顾某就知道北大的教育目标实现了。那时,我们可以称中国进入了一个"北大新国民"社会。

  顾某没指望看到北大某位学生不服"会商",把官司闹到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别地,中国的最高法院不管哪个。对于中国宪法,顾某强烈的印象是国庆游行中的宪法花车方阵。宪法一日不从花车上下来,那它一日就是花车上的宪法。只能远观。

  和美国学生的这些"偏激"相比,北大学生只能在回首往昔峥嵘岁月中寻找安慰。"祖上阔过"。

  来源:顾猷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648a01017xib.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

谢国忠:日本地震改变世界

  全球经济将会更加依赖化石燃料,惟一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9.0级大地震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一,日本央行实行货币扩张政策;二,汽车和电子产业的供应链中断;三,对石化燃料的需求上升。日元今年可能会出现大幅贬值,这也将会给其他亚洲货币带来巨大压力。

  从长远来看,地震破坏了核电工业的声誉。无论核电站设计的多么完美,突发事件和人为错误总是会带来巨大影响。当核电站发生问题,后果就将会是长期的,灾难性的。

  尽管很多政府官员声称民众不必担心,中国还是应该无限期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并关闭靠近人口中心的现有核电站。

  全球经济将无限期地依赖化石燃料。其高价将在未来几年使通胀持续居高不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削减消费,是未来发展的惟一途径。

  精英主义失败

  灾后,日本人的冷静和秩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东京,外国人的大批撤离与当地居民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对于供应短缺的担忧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日本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还是有秩序地排队。

  与日本人出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领导层再次显示出了自己的无能。日本是一个领导力很差的国家。该国经济的长期下滑就要归咎于这一点。当这种无能应用于核问题,后果可能就会让这个国家终结。

  谁是日本的统治阶级?世界不断见证日本政府的频繁更迭。这给世界留下了不稳定的印象。在现实中,是日本的官僚阶层在统治这个国家。日本官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阶层。到了一定年纪,他们就会在东京电力这样导致了核危机的公司的高级职位上退休,这种制度被称为"高官空降"。

  从理论上说,日本的官僚阶层应该是这个国家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官僚阶层的高级人员几乎全部是从东京大学毕业的。他们较之民众的优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们的记录却不足以支持他们的这种威信。就产业规划而言,通产省主导的官僚阶层可能没有任何贡献。

  在过去20年里,这个统治阶层的无能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将日本带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巨大泡沫,直到现在还无法走出泡沫之后的萎靡状态。为什么日本人民不推翻这样的统治阶层呢?

  日元面临重估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日元在地震发生后不断飙升。理由就是,日本企业将会为了国家重建抛售外国资产而购买日元。因此,日元首先会飙升。如果金融市场是完全垄断的,这种战略是有用的。但是日元市场如此巨大,怎么会是完全垄断的呢?原因就是利率太低,长期持有日元基本上不需要任何成本。因此,投机者都有机会等到最后一分钟,迫使日本企业到了迫切需要的时候再购买日元。

  七国集团干预市场来降低日元价值。很多人认为这是反市场的,在长远看来是不利的。这种疯狂的观点在世界有着大批追随者。金融市场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赌博获利的体系,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那么多有钱而又无事可做的人聚集起来创造了这样一个游戏,从无知或行动缓慢的人身上获利。该系统的起源就是央行倾向于用印发货币的方式刺激经济。这种做法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里流动性的大量聚集。当体系在2008年崩溃时,世界各国政府又以挽救经济的名义将其保释出来。

  当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失去如此大量的财富,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货币就会贬值以反映减少的财富。就短期动态而言,这样的市场情况在一个合理,有竞争力的市场上是不会出现的。日本银行现在拿出了大量资金来支持经济。当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供应增加将导致日元贬值。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即使在几周内因为日本企业资金回流导致日元价值激增,现在囤积日元也是毫无意义的。日本银行可以暂时借钱给日本企业,让它们可以逐步将国外资产兑换成日元。

  美元兑日元汇率如果今年达到100,我将毫不惊讶。经济损失额可能基本上相当于日本的外汇储备总量。生产的中断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削弱日本出口。由于核电站关闭,日本需要进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才能保证经济的运行。日元的基本面已经大大削弱。日元价值应该反映新的现实。

  日本地震带来了2011年的第三场通胀。澳大利亚洪水将会严重影响粮食供应。中东变革增加了油价风险溢价,并可能导致接下来几个月石油产量的减少。日本地震增加了货币供应和对石油的需求,降低了制造业产出。

  "冲击"这个措词似乎暗示其只是短暂现象。我们可以等到其影响显现吗?故事没有那么简单。通胀长期来看是一种货币现象。资金多快可以转换成通胀需要视情况而定。冲击加速了资金转换成通胀的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这三次冲击也延迟了货币紧缩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日本央行可能会将重建费用的一大部分货币化。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了GDP的225%。市场可能没有能力吸收如此巨大的日本政府债券增量。日本央行不得不吸收很大一部分才能稳定日本政府债券市场。如果日本政府债券利率上升,那么国债利率成本可能就会让日本政府破产。因此,日本央行必须通过购买来维持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当日本央行通过购买维持住了日本政府债券利率,无疑将会令日元贬值。日元需要迅速大幅贬值,事后再缓慢升值。日本政府债券投资人在日元贬值时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事后,因为日元升值将补偿低利率又没有动机抛售。

