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星期五

巩胜利:黄金与美元的“阶级斗争”

  ——试看中美财富博弈的举世尖峰时刻

  (题释:按"阶级斗争"源头说,两者没有"调和"余地的,所有就有本文题《美元与黄金的"阶级斗争"》)

  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的66小时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也来到了中国。卡恩来中国有两个目的和寓意:(一)、卡恩认为强势的中元将有助于中国重新平衡自身经济(就中国自身而言,不存在中元任何所谓的"平衡"问题。然而,中国怎样将堆积如山、更多的外汇储备2.27万亿美元花出去,不要与它国相比堆积太多的外汇储备而激怒例国,倒是一个空前的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中国外汇储备举世更多,授人以柄,怎么不引起全球各国、特别是高收入国家的恐惧、进而共诛之?),并希望中元升值越快越好,这几乎与最近美国政府在中元汇率上的态度不谋而合、甚至是一唱一和、遥相呼应——这与IMF的大东家美国有必然的干系,有哪个股东不考虑其组织的核心利益?卡恩对中元说三道四,与其说是对中国好、是为中
国的利益而指明一条出路,倒不如说是中国外汇储备太多、凌驾于全球各国而引起全球富国的眼红、公愤。中国需要强硬的中元货币行走于世界各国,但不是一夜而成;中国需要外汇储备平衡内外,同样是不要超越国际、各国能承受的底线,羊群里的骆驼,怎不引起全球各国(特别是富国)的围堵、进而以国际经济"平衡"而诛之?

  (二)、卡恩中国此行或许另有其本份渊源的更深目的。这就是,2009年11月2日,IMF宣布已向印度央行售出了200吨黄金,约占IMF计划出售403.3吨黄金总量的一半,这是自IMF成立以来第一次大量出售黄金。而此前全球市场就猜测,中国和印度可能将接手IMF出售的黄金,现在印度已经率先购买了黄金。11月16日,IMF披露毛里求斯央行也购买了2吨黄金,那么中国该不该积极购买余下的200吨黄金呢?除此以外还有哪个国家能够如此大量购进、这么多的黄金?美国有能力买下200吨黄金,但美国已经拥有了全球60%以上的黄金储备,金融海啸更需要更多的钱来支撑美国正常的运行,到2009年11月13日,美国国债己经突破12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定限额(此数据见法新社2009年11月17日题为《美国国债突破12万亿美元》的报道)。此时,卡恩访问了中国。�
�在中国访问期间,卡恩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一概拒绝任何回应——这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昭示、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

  要黄金还是要美元?这对全球50多亿人口来说是非常简单:若要现在消费,当然是美元最好;若要是讲是富人的投资,则当然是黄金最好;但对13亿的中国人来讲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由于美元贬值每况日下,中国老百姓大都会选择黄金,而在中国掌权的执政者则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美元,因为他们会考虑成为全球第一霸权美国的"债权人"、以足够有效的手段钳制美国,"拿住"美国让人无话可说。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资料显示,200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9460.30亿美元,2009全面年中国外汇储备将在24000亿美元总额左右(到9月末为22725.95亿美元,还有10、11、12三个月未被统计数字)。这就是说,既便是最严峻、在全球金融海啸最无奈的这一年,中国外汇储备也增加了近4000亿美元左右。

  到2009年9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2725.95亿美元(此数据参见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月报公告),全球各国之最。据资料显示:到2008年末,中国黄金储备仅为1054吨,按照黄金的现价计算,黄金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仅为1.7%,而目前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都在70%以上,印度此次购买IMF黄金后,其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达到6%左右。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增加黄金储备似乎也是议题中当有的选择,特别是一次性购买接近200吨的黄金更是机会难得。而此前的六年时间,中国的黄金储备仅增加了454吨。到2009年4月份,中国黄金储备1054吨,排名全球第五位,大约只有美国黄金储备的1/8,中国黄金储备分别是德国、法国的1/3,意大利的1/2.

  中国吃进IMF的200吨黄金易如反掌、如小菜一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积极地从IMF手中购买这些黄金。IMF出售黄金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从2007年就开始"张罗"直到现在才成事。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所致,不会出现国际收支危机,暂时不增加黄金储备也无妨,买卖黄金与否不是中国要打的"王牌",而增加美国的国债投入、增加美元外汇储备,就是基于与美国这一"王牌"的政治、军事、经济考量。而IMF,就只具备单一的金融或经济功能,即使想增加也有其他的渠道,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从买卖双方的博弈来看,IMF卖的意愿胜过中国买的意愿。而且,IMF以市场价格或是商业零售价值来大规模批发黄金也不符合世界银行基本理念与商业之道。

