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巩胜利:铁矿石全球“变天”?

  2010年2月14日,全球瞩目的铁矿石年度基准价发生40多年不曾的颠覆性惊变: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声明:支持全球第三大铁矿石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取消铁矿石"年度基准"价格制度的提议,这将引领全球铁矿石价格体系40年来的最大颠覆,推行全球性铁矿石市场价格,致采用了40多年铁矿石基准定价格模式可能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据法新社2月14日报导,如果推翻衍生了40多年的"年度基准价"成功,转向全球市场现货价格销售铁矿石,澳大利亚目前340亿美元的铁矿石出口收入可能会翻倍,并将大幅提高对全球资源行业的投资,也将改变全球铁矿石、钢铁企业的运行规则。2010年2月初,全球铁矿石的基准价格大约是每吨60美元(是2009年度日韩达成的年度基准价格),而今国际现货铁矿石市场价格每吨高达131.
2美元上下。

  现在实行了40多年的铁矿石"年度基准价格",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以日本财政年度为基准,每一年4月1日开始按议定价格交易。年度基准价格不包括运费。因此,远离亚洲市场的巴西淡水河谷,可获得与澳大利亚BHP、力拓公司享受同样的国际铁矿石价格。

  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挑战中国钢企生存

  由于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铁矿石产量,中国的钢铁厂可能最不愿见到铁矿石推向现货市场。据普氏行业(Platts Industry)上周的报告,尽管中国政府在今年的年度价格谈判中,一直想要保住30%的涨幅,但中国最大的5家钢厂包括行业首席谈判代表宝钢上周已接近同意2010-2011年的铁矿石年度合同基准价格上涨40%,但显然40%的涨幅在矿业巨头们看来还是太过保守。

  据中国国家工信部2月12日发布的钢铁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钢铁企业在2009年结束连续七个月亏损的局面,全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54亿元,同比下降31.4%.不过,全行业仍有28%的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达165亿元人民币(下同),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8家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63亿元。若真要按铁矿石"三巨头"新共识的铁矿石价格,中国钢铁企业将面临着30年来重来没有的危局:(一)是中国钢企面临全面的亏损,仅铁矿石成本一项就将在2009年的基础之上至少再增加1/3以上;(二)是对全球最大钢铁产量的中国来讲,中国钢企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的重新洗牌。而在全球最大铁矿石需求国、有近50%靠铁矿石靠进口维生的中国,正在上演"市场越大、越不由市场说话算数"的历史性颠覆,成为全球逆转"市场经济"举世神话的利器——"市
场越大越灾难"!?

  铁矿石"三巨头"同心全球"变天"?

  巴西淡水河谷对现货价格系统的推动,直接缘于力拓公司之前表示价格体系的改变速度不够快。力拓世界第二大、澳洲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BHP)这三个矿业巨头控制着全球铁矿石海运市场70%的份额,三者现在都急切、一个拳头的想要改变定价体系,致一直与日韩谈判2010年的铁矿石"首发价"一直无法出笼。

  2月13日,淡水河谷的铁矿石业务总裁马丁斯(Jose Carlos Martins)表示,如果客户们想要保留基准价格,就必须接受一些条件,就是要更接近现货价格水平,同时价格体系中要保留灵活性。如果客户们不能接受这个,淡水河谷就会转向现货市场。他说现货市场交易大量增加,目前已占到整个海运铁矿石交易的50%,这意味着现货价格应当被视为市场价格——就是为了"三巨头"所要的价格。

  此举对淡水河谷来说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以前这家公司是现行基准价格制度的坚定捍卫者,部份原因是因为相对于澳洲铁矿石生产商而言,在货运上它获得的好处。但淡水河谷关于任何合同结算价必须接近目前的现货价格的建议,与BHP总裁克洛波斯(Marius Kloppers)两天前的声明产生了"共鸣"。二者咄咄逼人的姿态促使分析师发出报告说,之前预测的2010年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40%看来显得太过于保守。

  僵持就是国际"现货市场价"?

  BHP总裁克洛波斯担当了结束基准价格体系的主要责任,此前他曾宣布BHP将不会通过年度基准价格制签署任何新的合同销量。在上周四晚上宣布年度盈利报告后,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Tom Albanese)也表示对现行议价制度的不满。他说:"这个系统需要有一些变化,需要加以改进。基准价格系统要维持下去,就必须发展演变。现在发展的不够快。"

  据来自海外的细节报道称:淡水河谷更是发表声明,要以更有效的方法稍弱"年度基准价格",除非与现货市场接近,预计将加快目前的年度基准定价制度的灭亡。澳洲基金管理公司Ausbil Dexia的基金经理狄克逊(Adam Dixon)说:"淡水河谷着实朝基准价格体系狠狠踢了一脚。淡水河谷从来没有沿着这条线制造任何杂音,现在巨头们唱同一个歌本,钢铁制造商想要维持基准制度就是问题了。"他说这对于澳洲铁矿石生产商和他们能实现的价格来说,都是积极的。基准价格体系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不同的结果。BHP和力拓2009年、2008年都没有与中国正式达成"年度基准价格"协议,这让国际铁矿石巨头反思与日韩达成的"协议"减少了很大的收入,更是中国的崛起要消化更多的铁矿石产品,国际铁矿石巨头一反40年的游戏规则,玩起"现货市场价æ
��"的新游戏——这应验了"市场越大、越灾难"的反"市场经济规模"的游戏规则。

