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严达:外国轿子上的“温爷爷”有点虚

  外国轿子上的"温爷爷"有点虚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的时代广场和电视台播出了,"温爷爷"也又一次高坐在外国轿子之上。这个轿子叫"华盛顿邮报",抬轿子的是一个外国驻京的轿夫,叫李齐柏格(Keith B.Richburg)。当然,李齐柏格以为自己是个记者,"华盛顿邮报"也以为自己是张报纸。

  他们成为"温爷爷"的轿夫和屁股底下的轿子,我们相信更多地源于他们对中国的无知,而不是源自中国无所不能的购买力。虽然中国富得好像能买下美国,大外宣计划也四处得手:"温爷爷"身边的仆人们也随便买得下"华盛顿邮报",奢侈品消费大国花样翻新的公关消费也足以搞晕那些自以为是的西方记者。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美国大报记者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他们的新闻操守――他们成为"温爷爷"的轿子和轿夫,是无法深刻透视中国政治、理解中国文化所致。

  2月15日, 大街上有人喊了一噪子,说"温家宝在最后时刻将担当改革家的角色",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轿夫李齐柏格抬着 "华盛顿邮报"的大轿一颠一颠地出现了。"温爷爷"端坐其上,比"华盛顿邮报"里的奥巴马大哥神气多了。

  神气之一,是除了轿夫李自己,李还拉来胡耀邦和赵紫阳一起来给"温爷爷"当轿夫。说"在临近任期期满,曾与胡耀邦、赵紫阳等已故中共改革家共事过的温家宝,仍在政治僵化和严密控制的体制中悄悄地构筑自己'政治改革斗士'的形象"。

  为了衬托轿子上"温爷爷"的万丈光芒,中共所有官员,变成了轿夫李笔下的面目可恶的"颜面丧尽、缺乏人性的共产官僚"。

  轿夫李没有深刻探讨一下,为什么胡和赵都下了台,唯独作为他眼里的胡赵重要同盟者温家宝却顺利熬过残酷的政治斗争,而最终登上总理的宝座?李笔下"颜面丧尽、缺乏人性的共产官僚",怎么就那么大意,把一个外国人都知道的"胡赵余孽"请上了政府首脑的位子?

  如果温是胡赵的同盟者,为什么在胡、赵两人先后下台的两次宫廷斗争中,都表现得那么明确,坚定地站在了最终取得斗争胜利的邓小平、李鹏的一边,而不是下台的胡赵一边?

  赵紫阳的回忆录,及李鹏的六四日记,都明确地记载了温家宝在六四期间所做的一切。正是他率先不听还没有下台的总书记赵紫阳要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正常的组织程序讨论学运问题的要求,不发通知,不打电话,不听党的总书记的指示,阻断了通过中共组织程序解决学运的最后一线希望。并且把赵的这一要求第一时间向邓小平做了汇报,增加了邓的好感。在六四之后,邓表扬温家宝,"关键时刻站在了党中央一边",保温家宝过关。

  星岛日报2010年6月的《李鹏日记多次提及温家宝:揭其六四角色》一文中有如下的评述:

  李鹏日记提及宣布戒严之后,中央高层和地方诸侯纷纷表态。其中温家宝表示:「拥护中央的方针,拥护小平同志的决定,坚守岗位,努力工作,积极完成中央交给中办的各项任务。」

  这一点李鹏颇为赞赏。李鹏透露,戒严令宣布之后,以彭冲、叶飞为首的一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持异议,要求委员长万里中止访问美国,回国主持紧急会议。人大常委党组向中央写报告,主管外事的李鹏及另两名常委乔石、姚依林反对,中办将3人的批示转给彭冲;已经失势的赵紫阳则口头表示同意让万里中止访问美国,政治局常委胡启立要温家宝发电报通知万里,温家宝「看了电报稿之后,就对胡启立说,这个电报中办不能发。」

  李鹏赞曰,在这一事件中,温家宝「做得是对的」。

  看看,温家宝又阻断了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学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

  如果上述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件,温都起一点积极的而不是相反的作用,六四屠城的事件,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当然,轿夫李可以说,你不懂,当时温迫不得已站在赵的对立面,是为了保存势力,以免被一网打尽,温那时玩儿的是"潜伏"。

  温都"潜伏"成共和国总理了,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该拿出赵的勇气改革了吧。赵紫阳在经济改革方面的贡献何其大,那时的中国政治体制,社会的法治环境,大概要比现在差得多了。但温当总理快9年了,他都干了什么?轿夫李是美国第一大报的驻京记者,每日里虽被请来迎去,但总有时间走在大街上,目睹到中国的现实吧。请问,"温爷爷"从2002年上台到现在,中国的社会矛盾是激化了,还是缓和了?社会差距是进一步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温政府的确是越来越有钱,但那是以社会差距越来越大,民间怨恨越积越厚为代价的。当轿夫李被温政府的人请吃免费大餐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过,他吃的正是民脂民膏?那是带血的馒头,是被压死的矿工,是反抗强拆者自焚的余灰,是被不断高企的房价、随意飞涨的物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无奈挣扎的身躯……

