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牛刀:朝鲜的炮火为什么轰不醒梦中国人

  朝鲜终于无可奈何,在韩美军事演习的前夕,用炮火表达了一个民族最激烈的反对情绪。朝鲜没错。我在今年8月,在给北京投资人作演讲时,表达了我对全球经济和军事的基本看法。我告诉大家,从美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三至五年,全球不会发动战争,但肯定少不了战事。因为战争是在开疆拓土,而战事却是为经济利益显示武力。

  不过,我当时没想到朝鲜北南双方会交火,因为,我高估了中国这个老大哥对朝鲜的影响力。

  当时,金正日为了儿子的接班问题,频频访问中国,无非是要中国政府作出一个承诺,在他交班后,中国政府能够保证朝鲜的安宁。如果有中国做担保,朝鲜三年无战事。而且,美国在朝鲜基本没什么经济利益,只有战略利益,而这种战略在中美还在握手的时候,几无发动战事的可能。

  因此,我当时把视野转向中东。一来美国人对伊朗一直虎视眈眈,二来中国在伊朗有一条投资巨大的石油管道,三来伊朗总统内贾德几次让奥巴马下不了台。没有多久,在今年9月间的一次总统们的聚会上,内贾德公开指责奥巴马说:911是美国自己搞出来的。奥巴马大光其火,愤怒斥责内贾德,毫无风度,不能自己。

  现在,美国参议院还没有就中国汇率法案举手表决,因为这个法案,如果没有通过,那么,美国暂时不会动伊朗动武。如果这个法案得以通过,那么,就意味着中美贸易争端升级,极大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美国国民的消费,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将有可能被迫将目标转向中东。

  没想到的是,朝鲜和韩国的炮火在美国参议院还没有就中国汇率法案举手表决的时候,突然爆发。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朝鲜已经不指望中国这个老大哥了,单兵作战,打出国威,维护新一代领导人的地位;二是美韩军演中国无动于衷,表明中国对保护东海油气田不抱希望。

  所以,朝鲜炮火之后,美国除了给予强烈谴责,也明确誓言将捍卫韩国;中国在对炮击事件表示关注之余,呼吁重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国际社会肯定不会重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那无助于解决朝鲜问题。中国可以把时间耗在毫无意义的磋商上,而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美国不会改变立场。因此,中美两国不仅只是汇率之争,也将发生冲突。

  昨日,我就朝鲜炮火事件发了微博和博客,出乎意料的是,国人一片麻木,当官的还在做着贪赃枉法的美梦,老百姓还在想着房子怎么升值,完全不在乎美国的航空母舰就要开进我们的东海。可悲呀。

  现在的国民心态,比清末还可怕。清末时,国民是被鸦片麻木;而现在,国民是被什么麻木呢?是被贪图钱财,移民海外的集体拜金主义完全麻木,这比鸦片对国民心理的毒害还要大得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中国不是睡狮,而是一头肥猪。

  一旦中美发生贸易争端,中国的2.6万亿外汇储备根本要不回来。而这2.6万亿的外汇储备已经在国内依靠发行货币转嫁到通货膨胀上;所以,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美日韩将连为一体,共同霸占东海油气田,试问,我们怎么办?

  打吗?我们的国库早已耗空,要打就只有发行货币,因为战事引发的通胀那将是不可遏止的,更何况现在政府公务人员一年的吃喝超过了军费,一年维稳费用超过了军费,一年公车费用超过了军费,还有多少财力支持与美日韩抗衡?

  不打吗?我们的东海油气田和我们海域就要丧失,这是中华民族不允许的。所以,这个时候,要依赖一个民族的力量,与外抗衡。然而,官员们都在做着贪赃枉法的美梦,国民们一个个不思进取正在坐等房产升值。醒醒吧。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段宇宏:社会主义国家蒙古的转身

  内容摘要:虽然1980年代末,蒙古紧跟苏联开始其政治转型,并因缘机会成为前苏东阵营中政治转型最平稳顺利的国家;但蒙古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经济基础,从来不曾有真正的充分发育,甚至缺少独立管理自己国家的能力和经验。相比之下,蒙古的社会和经济转型来的远算不上成功。

  陌生的外蒙古

  谈到蒙古,多数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因为辛亥革命时,蒙古才从中国分离出去,它是近代中国那段积弱落后遭人宰割历史的产物和象征。另一方面,蒙古又是一个陌生的邻居,它曾长期紧跟苏联,与中国为敌,是苏联百万重兵威胁中国的集结地之一。

  苏东巨变后,蒙古令人惊叹地成为政治转型最快且最稳健的国家之一。转型20年来,蒙古的转型之路走得怎样?这个国家及其人民因为这场历史性的改革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有着怎样的现状?

  在与中国隔绝往来几十年后,蒙古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往开始迅速频繁密切起来。但在两国渐行渐近之后,蒙古社会却传出民间反华排华的不和谐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何方?蒙古对中国的重要性究竟如何?

  如上种种,是本专题想要告诉读者的。

  "我准备写一本书,把蒙古这几十年的历史梳理一遍。"

  也许没有人比包尔德。巴特尔更适合这项工作,这位前蒙古人民革命党(也称蒙古共产党)的第二书记,今天是国家宪法法院现任"九大长老"之一,同时兼任国立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作为一个具有声望的政治家和历史学者,蒙古各高校的蒙古史教材多出自于他之手。

  1990年,"蒙古共产党"―蒙古人民革命党―发起了一场"把现代民主模式与我国特点相结合"的政治体制转型。一夜之间,蒙古实行多党制,并于同年举行了首次民主选举,首任民选总统诞生。

  蒙古的政治转型在前苏东阵营中被视为典范。转型至今的20年间,蒙古经历了四次总统大选、五次国会大选,有过政党轮替,但原执政党人民革命党却能在大多数选举中稳胜,保持执政地位,却也算前共产主义国家中的一道奇景。

  谈及蒙古的制度转型,巴特尔不忘对《凤凰周刊》记者强调:"蒙古能和平转型,人民革命党是核心领导力量和最大推动者,并不是今天很多人所说那样,功劳全归于民主党。"在对蒙古自由民主制度深感自豪的同时,巴特尔也对当下的社会弊病痛心疾首。

  第16个加盟共和国

  在国歌中,曾特意强调邻国执政党的伟大并歌颂其两任领袖(列宁和斯大林),这样奇特的国家,世界上也许只有蒙古一个,而国歌中"对世界上所有正义之国,我国都愿加强联系合作"被戏称:这个"所有正义之国"是且仅仅是苏联。

  而苏联的国歌则为《牢不可破的联盟》。蒙古变革前,蒙古就一直被视为苏联的"不加盟共和国"或"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戈尔巴乔夫就说过,苏联和蒙古"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我国政府各部门一向把蒙古人民共和国当作是我们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有些政治家,包括蒙方,郑重提出过蒙古并入苏联问题"。

  蒙古作为"牢不可破的联盟"中的一个非正式成员,来得甚至比苏联的某些加盟共和国历史更久。

  1911年12月29日,外蒙在沙俄策划支持下宣布独立,但沙俄还来不及吞下这个到嘴的果子,一战爆发,接着又是十月革命。待内战结束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才腾出手来打理沙俄遗产。

  1921年,苏联红军在蒙古扶持蒙古人民革命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个政权虽然不被国际承认,但苏联对它的改造也绝不含糊,它不但政治经济模式完全照搬苏联,甚至连政治斗争模式和步调都如出一辙:1926-1928年,斯大林在苏联清洗民族主义分子,蒙古也清洗民族主义分子;1929年斯大林推行集体化并导致大规模叛乱,蒙古也集体化也大规模叛乱;苏联大饥荒,蒙古也大饥荒;斯大林清党,蒙古清党,斯大林大清洗,蒙古大清洗――在消灭本国人口方面,蒙古人民革命党取得的成就,按人口比例并不逊色于苏联。

  到了二战结束时,蒙古是否正式加盟苏维埃大家庭已不重要,因为它早已完成了"在经济上完全依赖苏联,意识形态上完全效忠苏联,政治上完全仿效苏联"的全面改造。

  蒙古的全面"苏联化",首先体现在党的苏联化:人民革命党的重要干部都必须在苏联学习培训(三分之二的省委书记毕业于苏联中央党校);谁得到莫斯科青睐,谁就能在党内脱颖而出;谁有苏联背景或苏联妻子,谁就有了快速上升的重要资本。泽登巴尔能成为蒙古第二代领导核心,多少因为他的岳父是莫斯科卫戍司令费拉托夫将军,而蒙古的中层干部中,娶苏联人为妻者高达20%.