  来自日本钢铁企业准备为反对从根本上改变年度合同制度奋争,但各个公司都拒绝对此淡水河谷的转变发表任何评论。然而,澳大利亚的巨头们对更灵活的定价制度的任何提议,都会被钢铁生产商用作反对BHP和力拓成立合资企业的证据。日本钢铁联盟会向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和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提出争辩,称力拓和BHP合资生产会增加澳洲铁矿石生产商将不利的定价强加给钢铁生产商。但国际钢铁企业与铁矿石供应商之间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约束双方的"游戏规则",所以三铁矿石巨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推翻40多年这无形的"年度基准价格",现在只待全球钢企与铁矿石巨头形成新的"建树"?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巩胜利特别声明:作者对本文所著内容与事实,负有不可推卸、当然的法律责任。本文谢绝除此而外,一切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BBS和上网链接。若有任何见解、疑问、版权使用等问题请通过Gvv21(at)hotmail.com与作者联系。)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鬼文子:人民网玩炒作,胡主席“被开博”

  很多网站和媒体这两天都在报道一则消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网上开设微博了,他是在人民网人民微博里开设的。

  看到这则消息后,我像很多网友一样,马上打开了人民网,点击人民微博,寻找传说中的胡主席的踪影。该微博正在测试之中,反映速度奇慢,版式看起来也不怎么样。找了半天终于找到胡主席的博客,博客上显示的博主资料栏内容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日志。

  胡主席开设微博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这是胡主席的微博客吗?是胡主席自己开的么?胡主席日理万机,他有时间凑微博的热闹吗?鬼文子很怀疑。

  有一句著名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谁知道你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别人无法知道你是谁。难道博主资料显示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就一定是胡主席了?那么如果我在上面把我的博主资料改为"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是不是我就成了孙悟空呢?

  曾经在网上溜达,发现郎咸平的名字在不少大大小小的博客网站里以注册用户的身份出现,当时我就特别纳闷,郎教授难道天天都泡在网上么?后来才知道,这年头,好多博客都是他人冒名的虚假博客。除了郎教授外,作家贾平凹、体育名人刘翔、"乒坛一姐"张怡宁、篮球名将王治郅等人全部被人冒名开过博客,胡主席的这个微博是不是也是被人冒名开的呢?

  有网友说,"胡锦涛的微博"标注有一个"人"符号,表示这是经过人民网"人民认证"的用户。人民网认证的就一定是真的么?通过人民网注册系统发现,如果试图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注册人民网微博,将被系统提示为"不允许包含过滤词"。也就是说胡主席的ID必须通过人民网内部操作才能注册,人民网操作一个ID容易,操作一个"人民认证"更不是难事了。

  我十分怀疑该博客是人民网内部冒名开设的。如果真是胡主席开设的,为何到目前为止,官方一直都在躲猫猫,不敢公开确认呢?为何到目前为止,博客上没有一篇博文,或者说是短信,或者是某一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呢?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开设的人不敢留下任何言语。冒了胡主席的名字,作为党报旗下的网站,胡主席很可能不会追究,但冒着胡主席的名字讲错了话,那很可能就会成为国际玩笑了,十个人民网也担当不起。

  鬼文子认为人民网这是在拿胡主席炒作,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说白了,就是利用名人效应给自己打广告。事实证明,其炒作也是很成功的。没有像新浪那样花钱做广告,人民微博公测才几天,声名一下就大震了,几乎已经超过了其他微博。不信大家去百度搜搜"人民微博",显示相关网页已经有5300000篇了,而这些相关内容大部分里面都含胡主席的名字。人民网在这方面应该是借鉴了Twitter借向外界大肆宣传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它的注册用户来抬高自己的经验。只不过,人家奥巴马确实是其注册用户。

  人民网拿胡主席炒作其目的还可能是为了引发新一轮高层官员微博热,开启网络常态化面对民众搜集意见的新境界。这个对上来讲可以讲得通,相信也会受到胡主席的赞同。没准到时候他真的开始使用起人民微博来了,到时侯人民微博也可以像强国社区一样,在自己的首页顶部做上一带有胡主席照片的广告,上书:"人民网人民微博是我上网必选网站之一",看起来定然显得尊贵无比。胡主席都上的微博,相信借监管部门十个胆子,也不会遭受像饭否微博一样的和谐命运。

  底中底,对于人民网而言,其种种做法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气。据传言,人民网一直才筹备上市,有国家领导人是自己的注册用户,有了大量的人气,相信人民网总裁何加正比百度的李彦宏、新浪的曹国伟的腰杆子挺得更直了,上市的钟声定然也瞧得更响了。

