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

冰启:对诺奖的怅然若失从何而来?

  2009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即将拉开,我国舆论又进入"诺奖时间"。早在诺奖揭晓前,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这令不少国人怅然若失。

  我不知道这种"怅然若失"从何而来。在我看来,诺奖之于今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恰如北大之于一名考试成绩很一般的考生。但有的人不愿意这么看,总认为我们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觉得,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说,就缺"诺奖"了,如果获得诺奖,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将迈进世界最前列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 "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可惜,论文数并不能代表科研能力。若按照论文数评价指标,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苏尔斯顿非但不可能获得诺奖,因为这位老兄在近40年的科学生涯中,只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平均一年只有0.75篇。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格罗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到,他有一位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事,当他们很年轻时就在一起工作。从那时起直到这位同事获得诺贝尔奖,10年里他只写了两篇论文。这两位仁兄,在中国高校休想评教授,而极有可能因考核不合格被扫地出门。

  但在中国,却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这已经造成严重的"学术泡沫"与"学术垃圾"问题。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在课题申报、成果报奖,还是职称评审、教师考核,以及大学排名、学校评估中,把论文数量作为不可动摇的重要指标。在教育、科技管理部门与学校领导眼中,论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办学成果体现,这实在是件悲哀的事情。

  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制度与科研环境中,如果某个国内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那绝对是"撞大运"的偶然事件,而非人才辈出的必然结果诺奖奖励个人,也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偶然但是,这偶然的结果,则有可能"一俊遮百丑",成为进一步牢固当前科研制度的理由,掩盖科研管理、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有这样的获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与其每年对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奖落空"怅然若失",还不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

  来源:珠江晚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