  日元将迅速贬值,再缓慢升值,这与过去迅速升值缓慢贬值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2011下半年美元兑日元汇率激增至100,我对此将完全不会感到惊讶。通胀冲击最终会改变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期望。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美元兑日元汇率就会出现这种变化。

  核电丧钟

  出于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原因,我以前一直都是核能的坚决支持者。发展中国家占全球人口的80%。如果他们的经济发展需要消耗掉跟发达国家同样多的能量,地球将无法承受。后果将严重到无法考量。核能是两害取其轻,因此值得一试。福岛事件改变了我的想法。

  福岛危机提醒我们:人为错误可能会比全球变暖更早灭亡世界。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消除人为错误。尽管中国领导人一再向人民表示中国的技术更加安全,我却不断想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世界最高的交通事故率,以及很多商品普遍的质量问题。再想象一下中国的核电站,这让我惊恐万分。中国已经暂停核电工业的发展。这是正确的决定。实际上,所有靠近人口中心的现存核电站都应该尽快关停。

  福岛事件将会改变其他国家的核计划。全球经济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更加依赖化石燃料。这将会加快环境的恶化和成本的上升。对世界来说,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消耗,而不是寻找替代品。这就意味着要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中国的发展是十分耗能的,因为它是出口和投资拉动型。中国的能耗和美国相当,但产出只有美国的40%。美国在能源使用方面已经是相当浪费了。这表明了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这是不可持续的。或者政府改变其政策,或者市场迫使中国做出改变。中国的石油进口在未来十年可能会超过美国。在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时中国就会出现贸易赤字。由此产生的贬值压力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瘫痪。最好是能自愿做出改变,而不是被市场迫使改变。

  在过去2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分工已经变得相当完善了。通常,一个产品会由许多个国家共同制造。除了更细致的劳动分工,准时制管理体系已经被普遍采纳以节约库存成本。两者的结合使得全球经济很难应对类似日本地震这样的供应链冲击。日本专门从事许多电子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其供应链的中断可能会导致很多大众产品的短缺。

  因为核能已经占到了日本电力供应的30%,核电站的关闭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影响日本的制造业。并且,核辐射使得情况更加复杂。这很可能将削弱日本农产品的出口。我们不知道其他国家对这种辐射颇高但又尚未达到危险水平的制造产品会做出何等反应。

  供应链中断通常是短暂的。其通胀效应也会很快消失。但是这次日本的情况不同。30%电力供应的中断使得这种冲击对很多行业的影响时间会更长。核污染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其通胀影响也将持续下去。

  日本核灾难将会减缓或严重削弱世界各国核能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将会推高化石燃料的价格。惟一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减少能源需求。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28日

  来源: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169640376.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谢盛友:谁来为中国公民社会扫盲

  先看一组数字:

  中国财政部在《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及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比较》一文中指出,国家的预定预算占GDP4%,但是,长期以来教育财政投入比例一直很低,且低于世界同类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水平,无法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自2000 年开始,世界银行以人均国民总收入 (简称人均GNI)代替GDP 把世界各国分成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四类。

  以中国人均GNI 为例,中国的教育投资接近安哥拉、阿塞拜疆、喀麦隆、佛得角、刚果、吉布提、厄瓜多尔、埃及、格鲁吉亚、圭亚那、印度尼西亚、哈萨克、莱索托、摩洛哥、尼加拉瓜、巴拉圭、菲律宾、萨摩亚群岛、斯里兰卡、斯威士兰、乌克兰、瓦努阿图等22 个国家。

  根据中广新闻网报道,台湾2011年的教育预算,超越防务经费,首度成为总预算支出最多的项目。台湾教科文支出编列3573亿新台币,占总支出20%,其次是社会福利的3469亿,至于防务预算2872 亿,占16%,排名第3.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资料,德国2007年教育科研经费占GDP8.4%,2008年GDP8.6%.

  美国联邦教育部公布的资料,2012年度的教育预算是488亿美元,比起2011年度多了4.3%.

  两岸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台湾走到今天,公民社会的成熟,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忽略的,第一是台湾土地改革的成功,第二是台湾教育的改进。两岸的根本差距在于教育,和土地是否真正私有制。

  德国的新闻记者经常问我,中国到底什么时候能进入公民社会。我经常无法回答,于是,敷衍搪塞:"中国还在为公民社会扫盲。"

  很少人知道晏阳初(1893-1990,英文名:Y. C. James Yen),现在的年轻人更不知道了。其实,晏阳初是改变毛泽东思想的思想者。毛的"穷人群众路线"和"以农村包围城市",都是从晏阳初那里批发来的。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

  中国公民社会有希望

  晏阳初海归后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回国后他首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间采用圣经福音书编制刊行了《平民千字科》等教材。1922年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当年3月他转到湖南长沙组织平民教育讨论会,并在长沙推行他的《全城平民教育运动计划》,他将长沙分为52个单位,发动400名小学教师以游行、散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平民教育。不久他筹资组建了200所平民学校,先后招生2500余人,在长沙实验的全国识字运动,是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的第一次大规模实验,取得了重大的影响,青年毛泽东就曾经作为义务教员,参与过晏阳初在长沙的平民教育运动。毛泽东正是受到晏阳初思想的影响才觉悟要以简单、务实和经济的方式真正地"走群众路线"。

