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安替:奥巴马执政百日的变与不变

  中国:准G2时代

  奥巴马4月29日迎来执政百日,全世界各大媒体都在热烈评价其执政得失。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个位置,他虽然是由美国人民选出的最高领导人,但同时因为美国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直接会影响全世界的政局,而对中国的发展,更是极为重要。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榜样、二战抗日盟军、朝鲜战争对手、蒋家台湾保护国、七十年代制衡苏联新盟友、改革开放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现当代中国政治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首先从中美关系上去观察他的百日执政,是有必要的。

  如果说奥巴马给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人民带来的惊奇是"变化"的话,奥巴马在中国人眼中,他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大概就是中美关系的"不变"。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布什,他们为了不太背离竞选时候对中国批评的论调,在当政初期,都让中美关系发展限于停滞甚至进入低谷,都是在一年后才加热中美关系。奥巴马在初选和大选时候,也发表了一些对华比较负面的讲话,因此国际政治观察者都有中美关系短期内降温的心理准备。

  出人意料的是,奥巴马在对华政策上不但"布规奥随",全面维持了既有友好关系,而且在两个问题上对两国关系做了极为重大的升级。第一是把两国关系把布什后期的"战略经济对话"增加了一个"和",变成了"战略和经济对话",昭示中美两国的协作将大大超越金融和贸易领域;第二是其官员和关系智库,有意无意地使用"G2"话语,认定中美两国是解决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温室效应、东亚地区危机的最重大力量。

  有趣的是,当这一切重大升级发生的时候,美国驻华大使这个位置一直是空的。普通话很标准的离任大使雷德是布什总统的大学同学,在奥巴马上任之前,就因对老同学的效忠,毅然挂冠而去,目前在北京由公使代职。对华政策的制定目前由副总统拜登直接把握,而他是曾经被邓小平接见的中国的老朋友,曾经向邓小平提议在新疆建立中美联合情报站以监控苏联,因此对中国还是一种"可与其结盟"的尼克松-基辛格心态。当奥巴马建立了新的"特使机制",专门处理中东等热点地区的争议时,国务卿希拉里就被放空,可以把她的首次外访定在亚洲、压轴在中国,并且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共同表达了中美"同舟共济"的战略思路。这种没有大使的外交关系,做的可以更直接、层级可以更高。

  仔细研读亲奥巴马的民主党智库学者的报告,就能发现奥巴马新政府对华政策思路背后的逻辑。首先他们判断,由于布什政府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两场战争中、又失去了盟国的援手,加上监管不善导致的金融危机,美国国力在这过去的八年里,急速耗散。而在国际政治上一直保持中立的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国力默默突飞猛进,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不但在被美国遗忘的东南亚和非洲建立了威信,而且甚至都有延伸到门罗主义南美后院的危险。对待这一个"温和进步"的新战略对手,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美国利益?是围堵、是接触、还是其他新策略?

  围堵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和崛起的非敌对大国为敌是美国政府最不想做的事情之一。新政府显然全盘继承了布什政府后期的接触政策,不过还是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认为布什政府良好的中国政策只是做对了一半,但美国在亚洲政治、非洲政治中缺席(例如赖斯竟然不参加东盟峰会),这种没有远见的做法,是让旧盟友感觉被抛弃,把亚非推向中国怀抱。因此新政府的调整是,提升和中国的战略关系,但积极参与中国周边的政治对话,希望有中国在的地方,就有美国的出现,给予小国以中国之外的另外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依靠选项。因此,美国会积极参加东盟峰会、博鳌论坛、六方会谈、APEC以及一切有中国参与的亚洲地区会谈,还会积极改善和旧盟友的关系,包括增加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出现。

  奥巴马民主党政府的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符合美国利益,大概要未来的历史学者来评价,有些人共和党人已经表示了反对。但从中国这边看,却因为"准G2"的地位,对美国之外其他大国的谈判能力增强,大大改善了在向来是丛林斗争的国际政治中处境,给自己争取到了新的八年顺利发展的良好空间。而需要回报美国"准G2"框架的,在如今的危机年代,其实只是对美继续友好、经济上相互支持、亚洲地区事务共同商议决定而已——这一切本来就是中国可以接受的对美外交政策,唯一需要认真处理的是会引起不断的新矛盾的南海问题。

  世界:布什时代的终结

  世界大部分其他国家,和中国人对美观察不太一样:我们从来不像全世界那样讨厌布什。布什卸任后第一次出访选在博鳌,受到了中国人以"老朋友"式的欢迎。但奥巴马百日维新之后,全球其他国家大部分媒体都在欢呼"布什时代"的终结,奥巴马的魅力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加固。为什么他们这么恨布什,这么热爱奥巴马?