  其次,在苏联同志的无微不至的帮助下,蒙古社会完成了彻底的文化和社会改造:语言上大量吸收俄文词汇,文字上斯拉夫文代替了蒙古文,服饰上苏式服装替代了蒙古长袍,饮食上俄式西餐在城市推广,历史上成吉思汗被抹掉,宗教上上层喇嘛被集体枪决、中下层僧侣被强制还俗……一句话,除了人们的长相和语言,蒙古与苏联已无区别。

  当然,蒙古政治上的高度依附,苏联并非全无代价。虽然蒙古自1920年代后向苏联源源不断提供了肉、皮毛、矿产等大量物资,尤其是二战时蒙古向苏联捐输了远超实力的金钱和物资,为战争贡献不菲(其中黄金300公斤、美元10万、马匹50万),但1948年,苏联从二战中缓过劲来,便开始大力回馈这位贴心的小兄弟。1968年蒙古被拉入"经互会"这个温暖大家庭后,得到的经济实惠就更多,它一半的国家收入直接来自援助。

  本质上,"经互会"这个高度封闭的计划体制,对各主要参与国来说是一种双输选择:东欧各工业国不满自己被安排的分工,同时抱怨苏联用质量低劣的工业设备盘剥自己,而苏联则抱怨自己的工业品和原料低于国际价格是亏本买卖。尽管1960年代,有蒙古领导人质疑加入"经互会"是否合算,但事实表明,对蒙古、朝鲜、古巴等少数国家来说,"经互会"的确是一个奶妈。

  从1960年代起,蒙古由单一的畜牧业国逐渐变成拥有矿业、动力、燃料等工业体系的现代工业国,工业产值由1940年的12.77%上升到1980年的42.5%.城市人口比重从1956年的21%上升到1989年的55.7%.

  但上述成绩并非蒙古的骄傲资本。蒙古的牲畜存栏数量,从清末到民主化转型前夜,整整一个世纪都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浮动,集体化期间还曾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大牲畜。蒙古的工业体系,并非由自身传统畜牧业积累而来,只不过是作为温顺的不加盟共和国,获得苏联特殊关爱的结果。当然这个照顾也有中国的一份,在中苏交恶前,中国即向蒙古提供了4.6亿卢布的援助。

  苏联对蒙古的援助主要为优惠贷款和直接援助,此外,由于自家兄弟贸易往来不必钱货两讫,蒙古逐渐欠下"经互会"各国的巨额债务,仅苏联解体时,蒙古对苏联就有117亿转账卢布的债务。欠"大哥"的钱甚至是不必还的,2003年底俄罗斯宣布免除其中的98%.

  进入1980年代,苏联和其他"经互会"国家对蒙古的主要援助形式是"交钥匙工程":你几乎不用做任何努力,一切由兄弟国家包办。它使蒙古加剧了依赖,完全不曾学会这些现代工业项目的基本管理和运行,其灾难性后果要在若干年后才会显现。

  考虑到1990年蒙古人口仅有215万,上述天文数字般的贷款和援助,足够帮蒙古在草原戈壁上堆出一个工业化来。

  虽然蒙古的商店里除了蜡烛和盐外,别无他物,但比起苏东阵营的其他国家,人们不必为肉蛋奶等食品去浪费时间排队或挖空心思走后门。于是,像千百年前的祖先一样,蒙古人不缺肉吃不缺奶喝。

  蒙古不像东欧国家有过物资丰富的记忆,不像他们知道隔壁资本主义的橱窗里琳琅满目。自清代并入中国版图起,蒙古人几乎就中断了商品经济的历史―相比之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只中断了30年的商品记忆,而在苏联,被中断的历史记忆长达70年,在东欧则为45年。当这些国家先后打开市场经济的大门时,这一历史记忆的长短和有无,成为一笔对其市场经济转型成败具决定意义的文化财富。

  转型前的蒙古,就物质而言,不消说是人人平等而基本满足的――除了大约三四千个特权家庭有极高收入,可以通过内部特供商店弄到各种普通蒙古人根本没见过、也不曾知道的消费品。他们唯一的不满,是自由的匮乏和对专政的恐惧。即使是1962年的"政治小阳春时期",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长铁木尔奥其尔在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时主张举办纪念活动,也惹得苏联大发雷霆,蒙古人民革命党党中央第一书记泽登巴尔立即谴责:"成吉思汗是一位恐怖主义份子,不是民族英雄。"这位宣传部长被解除一切职务。

  老大哥送来的政治转型

  反讽的是,向民主化转型的政治变革,同样是苏联向蒙古主动输入的。

  1984年8月,68岁的蒙古领导人泽登巴尔这位任期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个时代的政坛常青树,在苏联授意下,因为"年龄过高"被解除总书记和大呼拉尔(相当于"议会")主席团主席(国家元首)职位。时年58岁的巴特蒙赫担任总书记。继任的领导集团,大多是拥有苏联博士、副博士(苏式学位制度,无硕士,副博士相当于硕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这无疑为其后的顺利转型扫清了障碍。

  1985年3月,54岁、精力充沛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在国内掀起改革风潮。从来脚步紧跟"正义之国"的蒙古,也迅速拐进了政治转型的快车道。

  包尔德。巴特尔是人民革命党内最早思想解放的一批年轻人。1979年,31岁的巴特尔在苏联社科院攻读副博士时,还是思想"非常单纯"的青年,他的导师悄悄塞给他一些书籍和文章,这些来自苏联异议人士或西方左翼民主社会主义读物,对巴特尔造成巨大震撼。

  而曾为著名作家的蒙古通讯社社长巴桑苏伦当年原本认为"整天写工人、医生、牧民如何把生涯献给社会,是记者职责所在;上级随意删改稿件,不经主管审批新闻不得刊发,也没有什么不对;新闻自由就是保护人民利益,或是保护党的政策、原则",但在去了苏东和日本等不同阵营国家后,突然意识到本国原来是有马克思所说的新闻审查制度的。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官方媒体突然出现了批评政府的声音。巴特尔等人立即心领神会:"看来我是正确的,戈尔巴乔夫和我想的一样。"巴特尔成为当时在党的机关报《真理报》和蒙古总工会机关报《劳动报》积极撰文抨击官僚主义、呼吁民主的主力。

  尽管巴特尔的出格言论引来蒙古"国安"的同志找他喝茶谈话,但善意提醒后的默契共识却不言而喻:"天还没亮,说话注意点。"巴桑苏伦认为,媒体和知识界对当时的变革起了奠基和催化作用。

  曾有作家因小说中记载苏联军车压死人扬长而去,结果因"侮辱俄罗斯人"被开除公职;有作家因书中提到成吉思汗,出版被停止……这些民族意识与文化上的压抑、政治不独立带来的个体不自由,使得变革思想很容易征服蒙古精英阶层。

  1985年,苏蒙两国政府打算在有"瑞士风光"之称的库苏古尔湖附近开发矿藏,两国新闻界认为它会污染库苏古尔湖,同时会导致蒙古断水,贝加尔湖也将不保(贝湖水大部分自库湖灌入),发起共同的揭露与抗议活动,结果赢得两国民众支持,最后两国政府居然妥协,放弃开发协议。

  参与此事的巴桑苏伦认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令他永生难忘的"大胜利"。他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带着自己的助手翻译《人权宣言》和《美国新闻记者守则》,广为传播。他们的确很快赢来另一次胜利。1986年,驻各媒体的审查机构撤销,"他们搬走了,我们搬进了他们宽敞的办公室!"

  1988年,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放弃对各"卫星国"的内政干涉,要求各执政党拿出决心改革,获取本国人民真正的支持,而不是依靠苏联的武力庇护。

  第二年,苏联启动从蒙古撤军。

  自己决定命运的时刻

  苏联老大哥决定彻底撒手不管,蒙古人的命运第一次由自己掌握。

  1989年12月10日,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出现了非官方组织的群众游行,这是半个多世纪里的第一次。青年人喊着口号、散发传单要求民主改革。受此影响,全国各地陆续爆发规模不等的游行。

  尽管总书记巴特蒙赫等人显示出与前代领导人明显不同的宽容与开明,但这样的局面,没有任何人经历过。

  历史舞台呼唤新的英雄。于是,28岁的卓力格应声出场。

  卓力格,时为蒙古国立大学科学共产主义课程的青年讲师,外祖父是俄罗斯地理学家,死于乔巴山时代的大清洗。1988年卓力格建立名为"新一代"的持不同政见地下青年团体,传播改革和民主思想。

  柏林墙倒塌一个月后的1989年12月,卓力格领导成立蒙古建国后的第一个反对派组织――蒙古民主联盟(今蒙古第二大党民主党的前身),宣称该组织有成员4万人,支持者10万人。

  在12月17日的集会上,卓力格明确提出联盟章程和纲领,要求"全面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允许各组织存在",要求"同苏联、中国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同时要求推行自由市场经济。

  1990年1月12日,卓力格们无视游行集会的禁令,在苏赫巴托广场发起抗争活动,要求实行多党制,建立独立的经济和"向人民讲出蒙古人民革命党沾染着鲜血的历史"。参与者由数百名积极分子迅速发展成7000余众。

