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星期日

巩胜利:中国错过美欧危机历史契机

  「特别提要」:欧元主权债务危机已经震撼了全球,甚至更比美元金融海啸更疯狂、更前无古人。而最后,欧洲古文明的摇篮——希腊,将欧洲拖入了目前一场无休止的"债务"肥皂剧中,经济危机迅速并持续向政治和社会领域扩展蔓延。欧盟希腊债务危机引爆欧元危机,意大利债务危机又接踵而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攀高并首次突破7%的警戒线,意大利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与世界各国有广泛紧密无法分割的经贸联系。因此,它的经济走势必影响到未来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前景。

  据来自欧盟最新消息称:欧盟六国及欧元区的欧债主权危机涉及债务高达40000亿欧元。揭开希腊、意大利等主权债务危机的面纱,其结果必然滋生全社会严重惰性、依赖性,进而致使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引擎。长此以往,这些西方国家早已陷入过度举债、超前消费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建立在虚拟、超前消费基础上的经济模式,一旦"泡沫"破灭,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所有矛盾最终都将"爆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起到的仅仅是将危机延长、暂缓的作用,而不能从源头上加以"治愈"欧洲的病痛。更换领导人、欧盟自救、寻求外援,仅靠这几剂药方,就想做到药到病除,绝非易事。从2011年末起,欧盟真正需要的是,除了要树立各国领导人的信心、智慧之外,还要有一个根治的
方略和防治复发的下药。中国是当今第一债权国,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当然中国最有一定能力出手来援救欧元危机。胡锦涛率领中共最顶层权威(中国实施"党领导一切")出席嘎纳G20会议,最后没有对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做出任何实际动作,这是为什么?

  2011年10月29日,就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首席执行官克劳斯?雷格林赴北京访问的时候,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名为《中国将来驰援?》的文章,指出雷格林此行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开始,"中国绝对不是一个'无声'的金钱来源,但是对欧洲而言,作出许多政治交换,就不是在吸引商业投资了。也就是说欧洲很难再宣称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是令人放心的投资品。"《经济学人》清楚地说明,如果中国来购买欧债不是一次商业投资,而是一种政治援助,这才是欧洲对中国所需的实际。 不管欧元区危机再怎样演变震天骇地,中国乘人之危"进入"的机会并不大,因为这是改变欧盟、改变世界的源头、有违"大自然"——中共党而不是中国国家的一种历史建树。如果中国错过了第一次欧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国IMF扩权、中国"市
场经济地位国"取得等,怕中共独权垄断下的中国,今后怕将更加困惑、艰难、更加难以摆脱国际大环境下的中国第一人口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外交、政经的"尴尬期"(2011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论坛版"社论"称《中国得"熬"过外交"尴尬"期》一文)。

  倘若,由胡锦涛率领的中国最高当局(胡锦涛是中共总书记,中国是"党领导一切"国家)在嘎纳G20会议期间以持股相当比率而取得欧元的部分"话语权",这可能也就是这次历史性美元金融海啸、欧元债务危机中最大的赢国(就象美国银行资本当年投资、入股中国金融业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美欧这次世纪金融危机中,中国不能抱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幻想天上掉馅饼,更不能幻想在一夜之间就取得IMF的话语权;幻想等于是画饼充饥,画饼充饥等于错误的失去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若不是这次美欧历史性危机,中国3.2万亿的外汇储备到哪里去寻找投资机遇?除了欧美以外,哪一个国家敢让中国的3.2万亿美元全球第一大资本进入、投资?

  欧洲拒绝中国提供援助所要求的条件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1月12日报道(作者安娜) 欧洲和中国就中国救助欧元的谈判陷入僵局, 欧洲拒绝中国提出的条件。路透社援引两个不同的消息来源报道说,由于欧洲拒绝中国所提出的要求中的至少一条,使得中国出资协助欧元区化解危机的意愿受阻。

  消息人士说,中国表示愿提供协助,以换取欧洲支持中国取得在国际货币基金(IMF)的较大影响力,或者换取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地位,或者换取欧洲取消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对欧洲来说最简单的条件应该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的条件,特别是欧洲联盟各国领导人上月已拟定计划,将透过货币基金支持的投资工具来充实救援基金的资源。但是,当欧盟政治人物了解到,中国出资将以扩大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决策参与权以及加快人民币成为该基金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单位为条件后,欧盟也开始犹豫了,认为这个条件根源难以接受。

