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顾晓军:感谢党让我出名了


 
    --顾晓军主义:改变中国・之一千二百五十四
 
 
  新开不久的博客,上午出现"无权限查看该页面",我就写了篇《党太卑鄙了!》。当然,尽管我说的是事实,被删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有骂我顾晓军"太卑鄙了",我老顾才不会删。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气度。大人有大人量,是不是?
 
  当然,我说我自己"大人有大人量",并非等于说党是小人。党是不是小人,其实与我关系不太大;但,党常用的一些手法,是小人伎俩。比如,封杀、失踪……等等。党,你认不认账?
 
  这么一骂,党就把我新开不久的博客还我了。可近十八万的点击,变成了十五万。大家说这影不影响情绪?原先,想好的一篇文章,就这么、飞到了九霄云外去。
 
  党,你可别高兴。我想好的文章废了,一般都在脑子里发酵,以后再写时定会更厉害;或者,会分拆成很多篇、形成系列。党呀党呀党呀党,这回,我把底给你了,你总该明白了吧?所以,我劝你:别惹我。惹我,吃亏的是你、而不是我。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呢?
 
  情绪没有了咋办呢?玩呵!(我早就说过:民主,就是玩票,别太认真。当然,也别太不认真。)
 
  玩什么呢?玩女歌手、玩"陪睡女巨星"(注意:我老顾可没睡呵!我是绝对不敢睡的,怕得病。)我就转发了个贴--女歌手曝:陪睡巨星是最佳交际。且下载图,该缩的缩点、该放的放点……忙得不亦乐乎。
 
  你说,忙了这一阵、只发一个博客,可不可惜?
 
  于是,我就去一个论坛,也发一下(这个论坛,封了我好几年了。当然,我不怪他们,只怪党)。
 
  这一发,就发出麻烦了、就得写这篇文了--网友"职业民工"道:"顾晓军?经常被封的顾晓军?岁数不小的那个顾?"
 
  体味到没有?一、网友"职业民工"很荣幸,他觉得能在网络上遇到顾晓军很荣幸。是不是这感觉?二、我很有名。为什么很有名呢?我"经常被封"。是不是?
 
  先回答"岁数不小的那个顾"的问题。是的,是我--顾晓军,出生于1953年8月12日;刘晓波,出生于1955年12月28日;艾未未,出生于1957年5月18日。我是老大,刘晓波是老二,艾未未是老三。记住了没有?
 
  党呀党呀党呀党,不是我又要说你,你看你做的:一个,进去;一个,失踪;一个,封杀……把我们都整出名来了。而你呢,却落了个骂名。你说你,笨不笨、蠢不蠢?咋、教也教不会的呢?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如果是,那就得赶紧治。千万不能忌病讳医!
 
  不管咋说,既然出了名,就得感谢党,是不是?
 
 
  (欢迎发表、转载、引用本文与观点)
 
              顾晓军 2011-10-24 于南京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中国主权基金救市国有银行的“天机”

  「特别提要」:2011年10月10日,中央汇金公司悍然入市中国证券市场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在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达五年之久,中国股市由最高6124.04点到达2300点左右之际,中国最大的国有主权基金开始出手了,此举引发国际、国内市场超乎寻常的浮想联翩、更广泛的丰富联想。但购入中国国有、全球最大第一中国工商银行(据最新美国《财富》报告,中国工商银行为全球最大业界银行)及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境况下,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实在令全球资本匪夷所思、浮想联翩……难道通过购买几家公司股票就能够中国"救市"?中国汇金入市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是中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超级重大信号。有著名国际学者更一针见血、尖端的指出:素有"不差钱"著称的中国国家国有系,要那么多钱干什�¹
�?钱堆在那里是要当然贬值、霉变的。中国这四家国有银行绝非一般的商业银行,都是富可敌国的超级银行,都有着"定海神针""可下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特色"神奇功能。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估计,这四家国有银行在中国金融、货币市场占有80%之巨的庞大、铺天盖地的资本进出市场容量。

  增持银行股"强心"市场信心,增加中国政策的想象力

  中共第一党报《人民日报》11日发表《汇金增持四家银行股票不能简单视为"救市"》文章,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型写照,也是中国国家主权基金救市的核心目的。中国"国有"素有"不差钱"之称的中国大市场,这四大国有银行几乎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原来,中国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延续节前的调整大势,大多数股票均出现下跌。然而,在一片下跌的声啸的浪潮之中,唯中国国有大银行板块的表现却颇有意外,10日当天,中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股价均逆势飘扬。——这就是中国主权基金、汇金公司入市四大国有银行股的必然结果。

  股市收盘之后,一个消息在市场中迅速引起广泛影响:中央汇金公司表示,为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10日晚分别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当日增持中国银行A股350.97万股,增持建设银行A股738.44万股,增持工商银行A股1458.4万股,增持农业银行A股3906.83万股。

  增持后,汇金公司持有中国银行A股1885.57亿股,占中国银行总股本的67.55%;持有建设银行股份1427.53亿股,其中A股1.62亿股,H股1425.9亿股,占建设银行已发行总股份的57.09%;持有工商银行A股1236.56亿股,占工商银行总股本的35.43%;持有农业银行股份1300.39亿股,占农业银行总股本的40.04%.公告还宣称,汇金公司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估计是涵盖2012全年),将继续增持上述四家银行股份。——这是中国股市6124.04最高点高位下滑至2300点左右的重大、开天巨大的动作。

  作者为王兰的文章11日一大早对中金入市四大银行评论说:"制度性设置进入门槛,制度性制造存贷差,业辉煌靠的是这两个"制度性"。失衡的规模、管制下的利润、复杂的治理结构等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隐患,有的或许是痈疽之疾,有的则是心腹之患,当警觉"。也就是说:在美元、欧元深陷最大危机的2012年之际,这四大国有银行在汇金这棵大树下,依然可以逆风飞扬、我行我素、一览世界风光?

  市场能量天下无双,未必凯旋还要走着瞧

  历史经验为证: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国家队"的先锋,中央汇金公司的举动历来受到关注。2008年9月18日,汇金宣布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次日上证综指上涨9.45%,两市千余只股票涨停。2009年10月9日,工、中、建三行接到汇金公司通知,汇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三行A股股份,当天上证综指大盘上涨4.76%.此次汇金的再次增持,是否能重现以往的效果?

  汇金出手绝非中国资本市场的塌陷或灾难预报,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汇金增持四大行股票的细节,但对于股市二级市场来说,其积极效应不言而喻。2011年股市又是一个"灾害年"、走势疲弱,尤其是7月以来,市场出现连续不断的下跌,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前所未有挫伤。汇金在这一时机增持,能够在稳定市场情绪、增强市场信心方面发挥作用。此外,汇金的增持也会激发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无限想象力,也有利于市场的转暖,但后市最后第四季度、及2012年的美欧怎样肯定是无法向上那个。

  市场反应强烈:汇金公司增持四大国有银行股票,说明现在的二级市场股票,尤其是银行股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但这种垄断寡头的深入,将加速中国金融、货币生态环境的板结与恶化,由中国温州当前的危机会否演变成与美欧资本、工业、制度的冲突,尚需时间来加以实践和印证。中国汇金作为四大行的控股的大股东,其举措也往往被认为蕴含政策导向。汇金增持的消息公布后,对于仍在交易的香港股市已形成刺激效应。中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H股在当天收盘前均出现快速上涨,恒生指数尾盘也由跌转涨。

  增持就是市场单一"救市",股市升起还有待观察

  从7月中旬开始,A股市场一直在一个不断探底的下降通道中,目前的上证指数距离2010年7月形成的2319点低点只有一步之遥。汇金增持能否扭转这一趋势?宏观汇金公司,几乎是在中国股市近来的相对低凹位增持中国最大国有银行股,本身就是"国有"独霸一方的一种投资行为,其目的"救市",否则此时入市干什么?中国古今战略战术,以"此时不战再待何时"为分水岭,汇金入市更有深远的意义——最最关键的是外部环境,此轮美元欧元危机到触及底部了吗?

  从目前A股市场的情况看,存在一些风云变幻的重大因素。经过连续下跌后,股市的"泡沫"得到进一步压缩,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与2005年、2008年的底点相差无几,但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最低位。长假期间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稳中有升,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小幅回升,表明宏观经济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中国股市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是中国资本、财富近五年根本大环境的使然,中国汇金援手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头疼治头脚痛医脚,能给中国资本股市回天之力?值得历史来深刻反思。

  中国资本市场将在何处见底?与其猜疑股指运行的点位,不如静下心来分析影响市场源头的关键性因素。中国股市要见底,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引发市场的游戏规则调整的原因有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如货币政策、市场供求关系、房地产调控、国际市场的动荡等;其次是有没有外力来"对冲"各种不利因素,包括美欧资本市场的表现和进出,中国汇金增持就是这样一种外力,但其力度还有待观察;最后,是中国股票的估值水平是不是足够、真的见底?虽然现在A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全流通后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不能与过去作简单对比,而且市场的结构差异明显,一些小盘股的估值仍然不低。综合这些因素看,投资者对下跌趋势能否终结还应持谨慎态度。

  汇金入市不是不变,还是中国策略待变?