  2月18日,民主联盟举行首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蒙古民主党,其指导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巴图蒙赫向大会发去贺信,并为他们提供会场,允许对大会进行实况转播。反对党似未领情,仍然做了对蒙古人民革命党提出激烈批评和指控的报告。

  因全国局势持续动荡,人民革命党高层决定派兵清理广场,恢复秩序。战士们在执行任务时,与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发生拉扯打斗,人群一时剑拔弩张,卓力格当机立断,立即站到几个同志的肩膀上,拿起喇叭声嘶力竭呼吁激动的民众冷静,坚决不可使用暴力。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全场情绪迅速平静。一场大规模流血冲突被阻止,悲剧未在蒙古重演。

  这个被抓拍下来的历史瞬间,从此成为蒙古和平民主革命的象征。这几分钟影响了蒙古今后的进程。卓力格一跃成为蒙古家喻户晓的政治领袖。

  今天,乌兰巴托中央邮局门口的街中心,立着一尊卓力格的铜像,他被誉为"蒙古民主之父"。

  人民革命党在大时代面前并非无所作为。1986年5月的第19次代表大会后,改革早已是全党共识。但全国持续的抗议,让人民革命党倍感压力,内部分化也日益严重。公安部长吉姆萨森吉夫、国防部长莫罗扎姆茨纷纷表态,反对武力弹压,要警察和军队中立。

  1990年3月,苏赫巴托广场上的游行已发展为绝食,抗议者要求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辞职。党被迫紧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经协商,巴图蒙赫因"反应迟钝、拖延改革",率领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集体辞职,元老贡布扎布。奥其尔巴特接替总书记一职。

  党的新领导班子宣布,今后的任务是"坚决深化改革",将蒙古从苏式社会主义制度转入多党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响应人民清算历史的强烈呼声,下台后一直侨居苏联的泽登巴尔被开除党籍,他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元帅亦被剥夺。

  1990年5月,蒙古修订宪法,删除"一党专政"条文,正式开放党禁。6月,人民革命党依法重新登记注册。令人意外的是,人民革命党在应对危机的特别大会结束后,居然吸纳了近7000名新党员,此后党员数量不降反增。

  1990年7月,蒙古国首次由多党参加的大呼拉尔选举揭晓:执政的人民革命党以85%的席次获得压倒性胜利(422名代表席获357名)。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人民革命党的领导层皆为民望极高的学者、作家,对选战极为有利。而各新兴党派候选人大多为初生牛犊,组织能力、基层布局、人脉威望皆有待提升,老百姓支持他们争民主,但对他们的执政能力则持观望态度。此外,反对党缺乏同质政党的整合,力量分散,选战不利自是必然。

  9月,由大呼拉尔选出人民革命党籍的总统彭萨勒玛。奥其尔巴特。

  人民革命党和它的国家一起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历史的危机时刻。

  伟大的妥协

  在苏联庇护下独享了近70年权力的人民革命党,在1990年7月的大呼拉尔选举中获胜后,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为缓和各种政治力量的矛盾冲突,放弃了单独组阁的机会,吸纳了各党派联合力量组成第一届民选政府。

  事实上,人民革命党权力传承到1980年代时,中高领导层几乎全为高知阶层,往往又是蒙古知名的各力量学者,与党内外年轻政治领袖之间有师生之谊,彼此戒备心低,信任感强,对改革进程有着极其微妙的正面影响。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笼罩在蒙古人头顶上那片北方的阴云完全解除,改革进程突飞猛进。

  两个月后,在奥其尔巴特领导下,制定出蒙古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明确宣布保障人权和自由,抛弃之前宪法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为强调"民主主义政治";此后总统由直选产生,呼拉尔席次缩至76席;同年更改国旗国徽国号,修改国歌歌词,一切皆为体现出"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正式告别"苏蒙共产主义时代"。

  那段时间,任人民革命党中央部书记的巴特尔跟党内外反对派领袖们夜以继日沟通,"经常我们开完会,天都快亮了。"当时党的总书记已由哲学家达世。江东继任,以他为首的核心层每天都在思索党和国家的前途。

  "国家走到一个生死关头,一着不慎都可引起分裂动荡。"巴特尔回忆道。

  1992年新宪法公布后的国会大选中,人民革命党再度得胜,获76席中的71席。

  但这次人民革命党席位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占93.4%),并非民意的准确体现,因为26个复数选区全额连记法选制下,不易形成两党制,造成反对党过于分散,故人民革命党以56.9%的选票却赢得了93.4%的席位。

  有趣的是,1993年蒙古首次总统直选,人民革命党提名图德夫作为候选人,卸任总统奥其尔巴特与需要一个有名望的候选人的社会民主党一拍即合:奥其尔巴特退出人民革命党,投奔社民党。结果,奥其尔巴特战胜图德夫,高票当选总统。

  议会选举让人民革命党胜,总统选举让民主党胜,"我们蒙古百姓似乎很懂得制衡的道理",巴特尔笑着说。这样的情况,此后屡见不鲜。

  异常顺利的政治转型,甚至造就了某种宽容的政治和解氛围:声名狼藉的前总书记泽登巴尔很快又被恢复党籍,而在广场危机时因表现不佳而辞职的前总书记巴图蒙赫,一度被留党察看,也很快被恢复名誉。

  为使蒙古尽快形成稳定的政党生态,在时任总统奥其尔巴特和反对党的催生下,1996年,蒙古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将26个复数选区改为72个单一选区,大幅压缩了小党的生存空间,迫使反对党整合。结果在当年的选举中,由蒙古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绿党等结盟组成的民主联盟战胜了人民革命党,实现了蒙古的第一次政党轮替。

  蒙古大夫的休克疗法

  比起政治转型,经济问题才是真正考验蒙古社会的最大难题。

  作为一个经济体,蒙古不过是苏联这个大型组装厂的一个小车间,对外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100%,世界罕见,而对苏贸易则占80%.

  苏联1980年代末因自顾不暇开始减少对蒙各项援助,接着一夜之间解体,完全依赖苏联血管才能完成经济循环的蒙古,遭此重创,经济从1990年开始剧烈下行,到1993年方到谷底。

  对外贸易,1993年比1989年下降了60%;对苏贸易,1991年比1989年下降了70%.遭遇打击最沉重的,无疑是其工业,自1990年,每年递减额20.77%,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其次是仰赖苏联物质供应体系的种植业,因机械、燃料、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供给的中断,1995年,谷物的产量不足1989年的1/3.

  而当年的"交钥匙工程"在苏联专家们走后,变成了"断奶工程"。早期进入蒙古的中国建设者们发现,蒙古人甚至分不清建筑物内各种管道的用途。乌兰巴托的男人们似乎还不适应如何去工作。中国施工队在建设,一大群蒙古人围观。

  蒙古经济转型为人诟病最多的,还是暴风骤雨般的私有化方式。

  1991年1月15日,蒙古国政府决定将60%的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定价,由于这个国家经济几乎瘫痪,并且,蒙古不像苏联只是忘记市场经济好多年,而是压根就不曾有过,价格信号并未如期刺激生产,蒙古遂很快成为世界通货膨胀率最高的10个国家之一。

  蒙古需要私有化,但几乎没有人懂经济,尤其是私有化的市场经济,于是Naidansurengiin Zholzharga这个关键先生及时出现了。

  Zholzhargal是担当这一历史重任的不二人选:他父亲是蒙古前商务部长,母亲是前财政部长,哥哥是中央银行行长。Zholzhargal本人曾在匈牙利留学,但这段经历让他对计划经济彻底失望并对市场经济产生了兴趣。

  1989年,供职于蒙古中央银行的Zholzhargal因为一个联合国项目的资助,得以在美国待了半年,并在那里有机会学习西方经济。

  在Zholzhargal看来,蒙古国这个经济体毫无疑问是病了,病得很重,需要一个根本性的治疗方案。于是,Zholzhargal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与几个哈佛大学毕业生朋友,在一间屋子里闭门造车地制定了蒙古私有化方案。

  此时,这位年轻的"蒙古大夫"只有27岁。

  Zholzhargal的方案最初形式被认为是采用了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采用的"投资权力证书"。这种证书将国有资产按1万图(蒙古的货币单位)面值分为1股,平均地向蒙古每个公民发放。投资权力证书的最初动机是将国有资产快速、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蒙古公民。

  1991年5月31日,蒙古国小呼拉尔通过《财产私有化法》,除铁路、航空、邮电、矿山工业等国民经济核心部门外,对当时国有固定资产的44%通过向公民发放"投资产权证书"的途径私有化。

  私有化的第一阶段,是服务业和其他小企业的私有化,每人领到一张粉色的券,上面印有成吉思汗头像,可以竞购牲口、小商店和其他小企业;第二阶段,是确立私有制在国家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人们领到一张蓝色券,可以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