  民国初期的《平民千字科》教材为中国人扫盲的贡献,是谁都无法磨灭的。毛泽东简单易懂的"老三篇"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全中国许多人都能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国家预算,教育投资,整体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政府的事。"公民扫盲"是意见领袖的事。

  晏阳初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的问题主要是"贫、愚、弱、私"。而对于这样综合性的问题,进行单项的改造是不能奏效的。所以,他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绝大多数人(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设公民社会。

  哪位意见领袖效仿晏阳初,用简单易懂的非法律汉语改写《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若全中国人51%以上都读过这"新老三篇",中国出现公民社会,路不遥远,至少有希望。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谢盛友:“以德报怨”话日本

  打开罐头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同一天,蒋介石亲临重庆中央广播电台,面对着麦克风,发表了《抗战胜利对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蒋介石指出,我中国同胞们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

  这篇讲话是蒋介石亲自起草的,可以说是他的肺腑之言。这个讲话后来被日本媒体称为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演讲,蒋在二战以后的对日政策,特�是放弃战争索赔,也都统统被称为"以德报怨"政策。

  蒋介石日记的这个罐头被打开,里面是"空"的,根本没有"以德报怨"这四个字。

  其实,蒋介石在广播讲话里,并�有直接使用"以德报怨"这一词语。根据当天他的日记,放弃战争索赔,不是蒋介石"以德报怨"政策的一部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就开始为战后索赔做准备。抗战胜利后,紧接着国共忙于�战,由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美国逐渐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最终在1949年8月5日发表白皮书,将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身上。

  中日恩怨

  一位研究捷克人文的学者认为,捷克民族是最容易投降的民族。无论在一战的时候,还是在二战的时候,捷克总共不也就这么几百万的青壮年男人、十几万军人,派去打仗都牺牲了,捷克就没有种子了。留得种子在、保存捷克文化,捷克民族就存在。存在就可以发展,发展就可以壮大。真正具有"占领"意义的武器是文化,而不是军队。他甚至断言,若日本侵略中国成功,也许今日的日本已经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只要土地在、种子在、文化在,侵占不可怕,弄不好你日本就被我们中国人、中国文化同化了。

  这位文化工作者的观点很有趣,不过,放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里头,根本无法站住脚。因为他忽视了行政"一刀切"以后的文化现象,比如强制教育。两个简单例子:一个是大陆人1956年以后使用简体字;另一个,1928年以后的土耳其人,以"国际"拉丁字母取代此前的阿拉伯字母。

  如果日本侵略中国成功,今日的中国人恐怕已经不讲中文,都讲日语了。

  余英时教授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完成现代化的任务,最根本的原因是被日本人耽误。第一次是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第二次是抗战的耽误。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展开了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超过2000年。直至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如果没有19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的传统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进程,还将维持一定的历史时期。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人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

  日本在古代 2000年间,始终处于先进的大陆文化的边缘地位,形成了虚心学习外来先进文明的传统。曾长期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在"西方的冲击"面前,没有中国人那样沉重的文化包袱和心理抵抗,得以迅速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观念和体制。日本人不因顾到空虚的面子,而拒绝模仿外国文化的事物。保全面子的要求,阻挡不住日本人模仿外国文化的要求。这是对现代化有利的心理条件。

  所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日本元素

  大学同学、日语班班长,现在日本东京当教授,几次到寒舍雅会,他每次到德国,似乎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他:"日本人对德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相反啦,德国人对日本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日本人和德国人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打开德国和日本的历史地理教科书,都是在灌输一种"居安思危":我们的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缺乏,我们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一样的成功。

  德国人和日本人希望做到"为知己者死",他们至少有两样东西,是世人无法超越的,第一是读书求知。

  国际图书协会每年公布的读书购书状况,中国大陆总是排名第一百名以后,富有的台湾、香港、新加坡也不先进。每年的第一名第二名总是由德国日本轮流坐庄。难怪德国人和日本人,在自然资源这么贫乏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原来,人家读书长知识,有知识科技就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民族就强大。

  根据德国书商和出版商协会最新的数字显示,三分之一的德国人认为自己读书很多,平均每人每年至少读十八本书,每四人当中就有一人藏书200至500 本,14% 的德国人家庭拥有自己的"图书馆"。

  第二是"呆板认真"。德国媒体报道,日本灾区民众仍然坚持垃圾分类,我读后感触良多。地震灾区,满地垃圾,而灾民丢垃圾时,仍然坚持分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公民文化?