  中国购进黄金与否,首先是国与国、党之间的政治考量,次之才是国与国间的商业目的与经济利益。现今中国,每一年生产黄金就有300吨;但未来,还有那一国能提供一次200吨的黄金当量?过了这个村、什么时候再有这个店?对这百年不遇的千载难逢的金融海啸之机,中国很可能一举吃进这200吨黄金,不过要玩玩世界的策略而已,因为中国吃进这200吨黄金,对中国今天和未来讲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既是不要这200吨黄金,今后中国还要寻求消化外汇储备、美国国债等其它的路径。中国不缺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资源,中国稀缺的是国与国间的政治智慧与共产党绝对"领导权力"、让众国心服口服的底气——这一比就可知:美元和美国国债与IMF之间哪个有回天之力?但中国购进黄金与否,依然首先要看执政党、国与国间的政治考量,其次才
能是国与国之间的商业目的与经济利益。"拿住"美国,是中国还没有长大时,寻求破解不公、没有牌可出的华山之道。

  尽管中国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过低,但从绝对数量上讲,1054吨的黄金储备量已经位列主权国家黄金储备的第五位,前面分别是美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印度此次购买IMF黄金后,其黄金储备也仅为557.8吨。问题是:中国当前及未来是全球第一黄金生产大国,每年生产黄金在300吨上下,若要真正储备黄金,那么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就有可能赶上全球第一黄金储备大国美国。问题在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于庞大,中国很难使黄金储备的比重达到前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想要达到IMF统计的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比重11%的平均水平,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和黄金现价来计算,这意味着全世界至少三年生产的黄金都要卖给中国,而黄金的价格也很有可能因为中国的购买大幅窜升、一发而全球难以收场。

  国际市场近来流行"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中国卖什么什么就跌",而且黄金市场上投机需求占很大比重,如果中国选择从公开市场上购买黄金难免买到"泡沫"。因此,作为第一大黄金生产国,中国应更多地通过的创造力、而不是像一个大亨那样去"舞弄风云"。中国需要的是:循序渐进地增加黄金储备。中国自2003年来增加的454吨黄金,就是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获得的。中国无需迅速囤积大量黄金以应对国际收支危机,或者像美国那样用8000多吨的黄金来巩固美元的地位,因为中元的升值压力已经够大了——中元升值,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第一焦点,且是美元、欧元极力博弈的第一焦点。中国一直期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代表权比例发生变化而增加,但这与买卖IMF的黄金没有任何干系;中国也一直期�
��将外汇储备借给IMF(或以债券)、或更多给中国购买权,但国际组织只给了约500亿美元的IMF债券的协议,国际社会规定了中国出资、购买的比率。

  如果与公开市场相比,IMF出售的黄金在价格上有一定的优惠,这对中国当然是一次良机。但IMF的原则是按照市价进行销售(这也导致了2009年9月IMF宣布出售黄金时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下跌)。印度央行和毛里求斯央行基本上是按照国际市场黄金现价从IMF手中购买了黄金,交易价格都在1000美元/盎司上方。印度与毛里求斯两国央行的"慷慨"之举,使IMF的售金行动不仅没有打击国际金价,反而为国际金价提供了新的上涨动力。如果中国加入这一阵营,势必引发全球黄金市场上历史空前的"核爆发"。

  从2009年的全球整体大局看来,IMF希望迅速出售黄金以提高向低收入国家借款的能力,拥有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是IMF最想接近的买家。如果不能及时向各国央行和机构售出黄金,而最终选择在公开市场出售,一定会打击国际金价,IMF的收益也会降低。但是,根据上面的分析,现阶段中国其实不必急于大规模地增加黄金储备,在同IMF的博弈过程中中国理应占据主动权,最起码这种"主动权"在全球金融海啸没有离去之前,中国还可以稳操胜券。

  因此,即使中国选择购买IMF黄金,提出一些附加条件实属必然。首先,可以要求IMF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这也是正常的商业运行原则;其次,可以要求用美元和中元、或其中某一种货币来共同支付。2009年9月,中国央行曾购购了价值500亿美元左右的IMF债券,这是IMF首次采用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交易细节是:中国央行是用相应额度的中元进行支付,这不仅有利于中元国际化的进程,也为购买IMF黄金时用中元支付提供了先例;最后,要求给予中国在IMF更高的投票权,但IMF及卡恩无法做到,最起码要美国率领、说服G20大家都来"举手"赞成、增加中国的"话语权"。到2009年,在IMF,中国的出资份额提高到3.997%,相应的投票权份额则从原来的3.72%提高到3.807%.而美国一票就超过17%, 中国还不能全球主要国家共享IMF的国际�
�源,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依然不匹配,印度此次率先购买IMF黄金或许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据2009年7月8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世界黄金协会和英国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联合发布了《黄金年鉴2009》中文版,据中国《黄金年鉴2009》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9月19日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从需求上看全球黄金总需求下降了1%,首饰制造业的需求下降了10.2%.但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黄金金条的囤积却大涨了62%,其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同时对黄金的净投资增长了近76%,达到288吨,举世空前——这难道就是全球金融海啸的一种结果?2009年11月25日,国际现货黄金价触及全球最高1195.80美元/盎司,12月1日纽约、2日伦敦的黄金现价轻松的站稳在1200美元/盎司之间,随后落在了1214.30美元/盎司左右,当天最高达到1217.23美元/盎司,每每刷人类新纪录。

