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

郭徒子:忙卸责、透分裂、揽功劳,温家宝想做什么?


  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很忙,忙开会,忙出访,忙流泪。三忙之下,温家宝的刻意表达,向外界明确地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他与中共高层的分裂更加明显。西方媒体也出现随声唱和,显示中国高层争斗与外界互动加强的局面。

  其一,忙开会,忙卸责。温家宝访日前夕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这一举动迅速被外界解读为"温家宝在推卸责任"。不仅国外媒体普遍持此观点,就连国内的左派网民也认为温家宝此时揪出三峡问题,"这不过是他们争权夺利,用以否定江泽民等上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阴谋罢了"。

  其二,忙出访,透分裂。温家宝访日时,公开宣称:"这次到福岛是我自己做出的决断。"在树立个人形象的同时,将他与中共中央其他常委的矛盾公之于众。众所周知,身为国务院总理,出访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共领导集体。常态之下,若没有政治局常委会的同意,任何人是不能擅自活动的。温特意强调自己的个人决断,显然是为了树立他与其他常委的不同。连网民都吃惊地感叹:"这叫泄密。"进一步印证外界关于胡温分道扬镳的分析。

  其三,忙流泪,揽功劳。温家宝会见当地华侨和使馆人员时表示,"在任总理九年以来曾两次访日,都正值中日关系关键时期。"更称自己2007年的访日"是一次破冰之旅"。为了展示自己促进中日友好之不易,温家宝还特意摘下眼镜,又一次展示了流泪技巧。本来应该由外交部为总理歌功颂德的话,却由总理自己说出来,自己给自己贴金,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绝对的第一次。

  中国有句话叫"事不过三"。温家宝上述举动,与以往表现其实并无本质差别,在外界已经不能引起以前那样的认可,反而招来更多的质疑。正如一位网民所言:"'布衣宰相'的人气指数正与日俱减。"

  纵观十七大后的温家宝的言行,"忙卸责"似乎总是贯穿其中。

  比如谈政改。温家宝每每谈起政改,都不忘了说一句"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就可能得而复失",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温家宝在为自己在经济社会政策方面的失败推卸责任。

  再如谈道德。面对在中央调控政策下连年上涨的房价,温家宝不反思政策失当,而是将责任归之于虚无缥缈的"道德",要求开发商"身上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华丽言辞之外,政府的无能跃然纸上。

  但这样推卸责任,就真的能推开吗?不能。《苹果日报》指出,"温家宝在卸任之前,公开揭露三峡工程的危害,有撇清责任之嫌。就工程上马而言,温家宝当年未上位,自然难负其责,但就监察工程施工、及早针对工程危害采取对策而言,他也难辞其咎。"

  评论更隐含了对温家宝政治品格的质疑,"三峡建委成立于 1993年,主任以往由历任总理李鹏、朱�基、温家宝兼任。但温家宝打破惯例,在 2008年就将主任一职提前交给副总理李克强。作为总理,守土有责,但愿身为地质专家的温家宝,在卸任前能为挽救三峡危机尽心尽力,而不局限于撇清责任。"

  《苹果日报》的希望其实已经落空。温既然前有将责任之棒交给李克强之举,现又有彻底撇清关系之言,说明他所关心的,的确只是在权力斗争中将如何对手置于危境这个核心问题:他即将责任推向前任的江泽民、李鹏,又亲自主持会议,表明对李克强治理三峡不力的不满,用一个三峡打了两拨人,说明温家宝在权力斗争中,已经处于随意发力的有利处境。

  著名评论家,环保人士戴晴指出,其实从朱�基开始,中共领导人对三峡工程看法已变,"朱�基上台后(对三峡工程)第一句话就说:我不喜欢这个工程,但我作为总理,不喜欢它,但要管它。"戴晴指,胡温也不喜欢三峡工程,2003年 6月大坝合拢时,两人都没出席仪式,"当局开始还想玩盛大庆典,结果没一个领导人去。胡温知道有问题,但没办法,他们只能给邓小平李鹏擦屁股。"

  朱�基擦得,而温家宝擦不得;朱�基能担得,而温家宝却担不得,抛开三峡工程的是非,单就政治品格而论,高下已然立判。温家宝之不再擦屁股,这对按政治忠诚来选择接班人的中共而言,不啻是一种讽刺。邓小平地下有灵,估计会悔青了肠子。

  而民众更是火眼金睛,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就发表评论,认为温家宝现在对三峡的态度,说明这个工程"危害的程度已到了习惯掩饰真相,粉刷太平的领导人都不得不正视,不得不公开表态的地步。在大难当头,灾祸纷至沓来之时,他们开始害怕了!昔日那种豪言壮语不见了,那种信誓旦旦的大包大揽没有了,那种欲置三峡反对人士于死地的凶神恶煞也变得温酿起来,似乎有一点夹起尾巴做人的味道。凡是与三峡有关的,开始推诿,保持距离,摆脱干系,最终又不得不公开表态,推卸责任。"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此言不假。

  卸责之举被质疑,访问日本灾区也被议论纷纷。温强调到福岛是"个人决断",虽然强化了个人形象,但将个人意见置与中国外交利益之上,也引起人们的质疑。据报道,温家宝访日之前,就有中国外交人员前往福岛等日本 灾区去测量辐射水平。既然是个人一意孤行,如此耗费巨大公帑仅是为了树立总理个人形象,中国人质疑总理将个人形象置于国家国家利益之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以中国总理形象,为日本食品背书,还放宽日本食品进口,温家宝是怎样维护中国人利益的,也是大有可议的。

  当然,喝彩唱和的声音仍然有,除了新华社,这次还有《华盛顿邮报》。该报认为,"这次是温家宝胜利了" 。针对国务院三峡工程会议,《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说,这次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就三峡大坝发出警告。社论写到:"这项声明引来一个明显的问题:中国的共产党统治者用了15年的时间和数百亿美元修建大坝,淹没了13座城市、140个镇子和1600所村庄,迫使240万人离开家园,他们为什么当初听不进批评者的声音,反而监禁和压制其中一些人呢?"

  但该报也将之归入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提到,中国统治者纠正历史错误往往有现实政治背景。社论说,即使这次温家宝胜利了,那种使三峡大坝工程上马的中央集权、不容异议的决策程序不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不会变化,因为那些西方人在为温唱颂歌的时候也明白,温与废除苏取专制的戈尔巴乔夫明显不同,温只不过是这个专制机器的既得利益者而已,他的家族腐败内幕也是另一些西方媒体津津乐道、时有披露的重要话题。这是戈尔巴乔夫根本就不会有的污点。温谈政改,是因为他并没有在中国处于"老大"的地位,他有斗争需要,一旦他成为老大,他一样会成为这个体制的坚决捍卫者。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