  扩大中国在基金组织内部的决策权,就必须减少欧盟的席位,甚至可能稀释美国的影响力。美国因在基金组织内的表决权比重大,而享有实际上的否决权。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对中国攸关重大,因为货币基金的单位是一篮子货币,都是全球贸易结算使用最多的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圆和英镑。如果人民币加入这个一篮子通货,将减损美元及其它国际货币的全球影响力,这也将象征性地提高人民币地位,但人民币并不符合加入"国际货币"一揽子的任何条件。

  香港财华社(香港上市股票代号为8317)11月11日消息也证实,两位独立消息人士周五表示,欧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政治僵局正在阻止中国向欧洲提供资金以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此前,欧洲拒绝了北京提出的三个要求中最简单的一个,即给予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大影响力。这两位消息人士均为欧盟、欧元区直接参与的知情人士。

  这些人士称,中国曾提出了支援欧洲的三个"伤权辱国"的"三大"基本条件是:1)是给予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大影响力;2)是承认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市场经济地位;3)是取消对华武器禁运。按照中国的要求欧盟要做的就是:欧盟要从自己IMF的股权中拿出一定比率给中国,但这样得到IMF成员国"同意"的过场;在中国不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下,满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若欧盟通过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只有屈指可数(只剩下美、日等国)的几个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了;取消"对华武器禁运",撤出对中共独裁政权(中国是中国独裁党的一统领导,不由公民来举手通过)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市场经济地位国",可能是超WTO期满之后,唯一能够遏制中国贸易不公大
略的最后一道防线(作者特注: "市场经济地位国"标准为,除第一大项"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度"之外,还有第1小项为"政府不能干预被调查商品的价格或产量",这些都从根源上永远制约着中共独家垄断政权的"市场经济地位国"取得、和"国际货币"的可能)。

  由胡锦涛率领的中国最高当局代表团(胡锦涛是中共总书记,中国是"党领导一切"国家),在出席嘎纳G20会议以持股相当比率、与欧盟谈判不是以以上"三大条件"而取得欧元的部分"话语权",中国这也可能就是在这次历史性美元金融海啸、欧元债务危机中成为最大的赢国(就象美国银行资本当年投资、入股中国金融业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美欧这次世纪金融危机中,中国不能抱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不能幻想天上掉馅饼,更不能幻想在一夜之间就取得IMF的话语权;幻想等于是画饼充饥,画饼充饥等于错误的失去美元金融海啸、欧元债务危机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若不是这次美欧历史性危机,中国3.2万亿的外汇储备到哪里去寻找投资机遇?除了欧美全球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以外,哪一个国家敢让中国
的3.2万亿美元全球第一大资本大进大入、大投资、买断这个国家?

  延伸链接:增加中国在IMF的话语权,将意味着降低了欧洲在IMF中的代表性,并且可能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中国所要求的第1)个条件中,包括将人民币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系列(SDR)中,就是说欧盟要退出IMF的股权,才能够兑现给中国这种权限;还有第2)条,就是说中国不够"市场经济地位",却要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资格;至于3)条,这是每一个主权国家、一个国家最后的底线了,谁能放弃?能够让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很重要,因为具有IMF特别提款权的货币是全球贸易中使用最多的货币,如目前只有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这四种货币。全球主要"市场经济地位"发起国、主要的欧盟(30多个国家)、美国、日本等都判定不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说明了中国加入WTO、与"市场经济地位"的格外尖锐,不符合由"计划经济â
��转轨而成的全球"市场经济地位国"的世界大环境。

  很简单,在国际大环境下,若人民币纳入SDR篮子,将会削弱美元、欧元等一揽子国际货币的全球影响力,并有助于阻止外国货币流入引发的所谓输入型通胀。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标志性、最根源与国际货币融合的进展。但人民币,在不能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自由兑换"的大前提之下,就进入SDR货币篮子,这显然不符合国际游戏规则。

  关键链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国际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特别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中国目前、以至于未来若干年,都无法达到或形成这样的国际货币运行环境,特别是人民币"自由兑换"一项。囿于此,中国有可能在未来10年、20年也无法完成与"国际货币"同行。