  Zholzhargal坚持认为,缓慢变革会产生腐败,只有快速推进的"休克疗法"才能将国有资产快速、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蒙古公民,从而实现私有化。但Zholzhargal没想到,"快"同样可以导致腐败,而且能快得使普通民众更无还手之力。

  在蒙古,善于经营管理、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群体不存在,强大的市场、法律约束机制和廉正高效的政府同样不存在。由于没有成熟的资本市场、证券股票市场、健全的法律体系,权力证书持有者实际无法约束和监督企业,企业管理阶层很容易使自己成为企业唯一的主人。

  更糟的是,大部分民间百姓对游戏规则一无所知,甚至对他们解释都无从解释,不但牧民们丢弃股票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北方某省一位金矿领导及现在蒙古BTV总经理这样的人物,也因为不知道股票该干什么用而把手上的证书弄丢了。

  丢弃股票的另一原因是,由于没有成熟的证券市场进行流通,股票一开始几乎一文不值。直到1994、1995年间,股票才逐渐涨价,在一个破旧的自由市场门口开始有人站着收购。

  畜牧业私有化同样因没有成熟合理公平的方案,导致原农牧业合作社的管理阶层及其亲属利用权势,将大量集体财产和牲畜占为己有,公平平均分配的设计方案最终流产。

  根据1996年的推算,53.75%的牧户拥有的牲畜不足100头只,少数牧户则达到1万头只。

  不过,蒙古灾难性的经济困境未酿成全面崩溃和社会动乱的惨剧,除了政治转型稳定外,另一原因是其传统畜牧业的支撑。尽管畜牧业私有化过程中,分配并不公平,但牧民的积极性依然被极大调动,1997年比1989年,牲畜总头数增长了近乎1/3,是蒙古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取得的奇迹,这个数字依然在飙升。

  更幸运的是,仅有的两个邻居中,北方的邻居撒手不管时,南方的邻居及时找上门来,于蒙古正好形成一种互补:蒙古遍地丢弃无用的废铜烂铁,以及苏军撤退时留下的各种废旧物资,中国商人当作宝贝收购回来;与此同时,中国商人们源源不断输送到蒙古的各种时尚花哨的假冒伪劣商品,正为蒙古人所急需。

  此外,不能不提的是,苏联老大哥无力庇护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美、德、世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近40个国家和组织对蒙古紧急援助,在1990-1995年阶段,国际社会对蒙古实际援助累计达9.2亿美元。最高年份援助一度高达蒙古GDP的10%.这些援助对蒙古迅速走出经济低谷起了决定作用。

  贫穷但幸福着

  经历过社会转型初期剧烈的经济震荡后,蒙古经济自1993年就开始恢复性地缓慢增长,有段时间搭上矿产品价格上涨的便车,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中国。尽管2008年的经济危机重挫蒙古,但其人均GDP早已从1989年时的人均600美元上升到今天的1600美元,与中国已相差不远。

  今天,蒙古精英普遍认为,蒙古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分化、贪腐低效和全社会的依赖症。

  尽管蒙古今天的基尼系数还远低于中国,但蒙古国的贫富分化以一种特殊的直观情形让人触目惊心:2000年后,乌兰巴托市睡在下水道、涵洞里无家可归的蒙古人越来越多,在乌兰巴托寒冷的冬季,贴近下水道里的供暖管道能让他们渡过严寒。

  下水道越聚越多的人群成为一个著名景观,甚至成就了一些国际摄影师的江湖地位:英国摄影师James W. Hill的作品《爱与和平(Ouynaa And Tsetsegee)》获得尼康2002-2003年度国际摄影比赛一等奖,而美国独立摄影师Paula Bronstein的镜头中,下水道居民中出现了18个月大的婴儿。

  下水道居民的后备大军似乎还在不断增加:失去工作也不愿找工作的酒鬼、游牧到首都附近干脆扎个帐篷住下不走的牧民、被亲人抛弃的流浪儿。1990年代中期的转型中,蒙古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经济的不对等逐渐扩大,这导致大规模的农村向城市移民现象,以及失业和贫困。

  据蒙古政府公布的数字,全国有3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而根据世行的标准,蒙古则有70%的人仍在贫困线下。不过,在此线下生活的不少蒙古人不但没有一点自怨自艾,甚至幸福、自信溢于言表:"有酒喝有肉吃我怎么算是穷人?"

  贫穷的原因有多种,但在蒙古,懒惰恐怕是重要因素。

  懒惰不只是蒙古人留给外国投资者最深刻的印象,在其国内,从前总统奥其尔巴特到议员、学者,几乎所有被《凤凰周刊》记者采访到的蒙古精英知识分子都提到:蒙古人应该更加勤劳。

  与懒惰并行的是习惯性酗酒。到目前为止,许多蒙古人依然是有酒有肉,就可以快乐地生活,即使是住在简单的蒙古包里,甚至下水道中。

  在社会主义时期,蒙古买酒需要凭票,很难如愿。一些酒鬼只好去商场买香水喝,或是闻汽油味来满足酒瘾。转制之后,蒙古人再也不愁买不到酒,酒鬼顿时多了起来。

  多年前,蒙古国会就通过《同酗酒行为作斗争法》,规定每月第一天严禁卖酒,但歪歪斜斜的醉汉在乌兰巴托随处可见。今年前9个月,这个人口只有270万的国家,刑事案件发生14511起,醉酒犯罪案件同比上升了1.9%.

  酗酒极大损害了蒙古男人的身体、精神、家庭、人生,甚至是国家经济。这也成为部分蒙古人贫穷的重要原因。

  一个蒙古人说,有人捡两天垃圾挣来的钱,宁愿买酒喝掉,也不愿意给孩子买面包。流浪汉凑钱买酒喝的情况亦是乌兰巴托的常景。而美国摄影师Paula Bronstein2000年在拍摄下水道里的蒙古人时,拍到了11岁的醉鬼:他醉醺醺地爬回洞口,然后在镜头前酣然入梦。

  酗酒造成的家庭问题,甚至迫使不少国际慈善机构不得不代为照顾被蒙古男人抛弃的女人和孩子。据乌兰巴托官方2009年统计,该市37%的儿童因家境贫困辍学,每日有1500名儿童流浪街头。

  蒙古科学院政治研究所主任额尔德尼谈及蒙古社会的懒惰和依赖症时,对今天蒙古两大政党为讨好选民,动辄承诺给每个公民发钱、给公务员加薪的办法极为痛恨。2008年大选,民主党承诺要给每人发100万图(约合人民币5000元),人民革命党则喊价150万图(果然在大选中胜出)。

  今天,依然有牧民从遥远的牧区骑着马来到乌兰巴托,为的就是要求全部兑现人民革命党竞选时150万图的红包承诺。

  "除了导致通货膨胀和人民懒惰,(这种承诺)什么作用都没有。"额尔德尼摊着手说。

  蒙古知识分子们大都对成功转型的民主制度自豪溢于言表,但谈及贪腐低效率,则倍感痛心。

  蒙古政治转型成功后虽运转经年,但离一个成熟的民主体制尚有相当距离。

  "民主之父"卓力格在实施新宪后两次当选为国会议员,1998年成为建设部部长。他对政府很多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质疑,认为某些方案不公平并将不少人推进贫困线。

  1998年4月,蒙古因为复兴银行的私有化问题发生府院之争,最后各党达成妥协,商定让卓力格出任总理。没想到,他在10月2日晚被两名凶手入室杀害,凶手逃走前在冰箱里"偷"了一瓶醋一瓶酱。前途无可限量的卓力格意外死去,迷案至今悬而未破。

  外界揣测,卓力格可能是因为上台会妨碍某些利益集团,才遭此惨祸。他离世后,加深了政治危机,无数人到广场为他做烛光守夜,直到乌兰巴托市长纳兰察茨热勒台被指定为总理才化解。

  2008年6月,首都再次迎来一场震动:反对者因为不满人民革命党在大选中胜利,指责选举舞弊而游行,但大批流浪汉、酒鬼的加入,使政治游行最终演变为一场骚乱,人民革命党的中央部大楼被人纵火焚毁。

  胜选的人民革命党再次使出"妥协大法",获得单独组阁权的人民革命党最终把反对派也拉进来,组成了"联合政府"。

  这届联合政府似乎解决了以前各派只为反对而反对,导致蒙古各级政府不断扯皮、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在变成最稳定、最高效的一届政府的同时,又因在联合中实现利益共享,出现了反对党消失、多党合伙腐败的问题。

  被当地人认为是合伙腐败最直观的戏剧性场面,是蒙古的公路上,左肽车(方向盘在左)和右肽车(方向盘在右)同时乱跑。这一景象被认为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车被不同的利益集团各自维护、彼此放行的结果。

