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

张召忠:中国政府和军队腐败奢华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张召忠:中国政府和军队腐败奢华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据报道中国现有公务用车六百多万辆,国家每年光养车的费用就比军费还高,是这样吗?

  张召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真是触目惊心啊!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是吃饭喝酒,大摆排场。

  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可美国人公款请客不会超过四菜一汤,标准非常清楚,没有弹性空间,你愿意八菜一汤可以,对不起,多余的部分你必须自掏腰包!美国人请我吃饭,每次总是把菜汤倒在米饭里吃掉,不浪费一粒米、一根菜,一口汤,我们的官员能够做到吗?一顿饭能够吃掉一个大学生四年的学费,一个小学一年的经费,这样下去得了吗?当然,在经济萧条的今天,大吃大喝或许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方面呢!你看现在经济危机影响到餐饮业了吗?相反,却越来越红火。还有送礼的问题,托人办个事儿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的送,多么吓人!如果有机制,有考核,还需要这样吗?按程序办就是了,为什么留有那么多的黑洞和暗箱操作空间?在美国,送礼可以,但必须限制在10美元以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涉嫌行贿受贿,受贿的要判刑,行贿的也要判刑。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它虽然在衰落,但值得我们学习的实在太多了。

  二是楼堂馆所,极尽奢华。

  我去过很多国家,发现中国各级政府的楼堂馆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奢华、豪华、壮观。在美国、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市政厅、市长办公室市民都是随便进去的,没有站岗放哨、戒备森严的。我去过的一些市政厅和市长办公室都非常的简朴,从规模、豪华程度而言比不上我们有些地方的乡镇办公条件。如果市政厅很简朴,老百姓就很容易与你来往,如果你搞得过于富丽堂皇,老百姓就感觉你是个衙门口,距离也就拉开了。再看看宾馆,我去过以色列,他们的人均GDP一两万美元,比中国高数倍,但最好的酒店说是四星级,实际上远远不如我们的三星级。看看中国吧,在有些开放的城市,步行十分钟的范围内,就会发现十几家五星级、超五星级豪华酒店,政府的很多会议都安排在那里召开,政府的很多官员经常在那里开房间,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联系群众。在我小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县委书记深入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吃饭采取派饭制度,就是今天在张家吃,明天到李家吃,那个时候农民很穷,没什么可吃的,县委书记就跟着农民那么随便吃。住宿也是这样,与农民一起住,焦裕禄同志就是那个时期的典范。现在行吗?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类似的案例,去年终于发现了一个典型案例,但不是在大陆,是在台湾,这个人曾经当过市长,是党的主席,他下乡的时候,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干完一天活,晚上就睡在猪圈里和牛棚里,这个人的名字叫马英九!他现在成为台湾的领导人。

  三是公务车越来越豪华。

  我在英国的时候,英国的中将以下都不配车,官员都不配车,军事院校没有一辆公务车,都是私家车,开到伦敦郊区停下来换乘地铁进城上班。单位集体活动都是租车,租用出租公司的车,专业司机,准时准点,没有事故隐患。这样的管理,省去了大量的司机编制,抑制了腐败,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大大减缓了城市交通压力。北京市为了控制交通,采取了很多的法规,包括限行制度。但是,这些都是制标不治本的,真正管用的措施:一是在现有公务车的基础上,同比例缩减70%以上(当然包括驻市内的军车);二是确定一个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凡是高于这个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五环以内,严重者强行限制淘汰;三是数倍提高三环以内停车收费标准,过去一辆车停一小时花费5元,以后应该增加到15-20元,随着时间的增加收费要呈指数增多。

  英国的将军带领学员到外出参观见学,身着迷彩服,乘坐出租公司的车辆,到达战场后徒步行进。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01年我去访问的时候,发现包括上将、中将所有将军的车,都没有空调,车辆的级别相当于我们夏利车的水平,他们的办公室没有空调,只有电扇。相比之下,我们真是汗颜啊!GDP不算高,国力不算强,享受方面却走在世界前列,而这种享受不是普通民众,却是民众的衣食父母。不是张口闭口就说领导就是服务吗?既然是服务就要把自己当作公务员,而不是衙门里高高在上的官僚!

  我是将军,给我配有专车和专门司机,如果从我开始搞改革,我愿意带头放弃专车和专用司机,我不会有任何意见。我不是在说空话,我是在说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立党为公,行政为民。当了官儿就一步登天,生活和物质待遇就一下子增长了那么多,那么多实惠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啊!人民还愿意跟你说真话、讲实话吗?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作文《我最崇拜的人》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获得过国际大奖,他的所作所为激发了国人的斗志,虽然有一段时间他从我们眼前消失了,但是我相信他的精神永存…老师都要报警了,接下来一句,他的名字叫刘翔。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领导过学生闹学运,出过书,得过外国的奖,后来被冤枉做了很多年牢。但我相信,这些都是历史给他的考验,因为他说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他的名字是刘少奇。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是个博士,他出过书、当过被告。得过西方很多国家的大奖,以及香港台湾等境外组织颁发的奖。他是很多中国人的偶像,他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叫刘德华。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出过书,获得过国际大奖,用多年的拼搏和追求向世界展示国人的无悔青春,虽然有一段时间住过牢,但是我相信特不会为此而向命运屈服。特的名字是刘晓庆。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奖项,因为他的推手技惊全球以至于不得不说:我没有敌人。有时候面对记者会结结巴巴,他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整个世界都经常默念他的名字:国家的未来栋梁!他的名字叫刘国梁。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十几年如一日,忍辱负重,勤奋耕耘,从一个东北土鳖成长为亿万人瞩目的理性楷模。他致力于一个理想化的行动,让自己备受磨难,但人们心里为他树起了一座丰碑,他的名字叫刘老根儿。

我最崇拜的人他姓刘,他一生传奇,80年代就名扬国际,热衷挑战强拳,获得过无数国际大奖。他的一生没有敌人。他就是拳王刘易斯。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获得过很多境外组织的奖杯,他的作品流行海内外,他忠厚的面貌总是让人感到亲切,他也很关心缅甸昂山阿姨的情况,他的名字叫刘青云。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以人性化的实践,经历和见证了封建小农经济下个人良心的最大发挥。他清白而廉洁,但却历经诬陷,一个好人被钉在耻辱里,体现了专制政权的强横与无耻。然而,他被人传颂为良知的化身和尊严的维护者。他的名字叫刘文彩。

我不崇拜的人姓刘,他某年因为因为被央视现场报道使用幕后黑手欺骗全国人民而一举闻名。他荣获过那个领域的国际大奖,他的成就可以说在中国没有敌人。网上关于他的争议一直很多,不过丝毫不影响他的影响力。他就魔术师刘谦。

我最崇拜的人姓刘,他为了反抗强权暴政忍辱负重,尽管他有很多先天缺陷,但是仍然不能阻止他成为时代的领袖,他的名字刘邦。

我最崇拜的人也姓刘。他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很牛,毕业之后作为一个外地人留在了北京教书。08年的时候很多中国人为他而欢呼,举世瞩目。他是刘欢。

原始来源:http://xizhizhu.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原子弹手工制作方法

原子弹的理论本身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拿到两堆正确的物质(通常是铀235或钸),然后把它们「紧紧地」放在一起,这样维持一段够长的时间,其它的事情就不必我们操心了,原子弹爆炸的好戏会自然上场。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告诉原你怎样在家里做原子弹。