  中国当欧元区"救星"的补偿

  近几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可谓是乱象丛生、困难重重。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也有坚强挺过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经济。现在的中国经济虽不能说是"乘风破浪"或"繁 荣",但可以明确的是,世界各国为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而伸手求援的地方只有中国。如果在海外媒体中选择一个对韩国经济不大友好的报纸,当属英国《金融时报》。《金融时报》有时小题大做,报道韩国政府的政策失误,大谈韩国经济爆发全面危机的可能性;毫不避讳地提及大企业的垄断经营形态和家族式经营权等企业 经营(corporate governance)相关敏感话题。

  最近,在国际著名《金融时报》剑锋报道中,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之声突然越来越多。特别是10月26日第3版一篇报道中暗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的可能性。据最近中国媒体报道,此前反复出现世界经济萧条和泡沫崩溃的过程中,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正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而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商品房价格在八年时间内几乎涨价了五倍 (见2011年11月11日《新京报》《八年 北京房价上涨约4.9倍》一文,作者张晓蕊),有著名国际学者论述道:中国房屋价格膨胀,创中国62年来涨幅之最,中国房价暴涨成为中国13亿人的心头之患;还有中国通货膨胀,也创中国62年之历史最;中国资本股市,却是改革开放近30年之凹底……这些国家、国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大事,都是任何法制国家、任何党政都处于危机四伏、下野崩溃的边沿。

  而援救欧洲的报道要点如下: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变数——固定资产投资中,20%是来自房地产。中国的产品中有30%消费在房地产相关市场。如果今后中国房地产 泡沫崩 溃,其破坏力将很难想象。同时还反映出中国的另一面。就是中国能够帮助美国和欧洲解决经济危机。这能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地位。就在这种"拜金资本主义"时代,金钱依然最重要。到2011年9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的长、短期债券为1.6万亿美元。为解决欧洲财政危机,中国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注资的可能性较高的理由之一,就是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中国外汇储备库准确的资产构成无从得知,但可以推测。估计其中约有25%为欧元资产,如果以金额计算,近8000亿美元。由此不难想象,中国两手支撑美国和欧洲的情景。据预测,中国对EFSF紧急注资的规模达500亿至1000亿美元左右。实际上,中国可能已确定投资规模,正在苦思投资的代价。那么,中国政府通过注资EFSF想得到什么呢?可能有以下三点。

  首先,提高人民币地位。中国注资EFSF是应对2012年有可能面临货币战争的布局。也就是说,面对美国等法制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有了一个难能可贵的"盾牌";其次,有效应对风险。如果欧洲财政危机持续扩散,中国经济也将受到不小影响,有可能引发大量投机资金外流等不确定性状况。然而,中国先向欧洲进行投资,可以阻止欧洲资金轻易流出;第三,可获得与投资相应的回报(中国天量投资,除了美元和欧元区外,没有任何它国家都不敢大额需求)。在提高中国国家形象和消除国内政治不稳定因素上将有很大帮助。但最重要是,可获得收购因经济危机而面临困境的欧洲主要企业的机会。

  美呼吁亚洲刺激内需减轻欧债冲击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向欧洲施加压力,要欧洲各国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化解欧洲债务危机,恢复金融体系的稳定。盖特纳星期四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1个成员经济体财长进行会议后,下午召开记者会时向欧洲发出这项呼吁。

  "这个基本架构是好的,但执行的速度必须更快,执行的力度也必须能让人恢复信心。他们已经向前进,但我们希望他们可以走得更快,也更有力度"。盖特纳说,欧债危机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核心挑战,欧洲需要采取更迅速、更强有力的措施恢复金融稳定。

  与此同时,盖特纳也呼吁亚洲经济体进一步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减轻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冲击。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财长星期四上午在檀香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之后发表联合声明,誓言采取协调措施促进巩固全球经济复苏,为强劲、可持续以及均衡的全球经济增长构建基础。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欧洲债务危机,但盖特纳在记者会谈到亚洲国家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我们都直接受到欧洲危机的影响,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比其他大多数国家更有能力,在面临来自欧洲的压力时,采取措施强化增长。"他透露,财长在进行会议时,重点在于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让增长更均衡和可持续。

  "美国继续解决引发经济危机的问题,而欧洲正面临一段缓慢增长,亚洲经济体应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这样做既能减少受到经济放缓,例如欧洲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同时也能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博弈也再度成为讨论焦点。盖特纳在记者会上说,亚洲经济体必须让汇率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尤其中国应该让人民币继续升值,这将有助改善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发展,使中国外汇储备、贸易逆差不会在超出。盖特纳说:"我想多数独立的分析师与经济学家的评估,都认为人民币的汇率仍被严重低估,我们的评估则是,如果中国允许汇率加速调整,将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更有利于美国"。这是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呼吁全球领导人不要再敦促新兴市场升值货币,以及中国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表明人民币已升值到合理水平后,美方再度公开呼吁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升值。