  以上纯属鬼文子个人推断,但愿我的推断是错误的。人民网一直以来是我比较关注的网络媒体,作为最宝贵的品质是诚信,拿虚假博客炒作固然会带来可观的点击量,但丧失的将是媒体官方的公信力。

  截至发稿前,最新消息,胡主席的微博已经被人民网关闭。 同时,人民网站发布最新公告称:"近日,人民微博用户激增,很多网友反映网页打开速度缓慢。为给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今日起,暂停强国嘉宾微博账户实名认证,凡是没有经过本人确认的强国嘉宾的微博账号一律关闭。关闭后,原有人民微博用户不受影响。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人民微博,恳请多提宝贵意见。"

  看来鬼文子的推断没有错,胡主席的微博是"被"开的,他本人根本就没有确认,一切都是人民网在玩炒作的把戏。

  欢迎访问鬼文子博客hexun.com/wenrry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佚名:中国报道周刊的访问方法

中国报道周刊开通了Gmail Buzz,欢迎大家使用自己的Gmail帐号跟随关注,最新的文章将在Buzz上同步发布, 地址: https://www.google.com/profiles/chinaweekly

通过Gmail Buzz,你可以不需翻墙就看到中国报道周刊的最新文章,并在上面发表评论。

由于国内信箱存在屏蔽和过滤邮件的功能,并且使用上受到监控,建议大家都使用Gmail来关注和追踪我们的信息。

中国报道周刊的Buzz地址: https://www.google.com/profiles/chinaweekly

中国报道周刊的邮箱: chinaweekly@gmail.com ,投稿可以发送到这个信箱

中国报道周刊的网站: www.china-week.com (需翻墙访问)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许允仁:网络自由——极权政治与公民权利争战的新焦点

  网络已成为当下中国时代精神的主要载体

  记得钱钟书曾经说过:唐之诗在诗,宋之诗在词,元明清之后,诗在戏曲小唱。钱先生在这儿所说的"诗",是指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其普遍情感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达形式。

  套钱先生的话说,当下中国的"诗"在网络,在各种博客、网文、帖子、视频和微博之中。各种形式的网络表达,成为了解中国人最真切的政治意见和喜怒哀愁的情感形式的主要通道。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为人们的自由表达和相互交流提供了日益便利的通道;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则是由中国当下的政治格局决定的。

  本来,在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中,公民的意见和情感的表达,以及信息的获取有着多元的渠道:电视、报纸、杂志、各种公共场合的自由辩论和各种艺术样式的创造……,无须让网络来承担如此的重负。但是,在当下中国的政治格局中,一个依凭暴力,永远执政的政党,可以不受任何制约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整个社会。特别是信奉新极权主义的新一代执政者,坚定不移地想用党的意志和价值观,来控制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每一个最细微的领域。

  于是,我们看到,每天的新闻除了报道党的会议和党的各级负责人的行踪之外,就是推出作为党的价值观样板的"道德模范"。在党的领袖看来,整个中国社会中,每天称得上新闻的就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在被党通过中宣部的各种无微不至的指令严密控制的主流媒体中,人们能够听到的永远只是一个千篇一律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是党的最高领袖的指令的回声。

  在所有其他的表达渠道,都受到越来越严密的控制和审查的情形下,互联网也就自然而然地日益成为中国人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渠道,因为,在网络中存在着在中国其他的表达渠道中日益丧失的最宝贵的东西:自由。

  唐之后,宋元明清的人也写诗,但在钱钟书看来,只有唐人的诗,才真正表达了自己最本真的精神和情怀。同样,在当下中国,看上去存在着众多的表达样式:有新闻、有电影、有电视、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但是,在经过一双无处不在的权力之手的严密操控之后,这些文化样式,由于缺乏表达自由,正日益失去自己本真的精神和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变得就像唐之后的人所写的诗,只徒具某种空洞僵化的形式。当下中国最本真的精神表达,沦落到网络之中。

  整治"低俗"运动是极权主义者向中国人民发动的新"文革"

  极权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特定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极权主义的信奉者是一些拥有强烈和坚定的信念的人。所谓极权主义就是指这样一些信念:它相信个人假如离开了组织,他的生活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它相信所有正面的积极的价值都源于集体和组织,而所有负面和消极的东西则源于个人幽暗的内心,因而,必须构建一种强大的总体主义的权力,去计划和设定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它相信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只有是在那个总体权力计划中的才是美好的有价值的,而在它的设计之外的一切则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负面的价值。

  极权政治可以跟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和某种带有统制色彩的私有经济相结合,(像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体制那样)。笔者常听到有人说,由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瓦解了,目前中国的执政者已不再有任何信念了。确实他们已经不相信共产主义了,但是他们依然信奉极权主义本身,他们相信必须要无限地扩大党的权力,最后构建一个由党吞没国家,由国家吞没社会的万众一心的政治乌托邦。事实上,从允许资本家入党,到在私有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极权主义在中国已开始了自己跟新的经济基础相结合的制度创新。