  10月10日收盘之后,一则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的消息无疑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不小的提振作用。A股已走出估值底,汇金入市是否意味着政策底也开始形成呢?和讯信息研发部首席分析师夏立军认为,结合以往历次汇金入市后的股市表现,确实可以下这样的一个判断。大盘在连续下跌的过程中汇金开始增持四大商业银行,预示整个蓝筹股的投资体系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安全投资边际之中,即使后期市场有所回调的话,市场整体的投资风险也不会很大。

  自所以人类矛盾永远,资本也逃不掉这种规则。中国股市低迷了太久,结合目前各项经济和市场指标来看,都已经接近市场和政策的双底;因为从估值水平,从政策取向,从CPI将要下来,从银行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相比的话,已经非常接近了,现在不管是政策底还是市场底,都比较接近了;随着中国CPI的回落,已经紧缩了超过大半年的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2011年剩下的最后一个季度,美欧金融货币已经做出了明确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从紧缩的这么一个阶段转为观察期,应该是这么来看,观察下一时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因受欧美债务危机三年来的长期影响,中国也不可能长期一花独放,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在此背景下,强调前瞻性将有利于宏观政策科学制定,为下一步调控留有空间。 受货币信贷政策趋紧等因素影响,当前部分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上升,沿海一些地区的企业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和资金链紧张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增长。对此,下半年以来央行货币信贷的紧缩力度趋缓,不但加息步伐放缓,更是在公开市场连续10周对外投放资金,体现出货币政策的前瞻与灵活。当前,中国货币调控正进入到"两难"的最大十字路口:一方面物价总水平仍处60年来难治高位,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货币调控力度不能骤然放松;另一方面,随着美元贬值、欧元危机外部环境的恶化,中国经æ
��增长将面临增速下滑之忧,政策又不宜过于紧缩。货币调控犹如行走在平衡木上,如何在松紧间求新的平衡,考验着中国与美欧三大经济体调控部门的空前的智慧合作。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体制依然是中国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下的所谓投资集团。资本货币垄断,与党政垄断有一样的异曲同工。一如20年前苏联的党政、货币金融垄断,没有任何市场经济环境和机制、大自然规则的建树和法制的游戏规则,连同苏联一样霎那就被断送、终结。当今中国的货币、银行业基本上依然是一党操控下的行政资本资源性垄断(中共党的领导机构,建立在所有的国有企业、私有大企业集团、大集体企业之中),基本上是中共操控下的中央汇金、中国投资操控下运行,那么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与"法制国家"的金融、银行业有必然体制的当然冲突,于是党指令下的银行业锈蚀黑洞、不良投资、官员腐败黑洞等将长期存在并腐烂着金融、货币业,这是当今中共国家体制的世纪难解之结。

  〖特别链接〗:中央汇金公司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6日,当时注册资金为3724.65亿元人民币,后无数次增资扩股,有外电报道其可调动控制的国有资本近万亿美元之巨,是由中国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其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代表中国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东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中央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当年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来源于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的15500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主权基金之一)成立后,中央汇金公司变为后者的全资子公司。但无论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中央汇金公司,都已扩股数次,都是美欧"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能、不敢�€
�见阳光"、全球绝对超级最大的国有资本公司,不敢随便进出"法制国家"健全的欧洲、美国资本市场,却常常神出鬼没于非洲资本市场、以及亚洲资本市场。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温州危机实则为公、私制度源头对决

  「特别提要」:温州,中国最富裕地区曲首一指的领头羊之一。而今,2011年9月末,一批标志为行业"排头兵"中国企业"先进"代表的温州企业为何接连倒下?(见2011年9月28日新华社题为《温州民间借贷引发企业债务危机现场见闻》的报道)。来到10月初,人们惊奇的发现:当温州企业家跳楼、逃跑,企业倒闭这些敏感词汇频频刺激眼球的时候,细心的人们发现,素有中国"经济风向标"之称的温州,在此次"民间借贷风波"中倒下的企业不仅仅是产能落后的中小企业,也有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关系到人们吃饭、穿衣等的"排头兵"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直至"出事"前还在正常运行生产。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明星企业""先进企业"接二连三的轰然倒下?在中国"国庆"举国长假的一派国泰民安与温州企业海啸之中,"温州经济â
��该何去何从?除了温州企业难以继续之外,作为中国资本最早进入欧洲的温州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中国"风向标"的衰局?

  有中国媒体报道:9月29日在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正德利鞋业总部看到,相较于周围鞋厂的明亮灯光,正德利的几幢大楼已是一片灰暗,仓库、车间和操场上的成品鞋和半成品鞋都已经被贴了封条。几个保安坐在大门前的小板凳上,偶尔还可以看见几个工人进出。见到正德利鞋业员工余樟生的时候,他正忙着打电话为自己找"下家"。"昨天生产线还在转,转眼就人去楼空了。我们等到明天拿了工资,也要另找出路去了。"

  温州正德利鞋业已有10余年历史,旗下包括正德利、青春秀、柏芝公主、美人鱼四个知名品牌,共有四个厂区,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约有950名工人,其董事长沈奎正9月27日在家中跳楼身亡,引发温州企业这轮经济危机的巅峰。据正德利鞋业旗下的左右鞋业营销部常务副总经理孙玉华说:"我们4个品牌不但品牌效应好、客户固定、生产正常、订单充足,即使在董事长去世以后我们的管理层和工人都想把企业撑下去。直到昨天生产还在继续,但是银行把资金冻结了,我们没法付款给供应商,今天生产被迫停止了"。正德利鞋厂,是当前中国温州企业这轮经济危机怪圈的一个无法避过魔影。

  经了解,截至目前,温州市至少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其中9月份就发生26起。9月22日以来,温州市发生3起因债务危机后老板被逼上绝路而跳楼自杀事件,造成2死1伤的惊世恶果。与正德利鞋业一样,在最近老板出逃或者跳楼的一批温州企业中,一部分企业在老板出事前生产正常、运营有序,其中不少还是行业的"排头兵"甚至是温州的"明星企业"。

  浙江信泰集团是温州瓯海区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企业拥有国内眼镜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产高值达2.7亿元,是温州眼镜行业里的"龙头老大"。9月22日,该集团董事长胡福林逃跑。有媒体记者9月29日专程赶到位于温州瓯海区中央大道的信泰集团采访。占地120亩的这家企业,短短一周时间,已经人去楼空,渺无人烟。数十名公安民警和协警牢牢把守住了厂大门,严禁任何外来人员进入厂区。而在同样因为老板出逃而被迫停产的温州综艺鞋业一楼办公大厅,人们看到,这个企业墙上挂满了"明星企业""中国鞋都重点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企业""先进企业"等多种荣誉奖牌,而此时却显得格外刺眼。

  压垮民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提起老板沈奎正老板的死亡,在正德利鞋业工作多年的孙玉华禁不住泪眼婆娑:"老板为人好,对员工也好,要不是高利贷步步紧逼,他不会走上这条路的。"温州事发,与当地金融环境无不有根源关系。据统计了解,2011年以来,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上半年累计发生民间借贷485.5亿元,民间借贷成为当前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第一主流渠道。当地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持续上扬,月息高达3—5分,个别甚至达6分至1毛。民间借贷的疯狂从2011年上半年纠纷就高达7000多起也可见一斑。而国有四大银行,只是参与企业流通,根本没有任何输血、造血的任何功能,而地方银行更是近在咫尺、却爱莫能助,甚至山高皇帝更远。

  综艺鞋业皮革供应商、君远贸易公司老板金亨擘说:"现在高利贷利滚利,年利息高达60%,但是企业利润也就是3%到5%,别说把制造业逼进了死胡同,即使是高利润的房地产行业也扛不住啊。"据在温州当地知名论坛"703804"看到,有网民这样评价现在的温州经济现象:"高利贷毒害下的温州经济就像一个靠喝自己鲜血解渴的病人"。但为何温州这么多企业还是选择了"饮鸩止渴"的古训?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掌门人周德文说:"民间借贷有着生存的客观环境,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足够支持,只能被迫向民间借贷,刺激了民间借贷的发展,使其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据知,温州民间借贷有着超过30多年的历史,其资本大亨多在欧洲腹地,有着温州本地背景,确实堂堂正正是有着意大利、德国�€
�法国身份的中国人。

  一些温州中小企业主告诉媒体记者,在宏观调控、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下,银行为了保持利润上涨提高企业贷款利率,并出现扣留部分贷款作为"存款"转贷给其他企业的现象,延长了还与贷之间的间隔,甚至"还而不贷",导致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链接断裂被迫利用高利贷过渡并再次陷入"抽刀断水"的危机。

  "银行宁可把钱借给一直在亏损的央企也不借给我们,企业老板又不是傻子,如果银行能贷到款,谁愿意去找高利贷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皮革厂老板说。周德文说,现在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就是去年产业空心化延续到现在的集中爆发,而产业空心化具体表现为大量资本逃离实业,大量企业外迁。同时也与温州企业"老旧模式"密切相关。温州大量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一直延续传统的薄利多销观念。温州仅仅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缺乏增长后劲。

  当地资本货币的环境是这样严峻,而外部对企业自身而言,部分"排头兵"企业的消亡也与企业决策者把生产战线拉得太长有关。2010年温州市金融办对324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08年被调查企业进行主营业务以外的投资有119家,2009年增加到138家,2010年一季度达到163家。2008年以后,信泰集团"转型升级",将大量的流动资金投向了光伏产业;而正德利鞋业集团也将流动资金大笔投向土地和房产购置上。在中国"国有"从企业到银行等产业都垄断一统天下的大背景下,温州私有企业却拔地而起约30年,怎么不在美元金融海啸、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双重夹击之下遭遇重创?现在是欧洲的温州资本收紧货币的重要关头。

  温州力量真能抵御这次危机?

  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也让其上、中、下游企业备受根源困扰。"鞋厂老板一跑让我们怎么办?我们也要发工资、要向我们的原料供应商拿货,现在温州企业信誉受到重创,拿货只能用现金,不但钱拿不回来,生意还越来越难做了。"温州新盈鞋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长康说。

  周德文表示,这不仅是温州部分企业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愈演愈烈并快速蔓延。"政府和银行在这个紧要关头必须出手相救,同时企业自己也要有信心,因为温州企业的基本面还是好的,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在正常运行。大家都要相信温州有力量抵御这次风险"。但中国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不管是中央的四大国有银行,还是地方国有银行,总之都是"政府的银行",这就让中国特例的温州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的大餐,换句话说,就是温州企业倒闭,与政府根源无关!政府只在其中取税、费,生与死不是地方政府所力所能及能及的。

  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谢榕芳说,应对此次危机,首先需要银行支持:一是降低利率,二是不要抽资。他强调,银行要改变观念,救企业,也是救银行自己。但温州及整个中国几乎短缺民间银行、资本的良性循环的整体力量,更何况温州的这种"中国资本主义"发祥地。

  "只考虑利率增高一点,到时候连本钱都没有了,呆坏账不更高吗?"周德文说,民间借贷有客观存在的必要,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民间借贷只能疏导而不是封堵。"如果把民间借贷一棍子打死,会加速剩余中小企业的死亡。中国应该尽快促使民间借贷合法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小型的银行和贷款公司,同时控制合理利率。当然对恶意催债应该严厉打击"。市场经济的金融、货币本是两条走路,而今60多年至今的中国金融、货币的另一条"腿",却一直无法长出,温州企业却瘸腿长到今天,怎么不心、血俱伤?