  我们一起来阅读,《朝鲜日报》驻日记者鲜于钲的现场报道。他说,从千叶到仙台的400公里公路,尽是挂着仙台牌照的汽车长龙,是归心似箭,要回乡寻找消息,担忧断绝家人的行列。但没有一辆车子插队,或超速行驶。他们依然保持沉着和循序。否则汽车一旦扎堆,整个道路就会瘫痪。

  记者体验的是东北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大部分加油站都已停业。由于炼油厂储油罐爆炸,加上交通瘫痪,汽油运输中断。一些还剩有汽油的加油站外,汽车排起了两三百米的长队。等加油需要一两个小时,一次只能加10公升或2000日元的汽油,等待加油的汽车,就只能像传送带般移动。但没有一辆车插队,也没有看到要求"多加点"的人。需要更多汽油的人,须前往其他加油站,再排一两小时的队。不仅是加油站,在限量供应饮用水的学校、限量出售矿泉水的超市、限时开放的厕所等等,随处可见排起数百米长队的人群。

  德国人和日本人,"排队"成了一种文化,他们"为悦己者容",排队就是为社会打扮。在德国和日本,人们早就有了共识:排队就有收获,排队等于希望。这是守秩序的前提,也是诚信的表现。人类经验证明,排队是公民社会的好习惯,也是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当然,这必须有个前提,就是有互信的基础。

  不论是国家与公民,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只要有互信的默契,社会就能井然有序,处变不惊,即使是遭遇天然灾祸,最终都能化险为夷。内存"互信元素",外表终归会恢复健康。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巩胜利:全球宽松货币下的中国核聚变

  〖引子〗:日本人类空前世纪大地震,也面临着世纪空前的一轮大重建——一场史无前例的日元大投资正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全世界走来。这是继2008年9月15日美元金融海啸之后、欧元债务危机又来、中国2009、2010年60年未有大投资救助金融海啸之后,又一次前不见古人的世纪大投资即将来临,这就是日本大地震之后——"宽松货币"的第一个世纪尖峰。而中国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新一轮的"宽松货币"大战一触即发……

  导言:宽松货币围攻中国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走向全球各国绝无仅有的一个高速异类之路上,于是中国经济也站在了全球发展模式转型的重大十字路口。2008年9月15日,全球首发金融海啸,美元聚集了全球最大的货币流动性暴增,再加上2010年初的欧元区债务危机,接着是2010年末美国第二论宽松货币上路;时至2011年3月11日,日本开天辟地9级大地震爆发,原属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因超级9级大地震正迎来"宽松货币"的第一个历史顶峰浪潮。按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规模,日本救灾和经济恢复用了总额约5万亿日元和四年长的时间,而这次世界第一最烈的9级大地震,日本将至少动用80万亿日元(到17日当天,日本中央银行宣布注资50.81万亿日元)、最终将可能有80—100万亿日元之巨(约为5000亿美元上下)的资本来刺激经济和重建(主要以发行
国债来扩大货币发行)。3月15日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宣布向短期金融市场追加20万亿日元资金,包括立即实施的8万亿日元紧急公开市场操作;当天早间,日本央行还宣布立即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5万亿日元,此后又宣布将这一金额扩大至8万亿日元,其他12万亿日元将在16日和17日投放;日本央行14日在金融政策会议后宣布实施创纪录的21.8万亿日元公开市场操作,其中15万亿日元为立即投放(到17日,日本总共注资达到51.81万亿日元;日本资本市场连续每一天至少注资5万亿日元以上)。

  2011年2月末,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观察"第24次会上报告:为应对通胀压力及国内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要用"中药"疗法——它国都未曾有过的治理零点,坚决避免使用极端手段,并将中国当前对策归纳为"内需扩大一点,对外需求依赖减少一点,工资和社保提高一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推进一点,对外投资放宽一点,汇率弹性增加一点,物价还会上涨一点,增长速度略微降一点,质量提高一点"。而2010年,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2731亿美元,欧元区对中国贸易逆差超过3000亿美元。3月1日,来自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公布,中国仍是美国最大债权国,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近3
万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为11601亿美元,实际上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依然在增加。

  日本超级大地震稍微稳定后至少要经过三轮反复印证注资,才能最终确定实际使用现金重建的额度,估计此次大地震从震中救助到灾后重建最终有可能要突破70—100万亿日元之巨。新一轮的宽松货币策略正接着美国金融海啸第一次、第二轮之后、日本超级9级大地震接重而来,特别是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新兴国家要有这种方面的战略防备和防范的具体货币措施。日本3月11日世纪空前大地震后,致全球性经济发展方向发生根源变化,由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三大经济体发生了重要的根源经济裂变,中国面临着历史以来、最高峰的全球性美元、日元、欧元等其它宽松国际货币无法阻挡的全面围攻:

  A、中国人民币升值至顶;导言:宽松货币围攻中国

  B、中国通货膨胀加速至极;

  C、 中国金融不得转向货币宽松走向市场。

  D、 而与全球主流宏观货币走向冲突,将导致本币体系难以维持运作,最终因难以负荷而溃散。

  E、18日,7国集团联手,支持日本联手干预汇率。

  Ⅰ、日本将迎来最大宽松货币高潮

  2010年,日本经济GDP约5.3万亿美元,但日本债务是日本GDP的2倍,也就是超过10万亿美元之巨,现在还要消化和转换9级超级大地震后期的金融、货币跟进策略,一场接一场的宽松货币浪潮已经形成。美元因"金融海啸"而实施最宽松的货币策略,欧元因"债务危机"不得不释放欧元的宽松货币策略,现在日元也不得不应对9级大地震而采取接重而来的一直宽松货币政策,"宽松货币"的常态已经时不我待在发达国家间形成。

