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党独裁最大的弊端在于行政人员无法得到很好的监管和限制,公众的意愿无法表达并得以实施,政府的行政行为不纳入公众监督和参与的范围。这样的情况直接就导致严重的腐败和低效的行政。造成巨大的行政成本和行政浪费。而公众利益被损害和意愿难以实现容易造成动乱的祸根疯狂生长。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面临升级和转型的时代,整个国家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面对如此迷茫不定的国情,政府更加应该提高自身的廉洁和高效行政效率,尽最大排解民愤。以增强民众的信任。
一党专政方面我觉得不必要改变,因涉及的利益过大容易造成国家动荡,不值得冒险尝试。但我认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管制这个只有一党组成的政府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中国未来民主和反腐败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说,我们的改革不应该更不可改变一党独裁这个方面,应在于怎样限制它,使民众能行使其参政权力才是比较实际的方法。 必须形成制衡的力量,限制政府方面过于庞大的权力,力量制衡必定是中国政改的唯一出路,否则可能会像苏联一样走进死胡同里。
要想限制政府过度膨胀的势力,就必须发展其他强大的制衡势力以形成互相约束的局面。相信这种制衡势力的根本是十四万万的中国公民。而一盘散沙的中国民众是无法形成强大的力量的,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没错,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虽然这个制度现在是个有名无实的制度,但是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民代表制度,发挥中国民主的阵地。
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功能,必须先树立法治的权威和独立性,不受政府限制,以宪法保证人大制度的高度地位。其次,要提高人大的权力和专业性,民主程度。当今的人大其实是个没什么实权的机关,如果要扩大实权,我建议把中国的银行,税收以及其他的收入全部纳入人大管辖(包括国企的收入),使国家的行政资金(当然政府方面有权保留秘密资金项),政府所有的收入都归入银行,政府任何的行为需要的开支都要向人大申请和批准。 除去政府的经济附着从而达到限制政府权力的目的。
因人大的权力扩大,故必须提高其专业性。人大应具有向政府提议,问责,监督的功能。人大至少需要资金管理方面的人才组成国家金融管理的下属机构,专业的政治人员审议政府的行为,还有熟悉多方面事业的人才对政府行为提出质疑和判断。从而决定定人大是否批准为某种政府行为提供财力物力,相信这个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同时,人大的发展和扩大应该借鉴中国共-产Party初期发展的经验,把中国民主,国民的意志在人大这块最高权力之地发挥到极致。如果政府內不允许多党派的话,我们应该在人大这里实行多党派制度,或者是利益集团代表制度。人大应该与民形成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故,在人大中不应该或者尽量少与政府或者中共有關的人员任职。人大应该是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妨适宜地打开大门,让民众选举的议事党派执行日常的人大事务 ,以便让人大进行立法,参与制定国策,决定国是的行為。
人大这种显得脆弱的新崛起势力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后盾才能继续发展。所以个人认为,中国军队应该归人大管理。军队本来就不应该有任何阶级和政党立场,理应国家化。考虑中国政党和政府难以分清的现实,军队应该归人大之下,为人大所统领。政府则拥有武警,警察等非正规军队的武装力量。
两方的力量制衡容易产生难分难解的矛盾和摩擦,此时需要第三方有绝对权威的,中立的力量对两方行为进行緩衝,裁断。环顾全球,我们不妨借鉴于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在中国设立新型的法院取代原来的法院体制。把中国原有的法院,检察,反贪等执法机关合为一体。这个法院必须和人大,政府都有一种既依赖又独立的关系。其执法人员应为社会相关的适合人才,且不受任何阶层,党派之影响。
法院执行人大的立法,对政府和人大的违法行为进行裁判和惩罚。而如何维护法院的公正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欧美一般是采取公民代表旁听的形式,虽然有效果,但毕竟过于耗费民力。
我想要想實現公正,必须使法院的活动公开于民众,形成舆论的氛围。 ……暫停
……很有兴趣构思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慢慢写慢慢修改,期待评论和建议……将长期继续…… 不期一日速成。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