  成立于1993年的信泰集团是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商之一。2010年其眼镜业务销售收入为2.7亿元。胡福林自小继承家族眼镜生意,是当地最早的眼镜商人,创德这份不菲的家业。而今,在温州政府和商会的协调下,温州多家眼镜企业将联合并购重组信泰集团,负债20多亿元"走佬"美国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将回国谈判被重组事宜。知情人士透露,胡福林仅欠债、月利息高达2000多万元。2008年底,胡福林开始大举进入光伏新能源产业。有资深人士分析认为,投资失利是温州企业产生资金链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包括投资房地产和太阳能。投资失利后银行不愿再贷款给企业,企业只能转向民间高利贷,然后旧洞未填,又增新伤疤。

  "胡福林回来是要处理企业并购重组的事。"据接近收购方的消息人士称,目前大约有三四家温州的大型眼镜企业愿意联合并购信泰集团,很多事项已谈妥,但还没有形成正式的书面协议。"都是行业协会的,大家也不愿意看他这个样子。"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胡福林出走的原因是银行追债,现在政府愿意出面协调银行不要逼债,同意分期偿还贷款,基本上问题解决了,所以大家才愿意并购信泰。"若不是政府协调,谁能帮他还得起银行的钱啊?"胡福林跑路的消息引发公众对温州企业资金链的关注。据悉,温州政府日前采取多项措施解决中小企业债务危机问题,包括要求银行业机构不抽资、不压贷等。

  据知,面对当前严峻的金融形势,温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综合协调机制和专项工作小组,部署强化措施,多措并举。充分运用行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迅速开展风险排查活动;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保障、企业帮扶、司法调解、风险预警、倒闭企业善后处置等工作力度;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和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诚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但今日的温州经济危机现象,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特别是企业环境的建树和游戏规则,温州正式中国模式的一个缩影。

  民企上演"移民潮",326家企业亏损

  9月28日,温州嘉甸鞋业有限公司老板去向不明。留在身后的,是断裂的资金链,债台高筑的高利贷,银行上升的坏账,和集体讨薪的工人们。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其微博)认为,随着年底还贷高峰期的逼近,温州还会出现大规模的信贷违约现象。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企业公共危机,温州政府采取了紧急应对。温州市出入境管理局加强了空港等口岸管理。该局一位人士向媒体证实,2011年以来共有20多名温州人被澳门警方遣返,但具体案由"不便透露"。

  9月27日,温州市政府成立"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温州市纪委、法院、金融办、银监会等14个部门。各县市(区)随之成立相应的工作组。29日,相关媒体获得的一份该领导小组文件明示,近期将全面排查民间借贷,按照"内紧外松,属地管理"的原则分类处置。"我们将重点盯防问题企业,避免'跑路''走佬'现象进一步扩大化"。当地一位官员明确无误的对媒体说。

  "走佬",是温州老板们给温州政府出了一道世纪难题。9月21日,在温州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加的会议上,传出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欠债20亿元出逃的消息。当天下午,数百警察和特警进驻该集团。据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党委副书记谢成敏介绍,他们成立了财务调查组、维稳组、接待组,主要负责接待信泰供应商和债权人,登记债务,结算员工工资,预防有人哄抢公司财产等。

  "高利贷"已严重威胁温州实体产业发展,但没有温州的高利贷就没有温州企业的原始动力。据瓯海区对105家中小企业抽样调查,在企业初始资金来源中,有15家企业完全靠自有资金,占14.3%;其余90家企业均涉及民间借贷,其中有32家完全通过高利贷融资,占30.5%.温州经信委主任余中平透露,温州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升。1-7月全市规上工业利息支出40.4亿元,同比增长47.8%.在经信委监测的855家重点企业中,有76.7%的资金面很紧与偏紧,有81.5%的流动资金紧缺,有58.6%的企业因客户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拖欠货款。而规上企业利润增幅逐月回落,326家亏损企业的亏损程度比年初上升了27.1个百分点。

  另据温州市金融办对350家企业的抽样调查,今年一季度末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三者比例为56:28:16,银行贷款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比2011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而同期民间借贷占比分别提高6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与银行贷款形成此消彼涨的局面。2011年以来,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处于阶段性新高位,月度综合利率分别为23.01%、24.14%、24.81%、24.43%、24.6%、24.38%、24.47%、25.09%、25.44%.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统计,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一是反应国有商业银行的不作为;而是反应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的空前无奈,怎样让超过60、70%以上的中国公民也享受到"国有"金融的红利?超过80%以上、占近过80%以上绝大多数中国市场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能为绝大多数国民服务,è
��是怎样的体制和未来的能量?

  据最近国际知名的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显示,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人民币。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政府该出手时就要出手。"9月25日,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要求各县(市、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组,在企业帮扶、民企融资协调、打击黑恶势力和倒闭企业善后处置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出台政策措施。

  9月26日,温州公安局、温州检察院和温州中院联合通告称,将严厉打击暴力讨债、恶意欠薪或哄抢企业财物等犯罪行为。据龙湾区法院最新统计,9月份已有190起高利贷案件、近3亿元标的额,而去年全年该院查处高利贷立案标的总额也只有3.6亿元。

  无奈的温州老板"出境"

  "走佬"风潮也引起了各界对浙商移民现象的强烈关注。浙商研究会副会长李建华在其微博上发布信息称,"浙江有关部门统计:全省1000万元注册资本以上的企业主,有24%办完国外移民手续,正在办理的有32%.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浙商已经不是浙江人"!但浙江省出入境管理局办公室、浙江省外事办出国管理处处长阮黎斌等均否认此说法。

  浙江施强出国服务有限公司高管王慧说,她去年共接待250多位办理投资移民的客户,而今年前4个月就超过这个数量。"这些企业注册资本基本都在5000万以上,其中拥有资产十亿以上的约占30%,但部分'隐富'企业家没被计算进去"。

  据浙江新通出入境公司等保守统计,浙江每年至少有1500人成功移民,并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增长。按投资移民400万元的起步计算,最近10年有600亿浙江民资出境。"温州老板好多都变成了'外国人',但他们的生意没移走。"周德文举例说,30年来有43万温州人成为新华侨。而秘鲁温州工商总会会长曹国荣、德国温州同乡会荣誉会长冯定献、美国温州商会会长陈永坤等知名侨领,都有一半的时间居住在温州,继续做投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温州市出入境管理局加强了空港等口岸管理。该局一位人士向本报证实,今年以来共有20多名温州人被澳门警方遣返,但具体案由"不便透露"。"胡福林这样的民企老板卷走巨额社会资金,而由地方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收拾残局,这对温州所有人是不公平的。"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依法适用限制出境、罚款、拘留等手段,对有拖欠工资、民间借贷纠纷的老板采取措施。

  中共能逆转资本断链吗?

  温州民间高利贷借贷引发的民企倒闭浪潮已引起中共中央的关注。据中国传媒报道,总理温家宝于10月4日上午率领大批财经高官,南下温州救火,与企业家座谈,指示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稳定经济及金融局面。有专家分析认为,当局可能推出银行缓追债、防止老板外逃等措施,但温州资本主义模式与中共"国有"化的分峙、矛盾环境将长期难以解决。

  还剩下6个多月时间、看守政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是一个只有齐天"信心"壮志、激情、最不懂"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建树的一任总理(中国通胀、房地产高企、股市资本市场败落等都与这位逆"市场经济"而动的温家宝总理领导执政而至关重要;中国铁道部的贪、乱,不能不得被这位执政八年时间的总理执政理念所证实)。4日上午,他率领财政部长谢旭人、央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等大批财金最高官员,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夏宝龙等,由绍兴转赴温州考察,与当地中小企业家座谈。与会企业家代表纷纷向温总诉苦,讲述融资及经营等方面的困难,中国金融、货币与温州私有资本接轨还很难实现,这是中国金融环境的长期短缺。

  报道引述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企业家们的发言,最主要的就是希望加大金融体制改革,为中小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包括发行债券等,同时又希望中央的宏调政策可以适度放宽,并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周德文表示,企业家也呼吁政府能为中小企业减税,以减轻经营负担,并加大金融机构的对内开放,允许民间资金建立金融机构等。温总理在会上认真地听取发言,并做笔记。至于温总如何回应,他表示"不便透露"。

  报道指温家宝又听取温州市政府的汇报。网民"温州草根新闻"发微博称,温家宝提出了五点建议和一个要求,要求"浙江省政府支持温州市政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温州市的经济、金融局面稳定住"。温州经济学者马津龙分析,相信温总视察后当局会推出一些拯救中小企业的措施,首先是银行对困难企业及担保企业"不停贷"、"不逼债";当局还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老板外逃,"留住老板才能解决问题"。温州市日前已要求借贷双方将贷款利率锁定在银行基准利率四倍以内。

  据最新中国媒体报道,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六分之一左右,且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这些钱当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规模高达40%(440亿元)。其结论是,"民间借贷已成为楼市后的首选投资替代品"。据中国高层"国情"反馈,浙江省政府高层已责成该省发改委等24个部门组成的"经济监测预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预警经济运行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并向省政府提出经济趋势判断和应对政策措施的建议,但这在中国浙江这场举世无
双的经济危机中只是刚刚拉开的帷幕、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防不胜防的一个"举措",因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资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逆转——"资金链"怎样不断,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还有重要源头的资本运行一脉,中国温州的经济模式、成长过程,与中共大力倡导、实践的"国有"公然冲突。今日中国,哪有资本供给"中国资本主义"的温州模式?难道温州危机,除了是这种党政体制必然的衰败之外、还是中国经济"特色危机"大环境断裂的一个前兆、一个前夜不成?