  如果轿夫李还是起码的记者良知,他应当知道,他对"温爷爷"的颂歌,是以遍地无处申冤的哀嚎为背景音乐的。

  神气之二,是说考虑到2013年3月第二个总理任期的结束,温总理将"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政治见解"。

  轿夫李为什么不想想,温家宝为什么要到任期快结束时,才开始谈论政改,而且仅仅是谈论而已?作为轿夫李眼中的胡赵同盟者,温家宝为什么不在上任之初就推动政改?如果那时他权力不稳,那么在他第二个任期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不推动政改?别说推动了,那时他连空谈一下都没有。

  明知自己快下台了,才开始谈政改。这样的谈论有几份诚意?明知在温两届治下,中国经济终于出现"三高":高房价,高物价,高风险,"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报却视而不见,随温一起舞蹈,为温的"政改秀"伴舞,帮助温将经济失败的责任推向政治领域。这样的政改话语,又有几份诚意?

  轿夫李或许以中国的古话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来说明温是有诚意的。其实"将死"或有可能,其言却不一定善,是避免"将死"的一种自我反抗或者保护。

  网上不少文章,都质疑温家宝谈政改,不过是在面对越来越多的批评时,面对其家族腐败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时,温打出的一张自救牌,所谓以"民主改革派"的旗帜,来"掩盖其社会经济政策的失败","掩盖其家族腐败的事实"。甚至,用这面旗帜,在中共不可预料的崩溃发生时,用来逃避家族被清算的命运。

  据网上资料显示,温家宝儿子温云松的私募基金,开设于开曼群岛。赚的是中国人的钱,却存在外国一个税务自由岛上,总理的儿子在心虚什么?想必这一点,见多识广的记者李,应当比我们更清楚。

  神气之三,轿夫李说:" 温家宝毕竟亲身感受并参与过胡赵时期的政治改革,显然他将继续这种改革;温家宝的孤注一掷正为中国民众带来一线希望。"

  第一,不容否认,温家宝的确亲身感受并参与过胡赵时期的政治改革。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2011年已经是温家宝当总理的第九个年头了,这九年里他并没有"继续胡赵时期的改革"。

  第二,恰恰相反,温家宝的孤注一掷正为中国民众带来一场灾难。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是他空谈政改,中国民众与中共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识基础的,这种基础就是部分地存在于民间的,对中共的信任,对中国社会发生良型转型的期盼。但正是他为树一己形象,为保一家私利谈论政改,给自己脑门上硬贴上"民主改革派"的标签,才导致中国社会渐进改革的空间进一步收窄――连构筑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后一丝底限:政治改革,都被拿来做个人秀,中国民众还会相信谁?

  正如万维网《温家宝:中共执政资源的最后挥霍者》一文所说的:"温家宝代表中共给民众开空头的政改支票,开的越多,共产党的空间越小,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流失的越快。温家宝个人收获了民主派的赞誉,而胡锦涛所代表的中共却收获了保守与权贵利益团体的评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随着温个人形象的最终破产,中共彻底失去了民间的最后一丝信任。"

  一言以蔽之,影帝温越煽情,中国民众越靠近灾难的火山口。

  记者李在中美两地来回跑,应当有更多的可能,比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秘密,更清楚地知道,温家宝家族有没有腐败行为。树立"温爷爷"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正面地回应广大中国民众对其家族腐败的质疑,除此别无他法。

  但面对疑问,"温爷爷"始终三缄其口,亡顾左右而言他。记者李作为西方记者,应当明白政府首脑若面对腐败丑闻,往往惶惶不可终日,若不能马上用有利的事实自辨清白,就只有下台一条路可言。但你们的"温爷爷"却始终端坐其位,面不改色,无动于衷。

  也许你们的"温爷爷"有难言之隐,不好自己表白自己有多么"清廉"。这类似是而非的理由很多,比如,以免犯了其他贪污腐败的中共高层"众怒"之类的。那么,我们真心的建议记者李,及可能还是新闻媒体的《华盛顿邮报》,要赞扬"温爷爷",就用事实说话。根据你们掌握的材料,以事实为依据,写一篇论述温家族根本没有腐败问题的文章,详细、全面地驳斥一下像"华盛顿邮报"的对手《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金融时报》那样的媒体的"胡说八道",充分证明2010年1月27日《金融时报》"生而为钱的'太子党'",2010年2月1日《华尔街日报》"中国'太子党'与私募基金"是在造谣中伤敬爱的"温爷爷"。这比写一万篇肉麻的赞扬文章强万倍。

  2月12日,温家宝政府旗下的重要内阁成员,"铁老大"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突然被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掀翻落马,朝野震动,2月15日,"华盛顿邮报"就抛出正面歌颂"温爷爷"的文章,"如此巧合"的时间,不仅透出坐轿者与抬轿者之间难以掩盖的暧昧,更透出当事者的某种心虚。

  也许正是这种心虚,才促成了记者变成轿夫,"影帝"成了"爷爷"。有意无意之间,"温爷爷"再一次达到了"挟洋自重"的效果。

  作者:严达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