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

郎咸平:中国大陆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巨大奇迹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国家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则是低工资高物价的新的经济现象。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还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

  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这就是美国政府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 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

  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

  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2011-2-24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2月25日星期五

李宁:中国内地人到香港买酱油值得深思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在人们的印象里还留着香港来的客人到了内地之后觉得物价便宜,买东西的情形。但是这种情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转过来了,现在内地的游客到了香港之后看着什么都觉得便宜,见了什么都想买。像大米、鸡蛋、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售价都在购物范围之内。"到香港打酱油"成为了深圳市民的一句流行语。

  与内地人到香港买酱油如出一辙的还有,到日本、美国买茅台,到韩国买中华烟的现象。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华盛顿商店里出售的53度飞天茅台酒,375毫升装售价折合人民币约550元;而相同品牌和容量的茅台,国内售价约为1050元,是国外售价的近两倍。

  于是人们奇怪,本来是中国制造的东西,为什么国内反比国外贵呢?

  对于中国制造国内比国外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导致,也就是以价格衡量消费水准的消费文化所致。同样的一件商品,标价1000元比标价500元的反倒销售的好,很多商家正是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对商品定价起点就高。

  第二是高额的运输成本和税费导致价格上涨。据统计,中国的物流成本占到GDP的20%以上,全世界平均水平只有我们的二分之一。很明显,广州产的东西运到北京比运到美国的运输费低。另外,目前多如牛毛的税费已经占企业经营总成本的30-40%,但是,相反,销往国外的要享受出口退税,到比国内的税费成本低。

  第三是外地的商品比国内安全。另外,据央视报道,内地人到香港等地购物,还看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外地的商品货真价实。用白岩松的话说:"即使国外比你的贵,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妈妈、爸爸,愿意到国外去买洋奶粉,去到香港抢奶粉,去抢酱油。因为他觉得安全是无价之宝,更何况现在还便宜呢。"

  所以,内地人到香港买酱油、买鸡蛋,对我们的政府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改革税费机制,降低商品流通环节税费,是当前降低物价,对冲通胀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内地人到香港买酱油的最有效途径。

  第二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给国人营造一个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最近,爆出的"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被指致死""皮革奶""大米有毒"等又为人们的食品药品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其实,每一次食品药品安全背后真正透支的是政府和社会的诚信体现,使得人民不敢相信政府、不愿相信社会。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第三,鼓励消费方式,遏制奢侈消费。据报道,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家。由于贫富差距导致,很多中国富人到外国消费时出手大方,引起外国人士的担忧。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

中国“茉莉花革命”227集会地点发布

博讯新闻: 中国"茉莉花革命"227集会地点发布,本次行动代号为"两会"

中国"茉莉花革命"227集会地点,增至18城市,原定地点成都、广州等地有变动。为便于在国内互联网传播,本次行动代号为"两会",例如成都网友可以给朋友发消息说"本周'两会'在春熙路麦当劳门前召开"。

时间:2011年2月27日开始 每周日下午2时

地点:

北京 王府井麦当劳门前
上海 人民广场和平影都门前
天津 鼓楼下
南京 鼓楼广场秀水街百货门口
西安 北大街原家乐福门口
郑州 二七路百货大楼前
成都 春熙路麦当劳门前
济南 银座购物广场前
长沙 五一广场新大新大厦门口
杭州 湖滨路凯悦酒店前至音乐喷泉一带
福州 五一广场越洋图书城门前
广州 天河体育中心正门
沈阳 南京北街肯德基门口
长春 文化广场西民主大街快乐购超市门口
武汉 解放大道世贸广场麦当劳门口
拉萨 八廓街大昭寺广场
哈尔滨 西大直街康宁路路口世纪联华门口
乌鲁木齐 建设路人民电影院门口

未在此列出集会地点的城市,请自行到城市中心广场集中。

口号

我们要食物、我们要工作、我们要住房、我们要公平、我们要正义
保障私有产权、维护司法独立
启动政治改革、结束一党专政
开放报禁、新闻自由
自由万岁、民主万岁

守则

"只需走到指定地点,远远围观、默默跟随,顺势而为,勇敢地喊出你的口号。"

"请参与者守望相助。如发生参与集会人员受到不良对待,以最大容忍处理,旁人请及时支持。集会结束时不留垃圾,以华人的高素质品格,并有条件追求民主自由。"

来源:博讯新闻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吴祚来:反对北京逼迫小学生向党旗敬礼

  ――致北京市团市委公开信

  北京团市委:你们春节期间让孩子们写身边的党员作文,现在又经常升让孩子们向党旗敬礼,这是一种行政强迫行为,我表示严正抗议与强烈不满!