  若再深入历史性探究,中国温州今天出现这样的冲突与衰败,是中国、中共党倡导的"国有"模式与美欧法制国家制度的一种对垒,也是未来中国模式与欧美法制国家模式的永远冲突的一种先兆。除了中国60年来的"人治秉性"与法治国家的法制精神、实践的根源冲突外,国家与国家体制怎样释怀,这需要新机制——游戏规则的重新建树。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奥巴马还想当总统吗?

  ——评美国金融海啸三年整  奥巴马"促进就业计划"救自己续任总统、救美国出苦海

  美东时间9月8日(周四)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旨在促进就业、改善美国经济低迷的演讲。奥巴马提出一项总额高达4470亿美元的刺激就业方案,高于市场预期的3000亿美元的金额,他敦促国会尽速通过。在国会联席会议前,奥巴马于当天提出了总额为4470亿美元的"促进就业计划"。这个计划在美国金融海啸爆发三年来、黔驴技穷之际出笼,相信美国很可能一蹴而就被通过,并立马开始实施。倘若连此"促进就业计划"都无法通过,那么奥巴马续任就不用再提。

  时间对奥巴马来说是已经不多,三年多都没有改变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美国经济颓势而前进一步,却真可以在未来3-8个月时间内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奥巴马建议投入1050亿美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就业;他还建议国会为约600万可能失去失业保险的人提供500亿美元的失业津贴;这些都包含在4470亿美元的方案之内。建议包括,投入1750亿美元,为工人继续降低工资税,为工商界制定新的工资税减税;奥巴马建议,到2012年,对工人工资所得税减税,税率从4.2%降到3.1%;工商界工资税率从6.2%降到3.1%.建议还鼓励工商界,如其增加雇佣人员,还将得到额外的工资税免税期;此外,计划还建议投入350亿美元,防止教师与警察与消防员等紧急情况人员失业。这也将遏制地方政府解雇雇员,使就业率能有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

  A)、改变,说亦难,做亦更难

  奥巴马说,经济复苏主要依靠私营部门的企业和员工,他呼吁国会能够批准新提出的"美国就业法案"。该法案的重点是约24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如果美国企业雇佣一个失业时间达半年以上的失业者,将给予其最高4000美元的减税奖励;美国1.6亿亿雇员明年起薪资税减半。

  奥巴马还建议投入500美元,用于使高速公路、铁路与机场现代化,此举将让数十万建筑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因为目前对于市场来说,奥巴马唯一的王牌就是刺激就业。8月份美国失业率维持在9.1%水平,维持约有1400万美国求职者未能够找到工作,全年也有超过9%的事业率记录。而且非农就业人数也停滞增长,为2010年9月以来小幅下降以来的最差表现。而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3000多人,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减少5000多人,零售销售就业人数减少近8000多人。而且政府部门就业人数连续10个月下降。同时所有行业工人平均工资也出现小幅下降。2010年以来,美国各月份失业率还没有低于9%过,失业率超过9%是美国经济所有数字中的"第一要务"。

  全年面临着失业率居高不下和就业人数停滞,最近美国最新民调显示,总统奥巴马的民意支持率已跌破40%,其在独立选民和蓝领工人中的优势正在严重缩水。特别为严峻的是,在民主党的传统"票仓"加利福尼亚州,竟然有75%的选民对奥巴马政府处理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方式不满。

  报道称,在规模上,这次计划堪与2009年国会通过的经济刺激法案相比。那次8250亿美元的计划,分别在3年多内投入。而这次新的一揽子计划大部分将在2012年投入。奥巴马呼吁共和党人停止"政治斗争",立即通过这次促进就业的议案,将给目前"停滞不前"的美国经济提供巨大动力。这个一揽子计划是奥巴马对美国目前高失业率与经济复苏乏力所做出的最有力的一次反应。

  B)、百姓一杆秤称奥巴马

  在美国主流最大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6日公布所做的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不满意奥巴马在经济、创造就业和解决联邦财政赤字上的表现。只有43%的选民满意奥巴马的整体工作表现,而不满意其整体工作表现的选民高达53%,两项数据均创下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的最差纪录。奥巴马必须改变这种现实,否则2012年选举他就要"回家"。

  同日,同样是最大流量的"华尔街日报"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公布的最新民调几乎与上述民调一致。44%的受访美国人认可奥巴马作为总统所做的工作,但有超过一半(51%)的美国人不认同他的工作。这是奥巴马就职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民意的一致声音和不满。

  经济不振和失业率高企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的"致命伤",上个月美国就业岗位"零"增长更加重了民众对奥巴马领导的质疑,自从第二次大战以来,还没有哪一位美国总统在失业率长期高达9%左右的情况下连任成功。美国自2008年9月以来,已经使用过两轮"量化宽松货币"策略,两轮共释放量化宽松货币2.3万亿美元(其中,QE1为1.7万亿美元,2010年12月实施的QE2为6000亿美元),现在美国经济连续三年低迷,依然找不到任何出路。而这一轮名为"促进就业计划"的救助,几乎也是等同于"量化宽松货币"的另外版本,除了大量的投放钱、货币流金之外,奥巴马还要在联帮政府管理、全美军费开支上开动智库才能更深入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前三年的奥巴马美国治理是"不及格"的,不仅"美国梦"成泡影,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管理要适应全ç
��之变,变成有力,经济有力才可能有前程。"促进就业计划",不管是成还是败,但奥巴马都必须成功实施这个计划,才可能继续奥巴马的下一个总统任期。

  自2008年9月15日之后、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到9月15日为金融海啸爆发三年整),美国几乎都是浸泡在超发"宽松货币"的大海洋里,现在享受到美味的美国又来第三次4470亿美元美其名曰的"促进就业"振兴计划。这一计划的最值得特别研究的有三个方面:⑴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将由"工资所得税""工商界工资税"两项再次减少,而令美国联邦政府约再减少4%左右的税收总收入。⑵奥巴马的"促进就业"振兴计划,对其连任拉选票固然奏效、甚至可能是效果卓著,但对美国联邦政府连续十多年的财政亏空、债务长大则是雪上加霜、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之美国联帮政府债务形势将更加恶化扩张,时时刻刻系于危机30年不桀(美国联邦政府税收已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低;当代法制国家实践表明,几乎一概是减税容易增税难,一旦这两项
减税方案通过,再为未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构成燃眉之机)。难道美国国家债务想再滚大、真要延续30年不成?⑶这种连续数年靠"量化宽松货币"喂养、成长起来的美国经济能持久吗?占全球经济总量约1/3的美国经济什么时候才能走上"正常化"之路?

  C)、总统能续是个"问号"

  然而,当奥巴马总统的"促进就业计划"打出这张拼死的"王牌"、霎那一出笼的同时,美国财长盖特纳就随及表示,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就业刺激计划将会很快奏效,会强有力刺激经济并最终创造就业,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就业计划会很快奏效,将刺激经济增长最终创造数十万就业。

  盖特纳表示,如果国会按照此法案采取行动,这将对强化大幅放缓的经济产生强有力影响,进而创造数十万就业。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当地时间8日晚间提出总计447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方案,其中包括减税、基础设施投资、防止地方政府雇员失业等等措施,规模超出此前媒体报道的3000亿美元。奥巴马就业计划的一多半用于为企业和员工减税。奥巴马还呼吁支出逾620亿美元,将失业保险救济延期至2012年,而且为缓和长期失业问题的几乎提供资金。他还提议支出14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援助州政府。

  未来三个月可能是奥巴马最后的表现、"领导"的机会了,要想继续"总统梦"就必须改变以前三年的国策不举、失业难耐,必须经济复苏、上一个新台阶。就在奥巴马拼出"促进就业计划"当日,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多位经济学家在该机构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在美国经济明显减速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提振就业的方案是及时的,但这一方案能否获得国会通过以及最终实施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为了配合奥巴马的刺激计划,盖特纳还表示,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简称FHFA,归美国财政部管辖)正积极考虑一项提议,将允许更多美国人通过政府支持贷款融资。盖特纳称,联邦住房金融局将支持任何必要改革。但美国这论经济衰退的棋,远不是简单的"量化宽松货币"就能够解决,否则美国已经经历过QE1、QE2两轮"量化宽松货币"的美国不早不就完事大捷、经济复苏、走向正常?就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钱多了也要用在一个大国的战斗、战术、战略上一样,美国这唯一超级大国需要与欧洲、日本及其主要经贸国家更好的融合、融通。中国俗话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好"!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人民币危机正向中国走来

  「核心提示」:自2008年9月15日以来,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机几乎袭击了整个世界,从美元到欧元、再从日元到韩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卢布等等所有国家的货币,唯独中国人民币没有遭遇大些的金融危机,但这并不是人民币没有金融危机生成和爆发的条件,而是人民币是全球最为封闭的一种国家货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势所趋——"中国制造"的全球盛行、或超过30%的全球商品总量,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大势……那么,人民币的"金融危机"或大或小的也象所有的货币一样在逐渐长成、蔓延。

  人民币,是全球大国中(或G20中)最不适应、最受阻隔"全球化"、最难于"市场经济地位"、最受"商品国际化"阻击、最不适应"国际化"运行、最受"国家对外开放"冲击等等的一种国家主权货币。60年多年以来,人民币长期积弊极其深渊,对新兴的人民币"国际化",融于"市场经济地位"是远远胜于1949年10月1日《建国大业》还要难上百倍的宏大系统工程,是100年、1000年大业。

  据路透社上海5月14日电: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当日表示,未来5-10年时间,世界经济将进入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后一个复杂的调整、质变的全面局面,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或不可避免。中国"财经网"引述李氏在一论坛上的发言并称,中国将在未来世界金融调整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独特作用,也正是这种"独特作用",致使象中国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情况根源都不太相同,不会发生同样的危机,但却危机四伏,稍有处置不当就会陷入世界主流经济的洪流之中,需要象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及时疏通中国货币因进入国际市场之后而产生的阻抗、利差、交换、储存、流通等种种审视度时、准确无误、毫厘之差的把握这次变革、新兴国家才能避险金融危机产生。

  李稻葵表示,目前的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财政赤字、经常账户逆差的问题,未来经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如同次贷危机是发达国家的危机一样,发展中国家也会因货币、产业等的不适应爆发一轮又一轮'自己的危机'这几乎不可避免"。

