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谢盛友:李鸿章为泰兴的小孩给答案

  泰兴幼儿园中的小孩被人砍了,32人受伤,死亡情况不明。在泰兴幼儿园杀人事件中,新闻被控制了,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只知道,泰兴幼儿园杀人事件中,受伤32人,政府和医院一再强调,无一死亡。没有人看到孩子的照片和视频。

  一百年前李鸿章为泰兴的小孩给出答案,李鸿章当年就埋怨中国的报纸没有好饵,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所以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来源:郑曦原、李方惠、胡书鸿编译,2001,《帝国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三联书店,页335-342.)

  根据吴冷西的文章,毛泽东曾严肃地告诫说,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的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

  毛泽东还举例说,人们把《大公报》对国民党的作用叫做"小骂大帮忙",一点也不错。但张季鸾(1888~1942)摇着鹅毛扇,到处作座上客。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观察形势的方法,却是当总编辑的应该学习的。张季鸾这些人办报有很好的办法。

  张季鸾1926年9月1日,他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组建了"新记公司大公报",同时《大公报》复刊,进入新记时期。他做起了《大公报》的总编辑(时称"主笔")。在具体的办报活动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不党":各党系皆中国之人,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

  "不卖":他说"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不私":他说"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所固有之职务外,井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不盲":他说"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夹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寥寥八字,掷地有声。钓鱼人做到这八个字,就是给鱼撒下好饵,受到鱼的喜爱。

  一百年前李鸿章已指出我们的"报纸病",一直以来我们由于做不到"不党、不卖、不私、不盲",难怪,我们的报纸因为"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所以"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力量。

  在我的办公室里挂着"Dem Fisch muss der Koeder schmecken, nicht dem Angler." (钓鱼人撒下的饵不一定要受到钓鱼人的喜欢,而一定要受到鱼的喜爱。)这幅标语。托马博士 (Prof. Dr. Helmut Thoma )是欧洲著名媒体人,他是欧洲最大最专业的私人电视台 RTL的创始人,他将新闻报道形容成钓鱼。

  报人就是钓鱼人,文章是饵,读者是鱼。报纸要发行量越来越大,必须有很好的饵,就是要有好的文章。真实、客观、公正、及时,是世界公认的高质量办报标准。报人以好饵为办报标准。

  中国经济崛起了,物质文明丰富了,但是,看来精神文明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原载台湾《旺报》,原题目:报纸不应失去新闻价值

  谢盛友/欧洲《European Chinese News》出版人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