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王万然:杞人为何忧核?

  2009年7月1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尽管16日环保部门再次确认,河南开封杞县放射卡源未造成环境污染和辐射伤害,但17日,当地却上演了现代版的"杞人忧天"——随着"放射源将爆炸"谣言的出现,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逃离家园到附近市县"避难",汽车、拖拉机、三轮车挤满县城周围道路。谣言猛于虎,杞县政府不得不抓紧辟谣。

  杞人为何忧核?问题出自于河南开封杞县6月7日"钴60泄漏事件",虽网上流传多日,但当地一直没有发布权威消息。6月14日下午3时,放射源室内发生火灾,曾一度引起周围市民的担心。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并称"该卡源情况不属于辐射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害,处置方案已经编制完成,放射源处于安全状态。"至于网友质疑为什么一个月都不公开相关情况,开封市环保局监测站站长解释,一方面情况不严重,没有辐射和污染,一方面"为了避免引起恐慌"。

  我们不知道这位站长是无知还是有意隐瞒真相的思维惯性继续左右他的思想。如果真的"为了避免引起恐慌"不发布信息,那么,河南省委领导对当地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发布消息感到不满,并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做出澄清的做法不就是"引起了恐慌"?

  事实上,信息公开透明能避免引起恐慌,而信息封闭且有意封锁真相,才会引起恐慌。"杞县钴60泄漏"的各种说法及由其所引发的猜测和质疑之所以在网络上传开,就是当地政府没有重视信息透明的重要性。当地一媒体工作者对此评价称,"现在来看,要是早几天发布这个信息,就没现在这么被动了"。虽然12日有关方面发布了信息,16日再次确认,但是,不少老百姓还是心存余虑,对谣言宁可信其有,以致集体大逃离。

  在信息不发达时代,谎言重复千遍能成为真理,谣言传播了三遍便成了真相。古代就有三人成虎的故事。意思是说,第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可以不信;当第二个说街上有老虎的时候,就半信半疑;到了第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了,就不得不信了。这和马季从下鸡蛋,到下鸭蛋,最后下了鹅蛋,就是同样道理。开封当地政府为何不及时公开杞县"钴60泄漏事件"的真相,就是我们以前的信息不透明造成的思维定性。在信息现代化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很大,甚至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不及时澄清,必将引起恐慌甚至为坏人所利用,影响社会稳定。

  与开封有关部门态度不同的是北京海淀民政局。最近多个论坛和个人博客里,有大量网友翻出了去年6月北京海淀区民政局的一个采购招标公告。网友王维13日在博客"遐想"有多少种可能性:拉动制造业?拉动消费?改善民政局或者区政府的办公条件?单位的福利?送礼的需要?……并评论说,"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有了预算不公开,仍然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任的政府。"

  该局工作人员接受记着采访时说,网友们一个都没猜对,这批MP4是送给海淀区驻区部队的。征询了部队方面的意见之后,海淀区民政局决定采购一批M P4送给部队。由于海淀的驻军很多,分下来每个单位能送的"只有两个,几千块钱"。

  民政局一解释,真相不是大白了吗?有什么不好公开的?越是捂着,越会引起猜疑,越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去年深圳"舞王"火灾,广东省领导要求及时发布信息,公布真相。新闻媒体因为及时得到各项工作进度的信息,负责任地报道事态发展,外界几乎没有杂音,社会秩序平稳。笔者认为,"及时发布信息,公布真相"是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稳定社会的基础工作。纵观大大小小的群体事件,往往就是政府部门没有及时发布消息、公布真相,使群众不明真相,听信谣言,以致事态恶化。谣言止于信息公开、透明。信息透明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尤其是信息现代化时代。政策、信息不公开,往往就引起猜疑,而猜疑或谣言没有得到权威的否定,人们以为政府默认,或者认为政府还是像过去那样不敢正视现实继续隐瞒真相,便会把谣言当成真相,就会引起人心不安、社会不稳。"杞人忧核"就是一个实例。消除谣言最好的办法是官方要及时公布出事的原因,对质疑及时回应,公开释疑。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