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

孟男:对于这样一场地震,我感到很矛盾

对于这样一场地震,我感到很矛盾

孟男 @ 2011-3-12 18:37

对于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这样一波强烈地震和其牵动的一系列巨大灾难和变故,我所感到的矛盾有些特殊,已不再是"既感到庆幸,因为他们是日 本人;又感到同情,因为他们也是人类"这样的矛盾,因为这种的情绪似乎容易化解,对我来说着实已不再是难题和困扰了。

前几天才刚刚在无意间发现一个很不错的网上资源,那还是由搜索罗素的"为了爱、知识、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的名言开始 的。(http://www.abolitionist.com/bertrand-russell.html)在那里,我得以领略很多思想者对 于人类苦难的理解。(对语言理解的挑战方面也很有意思。)当我把那些思想者对人类苦难的剖析和现实中活生生的灾难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题和答案便显 得更清晰了,这是一种特殊而深切的快感,继而也是我所感到的矛盾之一。(希望但不指望有人能够理解,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语言表达能力的有 限。)

对我来说这矛盾还是很清晰的:身处灾难中的人们所经历的痛苦和我在灾难的刺激下发展心智的快乐之间的矛盾。

在那个网络资源中,有美国诗人、教育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这样一句话:"If we could read the secret history of our enemies, we should find in each life sorrow and suffering enough to disarm all hostility." 我着实喜欢,尝试翻译一下的话就是:去了解我们的敌人不为人知的身世,我们会发现那些生命所经历的痛苦和煎熬足以使我们的敌意和仇视土崩瓦解。

我想这是真正的同情,真诚质朴而坚强,它不会被先入为主的仇视和偏见蒙蔽住双眼;同时它也是智慧的象征,因为仇视和偏见往往是出于无知,出于无根 据的傲慢,出于对他人的误解。

我是很理想化的(也在尝试摆脱过于单纯的理想)。我不觉得日本人和中国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日本所处的那块土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在那里,人 们的生存环境是非常严峻的。我的看法是:就像在一个在充满辱骂和暴力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形成不健康的行为模 式一样,长期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的日本人很难屏蔽灾难和痛苦给他们的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在痛苦面前通常是脆弱的,为了摆脱痛苦,脆弱便 时常转化为暴力,和对其他个体的攻击,似乎这样便不再痛苦了。Arthur Schopenhauer有这样的话:"……the agony of the devoured animal is always far greater than the pleasure of the devourer."――"被吞噬的生命所遭受的痛苦总是比吞噬者所感到的快乐更强烈。"我不知道"吞噬者"或"施暴者"是不是总会收获快感。如果是,为 什么?

似乎严重跑题了。一言以蔽之:我能理解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我选择同情,既同情他们严酷的生存环境(当然现在日本国的发展水平领先我们很多,虽说自 然环境依然暴虐),也同情他们的罪过。那艰难的环境是属于日本人的,而那罪过其实是属于全人类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同情日本人,不同情所有人呢?叔 本华还有一句话:"Suffering by nature or chance never seems so painful as suffering inflicted on us by the arbitrary will of another."――"来自自然和客观事件的灾难似乎从来都没有来自同类的肆意而无理性的加害更使人痛苦。"如果没有对其他个体(注意是"个体"而不光 是"人")的同情,痛苦和灾难便会传递下去,甚至会变得更强烈。

我想我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既感到庆幸,因为他们是日本人;又感到同情,因为他们也是人类"已不再是我的情绪,已不再困扰我。他们只是苦难的人类的 一员罢了,没有什么不同。

* * *

再稍稍转变一下角度。

在中国,在网上,我看到了更多为日本担心和祈福的声音。地震没有震到我,而这本应自然的震后社会现象却有些触动到我了。日本震后,在中国按说还应 该出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的,然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牵挂和同情。我没有资格去赞赏别人的正义和善良,也没有资格以我的价值标准给别人的行为贴上 "正确"的标签。我只觉得很温暖,没什么过多好说的。

接着便是我感到的矛盾了:身处灾难中的人们所经历的痛苦和人们在灾难的刺激下发展心智的结果之间的矛盾。

如此惨痛的一场自然灾害,却给了很多人思考和拷问自身良心的机会,给了很多人发现自己在仇视与同情之间犹疑徘徊的矛盾心理的机会。为什么我会有这 样的矛盾?我该如何选择我的态度?有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肯多想一想,如果再多想一想,就能发现新的答案、新的自己、新的世界。我很珍视这样宝贵的 机会。只是如果这样广泛的社会思考非要以一部分人的深重灾难和痛苦为契机的话,这便是我感到的矛盾了。Aristotle曾说:"We cannot learn without pain."――"没有痛苦我们便不能前进。"我想他只是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尽管我们会不喜欢,但它仍是事实。进步是有代价的,仅此而已。

其实我觉得善良和同情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也不该有太多的必要因为发现了善良和同情便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这些字应该是很多余 的。

* * *

再稍稍转变一下角度。

在牛博网上看到兰小欢先生的新博客文章(http://www.bullogger.com/blogs/shafa/archives /376156.aspx),很简短:"以前知道,猪啊狗啊的会在地震之前躁动不安嗷嗷乱叫,本次日本地震让我知道,还有一种动物是在地震之后才躁动不安 嗷嗷乱叫的。中国的悲哀之处在于,虽特产这种动物,却并不稀有。"

牛博网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部落,不过这次出现这样的声音还是让我感到了一些不适和难过。如今的中国,很多人不过是还没有接触过更理性的思想,还没 有把一些事情想清楚,何必已"猪啊狗啊"的来影射呢?我自问曾经十分无知,自知仍然十分无知,也就自觉不去说他人无知。

* * *

我想这就是我目前的认识水平,也是我在这个夜晚所剩余的体力和能量可以支撑和表达的认识水平了。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