准备工作
我们大约需要30磅的铀235,体积差不多有一个棒球的大小,再配合一些很容易到手的材料,这种炸弹就能使1/3哩以内任何东西化为乌有;2/3哩以内的东西严重受损;在1�25哩半径内的人都会受到致命的辐射线;辐射尘随风飘扬,能使40哩内的人都致病。如果它在纽约市引爆,大概有25万人会死亡,还有40万人会受伤。这种效果恐怖份子应该会很满意;这种原子弹甚至在战场上也都能派上用场。
不过,要提醒各位:铀235的分量不要超过45磅,因为对这样多的铀,其引爆的技巧相当困难,单凭业余的机槭工匠,大概是无法适时且有效地把这些东西凑在一起。挺有可能你还没做一半,它就在你面前爆炸了,那可就真伤感情。我个人的偏好是用36磅或37磅的铀235,因为这样效果不差,而且,如果设计上出点小差错,也不致于有太严重的后果。
一旦把足够的材料紧聚在一起,我们最棘手的技术就是得使它们能紧聚在一起维持约半秒钟,这半秒钟的延迟就是技术上最主要的问题。原因是这样的�当这两堆物质靠太近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而产生大量的能量,在瞬间(比一秒钟小很多)迫使这两堆物质分开。这样的结果和爆竹的效果差不多,几百�外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对一个稍有「自尊」的恐怖份子而言,是不会以此为满足的,对吗?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设计出一套办法,使两堆铀235能聚得久一点,好让一些比较惊人的「大事」发生。
如果你这位恐怖份子有栋两层楼房(含地下室)、两根火药、15包水泥、20立方码的沙石,那么大约只要一个礼拜就可以完工了。全部的费用,除去房租不算,大概只要3�000美元就够了。最后的问题是怎样把铀235或钸弄到手,这留待后面再谈。

开始动工
准备妥当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分批弄来的铀235分成二等分,用一对半球容器装起来,你或可用乙炔喷灯(Acetylene Torch)来作。铀的熔点是414�2℃,而乙炔喷灯的燃点是526�4℃,因此理论上来说,乙炔喷灯足以熔化铀235。也许你应该花几十块耐火砖作个窑,加上一个风箱,效果会此较好;不过如果你有耐心再加上一些运气(因为铀这东西燃烧会爆炸),乙炔喷灯应该是够用的了。
铀熔成液体后,流到半球状的洼槽(制陶瓷用的耐火泥就可派上用场),则第一个半球型作好冷却了,再移开作第二个。有件事要注意:这时候,在这区域附近不能有人。因为,铀有对人不利的特性。如果铀熔化时你就在现场,那么,你总会吸进一点,嘿嘿...,其结果不是说你会少活几年,而是你只剩下几个钟头好活了!
如果你这个恐怖份子确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那当然就不必计较这些了,否则我建议你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当铀熔化时,和它相隔50�,再用5吨铅隔离,这样应该足够安全了。将铀235分成两堆的工作完成后,你就应分别用铅箱装好。再从二楼挖个洞通到地下室,用一对黑铁管接起来,使总长约20�左右。若能用6�厚的水泥敷于管外可能稍好,不过如果地板够坚实,而且房子是建在岩石上,也可以不必这么麻烦。在放下管子之前,先把装铀的半球形容器的平面朝上放在水泥上,再把管子放置妥当,原子弹就已完工一半了。为了不使铀散逸,地下室应该用沙、石、水泥和水混合填好,但因为这只要用一次就达到目的了,做得不太好看也无所谓。真正要注意的是,管子外面有足够的阻挡力量,使原子弹在爆炸前铀不致漏出。其实只要半液体状的沙泥混合物,就足以担当大任了。如此这般,原子弹的接收部分就完工了。
引爆部分比较难做,构想之一是将另一个半球容器放在管子的上端,引爆时,让它倒向下面的接收部分就可以了。原理上虽很简单,但有些技术上的困难不易解决,比如说,如果引爆用的半球容器放歪了一点,它就会沿着管子滑下来,这样你想成为恐怖份子的美梦就落空了,因为这种死法不会让人觉得恐怖,只会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
目前可能是最简单而有效的设计,把一个细线织成的罩子(就像夏天防苍蝇的那种),放在管子的上端,再塞进管内,留约3~4�在外面;这时再把另一段4尺长的管子焊在原来的管子上。若要使连接的部分更牢,可以在此部分钻几个洞,把铁钉插进去。然后拿3�长的2�5�铜管,里面装熔化的铅,将引爆的半球容器安在铅底座中一个吻合的凹槽里;另一根铁棍则凿入管子的另一端约一�,这装置总重量是80~95磅。
最后,把有螺纹的盖子套在管子上头,等到它能旋得松紧自如时,再将它拿下来,在它上面钻一个洞,使能容得下引爆的装置杆;装置杆则留下6~8�长露出洞口,杆上并恰留钻一个钉孔。将各种大小不同的钉子试着去配合,最恰当的大小是能合于整个引爆装置(当然,试着配合时暂不在接受管上端作,以免危险)。然后,将TNT或炸药涂在一个碟子上(最好是咖啡壶中过滤器的底座),再塞进去,并插进一两个雷管。这放在引爆装置杆的四周,再由一两条引线连出来到外面,然后把它旋紧,原子弹就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工作只是把引线接到定时器上,再把下端的安全针拔掉,然后离开这城市,约12小时后,这城市就离开这鍪澜缌恕?nbsp;
定时器一旦引爆,其力量足使另一个安全针脱落,引爆装置就掉到接收部分去,即使不考虑爆炸产生的加速度,光是重力就足使95磅的物体由20�高空掉下,产生8X10的十次方耳格/秒的动能。把爆炸所生的冲力考虑进去,则接触点有10的十二次方耳格/秒的动能,可使两个半球容器接触的时间够长,而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防辐设备
为了要将所有重要的步骤交代清楚,应该再将几个小问题说明一下。例如,前文曾经简略地谈到,用乙炔喷灯时要考虑铀有发火燃烧的可能性。其实,应该说整个机械操作都要在「乳状液槽」中进行。对不太熟悉机械技术操作的人而言,所谓乳状液就是一种看来像牛乳一样的液体,和油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不会发火燃烧。这种乳状液在一般机械工厂供货商处都很容易买到,而且不会有入问你买这种东西干什么?用了这种乳状液,可以使危险降到最低程度。事实上,若我们要溶解铀或对铀作机械处理,最好在纯氮的大气中才安全。可是如果你够小心,而且运气又好的话,那么也不必用这种极端安全的方法。
辐射的问题是比较麻烦的一点,镭的辐射量和重量成正比,但铀的辐射量和重量却是成指数关系(也是这种性质使它具有爆炸性)。因为每个半球所装的质量都超过了临界值的一半,所以和它们同在一间房子里非常地危险。只吸进去一点点含放射性尘埃的空气,就意味着你马上要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我建议所有的工作人员应有其它的氧气供应,每人口中含个氧气管或可解决这个问题。但要通盘解决辐射的问题可能比较麻烦,不过只要有决心,加上智能和运气,这问题还是可以克服的。
我还要建议采用一种用铅作成外壳而且有动力的轮椅,让操作员坐在里面可以安全地作业。上面只要开个小缝,用铅作的玻璃当窗户,操作员就可以看到外面。铅作的袖子和手套,可以用来作一些需要和铀碰触的机械动作。为了防止辐射外逸,整栋房子的墙壁、地板都需覆盖上一层铅;地下室的天花板也要加上一层铅板,以免接收部分产生辐射的问题。算起来起码要用上6~8吨的铅,以维持基本的安全问题。这么一来,又得多花工夫支撑地板,免得垮下来。这些工作都作好了,就可以开始动手制造原子弹。 如果你想作一道「红烧兔子」大餐,打开食谱第一步就是要抓一只兔子来!同理,现在你也会问:「怎样把铀235弄到手?」(铀235通常此钸容易拿到。)其实,你只要平时注意看报纸,应该不难知道,核能发电厂里就有。只要由电厂里偷根控制棒出来,把它熔了,再把其中没有用的铀238分离出来就成了。
要潜入一个核子反应炉,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尤其大学校园中的核子反应炉,都只有些马马虎虎的安全设施。一般设施就是些带刺铁丝网围墙,门口站了一两个警卫。事前可以作出误闯的样子来几次投石问路,看看有没有什么电子安全装置,大概结果都是根本没有的。可是我们偷偷摸摸的潜进去并没有什么用,因为铀非常的重,不要讲是一个人,就算是一队人马开进去,也搬不到足够的分量出来。尤其这批人马又身装铅甲以防辐射,就更不管用了。依我之见,干脆偷辆卡车和拖车,干掉警卫,代以自己人,然后就直闯进去拿你要的东西,很干脆,效率又高。
不过,反应器都是装在一个镍-铁合金的球状容器里,容器再浸在水中,通常,旁边会有千斤顶,以便修护时用,所以也可以顺便用来把整个反应炉心起出来放到卡车里。不过要注意一件事,搬动反应器时要拔出一些燃料棒,或是插进一些节制棒,否则你和整个反应器都要化为灰烬。建议你或可向当时被你挟制的人质请教这方面的技术,以便搬动炉心。
此外,整个反应器重约50吨,加上拖车需要6�厚的铅板作防护,所以拖车如何拖动65吨的重量,还是颇伤脑筋的。或者,你觉得搬走整个反应器不切实际,也可以只带走约1�200磅的备用燃料棒。不过千万也要带着石墨或铅,免得燃料棒因不断地反应生热而熔化了。如果你忘了这步骤,回家打开盖子,只会看到一堆熔化了的铀,而且四处散射,可能你当场就一命呜呼而遗笑万年。性命事小,这脸可丢不起,所以别忘记拿了1�200磅的燃料棒之后,要和15�000磅的石墨或铅混合。反应器的铀大约含3%的铀235(自然界铀则只含0.5%的铀235),做原子弹的铀则需要97%的铀235,否则根本不爆炸。到手的1�200磅燃料棒,可以提炼出所需要约36磅的铀235,不过要有耐心和经验去分离它。如果你自知无法全部把铀235分离出来,就得多弄点燃料棒。
一般说来,以目前的技术,要达到每次增加纯度25%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你最少要弄到4�800磅的燃料棒,若能弄到9�600磅最好。把这些加上去,你总共要带15万磅(75吨)的东西。其次还要找个地方放这些东西,我建议你租间仓库,如用原来那两层楼的建筑来分离铀似乎不太实际,因为这至少需要2万平方�的空间。

