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星期五

迷人的海:制度导致垄断,腐败导致不公

  提及中国的当代问题,笔者以为非社会不公莫属。社会不公,正以贫富不公、区域不公这两条主线展现于世人面前。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实行的是公有制及其计划经济的模式,总体而言,整个社会还比较公平。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当政者推行的是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结果直接导致大部分人贫穷落后,社会出现了贫富不公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更令人气愤的是,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的人员构成,一是高干子弟(太子党);二是被当时社会所不齿的因各种原因没有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其中不乏曾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的违法犯罪人员,以两劳释放人员为主。

  为什么是这两类人员搭上了致富头的班车?原因很简单,一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太子党借助其老子的权力和人脉之势,在当时非常不规范的社会环境下大施拳脚,大发时代转型时期漏洞百出之财;二是逼上梁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尤其曾经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的违法犯罪人员,几乎成为社会遗忘甚至是唾弃的角色,他们的生活及其人生今后的走向只能靠自己,别无选择。因此他们只有死死抓住"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根救命稻草,甚至不惜再次违法违规,钻营法律和政策空子,最终攫取了他们翻身致富的第一桶金;如果说还有一种无形力量有意无意辅助了这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话,那就是三十多年来的计划经济养成了国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恶习。人们大多安于国家为其
提供的稳定的工作岗位,不想成为常被枪所伤的出头鸟。这样无形中就把上述那两种人推向了改革时代的前沿。造成了一小部分人借机大刀阔斧敛财,大多数人默默无闻,越落越远,最终演变成两极分化,出现了极为不公的社会现象。

  至于区域不公问题,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初期一个不可避免的伤痛,200多年前美国也是如此。它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我国中西部交通闭塞,没有适宜进出口的大型港口,工业发展相对薄弱。中西部又是人口众多地区,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众多人口贫困落后。这对中国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剧了暗流涌动的社会矛盾。这股涌动的暗流出口,必将成为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对此,当政者亦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现在正企图从拉动民生入手,一方面加大整个社会财富平均再分配的力度,另一方面解决贫穷百姓的后顾之忧,以化解因社会不公导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最终目的达到政权的平稳性、可持续性。究竟能否达到目的,有待考验当政者解决问题的诚意与魄力。

  那么社会不公问题,除跟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有关,还跟什么有关呢?只要是有心人,答案就不难找到。那就是跟当政者的权利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社会不公这个问题上,我们说,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日益加剧的权利腐败现象,又是激化矛盾的催化剂,社会不公这颗带有仇恨性质的种子正在腐败发酵的温床上变的像魔兽一般祸患无穷。腐败在社会不公的悲剧中扮演着官商勾结的丑恶角色。官商勾结的结果,一定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它就像丑陋的吸血蝙蝠那样,紧叮住"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伤口,贪婪地吮吸贫穷大众即将干涸的血脉。因此整个社会痛恨腐败,斥责腐败。可以说腐败是一枚导致广大百姓受苦受难、贫穷落后、负担沉重的魔戒。人们仇恨它,想要砸碎它。党和政
府也意识到腐败的严重程度,声称解决不了腐败,将有亡党亡国之灾。但从目前治理腐败来看并不乐观。似乎反腐败大有越反越腐之嫌。在反腐败方面,尽管党报高调宣传,不断有腐败分子被依法制裁的报道,然而老百姓却并不怎么认可。给人的感觉是,腐败现象还随处可见,腐败分子似乎还充斥在政府各个部门中。人们不仅疑问,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腐败毒瘤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这既值得广大老百姓思索,更值得当政者好好深思与反省。现在反腐,似乎只停留在民举官纠,仅从个案着手,所以才显得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因为这种反腐方式不是从根本上剔除腐败的毒瘤。说白了,它还是滞留在运动战的打法上。运动战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它是一阵风,丝毫动摇不了拟要治理整顿的对象的根基。建国六十多年来,一些违法之徒、贪腐蛀�™
�已掌握和适应了运动战打法,他们总结出一条定律,运动之风总是一刮而过,风过之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也许正是反腐败越反越腐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中国式反腐令人头疼的一大顽疾。不知当局为什么如此钟情运动战,特别是在大力宣扬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实际上还是实行老一套运动战法。运动战绝不是法治,它是人治的惯用手段,当然法治不排除运动战。那么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运动战,是人治手中王牌式的运动战,还是法治政府特定时期内作为个案手段的运动战?这是一个值得执政者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我们说社会的不公问题首先是由改革开放初期执政者的政策使然,其次是权利腐败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权利腐败这棵毒苗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催生腐败盛行的激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我们说总体而言,滋生腐败的大环境非垄断莫属。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腐败经常发生在哪些领域就可以得出明确判断出垄断直接导致腐败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社会上哪些行业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呢?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地球人都知道房地产、电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煤炭、石油化工、路桥建设、教育、医疗以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煤气等国家高度控盘的垄断行业。看看近年来,一些落马的省部级高官,要么是直接来自垄断行业,要么是与垄断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为什么高得那
么离谱,这难道与垄断没有关系吗?只有垄断,才会使某一产业变成稀缺,只有在稀缺的行业、产业里政府的行政寻租行为才成为可能,权钱交易才能应运而生。在一个非垄断的、开放的、透明的、利润平平的行业或产业里,腐败通常是难以产生的,譬如一些直接与弱势群体打交道的民政部门,一些非热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

  那么我们再来进一步探讨社会上垄断行业或产业的性质,就不难发现,凡是垄断行业或产业均来自国有或国有控股。以上例举的各行各业不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行业、产业吗?即使在西方的民主国家,涉及国家安全或国计民生的产业也大都是国有垄断,但实践表明,即使西方民主法治国家,垄断行业也容易招致腐败,就更不用说法治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了。那么就我国的垄断行业来看,它直接根植于我国的国体及其政治制度。我国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七条又明确规定:"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营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垄断行业是直接受宪法保护的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就是说,我国的政治制度为极易产生腐败的垄断行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尽管垄断行业造就了社会不公,保全了腐败根须,尽管社会不公和权利腐败遭到国人强烈不满,却无法将其彻底根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体制上的悲哀,制度上的悲哀。

  中国搞经济改革三十多年了,但是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改革却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掩面的感觉。这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犹如半拉子工程一般。政治体制改革不先行的话,最终一定会掣肘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对此无论愿不愿意承认,也无论是否赞同,都是不可回避的。在这个问题上,得过且过、信马由缰、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做法,都是一种自欺欺人、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任何问题都是推不掉,躲不过的,最终需要人拿出勇气、拿出魄力去解决它。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制度造就了垄断,那么腐败滋生谈何容易,如果不是腐败在社会生活中为非作歹,那么社会不公又从何来?因此,中国执政者如果不积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话,就无法彻底改变制度导致垄断,垄
断导致腐败,腐败导致社会不公这一恶性循环的魔咒。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