  李稻葵并称,在未来的世界金融格局调整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国家信用将下降,美元、欧元、日圆等货币中长期都将面临贬值风险,那么其它国家的货币将填补这些货币"贬值"的份额,那么本币与金融体系就面临着重新洗牌。

  未来5-10年时间时期内,不管是全球第一货币美元也好、或是欧元、日圆也好,国际地位一定会逐步下降、调整。一定要提升其他新兴重要经济体的货币的国际地位,包括人民币,这是大趋势……国际社会需要中国成为国际货币,中国也需要成为国际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值得历史永远汲取、借鉴的是:原苏联灭亡的理由有千千万万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这就是其本质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赖以支撑苏联延续、存在、存活的国家资本、货币断炊、了无来源……没有资本、货币支撑的苏联轰然倒掉,这为今日、未来所有国家的兴起与覆没的最最关键的货币、金融体系提供了难得、唯一的历史经验。

  金融货币是一个国家存活、发展、强大的唯一重要之源。从经济学——金融、货币、财富意义上来讲,苏联又是僵死"计划经济"害死的,当年苏联这架全球无与伦比、堪称超级超速运转的庞大国家机器,完全没有了货币、财富资源的支撑,若是换成现代法治国家的那种"宽松货币"和"大举国债"资本、股票市场策略,苏联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完全覆没。正是如此,全球存在的政治学、经济学的这两大根源关联研究、实践的不及时,苏联才只存活了70多年,也正是70年时间,另一个超级大国却当然、一步一个脚印的当然崛起了……

  还有一点也是不容置疑的,所有转轨国家都遭遇过国际大环境的"金融""货币"膨胀或收缩、变值的的危机,中国几乎是难脱金融危机的干系。

  自所以盛行全球700年的英国,也随着英镑风靡400年后而败落飘零……现代哲人说"与其敬畏历史,不如敬畏人民",这是一种历史无法阻挡的潮流。

  一个国家的兴起与败落其本质就是与金融、货币至关重要,特别是近100年的历史陶冶、流水风化、岁月捶练等更能显示出其人类的本色。殊不知今日美国至今已有235年(自1776年7月4日到2011年7月4日),其实美国真正崛起、开始强大是近70年内才开始发生逆转的事情。1940年前后,整个美国只有1.3亿人口,美国这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14亿美元;而70年后、到2010年最后一天,美国国民生产总值146241.8亿美元(见《201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美国条目),自第二世界大战的半个世纪以来,美元一直占据全球整个人类市场总量超过60%(见2011年4月15日巩胜利《储备货币,全球情势有新变》一文)。如今,人类历史整整70年过去,今日美国3亿多人口,美国国民生产总值70年间增加了140多倍……而苏联却永远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这归根归到底,都是�‡
�融、货币是唯一的宗源。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官民共治”中国真能成行?

  「特别提示」:5月8日,《南方都市报》评论"第一专栏"发表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题为《走向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近三千字文章(全国转发近八万多条),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出路的话,那么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大市场、小政府,那么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向建立大社会、小政府推进。即对公共社会服务供给,民间组织能做得更好的,政府就不要眼热、手痒而放手进行,越俎代庖只能引火烧身……中国改革开放还真正有出路吗?当然,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到至今、现阶段"官民共治"这只是另外一种美好的愿景,其实现仍需持续深化和努力从根源加以建树才能走出重重迷雾低谷……中国现阶段性目标可以更现实一些,诚如俞可平所指出的:由"官主民从"走向"官民共治",但中国的法�ˆ
�环境怎样建树"人人法律面前平等"的《宪法》环境?这几乎是一大难题。中国60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党治,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30多年等等,那一步不是党治的结果?或是由官治之路来统领一切?中国真能象俞可平所说、所描绘的走向转轨的"官民共治"之路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大体定型:以党治、官员为代表、以政府组织为基础的国家系统;以企业主为代表、以企业组织为基础的市场系统;以公民为代表,以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系统。改革开放后,首先分化的是政治国家与经济社会,其突破口是政企分开。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的民间组织产生,一个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开始产生,国家与社会开始适度分离。

  中国全社会对民间组织的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开始从原先的否定和怀疑为主,转变为以肯定和支持为主,中国新十二五纲要中,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的相关制度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例如,在有些地方,基层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已开始试行备案制度。但各种偏见仍然严重存在,特别是把社会组织设想为政府的天然对手,市民社会的制度环境从整体上说,还是制约大于鼓励,重要的法律法规也尚不完备。

  中国全社会要改变对市民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特别是执政党、政府要加快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更多地给予培育和扶持,制定出一系列的"游戏规则",使社会组织成为阳光下的重要社会组织体系进行运作。各级政府应当广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它们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和社会环境,这样中国才能够真正起到稳定的大局。

  "官民共治"原本就是"法制社会""法制国家""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源头的组成部分,也是所有"法制国家"取得政权后由党治退去、融入国际化的重要组成一个部分,但中国"党治"根深蒂固60多年如一日,中国真能一步一个脚印、"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从"官民共治"开天辟地的历史性成行吗?让世界目光、特别是"法制国家"的目光予以关注。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这是怎样的中国“公正”?

  「核心提示」:5月9号,沈阳小贩夏俊峰持刀杀死两名城管一案,在辽宁高院二审宣判,二审维持了沈阳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的一审判决。 这个裁定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许多网民都纷纷对此提出质疑,其中包括夏俊峰杀死城管,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性质?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明明有6名证人证实,夏俊峰在其物品遭到扣押时被打,为什么法律竟未能获准出庭作证?以及被害人死亡,是否因为抢救不及时等等……。连日来,这些争议引发中国公民在网上极大关注。

  据中国官方《人民日报》19号的报道,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关注此案的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以及主审法官。众所周知,辩护方没有证人出庭,成为广大网民质疑本案二审程序公正的一大问题。对此,辽宁省高院负责此案的主审法官苗欣介绍说,在庭审中,辩护方提供了由史春梅等7名证人书写的6份证明材料,证实了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具有殴打夏俊峰的行为;但由控方提供的夏俊峰本人的供述,却否认执法人员曾经殴打过他 (尽管后来又改口了)。考虑到6名证人的证言和当事人夏俊峰当时的口供存在矛盾,所以法庭方面未予采信,并据此认为,相关证人没有必要出庭作证(李庄案亦是如此)。就是说:在没有证人、证据的情况下依然要作出审判。

  有证据不用,没有证据也要审判,这是什么样的法律环境与这个国家标榜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到就是这样"让公平和正义比阳光还灿烂"?

  不过,针对这位主审法官的上述解释,本案的二审辩护律师滕彪博士当天便提出质疑说,既然证言相互矛盾,为何偏偏对有利于被告的证言不予采信呢?法院未让目击证人出庭作证,直接否定了辩方提供的对夏俊峰有利的证据;同时却采纳了城管方面提供的对夏俊峰不利的种种书面证言。进年来,中国法庭出现了没有证据、没有证人的法律审判每每出现,这让中国法律——刑法、宪法标榜为"公正、公平、公开"者每每蒙羞,不齿于天下!据人民网19号的报道,滕彪律师表示,根据辩方的证言,夏俊峰在被带到城管办公室之前曾经遭到殴打,鞋底被打掉,东西洒了一地,并被强行带上城管的车。因为夏俊峰反抗,被带到办公室后遭到殴打的可能性很大,相关证据也表明,当地城管经常使用暴力殴打摊贩,致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群民不聊生ã
�‚

  另一方面,案发后夏俊峰给家人打电话的通话清单以及夏本人的证言都能表明,夏俊峰当时是在激愤之下挥刀"胡乱"扎一气,之后便迅速逃离现场。随后给家人打电话,仍非常关心受害者的伤情,这表明夏俊峰并无杀人故意,只是属于被殴打过程中的愤怒反抗而已,这些证据也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夏俊峰扎人时确曾被殴打。

  滕彪反问道,一个身体不占任何优势,甚至需要摆地摊来养家糊口的下岗工人,跑到城管办公室去杀死两个身体强壮的城管,动机何在?为什么夏俊峰在闹市区被打不还手、东西被抢也不还手、在自己爱人苦苦求饶时仍不还手;在被拽上车时不动手、在下车后进办公室之前也不动手,却偏偏在进了城管办公室,失去了逃跑机会之后,竟会主动用刀去伤害那两名城管呢?由此可见,法院的判决认定夏俊峰具有杀人的故意,是完全违反法律逻辑的,也是不合情理的。滕彪律师最后强调说,被害人两死一伤的后果虽然严重,但并不能以此来排除夏俊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要知道,在防止瞬间的难以预测后果的不法侵害时,对防卫的方式、防卫程度的选择余地是非常有限的。综合夏俊峰被抓、被打、被迫防卫的整个过程来看,根本
不具有积极追求或放任被害者死亡的主观心态,其行为模式也与故意杀人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同。

  对此,有观察人士注意到,以往积极关注此类事件,勇于为民请命的大多是《南方都市报》等一些先锋媒体,而这一次《人民日报》也主动冲在了最前面,为民说话,为最底层人群说话,着实令人关注。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巩胜利:“广交会”的中国经济命脉