  一,党旗是党内旗帜,不应该公开让不是党员的孩子们敬礼,你们党员自己经常敬礼吗,自己不做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别人做?孔子说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做得到吗?

  二,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不是一个宗教组织,所以党不能作为信仰来崇拜,政治组织不能信仰,只能有政治信念,政治信念是可以不断修改的,譬如中共从文革进步到改革开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进步到科学和谐观念,都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但宗教信仰不可改变。

  三,孩子们未成年,不能参与政治组织,宗教与政治不应该进入中小学校,特别是未经家长许可,孩子不是党的,不是团中央的,监护人是家长,不能不经家长同意,擅自用政治与宗教信仰来影响未成年人。

  四,共产党员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行动使全社会包括孩子们看到你们的先进性,如果通过行政方式让孩子们来歌颂你,来向你的旗帜敬礼,令人不屑。

  五,应该对孩子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会通过公开竞争,通过志愿与公益精神来服务于社会,而不应该通过行政安排强行让孩子们尊重你们,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当年让我们学雷锋,有用吗?许多地方老人倒地都不敢扶起,团组织为什么不组织团员们去作为呢?

  六,请北京市团委委员们写一篇作文吧,我身边的党员,我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如果写得好,就发给孩子当范文学习,用团委行政方式来强迫孩子敬礼与写作文,应该停止。

  此信请转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委,团中央相关领导

  公民吴祚来

  2011-2-23

  来源:http://wubloger.blog.sohu.com/167571673.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谢盛友:当弱势变为强势

  强弱,好坏,左右,上下,这些都是我们人为的概念,不是永恒的定义。

  欧盟国家军队压境,用吃奶的力气阻挡来自突尼斯和埃及的难民潮。过去埃及只有军变的经验,如今爆发Facebook革命,人民起码知道和平抗议也可以逼走独裁,这方面值得肯定。至于埃及枪杆子是否听从民意,不得而知。不过近60年军政和平转移至民政屡见不鲜。埃及今后的选举是否公正独立,人们拭目以待。

  希腊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一直持续到1821年,希腊人宣布独立为止。1828年希腊独立战争结束后,希腊在1833年建立了君主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希腊又经历了一次内战。1949年内战结束后的希腊宣布加入北约组织。1967年4月21日军人发动政变,之后又宣布废黜国王。塞浦路斯问题最终导致了军人政权在1974年的垮台,一个民主共和国在1975年建立。1977年选举的结果使得左派势力增长但是并未使政局混乱,希腊政局自此安定。于1981年希腊正式加入欧盟。

  一直争取加入欧盟的土耳其与埃及很相像,都是穆斯林国家,欧洲人的邻居。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带领土耳其独立运动,并成功建立安卡拉独立政府, 1919年凯末尔发动民族解放战争,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国,他进行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比如,1928年5月24日,土耳其国民议会立法通过以"国际"拉丁字母取代以前使用的阿拉伯字母。他在各方面试图使土耳其走向西方、走向现代,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土耳其民族通过他的努力,摆脱了内部和外来的束缚,开始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

  但是,他的独裁思想,却导致了土耳其政坛,至今仍存在独裁政府与军人的长期干政。历史上,土耳其军队数次发动军事政变或以威胁,强迫民选政府下台。所有议法律必须经过由军方控制的"宪法法庭"审查才能生效,民主变成了土耳其军队把持国家命运的美丽外衣。

  我们来看看伊朗的1979年革命,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政体在革命过程中被推翻,阿亚图拉(革命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成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在1979年8月30日,霍梅尼在库姆的费齐耶神学院警告反对派:"那些以民主为名尝试对我们的国家带来腐败和破坏的人将会受到压制。他们比起巴努古莱扎犹太人(先知穆罕默德的敌人)更坏,必须对他们处以绞刑,我们会遵照真主的命令压制他们。"

  在伊朗人民圣战组织发动"永恒之光"的军事行动,袭击伊斯兰共和国后,1988年随即发生了处决伊朗政治犯的事件,霍梅尼下令法庭人员审讯每一个政治犯,处决那些对反政权活动没有悔意的犯人,遭到处决的人数估计达1,400至30,000人.