  亚太经合组织财长发表的联合声明没有直接点明人民币是否该升值,但各财长重申之前的承诺,要快速地朝市场导向的汇率系统迈进,提高汇率灵活性,避免汇率持续失衡。声明说:"我们重申,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涨跌对经济和金融稳定有不利影响"。但汇率全球波动,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亚太区的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力度已减弱,尤其是发达经济体。

  对此,各国财长达成共识,较发达的经济体承诺采取措施构建信心,支持经济增长,制定明确、可靠且具体的措施巩固财政",而有巨额经常账户盈余的经济体也承诺通过改革提高国内需求,增强汇率灵活弹性。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是于周末举行的经济领导人会议前的一项重要预备会议,各经济体的贸易与外交部长也将在星期五进行交流。这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注:APEC现有21个成员)领导人峰会《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将取得重大进展,有关TPP签署国、其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秘鲁、智利和文莱等10国参加签署了这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

  据法新社11月11日报道,中国表示直到今天,中国也没有收到邀请函,若接到邀请,中国将考虑加入有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据可靠消息称,包括香港、台湾也是TPP成员)的谈判。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对媒体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从任何TPP经济体收到任何有关TPP的邀请。如果哪天收到邀请,中国将会认真研究"(是"申请"还是"邀请"加入,这是一个很技术性的问题)。有中国官员日前抱怨说,美国为APEC峰会设立的目标过高,超出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能力范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当天证实说,美国和APEC其他几个经济体阔关于TPP的谈判"进展相当顺利"。希拉里对TPP的重大成功说"21世纪的世界战略和经济重心将在亚太",未来10年美国将在这一地区"大量增加"外交、经济和战略等方面的投入�€
�有国际评论家认为,如果中国缺席TPP签约国,那将是破天荒的最大的憾事。但这位国际评论家认为:是美国有意规避中国,没有邀请中国参加,是美国构筑亚太战略新蓝图的刻意——如果中国要加入的话,那就不用再谈了就直接"上船"吧!

  《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议》令中国吃闭门羹

  9月13日传来法新社消息,说转战APEC的中共最高党政(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代表团首领胡锦涛首次回应美国近年力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他说"支持以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TPP为基础,稳固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显示中国希望保持其有影响力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其实TPP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TPP被指是美国有意架空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亚太经济事务的协议,分析指,中国完全不加入讨论会失去对这协议的发言权,故提出有前设的支持态度。不过,近年积极推动TPP的美国,其总统奥巴马夏威夷时间11日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 (APEC)会议而又有意参加TPP的八国领导人会晤后透露,华盛顿已与八国就广泛框架达成协议,期望在2012年可以就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议取得真正进展,让这覆盖近五亿消费者的区域,可以加强合作,刺激出口及创造就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当地时间11日于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讲话,指主要经济体经济下滑,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突出,金融巿场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上升,需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他在"重新定义未来"的主题演讲中表明,中国坚决反对和共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及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他建议,在这更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中,各方遵循相互尊重、集体决策原则,增加新兴巿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而发达国家则应承担国际经济治理的责任及义务,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应立足自身国情,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平衡增长。胡锦涛接着表明,在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目标上,中方支持以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TPP为基础,稳
固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

  而在胡锦涛发表讲话前,中新社报道出席APEC会议的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说,TPP与双边贸易应是互补的,不能取而代之。"TPP这类多边一体化机制,应当有包容性、开放性以及透明度"。中国官方新华社12日亦对TPP发表评论,指TPP涵盖了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以及有关劳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不可避免影响成员国的政治运作,"TPP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远超过有关国家的承受能力"。

  TPP原为2005年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汶莱在APEC框架内签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美国加入,其后,澳洲、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先后参与谈判。2011年初起,美国积极推动日韩加入该协定,而日本日前终于表示有意加入。有中国传媒引述分析人士指出,TPP会与APEC等自由贸易协议重叠,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将无所适从。另外,TPP有可能全面架空、取代APEC,令美国主导亚太经济新秩序。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