  ——来自中国"第一窗口"2011秋季"广交会"现场的报告

  「特别提要」: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对中国倚重了30多年的'出口创汇'经济是绝对致命的打击,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棉衣,最多只是有一张毛毯"。中国绝大数企业家均现实的感觉到,并认为长期、五年来的汇率大幅波动将可能导致企业大批"休克"、赶不胜赶、无法赶上汇率升值的长期无奈(比起汇率一次性升值到位,然后实行自由市场浮动机制,简直就是一场持久的浩劫);而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对中国倚重的出口经济绝对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棉衣,最多只是有一张毛毯。迅速入冬,可能会冻死一堆人。当然,有些企业可能已经有毛衣了,有些企业可能毛毯厚一点,不至于被冻死,但亦不免被冻伤。" "什么?汇率?人民币再升值我们就要关门了"。这是2011秋季"广交会"于15日召
开,当天最热门的最大话题。一大早,在"广交会"的展位上忙着摆设产品的福建一家民营外贸企业的工作人员匆匆地结束媒体采访的提问,反复念叨的是"什么都在涨,可买家却一直在压价,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些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忙碌着的民营外贸企业都揪着心:9月份,内外需疲态有所显现,进出口增速的回落均超出市场的预期,本想着在"广交会"上好冲刺一把,可上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这给中国"一片大好"的外贸形势再次蒙上一层60多年没有过的阴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我跟大家讲,在寒冬来临时我们要充满信心,迎接春天。现在遇到困难,我们仍然要充满信心,坚信困难难不倒我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本届广交会现场并给企业家们打气,他表示,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避免给外贸企业造成过大冲击。看守总理温家宝任总理近八年,他是一位以"信心"撑天而著称的总理,在他的任期之内,中国房地产每创历史天价,中国股市低潮到20年之最ï
��中国通胀更是放62年之天量,还有中国铁路的60几年之巨贪等等……只有齐天的"信心",是无法完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100年大业与全球主要美元、欧元等"法制国家"的兼容、共赢来共同前进。

  2012年,中国将有以下重大国事变动:一、是3月15日前后,中国"两会"新总理人选的变动。届时即便是中国总理的"棋子"落定了,但中国党政、政局的"程序"依然要等待中共新总书记和新中国国家主席的程序通过,通常中共总书记必须是国家主席(相当于国家的"法人代表"),中国"人大"通过的所有中国法规程序,需要由国家主席来签署后方能发布生效。二、是10月中旬的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这与中国所有公民无关,却最大限度的占有中国国家、一切最大的党政军资源),要选出新的中共总书记,之后再由总书记兼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出笼"之后,这个国家的日常、重大决策才能够真正上路。更严峻的是:若是中国不能实施有效的自由市场调节的汇率机制,怕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将没完
没了,就是美元兑人民成为1:5或1:1了,若人民币不能实施有效的市场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那将一样要遭受美元、欧元"法制国家"连绵不断持续的制裁和刁难、打击。中国人民币连续五年来升值,是中国"出口创汇"经济至今60多年最大的变数,现在又到了风声鹤唳的变更时期。

  堪比2008"金融海啸"更艰难

  据南方都市报10月17日报道:"我们对美国的出口比较大,光两个产品就将近9000万美金。汇率的变动对出口企业的压力是绝对很大的。目前我们国内倡导转型升级,我们企业实际上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转型升级需要时间,如果汇率升值过快,会让很多出口企业休克。"宁波永发集团总经理徐普南向南都记者表示:"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比2008年还要艰辛。"

  而这是一家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保险柜的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销售增速不减反增,并收购了多家欧美的渠道公司,逆市扩张。但即便是这种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现在也感到寒冬即将来临,徐普南说:"今年业绩预计增长28%,但利润的增长只有勉强的3%,因为利润中最大的一块被汇率升值吃掉了,统差数据约为3.2%.此外,劳工费用和材料费用也都在翻成的增长,现在工厂的经营环境越来越恶化了"。

  这正对欧元、美元两大财富集团的消费正在大幅萎缩的一片萧瑟景象。"欧美的银行现在不是惜贷,而是直接收贷,将贷款强制性收回,这让欧美的老百姓不得不捂紧口袋,国外消费受到巨大的抑制,国内出口生产的产品很自然产能过剩"。徐普南说,正是由于此前收购了欧美公司,所以他对这些情况比较了解。"目前我们国内倡导转型升级,我们企业实际上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转型升级需要时间,更需要资金。我们每天上千万的研发投入,钱从哪里来的?还不是我们企业自己赚出来的。如果让企业利润再削薄的话,更加无力去投研发,怎么谈转型升级?这是个一系列的问题"。

  不单单是徐普南,在2011年秋季"广交会"现场了解到,不少企业家均认为汇率的长期五年来的大幅波动将可能导致企业一大批"休克"。一家大型从事纺织服装外贸的广州公司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汇率升值过快,对中国倚重的出口经济绝对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棉衣,最多只是有一张毛毯。迅速入冬,可能会冻死一堆人。当然,有些企业可能已经有毛衣了,有些企业可能毛毯厚一点,不至于被冻死,但亦不免被冻伤"。这是中国经济目前所反映的真实景象,也是中国式"出口创汇"体制所面临的最大冲击和矛盾。

  汇率再升3%-5%怎样存活?

  在10月15日"广交会"开幕的第一天,尽管已是午餐时间,"广交会"多处参展商入口处依然排着数百米的长龙等待进入。在全球汇率暗战人民币的当下,"广交会"这种国际性规模的贸易平台的地位愈发凸显。对众多的外贸企业而言,这不仅仅是争取订单促进销售的平台,更是外贸企业彼此互通信息,观测外汇政策的窗口。

  "为了能在这届'广交会'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申请的企业超过了2000家,而最终只有66%的企业如愿"。"广交会"现场,宁波市外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向媒体表示,这次共有1337家企业通过了"广交会"组委会的资格审核,这个规模在全部50个交易团中位居第六,在计划单列市中居第一位。他介绍说:"美元在宁波外贸企业对外结算币种金额中占97%以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直接影响到企业收汇利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升值,往往导致企业的出口订单时预计有利润,而实际收汇时却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以上半年宁波出口额286.1亿美元和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3%静态计算,如无其他锁定汇率措施,折合人民币后的收入将减少43亿元。

  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107、108届和2011年上半年的109届"广交会"上,媒体记者就从众外贸出口企业获悉,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再升值5%,那么企业利润将消失殆尽。以每月出口货值3000万美元为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则意味着企业每月要承担净损失60万美元。"通过跟其他省份一些出口业务公司的交流,我们认为年底汇率会到6.2%左右,大约升值2%,一下子升值3%-5%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徐普南说,汇率的升值对中国传统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不单单是企业利润的全流失,出口企业本身的利润都是微薄的,汇率升值超过3%-5%,就会把中国企业的利润全洗光。所以,实行市场自由的弹性汇率,对所有企业来讲是个利好的新课题。

  尽管可能性不大,但这种忧虑的情绪正在蔓延。一个激发这种情绪的引火索是:10月13日,就在15日"广交会"开幕的前夕,美国联邦参议院以63比35的投票结果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对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实施制裁。"国家允许汇率慢慢升值,让企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转型,这是对的。现在中国强大了,也没有必要那么在乎外界施加的压力"。一家从山东赶来的参展商如此向媒体表达他的期望。

  继续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熙熙攘攘的"广交会"上,中国外贸企业的展位上各种产品琳琅满目,这一切繁华的背后是参展商忐忑不安的心。"企业现在应该囤点粮,准备过冬"。徐普南向媒体表示:"我对我的团队说,我们把既有的业务做扎实,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中国汇率若大幅升值,中国外贸企业将如何应对?接短单、涨价成为诸多参展企业的选择,但这并非易事。"广交会"的参展商们普遍担心人民币升值步伐会因此再加速,由此也影响到了对产品出口价格的心理预期。事实上,不少参展商虽然打算上调价格,但他们亦承认,欧美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复苏缓慢,客户对价格也颇为敏感。

  "我们打算把价格提升10%.因为这一年来,我们没对产品提过价,而人民币兑美元已大幅升值。不提价,利润都快没了"。野马电池公司销售经理严波意说,"从最近跟客人沟通的情况来看,客人允许我们提价,但幅度可能没那么高"。中国最大的冷柜出口商星星集团外贸公司总经理陈海明则称,在美国参议院通过人民币汇率法案后,他已向美国主要的采购商提出,2012年一季度的订单价格要在目前基础上上涨3%,以冲抵未来6个月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但这一提价要求还未完成,有待再次协商。

  且不论提价能否成功,订单的减少更为迫切。中国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中国9月份贸易情况显示,9月出口环比增长弱于历史同期,特别是中国对于欧盟出口增速同比从上月的22%回落到9月的9.7%,这表明8月以来欧债危机深化引发的欧盟经济下滑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出口。中金证券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外需继续走弱,四季度出口面临更大挑战。中国PM I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在9月出现季节性回升,但仍大幅低于历史均值,而OECD综合领先指标近期继续回落,预示未来及2012年出口增速可能继续下降。

  中国可能即将给世人再上一课,让他们知道,当投机性热钱发现自己打错了算盘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状况。2007年的美国,当借款人和投机客意识到房地产价格已达到峰值,次贷危机泡沫崩溃成一场巨大灾难,馀烬至今仍在闷烧。在2011年中国,包括所谓的"民间信贷"的投机性投资虽说不能肯定再次上演"温州危机"相同的一幕,但两者还是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足以上演一曲"双簧"。一个可能的副作用是:最坏的情况是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开始下跌。据美银美林驻香港策略师团队本月出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报告,道出其中机理:"投资者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流动性过剩和实际投资回报低下并存。持续的负利率已经导致了金融资产(包括房地产)炒作,而这些金融产品下面的基础'硬资产'的回报正变得愈来愈差"这份报告的要å
��是写企业经营的利润已经没有了存活的空间。

  "因此,投资者信心若骤然生变,可能会大幅拉低金融资产价格"。尽管通胀率居高不下,但存款利率很低,导致实质利率为负。当前中国流动性泛滥成灾,超发货币早已是60多年之最,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不过,比较一下一年期存款利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中国第三季度CPI依然在历史高位的6.1%运行,便可知道过去20个月储户一直在承受着负利率,等于说存钱每年还要向银行倒贴几个百分点的利息。

  为了寻求更高的回报,已有海量资金流出银行体系,涌入信托账户和民间借贷市场。由富裕人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的民间借贷市场非常庞大,并且还在增长。在中国这个潜流、无序的资本市场上,贷款以非常高的利率私下进行,资金流向企业、房地产开发商,有些时候也会贷给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中的炒家。因之,包括民间放贷在内的替代投资,占中国家庭储蓄的份额已从2009年的2%上升至2011年的7%.据美银美林估算,中国民间借贷规模约相当于银行业信贷的五分之一,换句话说规模是相当大的。