  许多人认为革命会带来新闻和言论自由,然而带来的却是反对派报社的关闭,反对派的示威者受到持棍民团的攻击,霍梅尼解释道:"卖弄笔墨和舌头的党社就是最坏的'棍棒',其腐败程度百倍于其他党社。"

  德国人有一句谚语:"赶走了一个坏的,来了一个更坏的。"我还是很相信我那位德国朋友魏斯讷,他在开罗担任德国中学校长多年,对埃及和穆斯林文化多少有些了解,他认为,埃及的平民很温顺,老百姓觉得"我们已经养肥了一个独裁,再来一个独裁,我们还要花多少钱才能养肥第二个独裁?"

  埃及革命,会不会像伊朗一样吞噬自己的亲生子女?

  "革命吞噬其亲生子女。" 这是法国革命时代吉伦特派领袖韦尼奥的一句名言。

  古罗马传说中的Saturn农神(萨图尔努斯,朱庇特的父亲),通过暴力革命,夺得上一代天庭之王,也就是他父亲的权力,其父被击败并被阉割。对应的古希腊神话中,克洛诺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了父亲乌兰诺斯的统治,但却害怕子女推翻他,于是他吞噬自己的子女。克洛诺斯最终被宙斯为代表的子女们推翻。

  律师出身的韦尼奥用此来比喻:第一,革命吞噬革命者,Saturn吞噬亲生子女,有相似性。第二,Saturn以革命推翻他的父亲,然后他也最终为子女的革命所推翻。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至今记忆犹新,"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微言大意及深刻内涵。

  传统革命,秋后算账,传单作为凭据,发挥很大的作用。如今的现代化 Facebook革命,现代化电子媒体,弄不好会带来了很大的危险。伊朗为什么能处决三万政治犯,一个根本原因是,在起义失败后,活动积极分子很容易被找到。白俄罗斯作家莫罗佐夫(Evgeny Morozov)日前在接受德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存在着潜藏的危险。在专制政权下,人们必须知道,秘密警察部门在严密监控大家的活动。如果谁计划通过 Facebook或推特组织革命,就不能忘记,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会被对方利用。"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严达:外国轿子上的“温爷爷”有点虚

  外国轿子上的"温爷爷"有点虚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的时代广场和电视台播出了,"温爷爷"也又一次高坐在外国轿子之上。这个轿子叫"华盛顿邮报",抬轿子的是一个外国驻京的轿夫,叫李齐柏格(Keith B.Richburg)。当然,李齐柏格以为自己是个记者,"华盛顿邮报"也以为自己是张报纸。

  他们成为"温爷爷"的轿夫和屁股底下的轿子,我们相信更多地源于他们对中国的无知,而不是源自中国无所不能的购买力。虽然中国富得好像能买下美国,大外宣计划也四处得手:"温爷爷"身边的仆人们也随便买得下"华盛顿邮报",奢侈品消费大国花样翻新的公关消费也足以搞晕那些自以为是的西方记者。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美国大报记者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他们的新闻操守――他们成为"温爷爷"的轿子和轿夫,是无法深刻透视中国政治、理解中国文化所致。

  2月15日, 大街上有人喊了一噪子,说"温家宝在最后时刻将担当改革家的角色",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轿夫李齐柏格抬着 "华盛顿邮报"的大轿一颠一颠地出现了。"温爷爷"端坐其上,比"华盛顿邮报"里的奥巴马大哥神气多了。

  神气之一,是除了轿夫李自己,李还拉来胡耀邦和赵紫阳一起来给"温爷爷"当轿夫。说"在临近任期期满,曾与胡耀邦、赵紫阳等已故中共改革家共事过的温家宝,仍在政治僵化和严密控制的体制中悄悄地构筑自己'政治改革斗士'的形象"。

  为了衬托轿子上"温爷爷"的万丈光芒,中共所有官员,变成了轿夫李笔下的面目可恶的"颜面丧尽、缺乏人性的共产官僚"。

  轿夫李没有深刻探讨一下,为什么胡和赵都下了台,唯独作为他眼里的胡赵重要同盟者温家宝却顺利熬过残酷的政治斗争,而最终登上总理的宝座?李笔下"颜面丧尽、缺乏人性的共产官僚",怎么就那么大意,把一个外国人都知道的"胡赵余孽"请上了政府首脑的位子?