  据有关报道分析,在过去的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了3.9%,为20年来的最快增速。而在此前的5年时间,日本年平均增长仅为0.6%,但产出仍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与之前的3个月相比,上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萎缩了0.3%.空前大地震危机不同于全球金融海啸,金融海啸重创的是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货币无法正常支付,而大地震则是重创了日本的制造产业与产业链,而制造业本身就面临着一轮接着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简单的说,大地震与金融海啸的危害根本不同,大灾害所带来的是新一轮货币极大的扩张,而没有特别背景和延伸的可能,任何国家的经济体都不会任意变动它的金融货币方向。而美元金融海啸、欧元债务危机都是无奈的整体特别举动,造成的现实结果是没有正常的大量货币可供应了。

  日本9级大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第一、日元可能持续贬值,这可能突出人民币的价值,导致人民币出现空前未料的升值压力;第二、地震对日本产业的影响巨大,宽松货币策略将是所有"危机"爆发先导国略(一如金融海啸、债务危机、超级大地震等等);第三、对日本金融债务将也有超级、未曾有过的影响。由于日本债务总水平全球第一高,日本政府债务占其GDP总量的200%(3月11日大地震后这个数字将至少再提高25%以上)。日本债市,完全可能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加上美元的不振,造成连锁反应。全球金融界可能因日本大地震而引发巨大动荡。对此,中国金融、货币投放必须要有超前进入警戒防备状态;第四、发达国家的美元、欧元、日元都实施极大的宽松货币策略,也将极大影响国际资金的超级回流。日本震后重建需要大量资é
��,而日本资金回流则会导致资金出现结构性、总量的巨大变化;第五,地震可能刺激资金流入作为避险工具的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再度创出天价而走高。在全球可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宽松货币策略注定还将延续一定的周期。相信日本此次大地震,是继美国金融海啸、欧元债务危机之后,一场相当量危害全球经济、持续的一场经济大灾难。

  而中国的金融、货币策略要顺全球大势而变,中国要建树的是:一个国家要让自己的货币在世界各国市场和国库中树立法定的地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事实上,美元和欧元、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受宠,并且成为避险投资和很多国家外汇储备的选择,依靠的正是中国目前缺失的某种货币自由化元素:法治以及长期的政治稳定环境。在腐败猖獗、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之际,对于一个没有民主法制的国度来说,社会动荡仍然是一个现实的威胁。其他国家的央行要长期持有人民币,就必须相信北京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权力制度,非人为领导人的变更,让国家拥有一个安定的、容易预见的未来,中国甚至还完全不具备这样的"大自然"环境,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最需要的就是要建树一个百年、千年不变的"法制国家"环境。

  Ⅱ、"12字"大海孤舟的实践

  目前,美元基准利率为坚持了近三年时间的最低的0.25%,欧元基准利率也是其历史十年来的最低1%,但"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过后启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质就是印钞票,他们用贬值的货币大量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却消耗了中国的资源,污染了中国的环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可能是所有成熟"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必然货币政策的选择。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所表达中国官方的声音是,中国官方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最佳选择是"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称"12字方针")。但"扩内需"对中国绝大多数公民来讲,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人是没有钱来消费的,怎样扩内需?"调结构"对中国国有垄断企业来讲也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减顺
差、促平衡",对地方政府谁愿意执行你这种平衡贸易、没有任何好处的经济策略?还正在展开一轮胜似一轮如火如荼的"出口创汇,吸引外资"新运动,中国必须重新审视这种新环境带来的这种重大的变化。

  根据市场需求来投放货币,是市场经济最起码的货币运行准则。而美、欧、日等国货币,施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用现金美元回购庞大的国债等将可能是金融海啸之后发达国家相当长一段时间要实施的货币策略,而新兴国家必须要有长期的打算和来未雨绸缪的防范策略。

  本学者提醒全球各国、必须第一警觉、在此值得历史特别关注的是:截至到2010年12月31日为止,美国联邦政府举债已超过1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之巨(此数据来源于2011年1月20日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统计数据,美国国债总额已达14.056万亿美元的新高)。与美国相同,日本财务省2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日本包括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在内的负债总额已达919万亿日元(是日本GDP总额的两倍),创历史新高,如果平摊到每一个日本人头上,人均负债约722万日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说,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的负债,日本2011年的公共债务总水平可能会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27.5%。如果这种入不敷出的赤字财政状况继续下去,再过五年,日本就可能陷入发达国家中财政最窘迫国的境地。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
管是奥巴马政府、还是其它美国联邦政府、日本政府,都必将将在未来至少15年或更长时间之内面对这14万亿美元的国债壹壹化解或收回的国略,这么大天量的货币、怎么才能收回解决呢?最有效的收回和解决方案、措施可能就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国际第一货币天量现金美元一步紧似一步的回购巨额国债,这将是美国今后历届联邦政府、在今后一段时期的货币、金融战略战术,除此而外美国金融、货币的过往历史上还没有其它更有效的方略与措施来解决这一尖端问题的方案。那么全球第一国际货币美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用现金美元回购国债等将可能是美国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的策略,各大经济体与各个国家必须要有长远的实践和准备。然而宽松货币的根源是:

  ▲ 按市场经济容量需求发行货币,是市场经济最根源的本质与天性。

  ▲ 没有"宽松货币"大方略,就没有资本主义兴旺发达今天和过去500年。

  ▲ 没有资本与货币支撑,也是苏联昙花一现、霎那垮掉的一个历史必然见证!