分离高招
下面就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来分离铀235。对恐怖份子来说,气体扩散法是好方法之一,这也是早期制造原子弹时所采用的,不但可靠又不必太复杂的技术。不过花费较多,而且所用的化学药品更是吓人。首先,你要有约12哩长的特殊玻璃线钢管,并以60吨的氢氟酸(HF)形成六氟化铀,然后吹向一具有特殊小孔的膜。因为六氟化铀238较重,在经过这层膜时会被陷住而不易透过。每过一次可使铀235的成分增加0�5%,如此程序只要反复操作,所得六氟化铀235的成分就愈大,最后只要把六氟化铀中的氟分离出来就行了。因为氢氟酸很贵,而且不易取得 所以最好是去偷一点来,要不然就先去偷个几百万美金也行。
如果你觉得此路不通,还有其它的办法。你可以在树林里建个滋生反应器(BreederReactor),用铀来作钸,再用化学上的技术分离即可。至于如何建滋生反应器,也不是难事,随便一本大学教科书,都可以告诉你好几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没有困难,但是也有它实际上的难处。不过如果你刚好有私人用的小河,又有几火车的钠,数量可观的不锈钢管,一百亩与外界隔离的土地,那就没有间题。
如果对这两种方法你都没有兴趣,还有一些有趣的新技术可供参考。你可以先用一块低温磁铁(Cryogenic Magnet),它在液态氦的温度(约零下270℃)下能保持20,000高斯的磁扬...不过,唔,不过下面的程序太复杂了...还有一法是用雷射,因为铀238较重,被激光束照射后,运动的偏离角比铀235小。所以若在和雷射光垂直的平面上洒上一层铀,则铀235、铀238可藉其偏离角来分离。此法原理上简单可行,但时间上太慢。一天大概只能处理20磅的铀(含235和238),而分离的效率约12�5%,每处理一次可以产生约10%的铀235,所以要处理9次才能达到原子弹的标准。如此算来,从9�600磅磅的燃料棒中分离出36磅纯度97%的铀235,约需费时四年、。然而,它的辐射量又使你根本没有四年好活,所以还得找三两个志愿者来完成你的未竟之志。因此,若能有愚公移山之志,或可成功,祝你好运!
材料:
直径20cm,高100cm的不锈钢垃圾筒一只(三星级宾馆用的就成,五星级的太浪费);
大号"二踢脚"10只;
电筒用电珠2个(备用1个);
细双股电线若干米;
1号电池2只(双鹿的不错,不是做广告喔);
机械闹钟一只(到点儿"叮呤呤"响的那种);
"铀235"10公斤(这东西现在"黑市"上有卖,价钱比内存条贵多了,可人逼极了也得砸锅卖铁不是?实在不行就"铀238"凑合了);
"钚"50克;
手枪钻1只、多头螺丝起子1只、螺栓若干、宽透明胶带若干、"502"快干胶1瓶、劳保手套一副、解放鞋一双、劳动服一套、太阳帽一顶、医用口罩一只、潜水眼镜一副。
下面就开始干活。先把"铀235"毛坯上车床车成两个直径20cm各有中空2cm的半球(给人师傅一条"大中华",手工费不能少)和一根直径2cm长 20cm的圆柱体;再把"钚"用气锤冲成一张直径2cm的薄片(两片)。行了,工厂里的活儿干完了,剩下的就看你的手艺了!
接下来,找一郊区房子(人越少越好,不怕一万怕万一),带上你的材料,穿上你的工装,戴上潜水眼镜(主要是保护眼睛)。
用手枪钻在不锈钢垃圾筒上开四个洞,先将一张"钚"片用"502"快干胶贴在垃圾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另一片贴在"铀235"圆柱体的一端。
将"铀235"两个半球分别固定在垃圾筒的底端(中空的空心正好贴在底端"钚"片的位置上)和垃圾筒中部。
将"二踢脚"捆扎成圆柱体,引线连接成为一条大"药捻儿";将电筒灯珠小心砸开(一个砸失败了还有一个),取里面的灯丝用细电线分别连接两端,将电线和闹钟及电池串联好;然后将电珠灯丝和"药捻儿"捆在一起。
那根"铀235"的圆柱体被安放在"二踢脚"的最前端,对准两个"铀235"半球的中空。
最后用宽胶带把这些东西都固定在一起,晃一晃,没有"恍啷恍啷"的声音最佳。
原理:
只要定时闹钟一到点儿,闹钟就会使导线通电,通电后电珠丝发热引燃"药捻儿",然后"二踢脚"点燃,推动"铀235"圆柱体冲进"铀235"的两个半球中从而使这"核物质"达到所谓的"临界状态","铀235"圆柱体顶端的"钚"片和垃圾筒底端的"钚"片撞击产生大量中子,中子会让这垃圾桶里的东西引爆......
哇!好大的一朵棉花糖啊!
注意事项:
接闹钟那一步千万万千小心,留到最后一步再做!接线前多做几个深呼吸,接线时尽量不呼吸!闹钟的尾部反扣在垃圾筒的顶盖上,这样好控制时间。可定时的时候最好把线断掉。
好了!你的"核武器"就算完工了!这东西一发威,别说什么"大厦",就是整个城市也得重建,确实是杀人灭口,居家旅游,拆楼挖沟的利器!