  如果温是胡赵的同盟者,为什么在胡、赵两人先后下台的两次宫廷斗争中,都表现得那么明确,坚定地站在了最终取得斗争胜利的邓小平、李鹏的一边,而不是下台的胡赵一边?

  赵紫阳的回忆录,及李鹏的六四日记,都明确地记载了温家宝在六四期间所做的一切。正是他率先不听还没有下台的总书记赵紫阳要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正常的组织程序讨论学运问题的要求,不发通知,不打电话,不听党的总书记的指示,阻断了通过中共组织程序解决学运的最后一线希望。并且把赵的这一要求第一时间向邓小平做了汇报,增加了邓的好感。在六四之后,邓表扬温家宝,"关键时刻站在了党中央一边",保温家宝过关。

  星岛日报2010年6月的《李鹏日记多次提及温家宝:揭其六四角色》一文中有如下的评述:

  李鹏日记提及宣布戒严之后,中央高层和地方诸侯纷纷表态。其中温家宝表示:「拥护中央的方针,拥护小平同志的决定,坚守岗位,努力工作,积极完成中央交给中办的各项任务。」

  这一点李鹏颇为赞赏。李鹏透露,戒严令宣布之后,以彭冲、叶飞为首的一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持异议,要求委员长万里中止访问美国,回国主持紧急会议。人大常委党组向中央写报告,主管外事的李鹏及另两名常委乔石、姚依林反对,中办将3人的批示转给彭冲;已经失势的赵紫阳则口头表示同意让万里中止访问美国,政治局常委胡启立要温家宝发电报通知万里,温家宝「看了电报稿之后,就对胡启立说,这个电报中办不能发。」

  李鹏赞曰,在这一事件中,温家宝「做得是对的」。

  看看,温家宝又阻断了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学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

  如果上述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件,温都起一点积极的而不是相反的作用,六四屠城的事件,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当然,轿夫李可以说,你不懂,当时温迫不得已站在赵的对立面,是为了保存势力,以免被一网打尽,温那时玩儿的是"潜伏"。

  温都"潜伏"成共和国总理了,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该拿出赵的勇气改革了吧。赵紫阳在经济改革方面的贡献何其大,那时的中国政治体制,社会的法治环境,大概要比现在差得多了。但温当总理快9年了,他都干了什么?轿夫李是美国第一大报的驻京记者,每日里虽被请来迎去,但总有时间走在大街上,目睹到中国的现实吧。请问,"温爷爷"从2002年上台到现在,中国的社会矛盾是激化了,还是缓和了?社会差距是进一步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温政府的确是越来越有钱,但那是以社会差距越来越大,民间怨恨越积越厚为代价的。当轿夫李被温政府的人请吃免费大餐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过,他吃的正是民脂民膏?那是带血的馒头,是被压死的矿工,是反抗强拆者自焚的余灰,是被不断高企的房价、随意飞涨的物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无奈挣扎的身躯……

  如果轿夫李还是起码的记者良知,他应当知道,他对"温爷爷"的颂歌,是以遍地无处申冤的哀嚎为背景音乐的。

  神气之二,是说考虑到2013年3月第二个总理任期的结束,温总理将"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政治见解"。

  轿夫李为什么不想想,温家宝为什么要到任期快结束时,才开始谈论政改,而且仅仅是谈论而已?作为轿夫李眼中的胡赵同盟者,温家宝为什么不在上任之初就推动政改?如果那时他权力不稳,那么在他第二个任期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不推动政改?别说推动了,那时他连空谈一下都没有。

  明知自己快下台了,才开始谈政改。这样的谈论有几份诚意?明知在温两届治下,中国经济终于出现"三高":高房价,高物价,高风险,"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报却视而不见,随温一起舞蹈,为温的"政改秀"伴舞,帮助温将经济失败的责任推向政治领域。这样的政改话语,又有几份诚意?

