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程映虹:一个种族主义的姿态

  ――也评"中国外宣形象片"

  认定自己是特殊的,认定自己的成功来自于这种特殊,认定这种特殊在当今世界中赋予中国一个特殊的位置,要求世界接受这种特殊性��作为中国崛起的意识形态支柱,这种"中国特殊论"至少在潜意识中有它的种族主义根源。至今为止我们听到的只是在制度和文化上的特殊性,而纽约时代广场上那个"国家形象"第一次用一个族群的集体外貌把这个种族主义的内涵表达出来了。

  最近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人物篇》引起了广泛的评论。很多批评性的评论谈到了用宣传手法来树立"国家形象"的虚幻,更多的评论者认为画面上的这些"中国人"多半是精英,还有很多其"中国人"的身份有问题(或者是外国籍或者是外国永久居民),因此并不能代表多数普通的中国人。

  但这个"外宣形象片"最大的问题是它的种族主义姿态。这是至今为止很少有人意识到的。它无视中国的种族和族群多样性,用基本上清一色的汉人形象来突出中国人的"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这是公然用一组"优秀的中国人"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在这些生物性和社会性方面的优越性。和任何种族主义观念一样,对种族优越性的宣扬又传达出一种对力量和权力的崇拜,甚至是相应的审美观念。

  看看这些解说词吧:"美丽时尚的中国人", "让世界热血沸腾的中国人","让世界沉醉的中国人","让世界重视的中国人","让世界激动的中国人","让世界倾听的中国人" ,"让世界钦佩的中国人","让世界更大的中国人"。

  "中国人"在这里被置于一个高于"世界",让"世界"仰视的所在。

  试问:当今世界上有哪个文明国家在国际上如此招摇地自夸自己的国民""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很多中国人对这样的罗列或许无动于衷,但如果把这里的"中国人"换成"日本人"或者"印度人",这样的大幅宣传广告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或任何具有象征意义的国际场合,中国人还会无动于衷吗?这纯粹是一个假设,这些国家不会这么做,因为它们对这些罗列的言辞所暗示的那个东西有起码的敏感。而这份敏感在一个崛起的中国是缺席的。

  这种缺席的敏感让我想起了去年在北京机场进城的地铁站上看到的依利牛奶的广告。广告上是一个中国男孩和三个白种孩子翘起大拇指称赞这个上海世博会的指定奶制品,文字说明是"与 7500万世博来宾分享中国的浓香醇"。号称和"7500万来宾分享",但这里没有黑人,也没有其他肤色和外貌的种族和族群(南亚,东南亚,西亚和拉丁美洲等等都有大量的和这四个孩子的种族外貌完全不同的人群)。这个大幅广告置于从机场去市区的地铁始发站中,可以说是北京市的窗口,它反映了很多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一个力量和财富的世界,一个因力量和财富而美丽的世界,一个中国与之打交道和欢迎的世界,但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世界。

  如果说纽约时代广场上那个"国家形象"画面上的人代表了一部分具有"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的中国人,那么这个"国家形象"就把占绝大多数中国人口的国民排除在外,这本身就是对自己国民在社会和生物学(智慧和美丽和遗传有关系)意义上的歧视;如果说这个形象代表了"全体中国人",那么无非是说中国人作为整体在世界上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优越,则让人不禁想起19和20世纪西方种族主义文化虚构出来的那个让非西方世界臣服的强健和智慧的白种人。

  这个"外宣形象片"所针对的由纽约时代广场所象征的那个"世界"当然并不会真的把画面上的那些中国人当作中国的整体形象,今天的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已经远非几部宣传片所能控制;但这个世界也许对什么样的中国人被排斥出这个形象很在乎,对这个形象所集中表达的那个优越感和姿态更在乎。

  无论"外宣形象片"能否达到目的,也无论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如果平心静气地向世界展示中国56个族群的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中国的山水风光,文化科技,或者甚至是你认为成功的制度和政策,都无可非议。因为你并不是在高调宣扬你这个族群的某些特殊品质,你不是想让世界知道你在这些方面是多么地特殊,你不过是想让世界知道你和其他国家一样,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因此这和任何特定族群的生物和社会优越感无关。

  认定自己是特殊的,认定自己的成功来自于这种特殊,认定这种特殊在当今世界中赋予中国一个特殊的位置,要求世界接受这种特殊性��作为中国崛起的意识形态支柱,这种"中国特殊论"至少在潜意识中有它的种族主义根源。至今为止我们听到的只是在制度和文化上的特殊性,而纽约时代广场上那个"国家形象"第一次用一个族群的集体外貌把这个种族主义的内涵表达出来了。

  很有可能,这个广告的设计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内涵,但这正好说明了种族主义观念在中国"集体无意识"中的存在:它已经自然到了无需被意识到的地步了。

  来源:《纵览中国》首发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editor@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