  在轻松地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严密操控之后,新极权主义者合乎逻辑地将自己征服的目光投向了互联网。据统计截至到2009年底,中国的网民已有3.84亿,手机上网的人数也已达2.33亿。而近年来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风潮(像邓玉娇案等)都发端于网络。因此,新极权主义的信奉者将能否完成对互联网的有效控制,不仅仅看作是能否实现自己党、国、社会三位一体的政治理想,而且看作是现有体制能否稳定地生存下去的一个最重大和最紧迫的挑战。

  于是,一场彻底征服网络自由的战争紧锣密鼓地打响了。鉴于在编辑部中建立党组织的控制传统媒体的手段在网络中失效了,新极权主义者不断地进行着网络控制手段的创新:从建立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封锁墙,到用"五毛党"引导舆论;从删帖、屏蔽和关闭带有"问题信息"的博客和网站,到建立"白名单"制度;从试图推行上网实名制,到利用黑客来盗取信息……这一系列控制网络的努力,终于在今年年初多部门联合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中,达到了一个近期的高潮。

  新极权主义者试图以整治低俗的名义,为其全面取消网络自由的行动寻求正当性。确实对于未成年的幼儿来说,成年人有责任使其免于淫秽信息的骚扰,因为,幼儿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一些不良信息能够对其产生诱惑,从而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新极权主义者拚命抓住这一点合理的成份,将其作了荒谬的夸大和引伸。首先,他将幼儿和成年人的关系,引伸为民众和党的关系,认定全体人民就像幼儿一样需要党的监护;其次,他整治的不仅仅是淫秽信息,而是用了一个从法律的角度看,完全含糊不清的"低俗"的概念。

  什么是"低俗"呢?就像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一个极权主义政党致力于将全体人民的一言一行,都整合到一个步调一致的社会工程之中,因此,任何一个个人的行为只要不能自觉地"升华"到党的总体目标的高度,在极权主义者看来都是"低俗"的,他都可以动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其加以整治。

  动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大张旗鼓地整治"低俗之风",这样的公然用党和国家来彻底吞没社会,压缩私人生活空间的举动,本来只有在毛泽东时代,在极权主义的全盛时期才能看到。改革开放之后,当政者一般只是关注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而在个人生活领域则留出相当的空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极权政治重新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能够向个人自由发起主动的进攻呢?这也许首先是由于新极权主义的信奉者在执政党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也许是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党获得了敢于不看他人脸色,展示自己真实意图的底气;也许是新极权主义者认为,仅仅退守政治领域,并不能得到政治上的安全性,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也许是长期以来道德维度的缺失,在民众心中产生的对道德的渴盼之情,为新极权主义者重新高举起道德主义的旗帜提供了某种背景……

  总之,当新极权主义者大张旗鼓地展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运动,公然动用国家这个暴力工具,去整治博客、整治手机短信,去干涉他人的言论自由,获取信息的自由和内在的良知自由时,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自负骄横,试图控制一切的极权权力急剧地膨胀起来,而这一切跟用"无产阶级思想"彻底占领意识形态一切"阵地"的"文化大革命"变得如此相似。

  网络表达是中国人精神自由的"最后一口气"

  据说目前执政党的高层,在将过去的60年,看作是一以贯之的从胜利走向胜利,还是前后30年分开对待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正如克罗齐所说的,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何理解后30年的历史,关键看一个人如何主张和看待未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假如一个人认为未来中国终将走向宪政民主制度的话,那么,他会认为这种转变是从1978年开始的,所谓的改革开放30年,是在一种典型的极权政治和宪政民主政治之间的过渡时期。

  然而,新极权主义者却完全不那么认为,他们致力于在允许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新条件下,全面重建一党专政的党国体制。原先被认为会自然而然促成宪政民主制度生成的经济层面的因素和新技术的因素,在新极权主义者的手中,被创造性地用来扩展党的权力和当权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极权主义者的政治视域中,在其党国一体,万众一心的政治乌托邦前景中,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非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党国体制,反而为这种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在新极权主义者看来,不管是毛泽东时代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在他们主导下的未来中国的政治岁月,都是党国江山的代代相传,都是党国体制对不同的政治情势的适应,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当然,在新极权主义者看来,改革毕竟带来了种种摆脱党的绝对控制的自由化因素,因此,一旦有了机会,就要重新扩大党权来收复失地。于是,大量在改革初期产生了公民意识的中国人,首先,由于"六四"镇压而失去了在政治上成为积极公民的希望,接着发现党对媒体的控制越来越严密,所以,那些不想失去已经获得的自由感的中国人就逃到网络之中,通过网络来坚守自己最基本的公民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和知情权。网络已成为中国人维系自己精神自由的最后一口气。

  而对充满征服欲的新极权主义者来说,假如不能将个体完全驯服为党的工具,那个理想中的万众一心的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而性意识和性能量是个体生命中最具有自发性和最倔犟的因素,不能彻底地驯服这种因素,就不可能将个体完全变为党的工具。因此,就像毛泽东时代的"狠斗私字一闪念"的禁欲主义紧箍咒一样,新极权主义者终于找到了"整治低俗"这一精神控制的新口号。在这一口号下,党不仅仅要收复互联网这块失地,更重要的是要整合和驯化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性意识和性能量,以及基于这种能量的自由化冲动。