  轿夫李或许以中国的古话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来说明温是有诚意的。其实"将死"或有可能,其言却不一定善,是避免"将死"的一种自我反抗或者保护。

  网上不少文章,都质疑温家宝谈政改,不过是在面对越来越多的批评时,面对其家族腐败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时,温打出的一张自救牌,所谓以"民主改革派"的旗帜,来"掩盖其社会经济政策的失败","掩盖其家族腐败的事实"。甚至,用这面旗帜,在中共不可预料的崩溃发生时,用来逃避家族被清算的命运。

  据网上资料显示,温家宝儿子温云松的私募基金,开设于开曼群岛。赚的是中国人的钱,却存在外国一个税务自由岛上,总理的儿子在心虚什么?想必这一点,见多识广的记者李,应当比我们更清楚。

  神气之三,轿夫李说:" 温家宝毕竟亲身感受并参与过胡赵时期的政治改革,显然他将继续这种改革;温家宝的孤注一掷正为中国民众带来一线希望。"

  第一,不容否认,温家宝的确亲身感受并参与过胡赵时期的政治改革。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2011年已经是温家宝当总理的第九个年头了,这九年里他并没有"继续胡赵时期的改革"。

  第二,恰恰相反,温家宝的孤注一掷正为中国民众带来一场灾难。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是他空谈政改,中国民众与中共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识基础的,这种基础就是部分地存在于民间的,对中共的信任,对中国社会发生良型转型的期盼。但正是他为树一己形象,为保一家私利谈论政改,给自己脑门上硬贴上"民主改革派"的标签,才导致中国社会渐进改革的空间进一步收窄――连构筑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后一丝底限:政治改革,都被拿来做个人秀,中国民众还会相信谁?

  正如万维网《温家宝:中共执政资源的最后挥霍者》一文所说的:"温家宝代表中共给民众开空头的政改支票,开的越多,共产党的空间越小,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流失的越快。温家宝个人收获了民主派的赞誉,而胡锦涛所代表的中共却收获了保守与权贵利益团体的评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随着温个人形象的最终破产,中共彻底失去了民间的最后一丝信任。"

  一言以蔽之,影帝温越煽情,中国民众越靠近灾难的火山口。

  记者李在中美两地来回跑,应当有更多的可能,比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秘密,更清楚地知道,温家宝家族有没有腐败行为。树立"温爷爷"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正面地回应广大中国民众对其家族腐败的质疑,除此别无他法。

  但面对疑问,"温爷爷"始终三缄其口,亡顾左右而言他。记者李作为西方记者,应当明白政府首脑若面对腐败丑闻,往往惶惶不可终日,若不能马上用有利的事实自辨清白,就只有下台一条路可言。但你们的"温爷爷"却始终端坐其位,面不改色,无动于衷。

  也许你们的"温爷爷"有难言之隐,不好自己表白自己有多么"清廉"。这类似是而非的理由很多,比如,以免犯了其他贪污腐败的中共高层"众怒"之类的。那么,我们真心的建议记者李,及可能还是新闻媒体的《华盛顿邮报》,要赞扬"温爷爷",就用事实说话。根据你们掌握的材料,以事实为依据,写一篇论述温家族根本没有腐败问题的文章,详细、全面地驳斥一下像"华盛顿邮报"的对手《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金融时报》那样的媒体的"胡说八道",充分证明2010年1月27日《金融时报》"生而为钱的'太子党'",2010年2月1日《华尔街日报》"中国'太子党'与私募基金"是在造谣中伤敬爱的"温爷爷"。这比写一万篇肉麻的赞扬文章强万倍。

  2月12日,温家宝政府旗下的重要内阁成员,"铁老大"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突然被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掀翻落马,朝野震动,2月15日,"华盛顿邮报"就抛出正面歌颂"温爷爷"的文章,"如此巧合"的时间,不仅透出坐轿者与抬轿者之间难以掩盖的暧昧,更透出当事者的某种心虚。

  也许正是这种心虚,才促成了记者变成轿夫,"影帝"成了"爷爷"。有意无意之间,"温爷爷"再一次达到了"挟洋自重"的效果。

  作者:严达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顾晓军:“秘密树洞”惊动了党

  网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叫"美丽的惊动了党"。然,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谁"美丽的惊动了党",我还真没见过。可,这一次"秘密树洞"惊动了党,倒是千真万确的。

  那么,"秘密树洞"究竟是谁呢?其动机又是什么呢?