  有新闻自由,监督力度够大,为什么用处却不大?尽管新闻媒体不断揭露各种腐败,但平时公共参与度很低的老百姓似乎对此漠不关心。蒙古科学院政治研究所主任额尔德尼对此痛心疾首,但他坚信,随着时间推移,除法制建设之外,加强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公民意识教育,可以逐一改善这些问题。

  不过,对那些深为本民族陷于依赖症为忧的蒙古精英来说,即将到来的矿业繁荣未必将全是好消息:"荷兰病"(自然资源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风险和"挥霍的民粹主义"回归,并非远在天边的一片阴霾。一个尚在谈判中的矿产开发项目还未敲定,预定将会产生的红利已提前派发给选民,这在蒙古并不是新鲜事。

  《凤凰周刊》2010年32期《凤凰周刊》 段宇宏 周宇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雨无痕:人民的枪支是美国民主宪法的后盾

  枪支在美国的普遍程度,从以下一例中可窥全豹:当《枪支管理法》通过的时候,受到该法禁止的攻击性武器之中,有一种是仿苏式半自动步枪AK47,仅此一种型号,在美国民间当时就已经有100万支。而且最近20年美国校园不断发生恶性枪击事件,见诸世界各大媒体,并引发了一场有关《枪支管理法》的大讨论。看了大量的类似报道,国人一定会想为什么美国允许公民拥有枪支。

  据我一个去过美国的大学老师讲,美国法律之所以不禁枪,是因为"美国人民有推翻暴政的自由"。

  1776年7月4日,在北美洲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举行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献之一,它闪烁着自由和人权思想的光芒:"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è
��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於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没枪怎么推翻暴政?没枪当年美国人拿什么来跟英国军队斗? 虽然今天美国已经是民主政府了,但是出于对暴政的天然防备心理,美国法律坚决保证人民持枪的权利。 允许持枪固然会造成很多刑事案件,但是和刑事凶杀案相比,暴政更让人恐怖。

  1789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召开之际,宪法第二修正案做为一项制约国会与总统联邦权利的平衡力量予以提交,并于1791年,与另外9条宪法修正案一起获得批准,组成了美国权利法案的前10条。美国《权利法案》的第二条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这是美国的建国者对于日后的政府有可能发生异化而设立的一项预防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其他国家时有发生的情况:即手无寸铁的人民面对政府军队的镇压束手无策,也使作为个人的美国人对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土地的信心大增。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行文颇为讲究,它并不是说《宪法》给了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而是说,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这两种讲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美国的立国者认为,这种权利,不是统治者给予人民的一种恩赐,而是一种天赋人权。宪法修正案可以起到的作用,仅限于确认这一事实。

  美国是一个非常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私人财产和私人领地的国家。《权利法案》的第三条,即美国《宪法第三修正案》规定"任何士兵,在和平时期,未得屋主的许可,不得居住民房;在战争时期,除非照法律规定行事,亦一概不得自行占住",以及《第四修正案》"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的搜查和扣押的权利;此项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加上宣誓和誓愿保证,并具体指明必须搜索的地点、必须拘捕的人和必须扣押的物品,否则一概不得颁发搜捕状"。这两条,都是和上述的个人权利有关的。问题是,美国人对于这样的《宪法》条文的执行,是着着实实"令行禁止"的,他们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是绝对的。在其他国家,私有住宅受到侵犯,你可以去法院控告,但是在美国,私人领地受到侵
犯,你有权开枪。

  在此我插一段小故事:一名原籍俄国的犹太裔美国人在得知以色列正在建立所有的被迫害致死的犹太人的详细档案时感到奇怪:这些牺牲者怎么会无力反抗?后来他发现,二战之前德国人民也是合法拥有武器的,但在希特勒上台之后,首先搞枪支登记,然后设法逐步没收枪支,以致犹太人最后只能束手待宰。他由此坚信失去自卫武器是犹太民族的悲剧原因之一。他家里有好几种大大小小的枪,他说:"我也希望永远不要去用这些枪。但是你应该知道,枪不是一种工具,枪是一种权利。"

  曾经有一个美国女孩听到中国6、70年代中有抄家的事情,她几乎不相信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因为在美国,短短的几条《宪法修正案》绝非一纸空文,它是由整个司法制度在保障,有无数案例在支撑的。简单地说,凡是发生这样的情况,法律根据《宪法》是支持开枪一方的,但是为了避免误伤,必须事前发出警告,如果在受到警告之后继续侵犯,主人有权开枪,事后不必承担后果。所以,没听说美国发生过强制拆迁强占土地的案件。

  例如,如果一个美国的农民土地被掠夺了,他们告状无门,这时候房地产开发商来拆他们的房子,他们至少还可以拿起枪支与开发商打一仗,维护最后的正义。美国权利法案保证了美国人民,尤其是穷人的权利,使他们不至于落到某些国家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悲惨境地。

  那么,对这种代价昂贵、只有潜在意义的自由和权利,美国人在支付了有目共睹的惨重代价之后,为什么至今没有放弃呢?这是因为他们始终坚信两百年前建国者的理论:对于"政府"这样一个人类所创造的"怪兽"必须时刻"防其失控"。所以,政府只能通过再三呼吁为管制枪支"立法",如限制某种枪的型号,又如买枪者必须等候几天,以便让卖枪的查一查电脑,确定对方是否有犯罪前科等,来减轻持枪犯罪的危害程度,而对于彻底禁枪,由于《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存在,政府是永远做不到的。

  转贴自:自由中国论坛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谢盛友:从南北韩看台海支点

  韩国媒体说,北韩23日下午向与南韩交界的延坪岛附近发射数十枚海岸炮弹,韩国至少一军人死亡,至少四名军人受伤。

  1896年,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中协定了清朝承认朝鲜自主,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并建立了临时性、过渡性的大韩帝国政权。1910年"日韩合并"。力争使韩国从日本独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4月13日在中国上海成立,并随当时抗日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0年到达中国重庆。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中华民国、美国、英国、苏联4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由苏联势力范围的"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南韩(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南韩。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支持的北朝鲜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十八度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

  关于台海的支点,笔者始终认为,"一个中国"的国家概念和法人人格是支点,没有找到这个支点,其他都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民主宪政"是手段,不是支点。参见拙作:

  谢盛友:中国凭什么统一台湾

  中国政府高层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要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年也不例外。关于两岸统一,大陆是高层高调,学界认真,民间已经习以为常了。

  今年年初台湾的《天下杂志》民调结果显示,只有2%的台湾人赞成两岸统一。毫无疑问,大部分台湾人是不愿意接受大陆统治的。

  国民党1949年输掉了内战,败退台湾。共产党在大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在台湾仍旧保持着中华民国的国号。两岸双方都互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将台湾视为自己的一个省,因此一直在致力于统一。为了防止大陆武力统一台湾,美国人承担了台湾的防御任务,并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而大陆也将上千枚导弹对准了台湾。这种军事对峙是厦门人司空见惯的。

  中国凭什么统一台湾呢? 中国大陆必须先建立民主宪政,才能够接纳台湾。

  写于2010-3-14, 德国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杨支柱:必须无条件停止计划生育

  "放开二胎"是错误的。"准生二胎"还是承认了政府把手伸进公民裤裆的权力。生过一个孩子的母亲被强制堕胎的痛苦,和生过两个孩子的母亲被强制堕胎的痛苦是一样的;生过两个孩子后被强制绝育的痛苦,和生过三个孩子后被强制绝育的痛苦也是一样的。此外,只要强制计划生育没有废除,庞大的计生组织这个寄生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毒瘤就会继续存在。这不只是多养上百万官的问题――只要计生委这个机构存在,准生证、定期孕检、强制上环、"社会抚养费"、黑户等等这些严重侮辱中国妇女尊严、增加中国公民麻烦、扩大贫富差距(在国内"超生"挨罚的绝大多数是农民)、破坏社会和谐并且使中国人口数据失真的负面因素就继续存在。

  社会需要多样性,有人不生,多数人生一两个或两三个,有人生更多,才是正常的社会。人才的多样性与家庭结构的多样性肯定有关联,只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都生两个的家庭结构同质化社会其实也是很可怕的。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第三胎,孩子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只有生到第三胎他们才能在家里旁观同辈人之间的关系,丰富其情感生活。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多生,父母更富有养育经验,孩子也有更多模仿和交流对象,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生产的第一件产品和提供的第一次服务肯定相对质量是较差的。培养孩子显然也是越往后越有经验。由于孩子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父母养育老二、老三增长的经验又可反过来提高老大的家庭教养。弟弟妹妹的存在本身也会培养老大的责任感。至于玩具
和衣服共享所节省私人费用和避免幼儿园、学校大量倒闭浪费公共财富,反倒是相对次要的。

  在性别比失衡的背景下,一对夫妻平均生两个孩子都不足以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遑论"准生二胎",因为有高达至少20%的人生理上不育、不婚或婚前死亡。这方面易富贤先生已经有了很雄辩的论述,我就不重复了。