  对互联网的监控,以步步紧逼之势,不断压缩着中国人精神呼吸的空间: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术网站被关闭了;含有一点异端和批评倾向的博客和帖子被屏蔽和删除了;人们自由交流信息的平台被拆除和监控。假如说早先的控制主要是针对政治上的异端倾向的话,那么,现在党的控制之手,开始伸向情人之间互发的短信,伸向个人私生活的最隐秘之处……假如,新极权主义者整治网络的雄伟计划彻底实现的话,那么,中国人不仅将完全失去表达自由的权利,而且将彻底丧失自由地获取信息的可能,所有的中国人都将生活在一个完全人工安排好的世界,一个由党操控着一切"真实"的"楚门的世界"中。

  网络自由之争,归根结蒂不是中美之间,而是公民权利和极权权力之间的斗争

  中共政府对互联网尺度不断收紧的监管,终于引发了在大陆经营的外国信息企业的反弹,谷歌由于黑客攻击和政治审查对中共政府提出的抗议,最终使美国政府将互联网自由看作了美中人权对话的一个新主题。

  今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关于互联网自由的讲话,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在强调人民有权自由获取信息之后,希拉莉发出了战斗性的警告:"从事网络攻击的国家和个人将承担后果并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在一个靠互联网连通的世界里,对一个国家的网络的攻击就是对所有人的攻击。"

  我们看到,在互联网自由这个议题上,美国人为其长期推行的人权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来具有普世性的人权概念,就为美国政府干预反人权的政治行为提供着正当性,而互联网世界的连通性,则使得一国政府对网络自由的损害,不仅仅是对本国人民的人权的侵犯,而且是对所有人的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的侵犯。这样美国抗议中共政府侵犯互联网自由,就不仅仅是为中国人的人权在呼吁,而且,也是在直接捍卫美国人自身的权利。

  面对美国政府的人权攻势,中共政府一如既往地祭出民族主义这个法宝,试图将网络自由问题,变成中美之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的信息战。我们看到,有一些信息控制专家,站出来为中共政府的网络监控行为辩护,宣称世界各国都有对互联网信息的审查,将自己帮助政府进行的网络监控,标榜为和美国进行信息战的爱国主义行为。

  这些似是而非的辩护,完全混淆了对网络信息的基于党的意志的政治审查和基于保护个人权利需要的法律限制之间的界限。另外,一个信息专家,假如他的工作是在防止自己国家的军事资讯被他人窃取,那么,他确实是在从事网络安全的工作,但是,假如他的工作是在构筑金盾工程和长墙防火墙,那么,这种行为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针对他国政府来捍卫国家利益,而完全是帮助无法无天的极权权力来侵害自己国民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对于这样的彻头彻尾的针对本国人民的侵权行为,试图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词夺理来遮羞是徒劳的。

  以往,每次在和美国政府产生冲突时,中共诉诸民族主义的灵丹妙药都会在青年一代中激起不小的反响,而在这次网络自由之争中,这剂药却开始失效了。相反,有大量苦于网络审查的中国青年人,感到是希拉莉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运动成了青年一代认知极权政治的活标本。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反右"和"文革",也没有经历过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威权政治一方面为他们的个人生活和经济活动开放出空间,另一方面则封闭了其政治参与的渠道,刻意培养出这一代人的政治冷漠。在一片政府刻意煽动的民族主义的热潮中,对极权政治的警惕和反思被遮蔽了。

  然而,在这次网络整治行动中,当每一个上网的青年,发现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自由地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发现有一只无处不在的强横的权力之手,要他只看它允许他看的东西,只说它希望他说的话时,他终于切身地体会到什么是极权政治。

  极权主义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再是他原先在一种民族主义的语境中所理解的西方政府为其政治上的敌对者所贴上的外在的标签。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经验性的政治现象,是一种不受任何规则约束的强横权力,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运用暴力强制性地彻底重塑个体的行为、思想乃至感觉的,无法无天的自负和狂妄。而这一切无疑会遭到每个个体基于本能的自发反抗。

  政治独裁下的持续的经济增长,不断地增强着执政党汲取资源和操控社会的能量。力量的增长促成了自负的增长,党不再满足于威权政治,其体内的极权主义病菌再度发作。但是,当党的政治路线从威权主义向极权主义转向,试图公然向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十几亿中国人的人性宣战时,不难想象,它将遭遇的阻力和反抗也将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的网络自由之争,为将要展开的这场激烈的争战拉开了序幕。

