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星期三

苏小和:人民需要NGO

  当我看见8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说,"80%左右的抗震救灾捐款流入了政府的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我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虽然此前我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政府已经是一个近似于无限,一切都想大包大揽的大政府。

  是的,从现在开始,我能够想象这高达760亿元的善款将牢牢锁在政府财政的钱柜之中,这些善款从离开政府的钱柜,再到达灾民的手上,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流程。首先将有大量的底层官吏捧着申请文书,去求见那些握有审批大权的高官,其次,这些高官向来脸色冷峻,办事刻板,他们坐在庭院深深之处,不会轻易把资金拨给任何一个对他们不恭不敬的人。这无数的申请和批复之间,究竟会不会发生请客送礼、迎来送往的故事,只有官员们自己知道。

  这样的画面,显然不是那些捐款人的初衷。想起地震迸发的那一时刻,多少人心急火燎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捐款的地点甚至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希望自己的这一份爱心能够尽快抵达灾区,能够尽快变成灾民的一件衣服、一袋药品、一碗面条或者是一栋简易的能够暂时遮风避雨的房子。

  是的,从现在开始,我能够想象,当更多的人们听到自己捐出的钱竟然流进了政府财政专户,他们捐赠的热情将会大减。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有些政府部门,一如既往的门难进、脸难看,他们的动作太拖沓了。况且,人们显然更加无法理解为什么捐款最终又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谁都知道,如今的政府是一个财大气粗的政府,庞大的外汇储备,年年攀高的财政收入,既然政府事事统揽,又何必在乎人们汇拢起来的一点善款呢?即使没有人们的捐款,事实上政府也有足够财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惟一的解释,恐怕就是只有政府才能将这些善款用好。所以,民政部的官员王振耀站出来说话了:"公众把资金捐给慈善组织,但最后还是由政府来执行项目,这是个很现实的体制问题"。

  王先生振振有辞说出的这些理由,在稍有眼光的人看来,是典型的常识稀缺。

  慈善,或者公益,必须由政府来组织来执行么?

  什么是慈善?我所了解的慈善,它的英文单词是charity,原意是基督之爱,普世之爱,或者是博爱,行动上表现为以宽厚仁慈之心乐善好施。每个人的心中就隐藏着上帝之爱,这种爱不会因为政府的干预而减少,也不会因为政府的干预就越位。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是人类社会必须恪守的第一分工原则。

  什么是公益?我所了解的公益(philanthropy),更是具有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含义,它的拉丁字根是"爱人类",引申为促进人类福祉的行为,较慈善社会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更侧重长远目标和效果。例如,在东南亚海啸中,香港市民或者团体自发捐助受灾地区,就是慈善行为,但由非政府组织来组织化、经常化,并设立进一步探究灾害根源的项目和机构,制定各种计划,这类的捐赠就发展成为公益事业了。

  换句话说,慈善或者公益事业,天生就应该由NGO组织来进行具体运作,政府参与进来,是对经济学分工的一种漠视,至于由政府全面控制慈善和公益事业,更是对造物主的一种僭越。政府是什么?政府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基于长远的发展目标,本应该是公共领域的管理者。在一个常态社会范式下,政府行为从来就与慈善和公益无关。而且,由于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一些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然要考量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此,常态下的政府认定两条基本原则:政府必须接受透明的监督,政府无权参与到与经济利益无关的非营利NGO事业之中。一旦政府拒绝常识,贸然参与到慈善和公益事业中,必然导致市场分工模糊、政府成本高企、管理出现空缺、公民社会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此情此景,让人难过。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其实都应该知道,你们是有限的,你们必然要像所有其他的人一样,斤斤计较自己的私人利益,你们更不可能面面俱到,把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抓在手心里。总有一些地方被你们忽略,总有一些事物被你们放纵。因为你们是人,你们不过是人。

  我不确定民政部的王振耀先生是不知道这些常识,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他所有的言说,其实都指向一个敏感问题,那就是社会稳定。我们的政府有一些条件反射般的小错误,总以为NGO组织一旦做大,必然消解政府管理,导致社会出现多中心的无序状态。而事实上,按照先发国家的经验看,非政府组织刚好是政府和社会之间不可或缺的缓冲地带。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我们其实都需要NGO,这是一种常识,就像我们需要阳光、空气和水。

  本文节选自南都周刊344期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