  本文初探如下��

  网友片子,写了篇让我一惊一乍的文��《中国茉莉花革命的策划者被人肉搜索出来了��竟然是他》;打开一看,不过是些链接。我明白了:片子,意为骗子。如是,"秘密树洞"或许也是整蛊一族呢?注意,这是第一种探究。

  片子的文,虽没啥内容;但点击,却不低。更有匿名者跟贴:"……是海外民运网站……",并有微词。请注意,这就是第二种说法了。

  海外著名网站,有篇题为《中国茉莉花革命日期已定 原来有诈》的文,文中指"秘密树洞"的推特上,"基本都是色情的内容,不堪入目。还一会是男的,一会是女的……"。注意,这是第三种。但,此与第一种相近。

  基于第三种,海外网友在水一方,作出了"诱捕"的推测。注意,这已是第四种了。

  另,我在18日见到过一文,说"秘密树洞"是一看不惯现实的老党员。注意,这是第五种。

  于"老党员"一说,我的看法是��绝无可能。为什么?因"口号"分三部分,后二部分的内容,绝对是民主派,且很可能是民主派中的激进派。注意,这就是第六种了。

  当然,还有人在即时通讯中闲聊,猜测是我,说"他在邓玉娇和富士康事件中都发起过……"注意,这是七种。于此,我只能说:不是我。实事求是。

  "秘密树洞"究竟是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惊动了党��"秘密树洞",将务虚了多少年的中国政治改革,推入了全世界人的视线……或许,还将推上"二会",推进中国的议事日程表。

  也许,"秘密树洞"将永远是个秘密;但,他必将载入史册��"秘密树洞",已经惊动了党。

  顾晓军2011-2-22于南京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顾晓军:如此维稳不如启动政治对话

  据悉,一个叫"秘密树洞"的老党员,发出了个号召;于是乎,党和军队,全都被调动起来了。且不去论号召者的动机如何,仅能调动党与军队、就够有意思的了。

  据悉,确实有人响应号召,而各地严阵待命的警察,比响应号召的人还多。如是,岂不是一次由警察实践的"散步"?据悉,之所以现场的响应者,不是很多,是因一些平时比较有名的维权人士、民主激进派的行动家们,被分别提前"照顾"起来了,不得分身。据悉,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华人,也都行动起来了,声援大陆的民主激进派的行动家们。

  今天,我这个老牌反对派,就不批评中共了,我理解你们��山雨欲来,能不分兵把守、严阵以待吗?但,我要问:如此严阵以待、如此维稳,何时是个尽头?如今,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加剧、官民对立情绪厉害……这老百姓,连自焚都不怕,还会怕"散步"、怕抓?再说,这老百姓,怎么能够抓的完呢?反过来抓,恐怕倒是容易得多,是不是呢?

  所以,我以为:如此维稳,不如启动政治对话。我觉得:比如,对待冉云飞、江天勇等这些著名的维权人士和民主激进派的行动家们,就不应该是把他们都"照顾"起来,而应该是把他们都请出来、请到台面上,对话。当然,我也知道你们,老逼十三惯了,没有对话的习惯。可,不此一时非彼一时了吗?你们,不也说"权为民所赋"吗?连对话都不愿意,咋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又咋"权为民所用"呢?

  唉,不是我忍不住、还是要批评你们。你们,就是平时瞎机吧猜、瞎机吧想、瞎机吧搞……惯了。这不,把民怨搞大了?听我一句忠告吧,不能在用硬的了。其一,老百姓都已接受了过去的教训;其二,大环境也不同了。我劝你们,拿出点诚意来、把老百姓真当一回事,与这些维权人士和民主激进派的行动家们对话。我就算了,我只能算民主激进派的理论家。

  对了,你们的那个网络特务、卧底杨恒均,可一定要按规矩处理。别说他不是特务呵,海外网站都说了,杨恒均"曾任职中国安全及外交部门"。人家海外网站可不是离间计呵,而是到现在还以为他是"穿越体制内外"的能人。这傻碧破绽在哪呢?一特务,不能自己不干,只能组织不要,是不?而被清除的人,只能找个地方安度余生,哪有弄出粉丝来的道理呢?