  五、关键在于培植一种能够抵御极权主义病菌的本土性的政治文化

  当笔者将整治低俗之风运动比作"新文革"时,也许有人会觉得有些夸张,"文革"时有大量群众的激情投入,而这次只是当权者动用行政手段在有条不紊地紧缩个人的自由生存的空间。而且,至今为止,尽管当权者竭力屏蔽封锁,对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的上网者来说,要翻墙去看自己想看的信息也并非难事。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次整风运动,从精神内涵上看,和"文革"完全如出一辙。而且,假如说"文革"作为一场运动在当时还拥有其群众基础的话,那么,这一次,少数思想落伍的当权者,仅仅依凭手中掌控的国家机器,就可以完全无视大多数人的憎恶,成功构作一个仅供少数趣味低下的当权者自娱自乐的信息空间。这一现象更加突显出我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可怕的缺失。

  确实,由于技术原因,目前新极权主义者还没有能够完全征服网络,但是通过审判刘晓波等人,通过设立信息防火墙,他们已将在海外网站发表文章和翻越防火墙变成了"犯罪"和"违法"行为。从过去30年的经历来看,在某些特定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言论自由的尺度会变得相当宽松,但是,由于人民表达自由的权利没有得到制度性的保障,因此,它们往往只是昙花一现。目前,中国人由于网络的出现而获得的些许表达自由,同样,也只是一种偶然的自然现象,而不能看作是真正的公民权利上进步。中国人精神自由的这"最后一口气",随时可能在极权政治的强力控制下被窒息。

  所有亲身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岁月的人,都不免从内心里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言论自由的问题上,中国非但没有持续地进步,反而常常出现显著的倒退?答案是显然的,一个社会的政治文明,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自然地降临,需要每个公民通过切实奋斗,才可能建立起保护自己权利的政治制度。

  由于执政党对自己历史的文过饰非,因此,我们虽然经历过"反右"、"大饥荒"、"文革"这样惨绝人寰的人权灾难,但是,依然没有能够对极权主义的本质和危险产生清醒的反思和认知。30年的政治演变或许对党的最高领袖的权力有所限制,但是对党对整个社会的权力则没有形成任何有效的约束。

  当党的组织伸向私有企业,伸向律师事务所,伸向每个自由的社会细胞的时候;当党用各级纪委、政法委来取消司法独立的时候;当党将自己的无反思的追随者封为"道德模范",并用强制效忠和强制灌输来扭曲所有人的良知自由的时候;当党整肃媒体、关闭网站、设立信息防火墙的时候……不仅仅在现存的政治制度中找不到任何的机制来约束党权的这种无限扩张,而且,在社会的主流舆论中都无法产生一种清醒和理性的批评声音,来监督和抵制政府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这些侵害。

  确实,对互联网的管控,引发了某种普遍的厌恶和反抗,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反抗总体上还处在某种素朴的状态。对党来说,"草泥马"、"裆中央" 这样的骂声并不可怕,相反,它会觉得这正是它要整治、消除的对象在自证自己的低俗性。只有将反抗侵害网络自由的努力,导向对一种能够保护个体权利的有效制度的理性诉求,这种斗争才会是真正具有建设性的。

  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培育一种本土性的能够识别和抵御极权主义病菌的政治文化,从而让每个公民都能对自己的基本权利以及政府权力的越界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人们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的国家拥有更高更新的技术,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每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假如不能用宪政理想和制度驯化党的极权主义冲动,那么,所有的这些技术和资源都将非但无助于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生长,反而将异化成一种针对全体公民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行为的可怕的控制力量。

  这么一种基于公民共识的政治文化,旨在塑成执政者的一种基本政治教养:必须将给予公民获取信息的自由、内在良知的自由和表达自由看作是一种不可逾越的硬约束,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权力,假如只有在系统和广泛地剥夺人们的这些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运作,那么,这种权力必然是邪恶的和丑陋的,同时,它必将不仅仅和本国的人民,而且和全世界所有具有公民教养的人都处在永无止境的战争之中。

  2010-2-23

  此文已由<<观察>>首发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黄亚生:“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北京共识"是个热门话题。

  因为中国2009年GDP"保八"成功,国内有一批官员和学者也开始响应2004年由《时代》杂志前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即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热衷强调所谓"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中国特色?

  在讨论中国模式的细节之前,不妨先来观察这么一个国家,它具有下列特征:政府储蓄率在六年之内增加了1倍;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是0.45;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100家最大企业75%的资产是国资;政治上没有竞争;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十年内农业就业减少了三分之一。

  如果你认为这是在讲中国,你没有全错。2009年7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披露政府储蓄在1992年占 GDP的4.4%,2007年该比例提升至8.1%,增长近1倍。虽然中国收入分配不均世人皆知,但之前很多学者认为只要能够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基尼系数接近拉美无关紧要。

  国内外有很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都持肯定态度,"国进民退"和多年来偏重外资轻视私营资本,也都是我们的"中国特色"。

  巴西奇迹?