备注:注意,这不是开玩笑,一切后果自负!不过我想也没有人可以买到钚or铀...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韩虎:我为西安事变说几句真话

  今天看了'程映虹'所谓'西安事变'的都是汉奸的言论,我知道她就是看了一些今天的文章,按照一种想象写的。

  首现,我和'孙鸣九'很熟,'西安事变'后的事他没讲过,之前的孙铭九,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军讲武堂概念的,激进与勇敢的军人,没有政治概念,忠诚张学良,为痛失东北满腔仇恨,在喜峰口一战中,用步枪打下日本飞机,可见其勇敢。整个'西安事变'的影子,其实是受'日本军人幕府政治'的影响,以枪论要求,郭松林事件也是。

  张学良是我家的亲属,万福麟公认是张学良的人,所以我对于张学良的了解,要远比今天书上讲的真实的多。在东北,其实是万福麟和张学良与郭松林是东北军张作霖军政府的支柱,也就是讲,是东北军实际的控制人,张作霖起事时,万福麟是后营的营长,军事势力大于张作霖,只是大家同意于光斗的主张,推举有能力的张作霖为首领,张学良取了他女儿余风致,万国宾取了他孙女于霄云,张作霖坐天下,万福麟扩张军事,建立不公开的东北新军,大约在郭松林起事时,有十万当时最现代化的军事力量,郭松林围了张作霖七天谈判,万福麟还是支持了张作霖,令郭松林没想到,退兵(我大爷韩春林是郭松林的卫队长),这主要是张学良的态度决定了万福麟的态度。万福麟在主张上其实与郭松林的主张几乎一致,扩大东北新政的发展,增
强军事上的力量,缩减各督军的经济权利,扩大屯兵地域。

  张作霖逝去后,万福麟的态度决定了张学良东北军保安司令的地位。所以,张学良与万福麟的关系,是一体的关系(也就是讲东北军政府的建立是起事这些军人的国家,其他军政要员是雇员概念。)。

  不过,有一点大家不满意张学良的是,与蒋介石的关系过于密切,没有出关前,东北军财政富裕,自给自足,中央政府给的,只是锦上添花,蒋介石当然视你为知己同仁,不分你我。然而,出关后,这个关系变了,你要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你不听他的行吗?而且,张学良一去南京与上海,就是半年不归,也是一个问题,你答应蒋介石的事,让下面当。因为这个原因与现实,万福麟出关后的态度是,听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争取可能的利益。这前后背后也有挑拨,要以万代张,后来还有以王代张,阴谋分裂东北军。

  '西安事变'的发生,一方面有张学良自责痛失东北的感受,也有与蒋介石亲密关系的阴影。一些主张与行为,开始抵制蒋介石,不过这个已不现实。这是张学良'西安事变'主张的本质,心里想着要打回东北,建立一个抗战的联盟。然而,万福麟及其它东北军要员知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日子不远了,这是最后不同意与中央军开战的共同意见。

  东北军这些激进军官,动机当然没错,然而,那不是中�国家利益的眼光。王以哲蒙难的作用,历史意义巨大,从另一方面告诫中央政府,东北军不是一个任人玩耍的军队,东北军抗战的诉求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东北军几乎没有政治上的概念,今天明确的讲,当时共��抗战的主张,符合国家的利益这个不容质疑,能够达成一个广泛共识的统一抗战结果,这个张学良失去自由也认为不后悔的事,不然,我们今天可能是亡国的结局。

  我们东北军可以讲,在以后的抗战中,是中�抗战的中流砥柱,没有东北军的浴血抗战,牺牲了几乎二十万军人,就没有中�后来的在中日对持局面。

  具体几个后来没有出路的,激进军人的事,你不能否定他们当时的行为,那是爱国的行为。

  纪念'西安事变'的意义在于,他的动机与目的是抗战,其结果还是好的。张学良也承认,从国家制度讲,这个行为不对,那么怎么办对呀?面临外国侵略,打内战对吗?

  还是要纪念这个'西安事变'爱国的伟大意义,我们东北军后代不后悔我们那时失去的东西。张学良的举动,失去的是我们东北军的利益,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才不会亡国。

  作者:韩虎(TigerHan)2010/12/6

  作者电子邮箱:htigerhan # gmail.co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谢盛友:寻找台湾海峡的支点

  台湾五都选举联想:给我一个台海支点,我就能撬动中国统一的大门。

  美国放弃了台湾,就等于放弃了半个太平洋;中国丢失了台湾,就等于丢失了半个太平洋。台湾是祖先留给我们中国人的非常理想的安全出海口。只要台湾在手,中国东入太平洋就豁然开朗。然而,台湾本来是中国天然的门户,但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中国的跳板。

  这个跳板现在被美国人控制着。

  如果说人间还有伟人的话,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1913-1992)当之无愧。他清楚地了解到,冷战结构乃是美国所创造的结构,而真正受害者则是德意志人民。因此,在他当选西德总理后,即致力于和东德及苏联和解。他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跪下,就这么一跪,举世震惊。在那种时代的气氛下,他付出的惨痛代价是,他被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责骂为"德奸"。由于他是西德的总理,他夹着西德日益壮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地采取"东进政策",以追求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的最终目标。因为他是西德的总理,美国对他无可奈何。

  两德的统一和今日的世局已经证明了勃兰特的政治智慧。

  德国1949年阿登纳政府就成立"全德事务部"(Bundesministerium fuer gesamtdeutsche Fragen),1969年改名为"德内关系部"(Bundesministerium fuer innerdeutsche Beziehungen),其职能就是内政部的延伸,主理民主德国(东德)地区人民的事务。德内关系部一贯以达成基本法(宪法)序言中对全体德国人民的要求,作为部务发展的方向,虽然两德关系的很多重大政策由总理府决定,但是,两德重新统一,德内关系部功不可没。

  联邦德国宪法法院 1956 年 (vgl zB BVerfG, 1956-08-17, 1 BvB 2/51, BVerfGE 2, 266 (277),1973 年 [BVerfGE Bd. 36, 1-37 (LT1-9) BGBl I 1973, 1058] 和1987 年 [Bd.77, S.137,150,154,160,167] 先后判决:德国的国家法人和概念源自德意志帝国(dass das Deutsche Reich 1945 nicht untergegangen sei, sondern fortbestehe. )。东西德是分裂"国家",单独一方都不能代表整体德国(Das Deutsche Reich besitzt nach wie vor Rechtsfaehigkeit, ist allerdings als Gesamtstaat mangels Organisation, insbesondere mangels institutionalisierter Organe selbst nicht handlungsfaehig … Verantwortung fuer Deutschland als Ganzes" (= Deutsches Reich) tragen )。

  两德于1972年签署基本条约 (Grundlagenvertrag),做成3项原则:1、统一是两个德国的历史使命;2、东西德彼此不是外国;3、基本条约是政治及历史行为,完成之后就要透过法律行为来完成。

  传言,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一个中国"的支点在哪里?两岸首要任务是寻找公约数,双方要理清楚"一个中国"的国家概念和法人人格源自哪里?若双方都没有确定"一个中国"的国家概念和法人人格,那么,"开启政治谈判"是假话;若双方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国家概念和法人人格,那么,"一国两制""九二共识"是废话。

  "一个中国"的国家概念和法人人格就是台湾海峡的支点,两岸人至今都没有找到这个支点,原因是两岸没有勃兰特,有伟大胸襟和政治智慧者才能找到这个支点。在没有找到这个支点之前,"陆委会"" 国台办"这种视对岸人为"外人"的构架,都在浪费两岸中国人的感情。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北京计划将人口分成三类 合法性遭质疑