  ▲ 同样,若是没有一个常态宽松货币的国家环境,中国30年的发展也从根源无法继续,更无法将中国发展带入一个更新、更高、更深刻的"高收入"时代……

  用美元现金来购买美元国债,将可能是美国联邦政府未来一段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常态国策。否则,美国联邦政府及其美元国债达14万亿之巨,又用什么办法来消减、进而一步又一步的做梦打平呢?特别是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又怎样来应对因金融海啸而积累的这如此之大的天量债务呢?为此,新兴国家必须要用十年以上时间来有效防范和思想实践来对付这种货币策略。

  Ⅲ、美元欧元引发通胀?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采取的是"宽松货币"策略。以日本最为突出,日元"宽松货币"实施了有20多年,日元国家债务已创历史、各个国家之最;美元的近70多年,更是靠国家债务在发展着美国的国家资本主义,至今创造了14万亿美元的国债更是200多年美国的之最。欧元区也是这样,"市场经济"的根源就是"宽松货币"——以市场经济容量来决定货币的发行量。这是当今所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异和不同实施的货币和国家策略。到2011年3月1日,日元基准利率为0.01-0.001之间,美元基准利率为其200年来最低的0.25%,欧元基准利率为上市10年来最低的1%,而到此时人民币基准利率由原6.40%升至6.60%,贷款利率达6.06%、存款利率为3.00%,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目前的19%.一个国家的货币利率高,则意味着国家运行成本而高�¼
�。

  自2008年9月15日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之后,美联储将美国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0.25%、利率实际为零。随后在2010年,美联储实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压低长期利率。事实上,历史上每次当美国出台宽松货币政策,当时美元都是疲软的。由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中独一无二地位,美联储事实上成为全球其它货币的"央行",美国又用巨量的国债来填补实际财政的赤子。一旦美国放松利率,大量热钱必然流向资产回报更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任何美元本位制的"外围"国家央行,不得不发行基础货币吃进美元,引发国内通胀压力。当然这些国家可能会实施资本管制,控制外来资本流入,但这些措施未必能完全发生作用。更重要的是,全球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必然出现价格飙升,以中国为代表的资源进口国家将出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这就是为什�¹
�世界多数新兴国家进入加息周期后,仍然无法遏制通胀大幅缓解问题的原因。

  央行副行长易纲就中国通胀与货币方略指出,中国贸易顺差过大是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国内通胀的源头,虽然央行在努力地对冲由此释放的基础货币,但对冲也是有成本的,最主要的还是减少逆差,地方政府必须改变之前"奖出限入"的老思路,减顺差不是要压出口,而是要增进口。这是中国官方最新的一种平衡经济之道,也是唯一对全球经济的一种最新说法,更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的一种负责任说法,但这种说法与中国30年来的千方百计的"出口创汇""外汇储备"格格不入,但2011年之后,纯粹"出口创汇""外汇储备"之路已经走到了终点,遭到全球特别是富裕发达国家的一致全力围剿。

  Ⅳ、找不到"出口"的外汇储备

  "截至去年底,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2.8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比较高,目前全世界主权财富基金共计约9万亿美元,而中国就占据将近三分之一。"易纲表示,"有人建议用外汇储备去买石油、买黄金、买矿产等,但这牵涉到国家资源,有很多投资限制,各国政府对此都是非常谨慎的"。

  一国外汇储备,有进有出,才是一个正常环境下的生态环境,但大到全球各国都难以接受,成"物极必反"的逻辑,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来到今天,中国已经聚集了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冠全球唯一之巨,必须要找到出路和解决办法,在生态环境上来建树外汇储备的方向。在2月18、19日在巴黎召开的G20财政、央行会议,已经提出了各国外汇储备打平、监控、数据共享的异议,但未来各国贸易"平衡"却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必须给近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找到一个历史的出口和归宿,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溶于今日、未来的这个世界。今日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不可缺的重要一分子,而世界也无法离开中国这精彩、作出很多贡献的世界!

  易纲讲到中国外汇储备的出路时指出,以国家的名义在现货市场购买商品一定会将商品价格抬高,如果用外汇购买,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中国,用市场方式而不是用国家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毕竟中央银行是单一的货币决策机构,无法对中国市场经济"购买"没有什么必然的结果。

  Ⅴ、"热钱"不过是一种手段

  中国外汇管理局2月17日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次以官方口径估算了"热钱"流入数据。据测算,2010年"热钱"净流入为355亿美元,易纲对此表示,"热钱"流入总量并不高,但绝不会放松管制,对违法违纪的跨境资本流动一定要坚决打击,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绝不留情。

  若是中国货币完全自由化了,就不存在任何"热钱"问题了。中国人民币目前对全球其它任何货币,有天然保护屏障,"热钱"在中国不可能横流、更不可赚得袋满金圆。对于外界质疑中国贸易顺差中存在"热钱"的说法,易纲表示,虽然一些空壳公司"倒汇"等案例一直确实存在,但从宏观上看,经过中国对美国、欧洲等主要贸易伙伴海关数据的统计,这些国家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数字甚至还要大于国内统计数字,所以说,宏观上并无太大出入。