  但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国家并非中国,而是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

  1964年-1988年巴西是军政府执政,巴西政府利用其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它施行高税收政策,然后将资金投向工业园区建设、基本设施建设等经济项目,而非公共教育和卫生;它施行"强迫工业化",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场价格征收土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巴西的经济飞速增长。1968年-1974年,巴西每年GDP增长11.4%,和中国非常相似,这就是所谓巴西的"奇迹年代"。从尊重历史的角度看,不能把"国进民退"这种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视为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更不能认为只有这种模式与中国的文化和体制结合起来才会产生GDP的奇迹。

  中国现在的状况和成绩巴西那时都有,所以不能产生一种幻觉,认为发达国家对"中国世纪"和"北京共识"的赞誉只是针对中国的。要知道,当时很多评论家预言巴西将成为西半球巨人,可以在经济和政治上挑战美国。

  但巴西后来的发展如何?20世纪70年代中到21世纪初,巴西的经济和政治动荡不宁,整个80年代GDP增长为零,被拉美学者称作"丢失的十年"。

  巴西在上世纪50年代初人均GDP相当于台湾地区和南韩的2倍多,到现在约四分之一不到。八九十年代高度通胀,多次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政治上也不稳定。

  20世纪60年代,巴西的国家导向的经济模式给它的经济和社会留下无穷后患。巴西的"强迫工业化"造就了大量赤贫的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后来成为城市里贫民区的居民。

  巴西政府越俎代庖,不去投资教育和卫生却大规模干涉经济,第一造就了大批的低素质人口, 第二压低了巴西企业的生产率。

  巴西30几年全要素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加上政府产业政策偏向于资金密集的大企业,就业率低,结果是没有工作的低素质人口成为犯罪人口。巴西杀人罪案和人口的比例是美国的5倍。

  虽然巴西多年对外资有偏好政策,但因社会治安差反而使外国公司不愿投资。但国外银行愿意远距离地进行间接投资――借债,助长了巴西的外债危机。

  成功模式?

  会有人说这是个成功的模式吗?

  在"国进民退"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牢记巴西的经验和教训。过去学界对中国收入分配拉美化讨论得较多,但收入分配拉美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拉美化。

  有些官员和学者坚持认为收入分配的恶化是阶段性的,是经济增长的派生物。这种观点恰是上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根据拉美发展经验总结出来的。但观察其他东亚地区的案例,却找不到一个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收入分配恶化的例子。韩国在70年代中期有几年基尼系数上升,也恰是那几年韩国政府加强经济干涉所致。80年代初韩国很快调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基尼系数就稳定下来了。

  而东亚模式是真正经济成功的模式,拉美模式则是经济失败的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的部分官员和学者执意要用不成功的经济模式来支持收入分配不公,却刻意完全忽视成功的经济模式,不知道是何道理。

  一个国家收入分配长期恶化,这本身就说明它的经济模式是不成功的。巴西当时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居民收入落后于GDP的增长。这个问题在中国20 世纪90年代非常严重。

  2003年以来,居民收入的增速有所上升,应该肯定现任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花了相当的资源加强社保。在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措施出台之前,中国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淡化中国经济的拉美化色彩。

  但是,伴随着4万亿元刺激措施的"国进民退"可能会使我们前功尽弃。国有企业等强势集团在获得资源后,一般会扩大投资,增大国家的生产能力。因为国有企业统治了上游行业,其扩张必须有下游行业的需求支持。

  地方政府在这里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它们通过刺激房地产提供了这个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是完全一致的。但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发展是一种行政性的而非市场行为。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地方政府用政治手段严重压低土地资产的收购价格,再用市场价转让给开发商。

  这种套利行为虽然给地方政府带来红利,但是没有帮助家庭收入增长。虽然大规模的城建运动会在建筑行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是短期的、临时性的。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将马上看到"国进民退"对中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严重打击。

  所以,中国应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2003年以来的巴西经验可以参照,将国企的垄断红利全部拿给老百姓,这样一方面减弱国企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加普通国民的收入。

  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10年第4期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15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熔模铸造”图解

 
 

SSB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0-2-21 通过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国摄影师Alex Hofford访问了一家宁波的乡镇企业。

在那里,他拍摄了"熔模铸造"(investment casting)的全过程,非常有趣。

从古代青铜器算起,这种铸造工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并且直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看完下面的这组图片,你就会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做的。

此外,你还会从中看到,现实中的中国制造业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我强烈推荐这组作品。

它属于Alex Hofford的"中国工厂"系列照片之一。这个系列还包括游戏机工厂遥控器工厂塑料工厂手机充电器工厂笔记本电源工厂变压器工厂五金工厂

下面的图片比较多,如果无法显示,多刷新几次即可。

================================

1. 工人在搅拌蜡原料。

2. 融化的蜡注入金属模具。

3. 等到初步凝固后,就可以从模具中取出蜡模型。

4. 蜡模型放入冷水中,进一步冷却固化。

5. 成型的蜡模型移入储藏室。它们是金属零件的原型,那些零件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火车、飞机、机械设备、电站设备等。

6. 蜡模型都放在一个个竹筐里。

7. 下一步是将同样的模型都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型树。通过加热,把它们黏合。

8. 排列好的模型树,将被送入下一道工序。

9. 这一步是形成陶模(ceramic mold)。简单说,就是反复执行三个步骤:涂料、撒砂和硬化。首先,模型树被浸入硅酸乙酯或者硅酸钠的复合溶液。溶液的气味很像氨水,但是现场没有一个工人戴着呼吸系统保护装置。