  北京计划将人口分成三类 合法性遭质疑

  王女士本身是湖南人,嫁到北京已经十几年,由于年龄还没有到当局所规定的四十五岁,所以至今还没法把户籍迁到北京,作为家庭主妇,她认为没有北京户籍,最困扰的是没有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五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保障。

  她说:"五险一金那个像我们没有工作的话就好像很难上这个保险,你看农民工可以上三险,但他是有工作单位,像我们不上班的就没有这个,怎么交呀。"

  在2003年从安徽移居北京的维权律师程海,至今也无法落户北京,由于经常要出国公干,一直给他带来很多麻烦。

  他说:"他不给我们迁移户口嘛,然后我们办护照、港澳通行证,都要回到老家去,户籍所在地,还有结婚,还有等等的一些事,他都是制造了很多麻烦。"

  尽管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方面不公平的现象,随着全国统一了政策之后,在北京有没有户籍待遇都是一样,但对许多没有北京户籍的人来讲,还是有很多的不方便。

  不过,北京有关当局并没有打算改变这个做法,反而在本周四召开的"十二五"展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志就表示,针对北京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将针对北京市人口的形势,把北京的人口划分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三大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对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

  维权律师唐吉田认为,将公民做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是不公平。

  他说:"偏离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平等或是公平的原则,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是平等的,不能说你生在北京就优越,你生在别的地方就区别待遇。"他表示,北京人口高速膨胀最基本的原因是国家资源分配不均,将人口分类,是无法起到控制的效用。他说:"由于官方几十年来把大量的资源都集中到北京,特别是优质资源都集中到北京,人们为了寻求发展到北京来闯荡、飘泊,使得像山西、河北好多省份不仅没有因为北京的发展获益,反倒因为北京受到了相当多的损失。"

  程海则认为,北京在人口划分上加入了常住人口虽然是一个进步,但是将人口分成不同的种类,本身就没有法律依据。

  他说:"首先人的这种流动是正常的依法的,法律是允许的。人们异地居住,都是中国公民嘛。另外限制人口总量的增长本身也是阻碍国家现代化的,跟我们国家的宪法、法律与发展相违背的。"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孙建报道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朱峰:将个人强权遏制在法律门外

  当"我爸是李刚"事件成为群情激愤的范本,当药家鑫"怕撞到农村人,特别难缠"成为人权平等的一抹乌云,越来越多公众事件的矛头直指"官二代"和"富二代"并直指特权阶层,我们的法治也面临着权力与财富的双重考验。

  在公众事件中,当事双方社会背景力量不均衡往往更容易引发大众的关注。尤其当一方社会背景及其影响力可能影响到法律的审判时,我们更为关注强权背后的法律运作,藉此丈量着我们的法治进程。

  我们承认在现实社会"富二代"与"官二代"有着相比较许多人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教育环境,如果我们不轻视贫苦的出身,自然也不应当对他们的生活说三道四。但是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凌恃自身的优越性,表现出对法律制裁的蔑视和无情践踏时,我们必须要张扬起我们的利剑,来捍卫我们的生命。

  从法律的角度来解释生命的平等我们对此毫无疑问。然而,这种思想是否深入人心,确确实实要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一个人在央视幡然悔悟般的痛哭流涕,在背后疯狂的叫嚣后以及其悲悯的姿态来对受害者道歉,良心的苏醒是否有点超出了民众的预期和接受水平?眼泪浇灌出强权与普通民众的鸿沟,人的生命的消逝却映照着权利的身影。

  社会不能是健忘的。尘埃落定的只是"李刚门",只是许许多多的冰山显露出来的一角,我想这类故事会依然延续,面对强权的争论是一个漫长的话题。强权如何影响政治,如何影响法律?这个答案的结果回答起来总是需要含含混混,而过程我想没有人不了解,当公众事件逐步没入尘嚣,而采取从轻、从宽判决的方式不绝于耳。当个人权利影响着社会舆论、影响着法律制度之下的个人诉求,其必然滋生社会的腐败。

  翻检历史,我们看到美国最高法院曾经通过"吉迪恩诉温赖特案"为穷人争取到司法援助,即当一个穷人没钱聘请律师时国家会委派律师为其打官司,这不得不说是保护弱势群体的一个鲜明例子。而司法的独立性也必须成为抗衡个人权利的重要手段。

  当然,当被问及你们如何保障自己的子女不会从物质的角度来评判事物时,巴菲特的教子思想很值得我们借鉴,他说:"我认为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豪华的环境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如果你仅仅因为投对了胎而身居高位的话,那绝对不是美国精神。"这或许是对当前我国以"富二代"与"官二代"为代表的阶层未来走向做的最好的注脚。

  在国外,许多法官审判案件时需要的重视的普通民众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受当时舆论的左右。比如,他们需要让民众的生活常识来判决一起普通案件的公正性;首席大法官有时不会关注正在审理案件的媒体报道,因为他们不希望媒体舆论导向使自己对审判出现主观倾向,因为法律不是干瘪的条文、而是保障社会公平的正义之剑。于是,法律的一方是纷扰的社会,而一方确实严苛的法律,一方是法律的架构,一方又是普世的诉求。然这错综复杂中,无论法律的权威、普世的价值,其必须回避的是叫嚣的舆论对法律权威的公然践踏,个人的强权对普世价值的无情残杀。

  只有彻底将法律的审判与个人的社会背景决裂,才能彰显社会的正义。给那些审理案件的大法官们关起门来,让他们做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约束的审判,个人的强权自然就会被挡在门外。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张三一言:城管打人是本质的延伸

  茅于轼写了一篇《有些领导人讲平等 却抵制自由更抵制反特权》大文,我很同意他对中国等级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文中关于上下层关系的陈述中提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城管打人现象,作出了城管打人是源于下层民众『对上是顺从和逢迎,对下是发威和教训』,总是向更弱者发恶,是下层民众劣根性本质表现的结论。对茅于轼的这些理论、观点,有不同看法。现写出来供�于轼和读者参考。

  茅于轼说:『中国是一个分层的社会,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平时他们处于社会的低层,经常受特权人士的欺侮,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接受。可是一旦他们自己有了一点特权,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利用。城管和保安都要穿制服的。一套制服上身,就能够耀武扬威,平时受的气现在有了出气的机会。所以他们凭着自身的这套制服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会打人。』城管『对上是顺从和逢迎,对下是发威和教训。』

  张三一言解读和评论。

  其一,对的,中国是一个分层的等级社会。但是,这个分层的等级社会无例外地影响到所有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从社会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每一个人。对上下层都有负面影响:承认或忍受等级社会制度;屈服、驯服、臣服等级制度及等级制度的权力者;正面反应是改善或反抗、推翻压迫的权力、等级制度。其手段有改良、革命(暴力或非暴力)。人们都知道,屈服、驯服、臣服是不光彩的事,反抗则多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肯定和支持,是光荣的大好事。

  一般地说,屈服、驯服、臣服上层者表现突出,改善也是上层演主角。革命(暴力或非暴力)反抗、推翻等级制度以下层(有少数异类知识精英则站在下层民众一边)为基础和也是主力。这个事实置上层知识精英于道德良知上不利地位,令他们心虚和尴尬。一些位属驯服、臣服的上层精英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形象。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最显著者就是对下层民众的诬指诬论。精英利用其掌握话语霸权之便利,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批判暴民论、刁民论、群氓论、痞子论、民粹论、不理性论,和反对原始正义、革命、暴力、"民主专政"...意图以诬指诬辩来贬低民众和拔高自己,以取得心理和道义的平衡。

  我并不反对反暴民、反刁民、反群氓、反痞子。但是,我是有条件才反。我的条件是,第一,反暴民、刁民、群氓、痞子之前必需先反共产党的暴政、刁官、干氓、管痞。理由很简单。今天的暴民、刁民、群氓、痞子主要的是共产党暴政、刁官、干氓、管痞的产物。只除毒果不砍毒树,本末倒置,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劳而无效。