  易富贤先生的研究还表明,中国人自古以来生育意愿就并不比西方人强,生育能力极限还不及西方人。东方人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建立而下降的速度反而比西方快,这有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客观数据可以证明,这些地方都没有实施过强制计划生育。其原因,既有后发国家避孕技术的成熟,也有宗教生育动力缺失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从康乾盛世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口由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弱下降到五分之一弱。由于强制计划生育,中国现在每年出生的女孩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只有印度的一半左右。女孩是未来的母亲,正是女孩的数量,而不是包括老头子、老太太和男人在内的总人口数量,决定着今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这还是以相同的生育率为前
提的,实际上印度的生育率也比中国高得多。中国人口低惯性增长已经近二十年,急剧下降已迫在眉睫。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老龄化严重、人口急剧下降的国家经济是繁荣的。

  有人担心废除计划生育后过去受政策限制少生孩子的人会补生,会导致人口爆炸。确实,会有一定数量的补生,这正是缓解中国人口急剧老化所需要的。这些补生的孩子现在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二十年后当大量劳动力退休时则缓解劳动力缺口。补生孩子不可能造成人口爆炸,因为育龄妇女的人数已经比二十至三十年前少得多,其中还有大量的已经做了绝育手术。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人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数量高低可能与他(她)自己的胎次有密切关系,独生子女父母更倾向于只生一个,排行第三或更靠后的父母更倾向于生三个孩子,这也许是因为人们潜意识里不愿意消灭自己。我姐姐(老大)一个孩子,我哥哥(老二)两个孩子;我希望有三个孩子,但因为结婚晚,目前还只有两个。人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数量随本人胎次而变化,这虽然还只是我个人的假设,但这个假设跟我在自己生活范围内所观察到的大部分家庭的情形是相符的,希望有社会学家能够通过调查统计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设。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短短的几年补生之后,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会比没有经过强制计划生育的国家和地区下降得更快,因为强制计划生育使得中国现在的育龄人口大部分在家里是独生子女
或老大,少部分是老二,只有极少数排行第三、第四、第五。这也是生育意愿在世界各国一旦下降就很难提升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强制计划生育也是遗害万年的大蠢举。

  原载:《中国人权双周刊》,2010-11-18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

熊飞骏:上海世博能赚钱吗?

  我们那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世博热"。从六月到十一月,"世博能赚钱"的街谈巷议不绝于耳,走到哪里都能听见市民嚷嚷"世博赚了好多钱"。

  世博能赚钱吗?

  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中国公民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想明白的问题,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式简单算术题。

  世博总投资接近4000亿人民币!

  上海世博的最大宗收入是世博门票。

  世博门票160元。

  参观上海世博的总人数据说超过7000万人次?

  很多世博门票是赠送的,拥有上海市户口的市民至少赠送一张门票;还有更多的世博门票是"公款买单";这两项的总人数接近三分之一。

  扣除赠票和公款买单的世博参观人数应该不会超过5000万人次。

  5000万人次中,还有很多人次是夜间参观世博的;夜间门票只有90元。

  就算5000万人次都是白天参观的,总门票收入:

  5000万×160元=80亿

  如果扣除运转费用将远远小于80亿。

  除了门票收入外,包括"广告收入"在内的其他"效应收入"就算很可观,也离4000亿-80亿=3920亿的天文数字很遥远?

  世博不同于奥运,广告资源很有限,广告收入应该不会高于门票收入,甚至远远低于80亿!

  一个如此简单的算术题,怎么没有多少中国人去算过呢?都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主流舆论后面嚷嚷"世博能赚钱"呢?

  在专制谎言工程忽悠下,多数中国人的大脑早就丧夫了"思考"的功能,习惯不加分析被动接受并复制先人为主的外来信息。

  专制谎言工程就是垄断信息流通主渠道,确保专制集团的声音先人为主。

  我们的主流媒体经常转弯抹角地暗示"世博能赚钱";

  去上海参观世博的人看到世博园里人山人海的场面,仅凭直觉就能认为"世博很赚钱";

  …………

  于是多数国民都认定"世博能赚钱"。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会有史以来最豪奢的奥运会,一下子"形象"了4000亿人民币,仅烟花燃放量就相当于过去28届奥运会烟花燃放总量的四倍!

  北京奥运过后上面算了一笔经济帐,居然得出"奥运赚了钱"的结论?于是多数国民跟着媒体嚷嚷"奥运赚了钱"?

  如果"上海世博"和"北京奥运"这样的"豪奢排场"能够赚钱,这个星球上恐怕找不出不能赚钱的营生?

  本人热烈欢迎文明古国举办"奥运"和"世博",但本人不理解背离"奥运、世博宗旨"和国情的"豪奢奥运"和"豪奢世博"。今天的中国并不比美、澳、日等万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过得更好,不应该比他们花更多的钱。

  我们在弊大于利的"面子工程"上确然舍得下大本钱;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投入上很容易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

  2010年春,我国西南五省遭逢百年未遇的罕见旱灾,6000万人受灾,损失200多亿。上面拔出的救灾款竟然是1.6亿人民币,平均每人不到3元钱?

  "面子工程"并没有收获我们期望的"国际形象造势",从境外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我们在奥运、世博造势上的挥金如土,居然让文明世界大跌眼睛:你们喜欢折腾就尽管折腾吧,我们乐得看一场又一场免费滑稽剧。

  二0一0年十一月十八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18b0a0100mv3e.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宕子:高考状元的职业平庸不在过度热炒而在过度适应

  又是一年揭榜时,各地高考"状元"、"高分考生"们纷纷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当季最受瞩目的"明星"。然而,此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6月28日《解放日报》)

  不可否认,过度热捧确实有可能带来部分高考状元的"自我膨胀",但媒体对某几个人的热炒毕竟只是一时的,最多也不过就一两周的时间,过了一定的时效,只怕很少有媒体还会去关注那些已经过气的所谓"高考状元"。在此意义上,媒体的热炒对高考状元们的心理的负面影响也只是暂时的,一般不会产生终身性的影响——只要具有正常的理性,一时的"自我膨胀"过后,当事人大多会恢复到正常的心态。因此,把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归因于媒体的炒作,是不太合适的。

  为什么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呢?在我看来,无他,只是因为他们过于适应目前中国这种高考导向的教育体制罢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高考状元,主要是他们的心性、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比较适合当前的教育体制;而他们之所以不能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成为顶尖人才,恰恰也是因为他们的心性、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过于适应当前的教育体制,而且已经变得相对僵化了,故无法胜任各行各业那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而创造性却正是顶尖人才最核心的品质。换言之,对于那些本来具备创造性潜质的个体而言,当前的高考体制在给他们戴上状元的光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地扼杀和剥夺了他们的创造性,造就ä
��他们的平庸。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往往奖励某些行为倾向,同时又惩罚另一些行为倾向——在将某类人群定义为选民,为他们准备了天堂的同时,也将某类人群定义为罪人,为他们准备了地狱。当然,在这里,天堂和地狱是相对的,而且只是就其象征的意义而言,社会——尤其是需要创造性的行业——选择人才还有不同于高考制度的其他向度。也就是说,制度与个体存在一个相互选择和单向适应(不是相互适应,而是单向适应,即个体是否适应或愿意适应体制将决定体制对他或她的奖惩,因为体制往往是刚性的)的问题。任何行业的顶尖人才,其实也就是应对该行业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能力最强的人,这种人的思维和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即思维和行为的不确定性很强,一般不会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
而创造性人才的这种思维和行为品质,恰恰正是我们当前的高考体制所惩罚和排斥的——因为,我们的考试往往只信仰由权威指定的唯一的所谓"正确答案",也只奖励那些迷信权威和信仰或愿意信仰这个唯一"正确答案"的人。能否适应这种体制或适应的程度有多深,将决定他或她在体制中的位置。为了在这一体制中占据一个优势位置,或曰为了适应这一利益分配机制,考试得高分是一个基础性的必要条件,对于那些么社会资本不丰富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而培养学生对纸上虚拟的试题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则是考试得高分的最安全的办法,可培养学生对活生生的现实有意识的研究探索精神却对于考试得高分很难说有多大的帮助,自然也就被搁置于一边;然而,后者却正是顶尖人才的必备素质。

  异史氏曰,"状元及第真可夸,一日看尽长安花。科举制度多桎梏,小时了了大不佳"。但愿这份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所显示的内容对迷恋状元的国人和制度的设计者们能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类人才的多少及其成就的事业将决定一个国家现在和未来的国际地位。是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培育创造性人才生长的土壤,还是固守目前的教育体制以维护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将是任何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不能不正视并做出明智选择的问题。

  作者邮箱:zxylihui # 163.co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陈霄:“租客”成了“房东”?