  据北大"cmrc朗润预测",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不低,通胀压力未减,内需增长强劲,顺差趋于收窄,汇率温和升值,利率或许上调",其中CPI增速预期为4.9%,与2011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数据基本持平,避开中国传统节日后,那么进入3月后这种局势会肯定如期缓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药"无法治理美元、欧元、日元等的宽松货币常态它国之策,中国也只能在"宽松货币"中寻找自己的发展、壮士断腕之路。否则,在大势、冲突中遭遇损失的就可能逆向实施的经济策略。

  有学者论定,中国的通胀与2009、2010年的货币过量投放有关,易纲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这种观点。但中国大量货币投放不是"市场经济下、有弹性"的运行方式这是无疑的,中国还需要在金融、货币问题上有重大稳妥融和策略,来适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之道,否则中国也只能与美元、欧元、日元所必然相向、冲突。

  Ⅵ、"中药"能治美欧日货币之病?

  面对可能是长期方略的美欧日"宽松货币"实践,新兴国家应该有更积极、更长远的防备对策。除了中国当前的通胀压力及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是中国以及新兴国家发展的一种通病,那么"宽松货币"可能更长期的危害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利益。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说中国要用"中药"疗法,坚决避免使用极端手段。为了更进一步解释上面提出的"12字诀",易纲提出2011年要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争取做到"内需扩大一点,对外需求依赖减少一点,工资和社保提高一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推进一点,对外投资放宽一点,汇率弹性增加一点,物价还会上涨一点,增长速度略微降一点,质量高一点"。中国采取的是温和、综合、系统只是一病一药、而绝非一蹴而就与美欧不同的市场治理方案,中国毕竟是刚刚建设
还不久、不完善的一个"市场经济"体,中国按"市场经济"的整体建树可能只走完成了总量的1/3都不到,若中国完成了"市场经济"2/3以上的整体布局,那么中国就完全可以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同步,金融、货币朝着全球一致的大目标而共同前进!

  由于日本一直长期坚持实施了20多年基准利率几乎为零(0.99-0.01之间都统称为零利率),日本央行(BoJ)无法像新西兰在2月份基督城地震发生后所做的那样用货币降息的杠杆。相反,日本央行还要释放更多、更充足的流动性货币,以维持这一利率和灾后重建:到15日晚,日本央行总共注入约21.8万亿日元(约合26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总资产负债规模的11%.在贷款损失数额确定之前,这应该能够保证企业和银行的交易(但核电还存在重大变数)。此外,日本央行正将其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扩大一倍至10万亿日元,以抑制中长期利率为零的现状。两项举措都不会带来重大实际困难。第一项举措就是往各银行在日本央行的活期账户余额里添加几个数字,十分简单。至于第二项,日本央行取消了以往的支出限制,并增加了新的开支——例如,它�Ž
�先计划购买1.5万亿日元日本国债,现在计划购买2万亿日元。要是日本政府的行动也能这样果断就好了。追加约10万亿日元的中央财政预算——远高于1995年神户大地震之后的3.2万亿日元——当然还要尽可能刺激复苏。但神户重建工作启动之时,日本的税收收入比债券发行总额高出30万亿日元。而现如今,在从下月开始的日本新财年中,日本的债券发行总额(44.3万亿日元)应该会连续第三年超过税收收入(40.9万亿日元)。菅直人(Naoto Kan)软弱的联合政府无法轻易修改现有计划。来年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支预计会减少14%,略低于5万亿日元,以抵消更高的社会保障(28.7万亿日元)和偿还国债(21.5万亿日元)支出。就是全球各国都支持日本重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日本的灾后重建与美国金融海啸后也几乎完全一样,唯一能用的办法就是只能�
�大举债、大印钞,而且至少也要延续3-5年这个时间周期(金融海啸跨三个年头)。

  日本爆发全球空前、超级9级大地震之后,将再次延续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时期——一个更加"宽松货币"新时期已经无法遏制的到来,而怪罪这"宽松货币"国策,埋怨、堵截这种大势都是一些不可能的量力、不可能住当、是不现实的妄为之举。而全球的新兴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货币策略也只能顺势而为,使全球主要货币不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宽松货币冲突而不阻抗,使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更多国家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融合一大主力量,也是大国经济持续发展寻找一条共同生存、发展、壮大、转型的大国路径。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作者:Mon. Sunny

  从我们开始上学起,我们就被强行灌输: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深入脑海里的就是互不干涉内政

  于是互不干涉内政,就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脑海里,碰到国际问题,他就自然而然的从我们脑海了跳出来,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唯一原则

  于是我指责入侵伊拉克,我们谩骂进攻阿富汗,我们愤怒空袭利比亚

  我们总是大义凌然,同仇敌忾,总是认为自己站在正义的这一边

  可当我们高高的祭起互不干涉内政的大旗的时候,我们是否忘了我们去过朝鲜,我们走过胡志明小道,我们在柬埔寨的森林里种过棉花

  那被我们高高举起只能的仰望的旗帜难道真的代表正义

  当我们看到小女孩被家长虐待的图片的时候,我们个个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我们恨不的剥了那禽兽家长的皮。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是在干涉别人的家政

  当我们看到黑工厂的老板克扣工人的工资时,我们恨不的食其肉寝其皮。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是在干涉别人的厂政

  当我们看到公仆们,夜夜笙歌,宝马香车的时候,我们个个振臂高呼,要求公仆公布财产,这是时候你又没有想过你也在干涉别人的财政

  当我们看到庙堂上又在开和谐大会的时候,我们要求政务公开,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干涉别人的政政

  为什么在这些事情上我没都能分清是非,看清曲直。换了个事我们怎么都是非不分了呢

  这道理不都是一样的吗

  难道路见不平一声吼,在我们心中只是一首歌而已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谢盛友:美国会抛弃台湾吗?