  第二,不能把反共产党的暴政、刁官、干氓、管痞与反民众中的所谓暴民、刁民、群氓、痞子等量齐观。这除了在第一条说出的理由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与暴民、刁民、群氓、痞子完全扯不上关系,是反暴政(包括以暴力反暴政)的正义言论与行为者,都被共产党真理部诬之为暴民、刁民、群氓、痞子;一些身处象牙塔的高级知识精英,例如韩一村、茅于轼等人也跟着共产党起洪起骂这些为正义与公平而斗争的下层民众;且美其名为:为真理斗争。谬误得可以。

  第三,在消除了暴党暴政建立民主社会后才能单独反暴民、刁民、群氓、痞子。

  其二,上面是总体拢统的说法,这里更具体地响应。受到影响的人会对这个等级社会作出不同反应;茅于轼说的城管打人只是底层人们中多种反应之一。我也看到这个等级社会对上层者影响。上层者受益多于受压(甚至没有或少),所以他们不会有底层者那样需要受气后还要忍气吞声地接受的情况,因之,他们大都会维护等级制度,并把它固定化合理化:这是这些上层中多种反应之一,也是主要的反应。就是像茅于轼那样,划分有厕富人住宅与无厕穷人居所。这一划分既可赢得为穷人办事的美誉,又可把等级制度固定化,维护上层人的高地位和厚利益。底层民众在等级社会中受压极多得益极少,所以大多会走上两条相反的路。一是忍气吞声地接受不公平不正义的等级社会现实;一是反抗,推翻现政权或现制度。在无可奈何、被逼迫下还
会采用暴力反抗手段。所有革命理论和实践都是民众反抗的表现。历史上的造反、革命,近期的翁安石首杨佳等事件都是例证。所有这些民众反抗都是住在象牙塔里的高级知识精英痛恶和诬批的对象。

  其三,底层的人对等级社会反应是多样的,�于轼所举的"向更弱者发恶"城官打人式只是其一。从文章行文看来,�于轼是把他所举的"向更弱者发恶"城官打人式视为底层民众整体(代表性)的本质表现。这反映了等级社会对位于上层者的影响:对下层的鄙视、恶诬。事实是,这只是底层众多反应之一而已,不是唯一;其它还有多种反应。在今天中国民众对现实等级制度的反应是争取、反抗多于屈服、忍受。起码是反抗的越来越多──维权、围观、散步、饭醉、杀官...无日无之。这些反抗大体上都以下、中层民众为主。可见,现实与茅于轼给出的结论正好相反:下层民众对等级社会的主流是"向更强者发恶"。在"向更强者发恶"中突出事例是杨佳和杨佳们(式)的反应。杨佳一点也没有『对上是顺从和逢迎,对下是发威和教训。

  如果等级社会中的中下层反应全是茅于轼所举的城管打人式反应,那么等级制度就必然固化,万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华人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在民主制度上生活了,其他的反对不平等的等级社会追求自由平等法治的民主宪政制度的大有人在。这说明,�于轼所证的底下层民众对等级社会反应是非主流,而是支流──反等级制度才是主流,才是历史方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其四,最重要一点是"向更弱者发恶"式城官打人是共产党本质延伸表现还是民众本质的真实表现?

  �于轼的判断是:社会的低层受特权人士的欺侮的受辱感,有权力时异化表现为向更无权的弱者行恶;是底层民众劣根性的表现。我承认底层民众有此劣根性,但是这不是底层民众劣根性的本质表现,而是共产党欺压、迫害民众本质的延伸。这不用从另外地方找证据,茅于轼就提供了现成的理由:在形象上就给我们充足证明。城管是穿上共产党的城管制服才会(能、敢)作恶,而不是穿上民工服才会(能、敢)作恶。这说明,打人之恶是共产党教的;打人之权是共产党给的──打人源于共产党,是共产党恶行暴政本质的延伸。梁效、张春桥、饶文元、戚本禹等人的恶行,并不是中国文人本质的表现(虽则中国文人有这一劣传统),而是与民为敌的共产党打击政敌在思想文化上的延伸。因为他们是作为党喉舌写手才会(能、敢)作恶,若
没有这写手职责,就难于表现中共的这种劣根性;起码不能作出如此疯狂、彻底的表现。

  把共产党与民为敌本质在城管的延伸,说成是民众劣根性本质在城管的表现,极没有理由。很难理解像茅于轼这样的高级知识精英会作出这样不合理的判断。

  张三一言 20101206 香港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茅于轼:讲平等却抵制自由更抵制反特权

  城管打人,保安打人,已经不成为新闻了,大家快习以为常了。为什么他们容易犯打人的毛病?其实他们都是文化不高,收入也比较低的人,他们多半处于社会的低层,为什么会欺侮别人?

  这要从中国的社会结构来找问题。中国是一个分层的社会,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在学校里没教过,到了社会上受到的生活经验更加深了人与人不平等的观念。平时他们处于社会的低层,经常受特权人士的欺侮,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接受。可是一旦他们自己有了一点特权,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利用。城管和保安都要穿制服的。一套制服上身,就能够耀武扬威,平时受的气现在有了出气的机会。所以他们凭着自身的这套制服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会打人。

  城管和保安打人,大家都非常生气,但是屡教不改,情况一点也没好转。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不是加强教育就能奏效的。它根植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层。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一直是靠特权来维持秩序的。我们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份遗产,它表现为每个人都自我放置在一个特定的阶层中,对上是顺从和逢迎,对下是发威和教训。文革时的国家领导人掌握着全世界最大的权威,但是见了一个普通的外国人自己就矮了三分(现在大概没有了)。可见连地位高的人也免不了有屈从更高地位的人的思想准备。改革之后领导和百姓的地位差别依然不变。领导开口就是发指示,大家都要学习领导讲话。其实,凭什么能说地位越高掌握的真理越多?地位和真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可是我们都认为领导掌握的真理肯定比一般群众多。
甚至连北京人到外地也有点趾高气扬。百姓互相之间也是比高低。常常听到一句吵架的话是"你有什么了不起!",意思是比谁的地位高,更了不起一点。最近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是"我爸是李刚",同样是比地位高低的意思。一个入世不久的孩子也非常懂得地位的界限。

  人与人的不平等在中国是传统,是文化,是固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观念。解放后它一点也没减少,反而还加强了。大家都说中国社会的问题是封建意识太强。所谓的封建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人的等级观念。因为有了等级,下级人的自由就比上级人的自由少一些。最下级的人就没了自由。我们老说要平等自由,但是并没有找出平等自由的障碍在哪里。其实就是等级观念,就是特权思想。

  我们想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就是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中国的封建分层观念根深蒂固,从领导到群众,从官员到百姓,不约而同地遵守的规矩是特权和等级。尤其是领导中的某些人,他们从等级观念中获得特权,所以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传统,他们不愿意讲平等自由,用各种手段来歪曲平等自由,抵制平等自由观念的传播。到底什么是平等自由有时候确实不容易说清楚。但是反特权是容易说清楚的。所以中国迈向民主法治的道路是反特权,而不是直接诉诸民主法治。解放后讲了许多平等(实际上只是用暴力达到经济的平等,用牺牲更重要的人身权去追求财产平等),但是抵制自由,更抵制反特权。对自由的批评不遗余力,对特权一事闭口不谈。特权这两个字从来不见于中央文件,可见
领导中的一些人害怕提"特权"这两个字。现在民间维权运动的方向也应该是反特权,而不应该是靠特权。比如通过上访求得问题的解决,还是靠一个更高的特权反对当地的特权对自己的侵犯,还没有离开"特权"这个范畴。这样的维权,最后还得靠特权。而侵犯你利益的就是因为有特权。在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国家里,解决侵权问题不是靠上访,而是靠当地民众,政府和舆论的共同力量。所以在那些国家里从来没有上访的问题。他们那里因为没有特权,侵权的问题也很少发生。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来源:凤凰网财经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谢盛友:刘晓波面对那把空椅子