  2009年11月29日,国务院国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称在26日迪拜爆发债务危机后称:"尽管本次迪拜债务危机对本地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还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危机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将使中国获得以其外汇储备买进黄金和石油储备的机会"(见中国官方新华社 2009年11月30日 《经济参考报》第五版《迪拜危机可能是中国外储投资机会》一文)。季晓南并在11月2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上透露:"2008年以来,北京和上海的部分专家专门组成课题组研究增加黄金储备问题。该课题组建议,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中国的黄金储备在3-5年内可增持到6000吨,而在8-10年内可升至一万吨"。进而有资深学者更是一针见血论述到:自全球危海啸发后,拥有8000多吨黄金储备的美国大举借债,债台高筑,却没有出售一�
�黄金。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等黄金储备较大的国家尽管遭受巨大冲击,不仅不出售黄金,反而增持黄金。中东一些国家也在不断增持黄金。黄金到了全球各国绝对惜售的地步,有着人类文明以来的悠久历史原因。世界黄金价格在过去短暂的时间中连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每盎司1192美元。而在一年之前,世界金价曾下探至每盎司749美元。这也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公开表示将以外汇储备来购买黄金和石油。"迪拜债务危机"为中国本已觊觎黄金、石油市场正在瞌睡、递来了枕头,更显示出中国提振世界经济、扮演负责人大国形象提供了最佳的时机。

  中国国务院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说,应使中国的黄金储备与我国经济的地位相适应,相匹配,因此将部分外汇储备变为黄金储备,应成为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一个重要选择方向。季晓南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呼应。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外汇收支连续出现赤字,以致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第二是所持有的外汇储备不断地贬值,外汇储备的价值减少了"。厉以宁建议,中国外汇储备应更加多元化,包括增加黄金、石油储备的比重,这样也有利于中元的国际化。

  但"金融危机使大家重新注意到了黄金的投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商品,而且还具备重要的作用,它是风险管理的非常有力的工具。"世界黄金协会黄金投资研究经理RozannaWozniak表示,黄金需求上升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尽管金饰和工业牙科需求有所下降,但是总需求和一年前相比还是有上升的,这主要是可确认投资的上升。  2009年11月24日,就在IFM向印度抛售黄金200吨后不久,国际现货黄金价报收于每盎司1176.10美元,较纽约市场收盘价涨7.90美元,仅略低于当日盘中早些时候创下的每盎司1177.37美元的新最高历史纪录,而有国际权威机构预测说"黄金势必还要无极限的上涨",因为要美元美联储一声令下就可以任意更多得印刷就是,而要黄金全球注定就这么多了。据《黄金年鉴2009》显示: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转变成"
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全球投资者普遍进入净购买状态,特别是对购进黄金、石油美元的无法逆转。这也直接导致黄金的价格飙升至1000美元/盎司以上的根源动力,同时美元大幅贬值、通货膨胀率上升及金融市场的动荡也都推高了黄金价格。2009年7月中旬之后,黄金市场出现了大规模抛售,原因同样简单——美元大幅反弹。那么未来长期,美元将持续历史性疲软走低、也是其必然的选择与趋势,黄金将必然再创历史真正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未来全球的美元、欧元、中元将成"三元鼎立"天下的必然大局势,否则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中元怎么活着一同走下去?!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

  特注:本文中将人民币统称为"中元",是与美元、欧元等同的一种货币。

  ————————————————————————————————————

  ﹡巩胜利 :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其经济、社会类尖端文章,在海内外广泛发表。代表作有:《中国"春运":暴富了谁?掠夺了谁?》《21世纪:生生死死"新经济"》《中国党政军退出市场经济领域》等。其《来自中国彩电第一品牌的内幕》一文,引发中国1998年6月上海"长虹"股票强烈震荡,《中国股市"黑洞"》《全球911绝对防略》《撩开美国NMD的面纱》《对话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穷人到底有多穷》等等,分解了中国社会和世界经济的一些重大、根源问题。在国际媒体《财富》《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及《欧洲时报》等媒体发表过系列引起广泛震动的论述,也在中国最高层《国内动态清样》《改革内参》《人民日报》《世界经济研究》《财经》等广泛发表过独家前沿的经济、社会类评述、论著。�
��者的一些前沿文章,反应了国际、中国社会的一些尖端问题而著称,引起中国最高当局强烈关注,也引起国际、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强烈关注,被称为"具有驾驭中国语言文字与事件的最可怕功力"。作者是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网专家,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客座教授,是从事国际、中国问题研究的著名独立学者。

  (巩胜利特别声明:作者对本文所著内容与事实,负有不可推卸、当然的法律责任。本文谢绝除此而外,一切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BBS和上网链接。若有任何疑问、见解、版权使用等问题请通过Gvv21(at)hotmail.com与作者联系。)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