  俗话说��听老顾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忠告:对话,排出政治改革时间表,真正启动中国政治改革,想老百姓所想、做老百姓希望之事……中国共产党还是可以成为历史英雄的嘛!记住:千万别再搞特务政治、警察统治了。要想得开,哪有不变的呢?周朝800年不也变了?你们不能与周朝比。那时候人,多傻?就会个易经。现在人多精?连我都会上网了,是不是呢?

  顾晓军2011-2-20于南京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中国版茉莉花革命成“行为艺术”

  中国版茉莉花革命成"行为艺术"

  韩咏红 陈迎竹(北京、上海报道)

  过去两天来海外网站上盛传将在昨天进行的中国版"茉莉花革命",被证实为虚惊一场。

  昨天下午,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里,被网站指定的示威地点出现大批人群,但他们更多是警察、媒体以及好奇围观的群众,没有明显的示威活动。

  上述结果印证了国内一观察者的预估――所谓的中国茉莉花革命可能是一场行为艺术。有异见人士也对本报指出,中国近期不具备出现埃及式革命的社会形势,但是当局的高度戒备姿态亦凸显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始终存在。

  有关中国"茉莉花革命"的号召,首见于19日博讯网站上的匿名投稿,列出国内13个主要城市的集会地点,并鼓励参与者喊口号。由海外人士主办的博讯网被中国当局视为敌对网站,不被允许在大陆落地。

  昨天午后近两点时,北京市中心王府井购物街的麦当劳前,有数十人聚集,他们后来被警察驱散,并不清楚他们是专程前来示威还是过路行人。

  有目击者看到,麦当劳二楼的窗口有人撒下了一把茉莉花,但是撒花人很快被带走。一些路人将茉莉花捡起来,有一个男子后来对媒体抗议称,他只是捡起地上的花,警察就与他拉扯。

  围观人群越来越多,许多人好奇地问"发生什么事?","有名人经过吗?"。附近有十多部公安车和数百警察待命,但警察基本保持克制,一直叫大家"走起来",并没有逮捕人。大约2点30分左右,人群开始散去。

  在上海,人民广场的地标建筑来福士广场外,昨天2点则发生小规模抗议。目击者称数名民众被警方迅速带走,其中一名30几岁男子对香港有线电视记者表示,是响应网上的呼吁而来,另两人则是为拆迁问题表示抗议。

  事件吸引了大批围观者,但许多人还没弄清楚发生什么事,现场已恢复平静。

  据本报广州及重庆特派员杨永欣和李韵琳的现场观察,广州、重庆昨天也传出可能有集会的消息,但集会地点在大批警察与便衣的监管下,最终没有出现示威活动。

  著名异见人士陈子明接受本报电访,分析这场革命虚惊,以及中国爆发中东式动乱的可能时说,长远而言,中国如不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则发生动乱的威胁始终存在的,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态势。

  他说:"这次的号召是海外网站上提出来,不是国内自发的,它主要是海外现象,不是国内事态发展的结果,所以出现这样的效果也不奇怪。"

  陈子明认为"国内的人有自己的维权活动,有自己的安排,现在这个不是很合乎中国自身进程的过程,有很明显海外痕迹。"

  不过,也有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社会矛盾重重,房地产对普通市民形成的剥夺机制,以及人口代际更换后年轻人的公民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中国现在已经出现的群体社会运动,往群体政治运动的方向升级。群体政治运动离革命则只是一步之遥。

  评论人蒋兆勇受访时说:"现在社会运动的动能没得到缓解,还变得更汹涌,这是很让人担忧的。"

  也有人以看表演的视角来评论昨天的活动。评论人莫之许的微博就形容茉莉花革命是"挺好的行为艺术策划"。因此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当真了就输了,为政者如果信以为真做了错误决定,反而可能点燃真正的危机。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