  谢盛友:刘晓波面对那把空椅子

  2010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时,诺奖委员会将一把空着的椅子来代表刘晓波。

  根据西方媒体引述来自中国统战部的信息,北京政府欲将刘晓波驱逐出国,前提是刘必须签下认罪书。

  于是,我想起卡尔・冯・奥西埃茨基(Carl von Ossietzky ,1889 - 1938 ),他是希特勒统治德国期间的一位政治犯,获得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当时被希特勒监禁,是第一位被囚的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人。

  奥西埃茨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传来,纳粹政府恼羞成怒。戈林还是强压怒火亲自找奥西埃茨基面谈,开出的条件是:只要奥西埃茨基主动放弃这一奖项,政府将保证他的终身养老金。但遭到奥西埃茨基拒绝。希特勒盛怒之下授意戈林在帝国议会通过法案,不容许任何一个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 ─ 此禁令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开禁 ─ 为此设立"德意志科学文化奖"以取代诺贝尔奖。

  当年的挪威外交部按照惯例向德国外交部要求,释放奥西埃茨基赴挪威领奖。希特勒亲自过问此事,限于外交礼节,希特勒在挪威驻德大使Sahm面前还是同意奥西埃茨基赴挪威,但表示奥西埃茨基一旦离德,就永久取消他的德国公民身份。戈林授意主管人员暂时不能释放奥西埃茨基。秘密警察负责人再与奥西埃茨基交谈,奥西埃茨基依旧坚持他的和平理念。据此纳粹政府确认奥西埃茨基依旧有反政府倾向,所以最终拒绝他赴挪威。

  1936年12月10日在奥斯陆举行的授奖仪式上,奥西埃茨基面对这一把空椅子。

  著名中国共产党人、新四军军长叶挺(1896-1946)于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之后入狱五年,在狱中作《囚歌》,其中有几句话:"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驻挪威大使唐国强2010年12月6日以中文和英语撰文表示,把2010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先生"是错误的。唐国强大使还指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有能力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己……关于人权和法治方面的许多问题,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都早已得到妥善解决。"

  北京《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2010年10月15日至17日通过电话调查方式,就中国民众对诺贝尔和平奖事件的态度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七成多的受访者并不知道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是谁。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知道刘晓波获奖的受访者只有22.9%.因此,北京主流媒体认为,"这说明普通中国民众并不关注诺贝尔和平奖,它是一个小众的问题。"但是,北京主流媒体忘记了告诉我们,中国媒体为什么封锁刘晓波获奖的消息。

  北京高层再次学习德国,模仿"德意志科学文化奖".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志勤2010年11月15日在《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建议中国的民间机构考虑设立"孔子和平奖",刘志勤认为,中国应该利用这次机会"抢夺话语权","向全世界宣示中国的和平观、人权观".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有能力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己。"在世界人权日里,我宁肯相信这些话是真的。

  《世界人权宣言》于1948年12月10日在联合国通过,《宣言》除简短序言外,共30条款,其中的第19条是:"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1998年10月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19条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

  面对刘晓波面对的那把空椅子,我坚信,签署就是一种许诺;我同样坚信,北京高层今天迫使刘晓波面对那把空椅子,今后一定有能力完善自己,"原来我们2010年撕毁自己曾经的承诺".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程映虹:“爱国”的真义——西安事变的“英雄”都成了汉奸说明了什么

  再过一周就是双十二,即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年12月12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控制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中国国民政府当时的军政领袖蒋介石,迫使他接受以一致抗日为名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的要求。这个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要不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我们很难想象当时被国军围困在陕北一隅的中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西安事变一直在中共官方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被说成是当时民心所向的标志。但是中共官方宣传一直故意忽略一个重要史实:很多积极策划和实行兵变的东北军军官后来都当了汉奸。这些汉奸先是在日本人和汪伪那里做官,后来又在"新中国"安享荣华富贵。他们的人生轨迹就这样清楚地描画出了日本侵华和中共成功之间的关系。

  这些汉奸中最出名的是孙铭九。孙西安事变前是张学良的警卫营营长,执行了张的捉蒋命令。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国民政府软禁在南京,东北军的主要将领主张和平解决,但企图以营救张学良为名义趁机从高级将领手中夺权的孙铭九却一意孤行,要和中央军武力相见,为此他滥杀无辜,东北军主要将领王以哲,蒋斌,宋学礼等都死于他手。这场东北军的内乱不但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解体,而且使得古城西安惨遭兵火之焚。为了个人野心闯下了这场弥天大祸后,就连共产党当时也不好意思再收留他,于是孙铭九干脆投靠了汪精卫政权,担任驻河南的特派员,后来又跑到山东当了伪保安副司令。

  孙铭九这个汉奸的级别还不算高。张学良的参谋长鲍文樾担任了汪伪政府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代理军政部长等。抗战后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被国民政府处决。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那里有个抗日同志会,实际上是中共的秘密组织,其书记应德田专门给张学良提供所谓的抗日思想和理论,还编写过《抗日理论与实际》的小册子,可以说嘴上比谁都更爱国,也因此深受中共赞赏。但西安事变后他投靠汪伪政权,当了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在西安事变中最忠实执行张学良的捉蒋命令的东北军骑兵六师师长白凤翔后来担任伪东亚同盟军的指挥官。1943年失去了日本人的信任被毒死。

  张学良副官兼机要秘书苗剑秋曾经一再鼓动张学良策动西安事变,说不要替国民党打内战。但西安事变后来却顺利出境到了日本,当了汉奸。

  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参与了西安事变,之后长期在海外,但到了1943年居然加入汪伪政权得了个军事委员会委员的头衔。

  这些汉奸,凡是没有死的,后来又爱上了"新中国",1949年之后不是受到重用,如张学铭在天津市当高级干部,便是安享晚年,如孙铭九苗剑秋等人老死在政协。但在中共官方公开的资料中,他们当过汉奸的那段历史常常被刻意隐瞒或淡化。不但如此,他们还舞文弄墨,美化自己,丑化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尤其是把那些被孙铭九杀害的东北军将领说成是蒋介石的特务,从而把自己的杀人罪一笔抹掉。他们关于西安事变的文字是1949年以后伪造和篡改的整个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

  改变了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在海峡两岸,国共两党的历史中一向有着截然不同的叙述和评价。共产党说它是爱国的,国民党说它是祸国的。究竟谁说的有理,外人和后人只要看一看这起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后来的言行就知道了。一个政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都成了汉奸,它所策动的那个事件难道可能是爱国的吗?