  高利率,高风险,高成本

  由于正规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受到控制,也无法可管,民间钱庄得可以收取高达36%的年息。中国央行8月份对温州民间信贷展开的调查显示,其中20%的民间信贷流向房地产,这帮助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维持在历史最高的非常高位水准之上。

  中国的要害问题在于:如果你收取25-30%的利息,借款人必定要大赚一笔,否则很快就会违约。就像次贷泡沫晚期,引发崩盘根本无须价格暴跌,只要价格升不上去就能造成崩盘,因为借款人这时已无力负担高利息,而欧元区是公共债务庞大。而与美国人、欧元区国家相比,中国借款人的首付款比例很高,他们或许不愿意将房产让与放贷人。下行态势已然开始,这在中国股市,尤其是金融类股的大幅下跌态势中就能看得出来。10月10日,国有最大的中国中央汇金公司之一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中国国有四大银行股票,此前这些股票已跌至历史最危机时的水准。

  据美银美林的看法,还有其它系统性风险可能冲击中国的经济体系。除了房价下跌以外,比如说资金被框进纯粹的庞氏吸金骗局,或是亟需资金的民间企业遭遇困难以至于无法偿还借款。另一种可能是中国出口受到欧美糟糕经济形势的打击。这可能会引起中国金融市场的动荡,促使那些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资本外逃。如果热钱抛售资产或收回贷款,那么房地产价格可能会下跌,打击银行业并固化这种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中国让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政策将开倒车。透过在市场买股等行动,中国希望释出强力讯息,表明它不会坐视不管。这或许是最有有可能的情况,不过就象五年前的拉斯维加斯房地产市场,中国目前有太多的乱象暗流需要密切关注来加以把握。

  中国领头羊冒险提价

  欧债危机阴霾未散,生产成本上涨不已,本届广交会似乎开局不利。然而,有媒体从"广交会"现场采访了解到,冒着订单流失的风险,"珠三角"出口企业普遍将产品报价同比去年提高了20%-30%以抵消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且这一场提价之战,很可能以海外采购商妥协而告一段落。家乐福全球采购总裁邬博业就表示,由于经济低迷,欧洲消费者更青睐质优价廉的产品,因此中国制造竞争力强劲,为此2011年不但不会缩减在中国地区的采购,相反还会增加,而且预测明年也会增加。不仅如此,从本届展品来看,"珠三角"企业更加重视设计研发,产品从低端转到高端,正努力向价值链上游提升。

  "不提价怎么办?企业若吸收全部上升成本,根本没活路,只有亏死!"广东省佛山市新泰和卫浴有限公司出口部一位负责人的话颇具代表性。据悉,因成本上升,2011年该企业出口产品已经两次提高调价,但也因此流失了大批订单。至于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其产品偏高端,销路也不大。"上半年的订单比往年少了一半!"该负责人告诉媒体,"下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市场不景气,加上2011年以来生产成本上涨,今年的订单大幅缩减。"为了应对,我们将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做好品牌"。该负责人称,国内经济表现较好,中高端消费市场发展很快,该公司将逐步将重心转到国内,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我们也提高高价格,幸运的是客户接受了"。广州番禺宏远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媒体,其产品主要出口到加拿大和荷兰两个国家,定位也属中高端,但这两个国家暂时没有欧债危机的较大牵连,经济相对稳定,因此订单也保持稳定。该负责人说,这是因为其产品较有特色,竞争力较强。该负责人预计,如果成本继续上扬,不排除会继续调价。尽管如此,该企业也未雨绸缪,希望通过"广交会"开拓更多客户,让销售渠道多元化。

  中国仍是最佳采购地?

  这一场提价之战,在出口企业和海外采购商之间,到底孰赢孰输呢?"20%-30%的提价很难一下子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英中贸易协会总裁傅仲森10月16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而在全球化时代,采购商不会紧盯住一个市场,中国之外还有越南、印尼等亚洲市场,采购商肯定倾向于寻找价格较低的产品。这样一来,中国出口企业势必面临比以往较大的压力。

  然而,在国际著名品牌、跨国企业家乐福全球采购总裁邬博业看来,中国仍是全球最佳的采购地:"事实上,不只中国,全球范围都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而对欧洲市场来说,中国产品是很具有竞争力的"。邬博业告诉媒体,跟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并不算突出。他分析,作为买家来说,既会比较价格的差异,也会更注重质量,寻求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而在这方面,中国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虽然在一些比较低门槛类别的商品上,中国的竞争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的强了,"邬博业说,"但是在高质量的产品上,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采购市场"。

  "由于经济低迷,欧洲的消费者更加需要一些质优价廉的商品,所以,来自中国和亚洲的商品目前更能满足欧洲消费者的需求"。邬博业说,"而中国的出口企业也非常聪明,很会随时而动"。正因如此,相较于其它地区,中国制造似乎吸引着更多的海外采购商。邬博业透露,家乐福全球72%的采购都是来自中国。而且,今年来自欧洲和南美洲的买家数量上升明显,本届派出的买家数量超过了100人。"今年我们不但不会缩减在中国地区的采购,相反还会增加,"邬博业进一步说,"而且我预测2012年我们在中国地区的采购也会增加"。

  向企业价值链深层迸发?

  在2011年秋季"广交会"上,不少企业坦言,现在确实不缺订单,但却不敢接单。"无法判断未来原材料的走势,不敢盲目报价签单,尽可能接短期、一次性的订单,尽可能规避签订大批量、长期的订单。"广东省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国芳说。在"广交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也表示,由于汇率问题,参会企业不敢下长单、大单,而倾向于短单、小单,该趋势愈发凸显。对此,家乐福全球采购总裁邬博业建议,出口企业应加大和海外采购商的合作,研发新的生产方式,比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避免过度的组装、过度的加工就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此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如果产品要向价值链更高端发展,就可以降低原材料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英中贸易协会总裁傅仲森亦建议,中国企业�
�加大与英国等发达国家企业的合作,改善生产,向价值链上游上升,从而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中国在低端的产品上已经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低端产品的制造不应该是中国今后战略的重点,"邬博业说,在采访中,参展企业普遍表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必由之路,广州市番禺区宏远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产品走高端路线,注重设计,上半年尽管提价,但并未流失订单。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洋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梁炎光表示:"今年研发出来新型咖啡机的配套产品,制作工艺难度大,国内只有我们能生产,因此保证了今年的订单水平。"

  2011秋季"广交会",也采取了措施更加注重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据悉,从这届开始,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将扩大规模,覆盖到广交会每一期。同时,将举办4场专题设计论坛和4个产品设计对接工作坊等。另悉,中国于11月9日-11日,还将举办首届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展出总面积预计达4万平方米。"广交会"之新变,能适应美元危机、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3—5年的全球大局吗?

  "中国制造"大趋势"内忧外患"

  中国经济的进步"特色"中国制造,造成一定时期的贸易顺差,这招致了大多数国家的不满和担忧,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发频繁。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式上不得不呼吁: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共同抵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以更加理性的办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除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外,"中国制造"目前还正面临着更多的"内忧外患"。国际方面,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越演越烈、日本经济受到冲击等带来巨大变数,中国国内则遭遇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胀压力高企、汇率持续波动、融资等方面的困难。这种"内忧外患"已在本届"广交会"一期的成交数据上得到显示。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广交会"前3天出口累计成交101.9亿美元,环比和同比仅增长4.2%和14.5%.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短单过半
,3至6个月中单占了3成5,余下1成多是6个月以上长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作为传统主要市场的欧美,当地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其在"广交会"上的订单和到会客商大幅缩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广交会"前两日,机电产品对美国成交下降高达54.9%."广交会"首日入场9.5万人次,较去年的约12万人次锐减21%.有参展商称,本届"广交会"一期欧美客商的面孔明显少了。在欧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状况下,不少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但新兴市场能否替代欧美传统市场仍有待时间的证实,而且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度较高,中国本身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产品又有同质化竞争之嫌,这值得企业注意。

  尽管不利因素突出显现,但当前"中国制造"仍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是"中国制造"产品质量基本接轨国际;其次是中国企业具有规模优势。美国零售商协会会长MATTHEW STAY就表示,美国零售企业在采购时会把目光投到中国以外的亚洲及南美市场,但"中国制造"依然优势明显。针对出口企业长期存在的劳动密集、利润微薄等现状,官方对该问题已有较深认识。"广交会"设立了"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并不遗余力地促进国际优质设计资源与中国外贸企业对接,有中国商务部的官员自信地说,"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制造"崛起,也将见证"中国创造"的起步和剧变。2011年秋季"广交会"成交也证实,已经在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上走出了第一步的企业,在这一轮多重经济寒流的袭击下,依然收获颇丰,显示了�º
�业转型升级的优势。

  汇率"温水煮青蛙"后患无穷

  2011年11月2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2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7个基点,连破6.34、6.33两个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也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单日升幅。经计算可知、学者发现,201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涨势一直保持迅猛势头,至今涨幅已经超过4.5%.不过,这一涨势也让出口企业叫苦不迭,近期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多家出口型企业出现了汇兑损失。

  中国上市公司,国投中鲁(深600962)是一家以浓缩果汁为主导产品的上市公司,其产品出口量约占国内总出口量的15%,在国际果汁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0%,产品覆盖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其26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汇率变动对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造成的损失大幅上涨了480%.同样出现汇兑损失大幅增加的还有中兴通讯(深000063)。其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当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大涨1068%,主要原因就是本期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所致。导报记者随后发现,该公司前3季度受到汇率变动影响,仅现金资产就出现了2.66亿元的损失,而这一数据在去年同期仅为2600多万元,同比涨幅达到900%,这也直接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1%.

  据深度资料统计,近半数以上涉及到出口的上市公司均出现了汇兑损失,上海医药(深601607)(601607)、兖州煤业(深600188)(601188)、美的电器(深000527)(000527)等均位列其中。同时,多家上市银行和保险公司也未能走出汇率陷阱,出现较大损失。如中国平安(沪601318)今年前3季度的汇兑损失总和是2.6亿元,但该公司报表显示,仅第三季度汇兑损失就高达2.53亿元;中国人寿(沪601628)在三季度也出现了1.6亿元的汇兑损失,而其前3季度汇兑损失的总和为4.42亿元;中国银行(沪601988)的三季报显示,由于汇率变动造成该行外汇敞口产生损失增加,其汇兑损失从去年同期的9.7亿元猛涨至129亿元,涨幅达到1230%.

