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二楼村最新报告



 
 

SSB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3-17 通过 24小时在线博客 作者:老虎庙

  二楼村的村民们驾驶着三十多辆摩托车去了县城。
  摩托车是草原人民的基本交通工具,并不代表生活的水平如何就好。恰相反,16岁的姑娘被迫去了包头的餐馆里端盘子;72岁的陕北老头因水污染而不得不天天靠喝美国人的可口可乐解渴;全家杀羊卖羊直到杀尽杀绝最后不得不举家出走诞生了新一代草原游牧族的现实,才是一些看起来表面光鲜的背后真实。
  胡主席去年到草原视察,我有过博文记述——

  ……此刻,我北京的居所里,新闻联播刚刚结束,又开始的是由白岩松主播的"胡主席内蒙行专题"。可是我的眼前浮现出来的却是那绵延百里的五十多只污水湖,是石大伯匍匐在沙丘上号啕的悲声,那时刻我清晰地记起了日本电影《望乡》里阿其婆的哀号……我不禁要呼唤:胡主席,你此行是否绕个道呢?
  世上本有路多条,有一路的莺歌燕舞,有一路的鲜花盛开,也有的是饥贫哀怨,也有的是混混沌沌……只可惜那些路子全被人临时铺上了花。
 [《胡主席考察是否绕个道儿? 》]

  事情发展到了今天,刚刚过去一年半,加上之前14年的水深火热煎熬,农民实在是不得不起来了!而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所能做的就只是对外界的呼吁。在此间屈指可数的几条资讯里我有过这样的记录:自2007年9月以后,国内外新闻界(主要在国外)对二楼村纪卷村的事情开始有了关注;事情也得到了李嘉城慈善机构的曾经关注;央视"新闻调查"也对此有过询问,但考虑的却是录播及配合形势的需要而不好及时播出,因而放弃……如今想想,唯一成功前往现场报道的国内媒体大概还只是《南方周末》一家……也许就是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加之当地地方报纸也开始多少关注过此事,最终县政府——派员赴纪卷村查看(是14年来的第一次)并承诺"给你们拨点款……"这个并没有兑现,放佛一股青烟,来无影去无踪;县长带领县几大局脑系现场办公,后曰"拨款筑坝。"这个是2008年的事情,后来就渺无音讯。忽然有一天,农民听来一耳朵"县里给了乡里50万,说是专款此事。"农民去乡上问,乡书记回曰"先给你们10万筑坝。"8个月后,农民又去乡上问"钱呢?咋没有给我们呢?"白书记红口白牙道"屁,谁说给你们,钱早就还给县里了。"
  谁都知道,熬骨头汤喝,是要小火慢慢熬的,直到气香味浓;沼气是要加粪加尿日日积累的,积累足了就要发酵,发酵是什么发酵就是裂变的酝酿期;直到爆燃;屁是人身浊气的积聚,屁也会积聚而裂变,也会熬呀熬呀,熬到味浓,熬到气足,最终这些屁民们是会放出冲天屁气的!
  三十多辆摩托车被纪卷村的四十多口人驾驶着,浩浩荡荡地开进县政府大院,一字儿排开,堵了想进想出的车辆。当时县长在百十里外的榆林开会,副手则去了北京办事。县信访局的人员被逼无奈,赶紧从8里以外的乡政府调人。乡上则派了几个办事人员前来调解……
  当日农民们回了沙漠。乡里答应三日内有答复。
  18日这天,距离乡政府对农民答复的时间仅剩不到24小时时,我拨通了村民们的电话:
  —— 假如乡里不做答复或者答复不能让农民满意的话怎么办?
  —— 那我们就上县城游行,铺盖卷都准备好了,不行的话就住到政府里不回来。直到答复。
  —— 看起来有了组织,还挺齐心,那么也该有个带头的了?
  —— 哪里有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带头人!
  —— 那么此行诉求的主题呢?也就是请愿要达到的第一目的?
  —— 一是立刻拨款筑坝,赶在春汛之前;二是对十四年来造成的农民损失必须补偿。这两点做到了就够了。
  今天全天,农民们已经在家准备好了大字横幅,所有被逼外出打工的也都赶回了村里。事情究竟如何发展,就看明天上午乡政府的答复。想必那边也正紧锣密鼓……

收藏到:Del.icio.us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