  孙铭九这些所谓的"爱国者",实际是政治流氓和军事赌徒,"爱国主义"在他们那里成了无法无天和随意杀人的遮羞布。所谓"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用在他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所策动的西安事变,符合日本帝国主义的利益,因为事件的后果是中国名义上抗日了,但日本人从来不用担心一个政治统一上下齐心的中国,有人在那里合法地拆国民政府的台,起到了日伪军起不到的作用。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日本人和汪伪都慷慨地收留了这些"爱国者",按功领赏嘛。

  西安事变根本没有什么民意,就是一起兵变。它打着爱国的旗号,实际是误国和祸国,最后主要参与者都顺理成章地叛国做了汉奸。这个过程,也可以拿来对认识今天那些成天喊打喊杀的"爱国愤青"们做一个参考。

  在"伟光正"那里,"爱国"当然就是以自己的党派利益为标准。西安事变时,"爱国"的标志就是反蒋。爱国和反蒋是同义词。只要能削弱和损害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地位,只要能帮助"伟光正"地方割据,这样的事都是爱国的。哪怕那些"爱国者"后来都当了汉奸,他们干的那些事还是爱国壮举。哪怕那些以"背后有黑手"的学生为主体的"爱国者"在强敌压境之际在全国掀起动乱,这个运动也是"爱国民主运动"。今天则完全倒了过来,"爱党"就是"爱国",党和国是同义词,哪怕你已经拿了外国护照,只要你"爱"这个党,为这个党天下"维稳",你就是中国的"爱国者"。

  原文网址: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org/ArtShow.aspx?AID=9184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胡星斗:互联网的法制化

  ――"纵论互联网垄断"研讨会发言纪要

  我不太懂网络。我在1982年上研究生的时候,就上了一堂课,好像就叫计算机网络,那个时候网络大概只是军方在使用。当时老师讲网络我觉得很遥远,结果毕业以后放弃了成为网络大师的机会,而"误入歧途"。以至于到现在反而不太懂网络。

  我今天讲的是网络法制化,我认为第一点是要对网络依法反垄断。

  我认为腾讯的事情,360的事情,至少涉嫌违反了三个方面的法律,一个是《反垄断法》,这个大家刚才都说了,涉及到比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样一条。还有,可能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商家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而搭售商品或者是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这么一款。另外还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户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所以我认为这些企业可能涉嫌违反这三个方面的法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主张依法独立地监管网络,依法监管网络。刚才大家也提到,这个监管一方面可能国家要制定标准,当然不一定是国家进行干预,但是国家要制定标准,就像刚才成教授说要制定网络企业行为守则之类的标准;另外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或者是第三方中立的检测作用,鉴定作用,而不能够完全仅靠民间公司,比如说360来反QQ,说它泄漏了隐私,不能靠民间的公司,而应当靠第三方或者是靠行业协会。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怎样保护公共利益,保护用户的利益,这个我认为在中国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保护隐私。目前我认为在中国是成为一个极大的问题,可以说亿万网民受害。现在不仅仅是扫描用户的电脑,甚至用户电脑中的各种资料都可能被窃取,电脑中的各种信息、文章、邮件都有可能被大量地窃取,某些网络在其中也起到了帮凶的作用。所以怎样避免这样的一些垄断网络企业被某些部门所利用来作恶,我觉得这个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昨天我就发现我的搜狐邮件被人设置了邮件自动转发,自动转发到一个邮箱,也不知道是什么部门侵入。当然我是心胸坦荡的,我所有的邮件都可以对外公开的。

  总之,还得走网络法治化的道路依法治理网络,而不能让网络成为恶性竞争的丛林,也不能成为任意泄露网民信息、任意监视网民的工具。

  2010-11-16

  ("胡星斗中国问题学、弱势群体经济学"网站:http://www.huxingdou.com.cn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很多中国人毕其一生也没能读明白的故事

  很多中国人毕其一生也没能读明白的故事

  一个故事: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评论:大清国人人有病。 什么病? 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由着的病。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二个故事:

  十八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皇帝大为扫兴。这座磨坊"有碍观瞻"。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丰碑,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正如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所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评论: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独立的时候是在被称为家的房子里,如果连这一栖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人到哪里去寻求和确保自己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幸福了?财政权是其它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财政权使个人权利具体化,从而在根本上限制了政府对个人权利的侵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德国。1991年9月,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举世瞩目的柏林围墙守卫案将要开庭宣判。这次接受审判的是4个年轻人,30岁都不到,他们曾经是柏林墙的东德守卫。

  两年前一个冬夜里,刚满20岁的克利斯和一个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声响,一颗子弹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脚踝被另一颗子弹击中。克利斯很快就断了气。他不知道,他是这堵墙下最后一个遇难者。那个射杀他的东德卫兵,叫英格?亨里奇。当然他也绝没想到,短短九个月之后,围墙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最终会站在法庭上因为杀人罪而接受审判。

  柏林法庭最终的判决是:判处开枪射杀克利斯的卫兵英格?亨里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他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庭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评论: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永远高于社会法。

  读了上面三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绵延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历届政府愚民政策的影响,中国民众现在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奴性,开启民智、反封建的任务现在远远还没完成。很多国人往往将清明政治的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而不知道通过合法的政治途径将自己的要求反映到政治输入系统中,使政治输出结果能够反映出自己的利益主张,这对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的建设是有害的。没有一个公民社会的真正强大,政府就敢胡作非为,而就不担心民众大规模的反抗。

  同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法治理论,但这种法治往往强调秩序和效果,即通过法治达到统治者希望达到的秩序和效果,而对这种秩序和效果不做价值上的评价,这种法治其实是人治的一种,真正的法治不仅讲究秩序和效果,而且更关心其价值何在,即它达到的结果是不是正义的。这是中国所欠缺的。

  我并不认为西方什么东西都好于中国,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他们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很多。特别是他们关于国家、政府方面的理论。我一直认为,美国作为只有一个两百多年历史的移民国家,而能这么长时间称霸全球,并不仅仅于她有全球第一的军事力量,引领全球的科技成果等等,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套良好的制度,这套制度将个人权利和利益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对于国家,中国人认为,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我,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如果这仅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确,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是来为公民服务的,每个公民的存在和尊严都应受到国家的极大尊重,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国家也只是一个空架子。

  中国人现在仍然存在对最高权力有道德寄托的现象,而从不去想他们如果滥用权力怎么办。要知道,良政、善政不是建立在好人政治和好人政府之上的,而是建立在良好的制度上的。这套制度之所以有效不在于它对好人毫无原则的期待之上的,而在于它可以有效的防治权力拥有者滥用权力。就好像市场经济不是建立在商人是不是有一颗金子般的良心之上的,而是在于它能相对有效地配置资源。

  让我们重申以下原则和常识:

  一、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社会,国家、政府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社会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国家和政府不能也不需要介入的,市民社会高于国家和政府;

  二、人民组成政府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财产、自由和安全,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转让和委托,来自于人民的同意,因此,人民自己能做好的事政府绝不能干涉,人民做不好的事政府应积极主动去做,并要做好;

  三、权力是有力量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限制权力最好的办法是用权力限制权力,即将政府的权力分开分立,以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和制约。

  朋友们,我们不仅是中国人,更是中国公民。

  PS:很多人在评论中质疑,民主到底是不适合中国,认为中国的国情和外国的国情有差别。在这里,我不想讨论国情的问题,我愿意讨论人性的问题。我们知道,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很复杂的,它有着自私、自利、充满欲望等恶的部分,这点对中国人也应该适用,我认为。所以,中国政府会为了自己的私利损害公民的利益,不受制约的权力反过来会伤害到权力的来源――公民本身(西方政治学家认为,对公民带来最大损害的是政府的权力),中国已经用五千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的政府还在证明这一点,比如说……所以,民主的一大好处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利,限制政府的权力。我也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人一票,还包括对政府权力的无时无刻的限制与监督,公民在法律下的完全自由与自主……

  还有人说,民主能在中国能实现么,我的答案是"能",但不是现在,现在就一步走向民主只会带来另一种专制,只要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怀有民主的理想,民主就一定会在中国开花结果。什么时候我们的政治文化完成转型,公民社会慢慢成熟,民主就将会到来,并且这一天的到来也不会太久。

  又及:很多国人听到民主就想起一句话,我们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我同意这个观点,但问题是西方并没有现成的模式等着我们去搬,每个国家在行使民主都会加上自己的特色,比如美国的民主并不是照搬英国的,澳大利亚的也不是照搬美国的,其实并没有现成的西方模式等着我们去搬,但是民主的一些精神是相通的,比如,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言论、出版、游行自由,一人一票,权力分立……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