  一起城市房屋官司中,由于双方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合同而产生"是租赁关系还是买卖关系"纠纷;对于房主收取的1万元现金,房主说是房客给的租金,房客说是房主的买房订金。在没有书面合同的前提下,法院认定口头房屋买卖协议有效。

  45岁的贺凤认为自己遭遇了离奇事―――5年前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别人,3年前被租房人告上了法庭,讨要房子的所有权,没有房屋买卖协议,这场官司在两级法院审了三次,历时两年,最后判决确认了房子易主。

  租房人马占勇有完全不同的说法。他称,当时听说贺家的房子要出卖,经过协商达成买房协议,当时预付了1万元订金。

  这起案件发生于内蒙古包头市。

  租房还是买房

  至今手里仍攥着写着自己丈夫张波的名字的房产证,即便终审判决已经生效3个月了,贺凤仍然难以相信房子不再是自己的了,房子虽然早已因拆迁被推掉,"可是连那微薄的拆迁补偿款也都不是我们的了"。

  事情起源于5年前。

  贺凤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时是同住包头市体委小区的熟人韩银花找到她,说自己的表哥马占勇因为孩子上学原因想要租住贺家的房子(体委小区位于包头市最中心的地段),询问贺凤的意见。

  考虑到是老相识,韩银花与张波又是同事关系,贺凤一口答应下来,当时还说,如果住得时间不长可以不收房租。但韩银花称,马占勇打算租住3年,至少得付1万元的租金。

  一个多月后,韩银花给贺凤拿来1万元,贺凤当即写了个租金收条给韩银花。

  "后来我把钥匙给了韩银花,整个过程我都没有见过马占勇这个人。"贺凤至今称仍然不认识这个将自己告到法院的人。

  原本一切都相安无事。

  即将3年租期满时,2007年年底,包头市政府下发对包头市体育局家属楼进行拆迁的通告,贺家的房屋在拆迁之列。

  2008年6月,贺凤收到了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的传票,大为吃惊:"租房的人居然说当年是买了我们的房子,要求法院确认买卖协议有效,房子归他所有。"

  租房人马占勇有完全不同的说法,这个今年48岁的男人,多年无业,在法庭上非常细致地描述了2005年自己购买贺家房子的情形。

  他称,当时是听自己同学的妻子韩银花介绍说贺家的房子要出卖,考虑到孩子上学问题,他想购买,后来经过韩家从中协商,最后口头达成买房协议,房屋总价款是7.3万元,自己当时预付了1万元的订金。

  2005年4月27日,马占勇说自己已全数付清购房余款。"我、贺凤和韩银花一起坐贺凤的车到富强路的工行储蓄所,我取了6.4万元钱交给贺凤,她后来又开车到富强路建行储蓄所存到自己的账户里。"马占勇回忆3年前的买房细节,"整个过程韩银花都在场。"

  作为整个案件关键证人的韩银花,证实了马占勇的说法。

  马占勇称,后来虽然一直多次联系贺凤协助办理房产过户,但"他们一推再推,到2006年房价走高还要反悔协议"。

  同样案情不同判决

  作为房东的贺凤和作为租客的马占勇房产纠纷案,在法庭上双方激烈争辩,焦点无非在于:当年马占勇是租了贺家的房子,还是买了贺家的房子?在既没有房屋买卖的书面协议、又没有房屋租赁的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如何去认定。

  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房权证是房屋的合法证明,至今房产证上仍然是张波的名字,张即是房产的合法所有权人,虽然马占勇声称当年是买房,并且申请证人韩银花出庭作证支持自己的主张,但因为韩银花实际上与贺家和马占勇都有利害关系,因此法庭对她的证言不予以采信。

  据此,2008年11月26日,青山区人民法院一审驳回了马占勇的诉讼请求,没有确认当年存在买房及其协议的效力。

  一审宣判后,马占勇不服,向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发回青山区人民法院重审。

  随后,青山区人民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重审了此案,作出了与此前裁判相反的判决。这次重审,法庭认定了韩银花作证的效力,并因这一关键性的证明进一步确认了当年房屋买卖口头协议的效力。

  这次轮到贺家不服了,"同样的案情,同一个法院居然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判决",于是上诉到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8月11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青山区人民法院的重审判决。8月23日,贺凤签收判决书。

  今年10月,贺凤向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递交再审申请书,申请再审此案。

  业内人士指出,以交易习惯来看,房屋买卖不签订书面合同"完全不合常理,因为产权过户也要求提供房屋买卖合同";而且购房人支付房屋价款后房东既不打收条也不给收据,也违背常理

  延伸阅读:商品房买卖该以什么为标准

  整个案件的关键节点,在于2005年时贺凤与马占勇口头协议的性质―――租赁还是买卖?

  法院最终选择支持后者,凭借的是几个关键点形成的证据链条:同一天马占勇的取款证明,同一天贺凤的存款证明以及声称见证整个交易过程的证人韩银花的证言,包头市两审法院法官正是在这样的常识判断下作出判决的。

  透视这起案件的法律问题,仍然是关注此个案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此案值得推敲的细节颇多,比如当时的市场环境,比如交易习惯,等等。

  据报道,2005年,包头市区繁华商业地带的房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2500元以上,贺凤的房子以其所处位置和豪华装修,显然不可能低于此价,由此计算的房屋总价款应当在十七八万元,是马占勇声称的卖房价格的两倍多。

  在包头市人民政府2007年发布的拆迁通告中,对于这一地段的补偿标准,最低的补偿标准则是每平方米6840元。

  此外,该业内人士指出,以交易习惯来看,房屋买卖不签订书面合同也"完全不合常理,因为产权过户也要求提供房屋买卖合同"。而且购房人支付房屋价款后房东既不打收条也不给收据,也违背常理。

  据此,"无论是从当时的市场环境还是一直以来的交易习惯来判断",都难以判定当时真正存在一个房屋买卖协议。

  早在1998年发布生效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第二十八条就明确规定:"商品房销售,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虽然许多学者认为这并非一条强制性规定,至少也为本案提供了一个来自立法者的注脚。

  来源:法治周末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陈霄:“租客”成了“房东”?

  一起城市房屋官司中,由于双方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合同而产生"是租赁关系还是买卖关系"纠纷;对于房主收取的1万元现金,房主说是房客给的租金,房客说是房主的买房订金。在没有书面合同的前提下,法院认定口头房屋买卖协议有效。

  45岁的贺凤认为自己遭遇了离奇事―――5年前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别人,3年前被租房人告上了法庭,讨要房子的所有权,没有房屋买卖协议,这场官司在两级法院审了三次,历时两年,最后判决确认了房子易主。

  租房人马占勇有完全不同的说法。他称,当时听说贺家的房子要出卖,经过协商达成买房协议,当时预付了1万元订金。

  这起案件发生于内蒙古包头市。

  租房还是买房

  至今手里仍攥着写着自己丈夫张波的名字的房产证,即便终审判决已经生效3个月了,贺凤仍然难以相信房子不再是自己的了,房子虽然早已因拆迁被推掉,"可是连那微薄的拆迁补偿款也都不是我们的了"。

  事情起源于5年前。

  贺凤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时是同住包头市体委小区的熟人韩银花找到她,说自己的表哥马占勇因为孩子上学原因想要租住贺家的房子(体委小区位于包头市最中心的地段),询问贺凤的意见。

  考虑到是老相识,韩银花与张波又是同事关系,贺凤一口答应下来,当时还说,如果住得时间不长可以不收房租。但韩银花称,马占勇打算租住3年,至少得付1万元的租金。

  一个多月后,韩银花给贺凤拿来1万元,贺凤当即写了个租金收条给韩银花。

  "后来我把钥匙给了韩银花,整个过程我都没有见过马占勇这个人。"贺凤至今称仍然不认识这个将自己告到法院的人。

  原本一切都相安无事。

  即将3年租期满时,2007年年底,包头市政府下发对包头市体育局家属楼进行拆迁的通告,贺家的房屋在拆迁之列。

  2008年6月,贺凤收到了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的传票,大为吃惊:"租房的人居然说当年是买了我们的房子,要求法院确认买卖协议有效,房子归他所有。"

  租房人马占勇有完全不同的说法,这个今年48岁的男人,多年无业,在法庭上非常细致地描述了2005年自己购买贺家房子的情形。

  他称,当时是听自己同学的妻子韩银花介绍说贺家的房子要出卖,考虑到孩子上学问题,他想购买,后来经过韩家从中协商,最后口头达成买房协议,房屋总价款是7.3万元,自己当时预付了1万元的订金。

  2005年4月27日,马占勇说自己已全数付清购房余款。"我、贺凤和韩银花一起坐贺凤的车到富强路的工行储蓄所,我取了6.4万元钱交给贺凤,她后来又开车到富强路建行储蓄所存到自己的账户里。"马占勇回忆3年前的买房细节,"整个过程韩银花都在场。"