  美国《外交》(Foreign Affairs)杂志2011年3/4月刊登格拉泽(Charles Glaser)的文章(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 March/April 2011)。该作者主张"美国应抛弃台湾"。不过,格拉泽指出"抛弃台湾"有前提。这些前提就是:中国的崛起并不会导致战争,也不太可能用武力强迫台湾协商统一;只是美方应率先"退出"台湾,且逐步废除以往的对台承诺,来确保亚太区域现状不恶化。

  日前,美国在台协会前任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于布鲁金斯智库举办的《国际组织与台湾》活动中就质疑了格拉泽这一"漏洞",指出格拉泽虽在理论方面是位"伟大的学者",但就实践其理论而言,则未免对情况缺乏一种"必须且深入的理解"。

  美国会抛弃台湾吗?弃台将伤害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根据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美国核心国家利益有以下几点:1.预防、阻遏和减少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对美国本土及其海外驻军的攻击;2.确保盟国的生存,以及在建立一个有利美国及其盟国兴旺发达的国际体系时,他们能够积极地与美国合作;3.防止敌对大国的兴起,防止美国周边国家的崩溃;4.确保重要国际体系(贸易、金融市场、能源供应和环境)的有效;5.在不违背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与可能成为美国战略对手的国家如中、俄建立建设性的关系。

  根据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路线,中南海智囊概括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大致如下:1.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和完成现代化进程;2.维护领土领空领海安全,防止分裂,促进统一;3.确保和维护和平特别是中国周边稳定的环境;4.审慎且量力而行地作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

  对北京而言,所谓的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这核心利益当然是指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这是不能妥协、无法让步的问题。

  中国尽管崛起,但是,在全球事务上,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换一句话来说,中国离充分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美国放弃了台湾,就等于放弃了半个太平洋;中国丢失了台湾,就等于丢失了半个太平洋。台湾是中国人非常理想的安全出海口。只要台湾在手,中国东入太平洋就豁然开朗。然而,台湾本来是中国天然的门户,但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中国的跳板。这个跳板现在被美国人控制着。

  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一贯性与延续性,况且,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随着中国大陆政经实力的成长,美国会逐渐理解、甚至某些时候某个程度地承认北京的某些立场,但美国目前绝对不会抛弃台湾。

  不过,在确保亚太区域平衡方面,台湾的重要性在美国核心利益的框架下将日益被边缘化,这是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台湾人不得不正视的。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顾晓军:党很寂寞,我却开心起来了


  很久没有进网易新闻的主页了。

  因为,进去了也没有意思。如今,是真新闻少、假新闻多,偶尔有个啥国际新闻,还不让评论。

  没玩艺儿,就把李银河、木子美,弄出来勾引人。

  今日,实在无聊,才进到了网易新闻的主页;一看,我忍不住惊叫��

  哇,党很寂寞!党,比我们还寂寞。

  作为批评家,党不让我批评,我很无聊。可,我不批评你党了,你不也没事干了吗?

  党呵,千万别说没有不让我批评呵!你把我的博客,都封得差不多了,不就是不让我说、不要我批评吗?

  你也千万别说封博的事,是特务杨恒均干的,不是你干。你不怂恿他,他敢干吗?

  党呵,堵塞言路,没人批评,你也寂寞了吧?

  也许网友要笑我:网络上评论多着呢,党就稀罕你的批评?

  我回答你:别扯蛋了!那是党安排的"网络评论员",俗称"5毛",他们那是批评吗?那是小骂大帮忙,演戏给你看。

  包括什么"作家与百度之争",那也都是逗你玩。不逗咋行?整个网络,没东西了。自焚啥的,不让上,总整天看范冰冰、大S吗?

  党,自个都觉无聊了。这不,今儿自爆:"今年拿出公车改革方案"、"官员须如实报告个人财产"、"压缩各类节庆活动"、"出国公车开会支出要公开"。

  公车改不改革,关我吊事!你把国库掏空了,也与我无关。反正,没我的份,是不?官员报告个人财产,更不相干,又不是公示,是不?

  不一一说了,我知道:党寂寞了,无聊了。

  党呵,你寂寞、你活该!哪有听批评捡好听的呢?

  你培养出了��余含泪、王慕鬼、韩大5毛……你就自个儿,慢慢享用吧?

  爷、你顾爷,不伺候你!

  在此,我老顾号召网友:一律不谈"车改"等,让党自拉自唱。

  鲁迅那老傻碧说:"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我估计:党不会寂寞死,但会很难受。

  哈哈哈!党很寂寞,我却开心起来了。

  (欢迎发表、转载、引用本文与观点)

  顾晓军2011-3-26于南京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