  美国是什么?在西方国家和他们的自由派主流媒体看来,美国的威信是在二战时代建立的,她是西方民主价值的捍卫者,是带领西方盟友"管理"世界的领导者。但是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的问题上,硬生生的把西方阵营分裂成"你们"和"我们",让任何一个西方政府都处在民意和对美关系的精神分裂之中。更为严重的是,布什政府在前期,甚至削弱联合国的影响力,把二战后建立的基本国际秩序、以及西方盟友关系,撕裂成美国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在西方知识分子看来,这种西方的分裂,比敌对国家的崛起更难以忍受。另外布什政府对待全球变暖问题等诸多方面的缺乏领导力,让西方国家觉得极为失望。他们希望的是一个领导他们走向正确方向的强大美国,而不是单边主义、拒绝对话的牛仔美国。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在虐囚方面的丑闻,甚至让西方自由人权观遭到了釜底抽薪的打击,其产生的价值虚无,让西方人觉得曾经自信的道德高标,已经沦丧——很多自由派的西方人质问,我们和我们憎恨的极权敌人有什么区别?

  而奥巴马这一百天的表现,在欧洲人的心中,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他表现了极高的协调、谈判、对话、演讲能力,团结了西方人民,让亲美重新成为从民间到政府的共识。特别在如今的危机时刻,各西方政府,几乎在奥巴马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应对金融、环保等重大问题。而对美国虐囚问题的承认,更是解决了西方人的道德黑洞。这一切的变化,在一百天就已经完成,让媒体不得不欢呼"布什时代"的终结。

  对于大多数非西方国家来说,奥巴马这一百天的意义更为重大。一个黑人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其本身极具示范意义。一方面是人类种族平等的历史进步,会激励全世界民主政治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另外一方面,也暗示着美国或者西方,不再那么"白"了,那种殖民主义的历史意象,第一次有机会重新被审视。当奥巴马接受了查韦斯高兴地送来的左派反美书籍、当他弯腰向沙特国王鞠躬、在土耳其国会大声宣布不和伊斯兰为敌的时候,在全球第三世界观众的眼中,美国总统第一次成为一个可敬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有殖民心态的霸主,至少在那个一瞬间,长期占据他们思维的反美情绪,消失了。

  那个瞬间,反美情绪因为奥巴马而消失,这正如同奥巴马政府对美俄关系的定位:"重置(Reset)"。历史上积累的太多非理性敌对关系,开始因为这位礼貌的法学教授总统,有了一次从零开始的机会。甚至长久以来成为美国历史最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的对古巴关系,也因为新政府而解冻,让古巴有机会像中国一样迎来开放。无论论者如何评价奥巴马的这种国际政策思路,至少很多传统的政治热点,有了难得的新选项。

  无论未来是夏日灿烂,还是暴风骤雨,奥巴马给世界带来的是万物更始的春天。是对是错,我们尚不可得知。

  美国:网络时代的总统

  当央视记者在G20峰会以"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名义问奥巴马总统问题的时候,奥巴马明确回答,他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首先要满足美国人民的诉求。

  他上任这一百天,美国处于几十年未遇的金融危机中,最近还碰上了猪流感疫情。但是美国选民给予他超过60%的认同,说明他的魅力已经正式转换成执政能力。全美对奥巴马的热爱,不但没有减弱,还蔓延到了第一夫人、第一女儿、第一宠物身上。作为两党政治中对奥巴马的最大礼物,老资格的共和党参议员Specter,在奥巴马百日的前一天,宣布忍痛加入民主党,这样在参议院民主党获得了全盘控制能力,让奥巴马未来的执政道路更加顺利。

  保守派人士对此极为愤怒,不但在全国交税日发起了几十个城市的新"倾茶党"抗议,而且Foxnews拒绝直播奥巴马的百日对公众演讲,而继续播放它们自己的《Lie to me》电视剧。反奥巴马的Foxnews和《华尔街日报》也在媒体一片凋零的情况下,获得了奇迹般的订户和观众增长——共和党人需要宣泄。

  不过,公平地说,奥巴马目前对待经济危机的处理、对伊战阿富汗战争的态度、在全球变暖方面的态度、对伊朗的态度,并没有远离布什政府最后2年的政策。事实上,美国内政外交最深刻的实质变化,并不始于奥巴马上任,而是源于布什政府2006中期选举之后的政策更新。那奥巴马为什么在百天之内能继续征服美国?是因为他的"姿态"。

  奥巴马开始让脱口秀主持人没处讽刺,他让他的政府全面透明,很多他的官员都直接利用twitter和普通网民联系,他几乎每件事情都咨询各方的意见,当他的空军一号在纽约低飞造成恐慌后,白宫在第一时间道歉。他让选民和政客觉得,总统的确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在协商后作出了决定。这种网络时代才会具备的"协商民主"精神,的确彻彻底底改变了布什时代的"牛仔"作风——拉姆斯菲尔德的那种极其独断的新保守主义,让民众觉得被政治抛弃。奥巴马,是网络时代的第一任facebook总统。

  极其难得的是,奥巴马无论是对于我们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还是对于美国公众,是一个看起来更好的总统。百日维新之后,奥巴马是继续伟大,还是幻象破灭,让人们很好奇。至少,这个世界已经和一百天前大大地不同。

  来源: 南方新闻网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