  作为整个案件关键证人的韩银花,证实了马占勇的说法。

  马占勇称,后来虽然一直多次联系贺凤协助办理房产过户,但"他们一推再推,到2006年房价走高还要反悔协议"。

  同样案情不同判决

  作为房东的贺凤和作为租客的马占勇房产纠纷案,在法庭上双方激烈争辩,焦点无非在于:当年马占勇是租了贺家的房子,还是买了贺家的房子?在既没有房屋买卖的书面协议、又没有房屋租赁的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如何去认定。

  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房权证是房屋的合法证明,至今房产证上仍然是张波的名字,张即是房产的合法所有权人,虽然马占勇声称当年是买房,并且申请证人韩银花出庭作证支持自己的主张,但因为韩银花实际上与贺家和马占勇都有利害关系,因此法庭对她的证言不予以采信。

  据此,2008年11月26日,青山区人民法院一审驳回了马占勇的诉讼请求,没有确认当年存在买房及其协议的效力。

  一审宣判后,马占勇不服,向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发回青山区人民法院重审。

  随后,青山区人民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重审了此案,作出了与此前裁判相反的判决。这次重审,法庭认定了韩银花作证的效力,并因这一关键性的证明进一步确认了当年房屋买卖口头协议的效力。

  这次轮到贺家不服了,"同样的案情,同一个法院居然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判决",于是上诉到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8月11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青山区人民法院的重审判决。8月23日,贺凤签收判决书。

  今年10月,贺凤向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递交再审申请书,申请再审此案。

  业内人士指出,以交易习惯来看,房屋买卖不签订书面合同"完全不合常理,因为产权过户也要求提供房屋买卖合同";而且购房人支付房屋价款后房东既不打收条也不给收据,也违背常理

  延伸阅读:商品房买卖该以什么为标准

  整个案件的关键节点,在于2005年时贺凤与马占勇口头协议的性质―――租赁还是买卖?

  法院最终选择支持后者,凭借的是几个关键点形成的证据链条:同一天马占勇的取款证明,同一天贺凤的存款证明以及声称见证整个交易过程的证人韩银花的证言,包头市两审法院法官正是在这样的常识判断下作出判决的。

  透视这起案件的法律问题,仍然是关注此个案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此案值得推敲的细节颇多,比如当时的市场环境,比如交易习惯,等等。

  据报道,2005年,包头市区繁华商业地带的房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2500元以上,贺凤的房子以其所处位置和豪华装修,显然不可能低于此价,由此计算的房屋总价款应当在十七八万元,是马占勇声称的卖房价格的两倍多。

  在包头市人民政府2007年发布的拆迁通告中,对于这一地段的补偿标准,最低的补偿标准则是每平方米6840元。

  此外,该业内人士指出,以交易习惯来看,房屋买卖不签订书面合同也"完全不合常理,因为产权过户也要求提供房屋买卖合同"。而且购房人支付房屋价款后房东既不打收条也不给收据,也违背常理。

  据此,"无论是从当时的市场环境还是一直以来的交易习惯来判断",都难以判定当时真正存在一个房屋买卖协议。

  早在1998年发布生效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第二十八条就明确规定:"商品房销售,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虽然许多学者认为这并非一条强制性规定,至少也为本案提供了一个来自立法者的注脚。

  来源:法治周末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谢盛友:敌人可恨吗?

  今天(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终于重获自由,我想得很多。

  我想起,我们小时候学到雷锋的四句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我还想起,我们年轻时代,我经常唱的歌曲:立雄心,树大志,要和敌人算清账,血债还要血来偿!

  我还想起我的朋友吕代豪陈筱玲夫妇,他们十几年前给我亲口讲他们的故事:

  有一次,陈筱玲探监。此前,陈为了见到吕代豪,在监狱外,前后呆了10天时间。1978年3月13日,陈筱玲在信中说到:"再看一遍你的第162封信,真教我心底发愁……","我在人间天堂,而你却是无恶不作连世人都厌弃的大坏蛋。"陈筱玲谴责道,"如果你不将你的罪恶看为粪土,我俩将是不同世界的仇敌。"吕代豪在信中反问陈筱玲:"我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求,人被打了左脸还要伸出右脸让人打呢?" 陈筱玲立刻在信中回复:"如果一个人不想被打左脸和右脸,那么他必须拥有不容让人抨击的人格。这才是上帝的真正意思。"陈筱玲还说:"衣服脏了,用肥皂来洗;人的灵魂污秽了,需要用什么来洁净呢?"

  1981年11月,吕正式向陈筱玲求婚。陈的父亲是一个教授,他拒绝了吕代豪向女儿的求婚,"吕代豪能改好,狗都要穿衣服。"在吕代豪的请求下,神学院长老吴勇亲自出面到教授家提亲。吕代豪说:"她从来没有想到和我结合,但是我注定了要和她结婚。"

  1982年1月16日,国际杀手吕代豪和女大学生陈筱玲的婚礼在600人的目光中完成。吕代豪和陈筱玲婚后在简陋的宿舍里留下的黑白照片,他一直带在身边。1990年代,吕代豪赴美国求学,在美国取得教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台湾神学界和华人基金的帮助下,吕代豪建立了拓荒神学院并出任院长。吕代豪说: "我以自己的坏为书,让那些坏的人们寻求从善路径。人手上沾了血和罪恶,是永远不能从心里洗干净的。我时刻记着,我做的一切,在救赎自己。" 吕代豪牧师现在还兼任马英九的智囊和顾问。

  我还想起百岁老人王培五,她是山东济宁县人,本名王沛兰,嫁给张敏之之后,改名"培吾",以示自我培育。又在丈夫丧命于台湾"白色恐怖"肃杀之后,为躲避特务,而改名"培五"。

  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退台湾时,张敏之是山东烟台联中校长,带着约8000名中学生,流离到台湾的外岛澎湖。走过抗战、走过国共内战的张敏之,却没能走出这次的死难。因为澎湖的驻军强迫征兵,师生们不从,爆发冲突,张敏之等多人被诬陷为"匪谍",移送到台北后,遭到处死。王培五取回丈夫的遗物,只有一个手提包,包内只有烟台联中的学生名册。"原来敏之一直到死,都希望有一天向学生的家长们有所交待,他的心意我全明白。"王培五曾回忆说。

  顶着"匪谍"遗孀的冤屈与难堪,凭借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高材生的能力,辗转在台湾多个地方的中学教书,艰难地养大六个孩子。她不以怨恨看待世间,不以仇恨教导子女,却以信仰支撑度过艰困,选择"宽容"来对待一切。

  "爱你的仇敌,替他祷告"

  当年诬陷丈夫的人士之一,其女儿曾和她的大女儿同班同学。王培五告诉女儿,"爱你的仇敌,替他祷告" .结果这两个女孩竟成了好友,王培五庆幸,"上一代的恩怨未曾波及下一代"。

  德国近日出版发行《外交部往事》(Das Amt und die Vergangenheit)一书,根据该书的披露,当年剥夺托马斯?曼国籍的就是时任外交官的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的父亲恩斯特?魏茨泽克(Ernst von Weizs?cker )。

  德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在讨论中,总是喜欢挖伤痛?因为德国人对"行政罪责"的反省是认真的,他们认为,即便当事人强调当时的做法是服从命令或者当时国家的法律,属于行政范围,也并不能改变做这些事情本身的犯罪性质,以及身在其中所要承担的罪责。

  德国人并非要"以债还债",要求恩斯特?魏茨泽克一家给托马斯?曼一家赔偿或道歉,最根本的是,德国人认为,对于历史上的"行政罪责"是无法通过赔偿、口头上的认罪就可以赎买的;关键的关键是要进行彻底的、真诚的道德自新,要从内心进行忏悔和重建道德精神,从而实现"内在转机"。

  我想起南非的真相委员会,1995年1月24日南非公布了《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案》,该法案提议由11―17名独立人士组成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简称真相委员会)。1995年7月19日,曼德拉总统签署了《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

  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由享有厚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圣公会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担任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在弄清过去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促进全国团结与民族和解"。该委员会的具体任务是,尽可能全面地调查自1960年3月1日至1994年5月10日这段历史时期内各种严重侵犯人权事件的真相;通过让受害者讲出真相以恢复他们的公民尊严,并提出如何对这些受害者给予救助;考虑对那些出于政治目的严重侵犯人权但已向真相委员会讲出所有事实真相的犯罪者实施大赦。真相委员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在南非建立"人权文化",实现民族和解,以使过去因社会不正义所发生的种种灾难不再重演。

  我还在想,我们中国人今后是否也会有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我想,一定会有的,因为我们中国文化里,自古以来就有 "以德报怨"的基因。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 "直",学者有很多解释,但我认为,这里的 "直"就是"是非真相",我的理解,就是以真相来解决怨恨。

  写于2010年11月13日,德国班贝格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