10. 完成涂料的模型树,再被手工洒上二氧化硅晶体或者锆石晶体。这个步骤会反复进行多次,然后模型树会被悬挂,等待风干硬化。

11. 工人是新疆来的临时工。

12. 涂料和撒砂需要一直做,直到陶模的厚度达到一厘米左右。

13. 粉尘太大,我的眼睛流泪了。

14. 完成之后,陶模就被放在一边,由夜班工人处理。

15. 夜班的任务是熔铸。之所以要在夜里进行,是因为宁波市规定,晚上11点以后电费半价。

16. 铸造车间的熔炉使用煤炭作为燃料。陶模被推进去,里面的蜡芯开始融化,二氧化硅晶体互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坚硬抗热的空心陶瓷部件。这一步叫做烧芯。

17. 工人用推车,将烧制好的陶模取出熔炉。他既没有戴手套,也没有戴护目镜。

18. 烧得通红的陶模,被直接放置在砂石上。

19. 工人用铁杆,将陶模排成一串。他们穿的完全是普通鞋子,没有穿那种厚重的安全靴。每当铁杆碰到陶模,就会有余火飞溅起来。

20. 工人用铁耙子,将砂石围在陶模四周,只露出口上的部分。陶模被牢固地固定了。

21. 同时,其他工人点燃了电熔炉。虽然,将这道工序留到夜晚进行,是为了省电费,但是另一个好处是,拍摄出来的照片很壮观。

22. 废钢加入电熔炉融化。

23. 融化后的钢水被倒入一个可以移动的坩埚。两个工人用长杆子架住坩埚。

24. 这一步非常危险,火花四溅。但是工人们没有戴手套,也没有戴护目镜。

25. 钢水被倒出坩埚,倒入一个个陶模之中。

26. 钢水发着白光,温度达到千度以上。

27. 工人全神贯注,非常小心,防止钢水从陶模上溢出来,或者倒错了地方。

28. 如果钢水倒得不好,没有正好填满陶模,或者在倒的过程中形成气泡,整个零件就成了次品和废品。工厂的利润和成本就要受到影响。

29. 现场的烟雾和气味非常强烈,但是没有人戴呼吸保护装置。

30. 经理告诉我,厂方以前给工人发过护目镜、手套、靴子、面具等劳防设备,但是工人不愿意使用。

31. 赤手空拳地在熔炉旁倒钢水,无疑让现场弥漫着一股英雄好汉气概。

32. 经理说,厂方曾经规定,不使用劳防用品,每次罚款5元。

33. 但是不久以后,因为罚款会减少工人的收入,所以工人纷纷跳槽,到其他没有劳防用品也不罚款的厂里干活。所以,厂方最后只能放弃罚款制度。

34.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不仅厂方不重视生产安全,就连工人也不重视对自己的保护。在西方国家,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已经强化到有点过分的程度,而在中国,这种意识则是根本不存在。提高生产安全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通过更严厉的法律,以更强有力的力度,迫使厂方去实施。对工厂随时进行抽查,就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执法部门缺乏人手,以及政府中的腐败,都会阻碍这项工作。

35. 中国是一个大国,保护工人和保护环境,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那就是法律制定出来了,却得不到实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真是谈何容易。

36. 等到冷却后,浇铸好的陶模就被巨大的火钳移走了。

37. 它们被放在推车上。

38. 这一次,工人戴着手套。

39. 陶模和里面的零件,被拉到楼外。

40. 它们被倒在地上冷却,等着日班工人移去陶瓷外壳。

41. 第二天早上,工厂烟囱冒出了煤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是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闭幕的当天,拍摄这张照片的。

42. 燃煤的锅炉整个白天都要烧着,这是为了保证"烧芯"步骤的进行。温室气体就是这样被排放的。

43. 工人用喷灯除去零件上面蜡模的残片,这一步必须重复执行。

44. 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45. 工作条件很恶劣。

46. 虽然看上去,现场一片混乱,但是这项工作本身完全是有条不紊地在进行。

47. 其他工人从零件上去除二氧化硅的残渣。有时会用到榔头。

48. 这个工人的手套上都是洞。工作条件无疑是很差的。

49. 钢铁零件会进一步用机器清洁表面,把浇铸过程的痕迹完全去掉。

50. 工人用强力机器对产品做进一步光滑处理。这个工作场景简直就像中世纪的手工作坊。

51. 午饭时间到了。

52. 饭菜中没有肉食,只是米饭和蔬菜。

53. 午饭后,工人将零件放入喷砂机,做最后的抛光。

54.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喷砂机正好开着,许多小块的碎石从里面高速弹出,像连珠炮一样打在我身上。奇怪的是,这个工人戴着面具,保护的是呼吸系统,他却没有戴护目镜。

55. 喷砂完成后,零件成品就从机器里落在手推车上。

56. 它们会被用于重型工业的机械上。

57. 用"熔模铸造法"制造钢铁零件的整个过程,到此就全部完成了。

(完)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