  中国五年多以来的汇改,远比"一步到位"成本更高昂,灾难更深重,其结果是"温水煮青蛙"的生态环境之巨变。这是中国的货币、汇率策略成全球、主要"法制国家"的众矢之的:一方面与国际社会兼容更是难于上青天,中国货币、利率怎样与全球"共生态""共赢"的走下去;另一方面使中国国内更是一片怨声载道、企业风险加大、生存的环境更是从源头难以平复而继续。

  中国策略"错施"的风险

  中国货币政策"松不是,紧不是"——这是2010年中国退出经济刺激计划之后"错施政策调控的直接后果"。2009年之所以贷款暴增,最主要的推手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政府项目开工,银行岂敢不予贷款?说到底,中国"人治秉性"所谓"市场经济"的货币、贷款、资本投放等都是有"被动性"非"市场力量"的撬动,没有项目贷款有投给谁呐?所以,退出庞大经济刺激计划,也必须从积极财政政策一端开始,首先应当弱化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对应的紧缩货币也该从削减政府项目配套贷款开始。

  但中国"错施"了宏观经济、货币、利率政策,导致了中国通胀62年来最尖端的置顶,导致中国股票资本市场20年来最低的凹地,还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历史以来的最高价位……中国财政政策积极依然(有些退出也只针对消费政策,建设项目只是放慢审批,却没有削弱存量力度),而货币政策却拼命紧缩。说是稳健,其实是大规模收缩。结果,积极财政政策占用了绝大多数的贷款,而被收缩掉的却是民营经济的贷款需求。这就是中小企业贷款"过难"的根本原因,一如"温州危机"、"鄂尔多斯危机"、"东莞危机"等等等,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经济学家们必须意识到:中国中小企业不仅关乎就业、经济结构和社会稳定,更关乎中国经济的主动性增长。而当中小企业活力顿失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必然面临"失速"风险。"温州经济危机"正在中国蔓延。结果就是今天的中国这样,一方面货币供给需要满足政府项目,另一方面因为担心经济失速、社会动荡,又不得不回过头去顾及民营经济的货币需求。连锁反应是,货币再度膨胀,恶性往复,来来去去……最近年末近两个月的货币市场,央行上万亿的资金净投放都未使"货币市场饥渴症"消除,各银行高息揽储,已经蔚然成风。货币还紧吗?紧吧。好端端的中国经济机遇没抓住,风险却被最大化,"紧"下去将直奔"危机"而去。

  现在要"改革",面向中小企业"定向宽松"也许是一个历史生态环境的必要,但可行性、持续性、建立生态环境却存在根源的致命问题。中国政府如何保证商业机构只对中小企业宽松?谁愿意做这件事?有这种短期、中期、长期实施的方略吗?如何才能实现?中国必须看到,这么多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之所以总是"大打折扣",核心问题就是"没人愿意"、没有这种环境生态来做这些事;就算有人愿意做,也找不到合理、合法、合利益的商业路径。现在一样如此。愿意从事微型企业贷款的公司,其资金来源是什么?是民间自有资金?那能有多大数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大型金融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向小型金融公司"资金批发系统",同时还需要这些"批发的贷款"可以在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等等等等。但这样的制度迟迟建
立不起来。为什么?因为大型金融机构希望自己做,能够多赚钱,但又怕风险太大。

  让货币供应量至少提高到16.5%,让央票余额回到3万亿元以下或让法定存准率回落到20%以下。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总量政策,央行没有办法保证贷款流向中小企业,但却可以为此创造条件。适度放松货币、走市场经济"宽松货币"之路,可以让市场利率回到正常、有生态环境的水平,否则在看看中国6月份的数据,外汇占款会大幅增加,从人民币升值再次加速的市况看,6月份外汇占款绝不是一个小数据,估计应当在4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因为,"套利热钱"利润丰厚。只有让市场利率回到正常水平,民间借贷利率才会真正回落,否则道德风险不大吗?"人治"的市场不危险吗?"民间金融风险"不大吗?如果"民间金融风险"爆发,刚刚走上正途、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民间金融改革"会不会倒退回去?谁还会再度进å
��中国小额贷款领域? 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怎样生存、又怎样有生态环境的继续走下去?

  中国未来的政策转变很难了,必须注意一些关键的问题。第(1)是、弱化积极财政政策的最佳时机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经济的主动性增长非常脆弱了,这时要是针对积极财政政策下手,那经济失速无疑。所以,财政政策不仅不能弱化,反而需要强化。最近的政策趋向已经证明了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在强化。比如,保障房建设和汽车政策等等;(2)是、中国通货膨胀(这里指的通胀是货币发多了,而非物价)仍处于62年来新高位,但必须有所容忍,只有主动性增长彻底恢复正常,撤掉市场经济的篱笆、高墙才能够平稳回落,政府项目基本建成之后,将缓慢回笼货币;(3)、必须高度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欧美债务危机的发展和危害要有充分、恰当的正确估计,一失足将是千古恨;(4)、中国没有进一步加息的理由,中国市场利率已
是全球大国的之最经,中美货币利差依然是历史最低(美元0.25%的基准利率,欧元是1.5%的基准利率,略高于最低时期1%),中国货币不与美元、欧元国际主流货币同步,伤害的只能是自己。何况加息只能刺激"热钱"更希望多的流入中国,货币资本的流动性会越加息越大,而根本无法抑制中国62年至今最尖端的通胀,中国又没有国际货币的调节机制,流出流进缺乏源头、符合国际"游戏规则"的法律机制。

  中国年末及来年大局悬疑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前三季国民经济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GDP年增率为9.1%,创下2009年第四季以来新低。虽然数据表现不理想,但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且具持续性,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非常小。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GDP年增率为 9.4%,但今年以来每季GDP出现逐季下滑情形,第一季GDP年增率9.7%、第二季年增9.5%、第三季年增9.1% .

  同时公布的工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也均呈现逐季滑落的趋势。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 24.9%.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运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具有持续性。2011年1至9月,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是34.2%,高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另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民间投资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59%,这说明投资的内生动力也在增强。

  除此而外,目前中国民众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转型阶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消费持稳。因此,盛来运认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趋向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相较统计局的乐观,中外专家学者持保守态度。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第三季 GDP降幅超过预期,究其原因,除通膨外,更应关注货币信贷增速的变缓。按照这个局势,未来经济还会收缩,加上欧债问题等国际因素,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大陆出口下降,不排除第四季度GDP增速会在9%以下。虽然硬着陆警报短期内解除,但问题还是没有根本解决,加上国际经济不稳,未来国内经济仍旧不容乐观。

  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陈道富分析指出,GDP增速放缓属正常现象,不会造成中国大陆经济硬着陆。但他建议说,央行可根据目前情况酌情加息(中国正处在加息、减息的十字路口)。这些经济先行指标预示经济基本走稳。从成长动力和先行指标来看,他个人认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向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但美元、欧元的大势黯淡、持续乏力将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向。而有着当代"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鲁里埃尔?罗比尼(Nouriel Roubini) 在10月17日赫尔辛基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则表示,中国促进经济成长的努力无助于避开可能会在2013年或2014年来临的硬着陆。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说,过度投资总是会引发硬伤、硬着陆。罗比尼指出,中国决策者将竭尽所能保持�¸
�国经济增幅达到百分之八以上。他形容中国的楼市房地产泡沫"比迪拜糟糕1000倍",还表示中国经济"正站在通向地狱的跑步机上"。

  罗比尼的理由还表示,在外国投资者能够自由买卖中国上市公司股票的香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 Index)自8月1日以来累计下跌25%,而空头与多头头寸之比达到两年半来的最高位。与此同时,离岸交易的中国主权债务信用违约互换(CDS)本月达到208个基点的两年高位,而两个月前只有大约70个基点。这种转变似乎并不是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因素的任何重大变化。与夏诺斯的断言相反,中国经济很可能正在走向政府引导的软着陆:增长放缓,通胀降温。

  2012年,中国将有以下重大国是变动:一、是3月15日前后,中国"两会"新总理人选的变动。届时即便是中国总理的"棋子"落定了,但中国党政、政局的"程序"依然要等待中共新总书记和新中国国家主席的程序通过,通常中共总书记必须是国家主席(相当于国家的"法人代表"),中国"人大"通过的所有中国法规程序,需要由国家主席来签署后方能发布生效;二、是10月中旬的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这与中国所有公民无关,却最大限度的占有中国国家、一切最大的党政军资源),要选出新任中共总书记,之后再由总书记兼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出笼"之后,这个国家的日常、重大决策才能够真正上路。

  但是,就连中国当届政府也承认,其由信贷和投资推动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加剧了本来就在困扰国内经济的许多失衡,并且很可能最终造成大量资本配置不当、投资不具成效、国有银行受累于不良贷款。在常驻中国、成天分析研究中国形势的经济学家中,多数受尊敬的人士都倾向于对中国的短期前景感到相当乐观,但对长期而言将发生什么就远没那么有信心了。人们相信,中国通过放宽偏紧的货币政策、也许再实施一套规模较小的以投资为重点的刺激拉动计划,很可能能够再一次提振国内经济增长。但是,高增长、低通胀的时代即将告终。即便出口需求随着欧美再次陷入衰退而剧减,中国目前的减速在很大程度上也仍是政府收紧措施的结果。201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9.7%,降至第二季度的9.5%和第三季度的9.1%;20
11年中国通货膨胀创62年来历史最高记录,整年CPI将平均在6%左右;中国资本股市市场再创历史之最低谷;中国房地产也创62年绝对高烧不退……这意味着,如果有必要的话,北京方面在未来几个月能够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取消住房限购措施来提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但是,多数全球投资者不认同罗比尼的观点,视之为哗众取宠。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现实是一个国家更难以估量,中国是当今全球大国中一个最典型的"人治国家",2012年中国将面临确保先是国务院总理权力交班、接着是中共执政党的换届,今日中国经济就在这历史之最的悬势之中……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